《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尚小青1、 教材分析荷叶母亲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亲情”为主题展开。首先我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确定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文诗”。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欲望,但是大多数学生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本课为散文诗,在这以前已学过金色花,对散文诗已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把握诗歌内容情感,学习借物喻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与研读课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结构、情感、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深沉的母爱,并学会感恩。四、教学重点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优美的语言。五、教学难点学习借物喻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综合采用诵读法、讲授法、点拨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力争做到既确立教师课堂的主导角色,又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七、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内容要求,制作相关的材料,设计教学情境,准备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兰州“黄河母亲”雕塑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安泰 母爱的伟大平凡的母亲(二)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她的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三)读荷1、师配乐范读,学生听读并注意字音、把握节奏。2、正音菡萏(hndn) 徘徊(pihui) 攲斜(q) 荫蔽(ynb) 莲蓬(png) 遮拦(zh)并蒂(bngd) 姊妹(z)3、学生配乐集体朗读(提示学生: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要用温婉的语调,要读出对母亲的依恋。)(四)品荷在朗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 本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试着找出作者心情的语句,体会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选取关键信息填空。 一次二次三次四次环境 红莲 心境 明确:让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是红莲不同时段的不同遭遇。(五)赏荷引导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文字并进行品析。教师提示引导:1、从语言修辞的角度来看:(1)比喻的修辞,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爱的伟大。将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比作是心中的雨点。从写作的手法上来讲,是借物喻人。(2)反问的修辞,使得感情更为强烈。(3)呼告修辞以及人称的变化,可以更好的抒情,语文术语上讲叫做直抒胸臆。2、 从内容情感来看:赞美了伟大而深沉的母爱。3、 从结构形式来看:句式的统一美、点题、卒章显志等。(六)赞荷(拓展练习)请你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仿照例句,在横线处填写恰当语句,赞颂母亲。示例:母亲啊,您是我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我软弱无力时,能使我神清气爽。母亲啊,您是我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我瑟瑟发抖时,能让我安然入梦。母亲啊,您是我 ,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