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头停车场塔吊施工方案 精品.doc_第1页
石路头停车场塔吊施工方案 精品.doc_第2页
石路头停车场塔吊施工方案 精品.doc_第3页
石路头停车场塔吊施工方案 精品.doc_第4页
石路头停车场塔吊施工方案 精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石路头停车场塔吊工程施工方案1 综合说明1.1 编制依据1.1.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XX1.1.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XX1.1.3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1.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1.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XX(06版本)1.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1.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7-20XX1.1.8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石路头停车场施工组织设计及建筑、结构施工图纸1.1.9 QTZ63(TC55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浙江德清中正建筑机械有限公司1.2 工程概况石路头停车场设于1号线线路西端,与线路的设计起点站高桥西站接轨,主要承担1号线部分列车的乘务、停放、列车技术检查、洗刷清扫和定期消毒等日常维护保养、运用任务、双周/三月检任务,以及一般故障处理,负责本停车场的行政、技术管理、材料供应、后勤管理等工作。场址位于西绕城高速公路、通途路、城市规划道路之间,主要是农田,并有部分农舍及小厂房,有河道、管线、村路穿插。房建工程主要分为盖下建筑和盖外建筑,其中盖下建筑主要包括运用库、洗车机棚及控制室、污水处理站、牵引混合变电所、夹层车库,建筑面积共计62482.05;盖外建筑主要包括综合楼、门卫房,建筑面积共计10565.47,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合计共73047.52。1.2.1 工程自然条件1.2.1.1 地理位置石路头停车场设于1号线线路西端,高桥镇张安村(江南村)农田内,南临大堰斗村,北面为通途西路,南面以路为界,东面大西坝河,西靠绕城高速公路。1.2.1.2 地貌和地面特征西侧为西外环高速,南侧居民区,基本以荒地、水稻田、蔬菜地、鱼塘为主,现场地势平坦,一般标高为1.303.0m之间。拟建场地河网发育,河渠纵横,南侧紧临水稻田,菜地。拟建场地地处宁波市西部,地貌类型属冲湖积平原类型。本标段B区与E区有道路横穿场地。承台施工完毕后,做全封闭施工处理。1.2.1.3 气象宁波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本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mm左右,年蒸发量145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6.6,历年瞬时最大风速40m/s,最大台风十分钟平均风速34.3m/s。拟建场区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强冷空气、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本地区的强冷空气为了11月至第二年4月,多出现降雨和8级以上偏北风;热带风暴和台风是影响宁波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1.2.1.4 道路交通情况运用库、盖通道及综合楼建筑西面紧邻西外环路,北侧紧靠通途西路,南侧已有道路连通,施工道路相对畅通。1.2.1.5 施工用水、用电情况施工场地已经设置4台630KVA变压器,接入变压器后可提供施工用电;施工现场西侧有供水管路可提供施工用水。1.2.1.6 主要地质特征1.2.1.6.1 地质构造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尚未发现有较大的区域性断裂从本场地通过且本场地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大于80m,因此拟建场地属于较稳定场地。