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件(必修4).ppt_第1页
高优指导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件(必修4).ppt_第2页
高优指导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件(必修4).ppt_第3页
高优指导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件(必修4).ppt_第4页
高优指导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件(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 3 4 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发展的概念1 是什么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1 自然界 人类社会及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 2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为什么 发展具有普遍性的原因 1 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2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 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总之 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疑难点拨发展都是运动 变化 运动 变化也都是发展 试判断 比较变化与发展点拨 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 但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 只有那些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 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典型例题1 2012 上海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都处在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这表明 a 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b 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c 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d 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 答案 解析 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应训练1 2013 福建 下列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a b c d 答案 1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 是什么 发展的前途 发展的道路 发展的方向 新事物 旧事物 1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2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上升的 道路是曲折的 迂回的 3 新事物 是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4 旧事物 是指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 2 为什么 事物发展的前途光明 道路曲折的原因 1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为什么 事物发展的前途光明 道路曲折的原因 1 事物发展的前途光明的原因 从新事物自身看 它是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从新旧事物比较看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终走向灭亡 从社会领域看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 事物发展的道路曲折的原因 从新事物自身看 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从新旧事物比较看 旧事物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 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从社会领域看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 怎么办 如何坚持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 对未来充满信心 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 促使其成长 壮大 2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疑难点拨1 新产生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试判断 点拨 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时 不能以出现时间先后 一时力量的强弱 形式上是否新颖为标准 新产生的 一时力量强大的 形式上新颖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 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1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迂回曲折的 途径是前进的 试判断 区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道路 途径 点拨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发展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 在曲折中向前进 1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典型例题2 2014 安徽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 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这句话告诉我们 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a b c d 答案 解析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应训练2 2012 江苏 近百年来 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 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 光盘 u盘等的过程 随着科技进步 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 这说明 a 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 曲折的c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d 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 1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 正确把握发展的实质 1 在把握 发展的实质 这一知识点时 应该抓住 实质 前进和上升 新事物产生 旧事物灭亡 等关键信息去理解 2 发展是运动 变化 但运动 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和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运动和变化分前进的 上升的及下降的 倒退的两种情况 不可混淆 1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联系 运动 变化 发展的关系 1 联系 运动 变化 发展的关系 1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从发展的实质看其与运动 变化的关系 发展是一种运动 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 发展是一种变化 但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 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 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从范围上讲 运动 变化比发展更广泛 从程度上讲 发展比运动 变化更深刻 2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典型例题3 2015 北京 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 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茶叶曾经是沿着古丝绸之路走出去的 明星 产品 今天 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茶叶企业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带一路 沿线的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 对中国茶格外青睐 尤为偏好高品质的红茶 近年来对绿茶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位于大别山茶区的某茶叶集团目前主要外销大众茶 市场以中亚 中东地区为主 该企业希望抓住 一带一路 战略带来的机遇 打开俄罗斯的茶叶市场 结合材料 就该企业如何抓住 一带一路 战略带来的机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答案 2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应训练3 2013 江苏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 去工业化 的过程 劳动力从第一 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 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 与此同时 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 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 2010年 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 中国已成为 世界工厂 但近几年来 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 离歌 纷纷响起 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 成为富士康 联想等it巨头的生产主基地 知名运动品牌耐克 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 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 据统计 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 2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 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 向越南 柬埔寨 孟加拉等国家转移 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 加快实施 再工业化 战略背景下 纷纷回流本土 与此同时 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 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大力发展生物工程 节能环保 新能源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中国制造 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 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 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结合材料 探究回答问题 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 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 去工业化 到 再工业化 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 答案 2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三事物发展的量变质变状态1 是什么 量变 质变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 量变 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是一种渐进的 不显著的变化 它表现为统一 相持 平衡和静止等状态 2 质变 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是一种根本的 显著的变化 它表现为统一的分解 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状态 3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 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 2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怎么办 如何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 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重视量的积累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 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 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 要果断地抓住时机 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疑难点拨1 发展是质变 质变也是发展 试判断 点拨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而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有两种方向 可以是前进 上升的质变 也可以是倒退 下降的质变 只有前进的 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所以 发展是质变 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 2 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试判断 点拨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但不能简单地认为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2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典型例题4 2014 山东 假如 完美 是100分 那么60分不完美 80分也不完美 但不要因为80分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 这启示我们要 a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b 脚踏实地 注重量的积累c 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d 抓住时机 积极促成质变 答案 解析 2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类题解法 此题属于启发式选择题 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读懂材料的大意或寓意 明确隐含的道理 其次 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先要根据所学知识排除错误的选项 再对观点表述正确的选项进行分析比较 排除与题意无关的选项 从而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2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应训练4 2014 浙江 古语云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有 善与恶相互对立 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成名 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 善 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a b c d 答案 2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 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 质变的关系 1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并不断经过 量变 质变 新的量变 新的质变 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 2 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 质变更为重要 只有质变 才有量变的完成 才能肯定和巩固量变的成果 只有质变才能产生新质的事物 只有质变才能引起新的量变 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但并不是说量变不重要 没有量的长期积累 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3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3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典型例题5 2015 山东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 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 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 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 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结合材料 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 3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题流程 答案 3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应训练5载着景海鹏 刘旺 刘洋三名航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