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咸阳市秦都区中华路小学 于婷【教材简析】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诗的大意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能借助工具书初步自主学习诗文,读通读顺,初步理解诗句大意。 2、能通过借助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句含义,会联系具体的事例说出自己的明白的道理。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联系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感悟“无遗力”、“老始成”所蕴涵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学难点】 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及体会诗人陆游对小儿子子聿所寄予的一片深情。【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 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我们这几个学期在课文和中华诵中学了不少的诗歌,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最喜欢的诗句呢?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示儿一诗,我们全班来齐声背诵它。这首诗的作者是?对于陆游,你知道些什么呢? 他,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2、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诗篇。刚才背诵的示儿,是对子女的临终遗嘱,是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也是写对子女的教育,并被世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师讲解:子聿,陆游的幼子。)二、对比题目,理解题目意思1、对比一下,这两首诗从题目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交流:相同点:都有“示”字,都是写给自己的儿子的。不同点: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示”不仅有“把事物摆出来给儿子看”的意思,更含有“指示、训示、教育”的意思。2、从“冬夜读书示子聿”的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呢?3、题目告诉我们,诗人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写了一首诗来教育小儿子。4、同学们,我们来猜想一下,会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萌发了用诗来教育儿子的念头呢?(预设)生:可能是子聿不好好读书,陆游生气了。 生:陆游在看一本教育孩子的书 .5、刚才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好像让我们回到了800年前的那个夜晚。陆游教育小儿子子聿了些什么呢?(出示古诗)三、自学古诗,初感诗意。1、请同学们先来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2、学习古诗,除了会读之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诗句的意思,你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请在书上打个小问号,然后把你的收获和同桌交流交流。3、学生自学,并和同桌交流。四、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1、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我想大家对诗句一定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把你读懂的分享给大家。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A、第一句诗读明白的举举手,看来真不少,指名交流诗意。(古人读书、做学问时是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的。)你是怎么读懂的啊?给大家具体讲讲吧。(因为我知道学问的意思是读书学习,也就是做学问,遗的意思是留,无遗力是指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B、你说的真好,刚才这些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通过查字典、联系整句诗、请教别人来知道的)这些都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C、由“无遗力”我们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D、古人学习的确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也有许多。谁能举例说说古人追求学问是如何不遗余力的(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E、你能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下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吗?(指名交流)听了这些,感觉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板书:孜孜不倦) 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A、教师:第一句我们已经读明白了,那这第二句,你读明白了吗?交流诗意:小时候用的工夫,要到年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始的意思是才,工夫是时间,成是成就)B、教师点拨:在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什么? 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板书:持之以恒)C、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D、多媒体显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1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3明天有( )再来玩吧! 4中国( ),名扬海外。 E、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F、古人做学问,“少壮工夫老始成”,看到这句话,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哪些人呢?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不教一日闲过”;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谈迁编写国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G、好,现在来总结一下,通过学习前两句诗句,我们如何来理解整句诗的意思呢?(关键是要要抓住一些重点词语,从而来理解整句诗句的意思。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接下来的两句。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这两个句中,你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呢?交流:“纸上”:书本知识。“浅”:有限,肤浅。“终”:毕竟。(相机板书:书本知识) “此事”:这些知识。即指书本上的知识。“躬(躬行)”:亲自实践。(相机板书:实践经验)B、交流诗句意思: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深入透彻的了解这些书本知识,还要亲自去实践。C、说道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和这两句诗相关的历史故事“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听了这个故事,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实践经验)D、同学们,看来,读书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在我们以前学习的文章和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是讲到亲自参加实践,才取得成功的,你能说说吗?(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请教当地有农民;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李时珍编本草纲目请教当地的农民)E、可见亲身实践才能得出真知。我们学过不少的名言警句也常常这样提醒大家。今天老师把他们也都带来了,我们再一起认识认识他们吧。【课件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G、通过刚才的自学与交流,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把整首诗的意思弄明白了,看来你们都很会学习。来,试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H、说得真好,听了他的解释,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陆游希望小儿子子聿做个怎样的人? 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 、 持之以恒)的精神。你要知道,一个既有(书本知识) ,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J、现在我们理解了这首诗,我们再来读读,看看你能读好这首诗吗?学生先自己练习读,然后交流读。K、 我们想象一下,陆游在写下这首诗时,会是用什么样的口吻去教导自己的小儿子呢?(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 意味深长 )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我们再来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认真地读,大声地读,用心地去读,并把他牢记于心那我们也来像子聿一样来读读,并把它牢记在心。四、总结全诗,提出希望 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