运用库、盖通道及综合楼场地范围所在地区的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65s,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1.2.1.6.2 地质概况层细分为4个亚层:1层填土:杂色,以灰黄色、灰褐色为主,松散中密,成分杂,主要由碎石块、砖瓦片、粘性土、建筑垃圾等组成,局部混少量生活垃圾,大一混杂,均一性差。2层粘土:灰褐色,可塑,下部渐变软塑,厚层状构造,含有铁锰质斑点,粘塑性好,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3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厚层状结构,粘塑性好,局部变相为淤泥或淤泥质粉质粘土,偶见半碳化物腐殖质,局部地段有机含量较高,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3a层泥炭质土:深灰色,黑色,流塑,厚层状结构,含淤泥质土,有腥臭味,浸水体胀,易崩解,干缩现象明显,局部变相为含有机质淤泥质土或有机质土。韧性低,干强度低,无摇振反应。层可划分为3个亚层: 1层粘土:灰色,软塑,局部流塑,厚层状构造,含少量植物碎屑,粘塑性好,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2-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似鳞片状结构,土质较软,粘塑性较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3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鳞片状结构,土质较软,局部为淤泥,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层可划分为1个亚层:2层灰色粘质粉土:灰浅灰色,流塑,薄层状构造似鳞片状结构,粘塑性中等,性质不均匀。层划分为2个亚层:1-1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鳞片状。厚层状构造,土质不均一,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含贝壳碎屑,土质较软,局部变相为淤泥质粉质粘土。2层粘土:灰色,流塑软塑,细鳞片状构造,局部厚层状结构,含少量半碳化物,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层划分成4个亚层:1层粉质粘土、粘土:灰绿色,灰黄色,灰褐色,可塑,厚层状结构,粘塑性较好,韧性高中等,干强度高中等,无摇振反应。1T层含粘性土中砂:灰黄、褐黄色,黄灰色,稍密中密,饱和,厚层状构造,渲染大量锰铁质,夹少量粉质粘土或粉土薄层,土质不均一。2层粉质粘土:灰黄色,褐黄色,可塑为主,层状构造,局部层间夹较多粉土或粉砂薄层,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2T层中砂:灰褐色、棕黄色、黄灰色,稍中密,饱和,层状构造,含粘性土,土质不均一。层划分成6个亚层:2层粉质粘土:灰色,局部褐灰色,软塑,局部可塑,层状构造,土质不均一,局部夹粉土或粉砂,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2T层粉砂、细砂:灰色,稍中密,饱和,厚层状构造,土质不均一,局部夹较多粘性土薄层。2a层圆砾:灰色,浅灰色,灰褐色,中密,饱和,厚层状,土质不均一,间夹较多粘性土薄层。4层粉砂、细砂:灰色,稍中密,饱和,厚层状构造,土质不均一,局部夹较多粘性土薄层。5层砾砂、圆砾:灰色,灰褐色,中密密实,饱和,厚层状,土质不均一,间夹较多粘性土薄层。6层粘土:灰色,灰褐色,软可塑,厚层状构造,含少量植物碎屑,土质不均一粘塑性好,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层划分成2个亚层: 1层粉质粘土:杂色,以灰蓝、灰绿色为主,局部为灰黄色,褐黄色,可硬塑,厚层状为主,土质不均一,下部层间夹较多粉土或粉砂薄层,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2层粉质粘土:灰色,浅灰色,软可塑,厚层状构造,局部层间夹较多粉土或粉砂薄层,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划分成3个亚层:1层粉砂、细砂:浅灰色,灰褐色,中密密实,饱和,厚层状构造,土质不均一,局部夹较多粘性土薄层。3层圆砾、砾砂:灰色,灰褐色,密实,局部中密,厚层状,土质不均一,间夹较多粘性土薄层3T层粉质粘土:灰色,浅灰色,软可塑,厚层状构造,土质不均一,局部层间夹较多粉土或粉砂薄层,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划分成3个亚层:1层粉质粘土:灰色,浅灰色,可塑硬塑,厚层状构造,韧性中等高,干强度中等高,无摇振反应。1T层粉砂、细砂:杂色,以浅灰色,灰褐色为主,局部为黄绿色,中密密实,饱和,厚层状构造,土质不均一。3层圆砾、砾砂:灰紫色,灰白色,灰褐色,灰黄色,颜色较杂,饱和,密实,厚层状,土质不均一,以圆砾为主,局部相变为卵石或砾砂。层划分成2个亚层:1层含砾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杂色,灰紫色,灰绿色,灰白色,褐黄色为主,硬塑,局部可塑,密实,后层状,含碎石,砾石,土质不均一。2层含粘性土角砾、含粘性土碎石:杂色,灰紫色,灰绿色,灰白色,褐黄色为主,硬塑,局部可塑,密实,后层状,含碎石,砾石,土质不均一。层划分成2个亚层:1层紫灰色、灰色、灰黄色强风化凝灰岩,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岩性为含粘性土砾砂,岩石硬脆,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砂粒状,局部呈含粘性土碎石状、该层分布于基岩表部,低压缩性,承载力高,物理力学性质好,。2层紫红色、紫灰色、灰色中风化凝灰岩,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质硬脆,裂隙较发育,裂面铁锰质浸染,岩体较完整,岩芯呈短柱状及碎块状。1.2.1.7 地表水和地下水1.2.1.7.1 地表水石路头停车场设于1号线地河渠密布,主要河流为大西坝河及支流,大西坝河面宽达2060米,水深1.54.5米场地内有两条小河,宽1030米,河水一般低于地面0.52米,水深0.52.5米,小河与大西坝河及后塘河相通,水位变幅在1米左右,地表水水位涨落受大气降水、后塘河潮汛影响而有变化。1.2.1.7.2 地下水根据地下水含水层介质、水动力特征及其赋存条件可将场地内第四系孔隙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类。1.2.1.7.2.1 孔隙潜水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场区表部填土和粘土、淤泥质土层中。表部填土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水量较大;浅层粘土和淤泥质粘土富水性和透水性差,水量贫乏,单井出水量小于5m/d。场地内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竖向入渗补给和地表水的侧向入渗补给,多以蒸发方式排泄。1.2.1.7.2.2 孔隙承压水根据本场地钻探资料及附近水文地质孔资料,拟建场地埋葬分布有二层孔隙承压含水层。1.2.1.7.2.3 地下水补迳排条件 浅部孔隙潜水含水层出露地表,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也接受河网地表水的补给。1.2.2 设计概况1.2.2.1 本标段工程范围本标段工程包括:1.2.2.1.1 盖体分为A、B、C、E四个分区(不含综合楼)、1.2.2.1.2 盖体下所有的综合管线、风水电工程1.2.2.1.3 轨道工程 。1.2.2.2 建筑工程1.2.2.2.1 建筑工程项目见下表:房建工程概况表分区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层数结构形式盖下建筑运用库17495.41框架洗车机棚620.01框架污水处理站193.01框架混合变电所1087.201砖混盖下通道2164.01框架盖下空间建筑18172.91框架夹层车库22749.551框架盖外建筑综合办公楼10552.074框支剪力墙门卫房13.41砖混合计73047.521.2.2.2.2盖体分区根据设计盖体结构A区划分为2个分区,B区划分为4个分区,C区划分为4个分区,E区划分为5个分区结构示意图见下:1.2.3 垂直运输机械配置塔吊作为主体结构的竖向运输设备,吊运钢筋、模板等周转材料。塔2.1 塔机平面布置图及电源配置图图2 塔机平面布置说明详见附图1.2.1.1 1号塔吊位于 C2区C-7、C-8轴间,C-A轴南侧,相邻构筑物有承台、基础梁、场内道路、通信管道、消防管线。塔吊基础顶面相对高程按-2.5m,塔架距盖体边线0.5m。2.1.22号塔吊位于B2区B-2、B-3轴间,C-A轴以南,相邻构筑物有承台、基础梁、场内道路、通信管道。塔吊基础顶面相对高程按-2.5m,塔架距盖体边线0.5m。2.1.33号塔吊位于B4区B-13、B-14轴间,C-A轴以南,相邻构筑物有承台、基础梁、场内道路、通信管道、雨水管道。塔吊基础顶面相对高程按-2.7m考虑,塔架距盖体边线1.4m。2.1.44号塔吊位于C1区C-9交C-L轴处北侧,相邻构筑物有承台、场内道路、雨水管道。塔吊基础顶面相对高程按-1.5m考虑,塔架距盖体边线0.5m。基础与盖体承台连接。雨水管埋在塔基拆除后,破坏基础后埋设。2.1.55号塔吊位于A1区A-5交A-C轴北侧,相邻构筑物有承台、场内道路。塔吊基础顶面相对高程按-2.0m考虑,塔架距盖体边线0.5m。2.1.66号塔吊位于A2区A-18交A-C轴处北侧,相邻构筑物有承台、基础梁、上盖桥梁。塔吊基础顶面相对高程按-2.0m考虑,塔架距盖体边线0.5m,距梁体边线0.3m。2.1.77号塔吊位于E1区5、6轴间,B-C轴以北,相邻构筑物有基础梁。塔吊设于盖体中间,塔吊基础顶面相对高程按-1.9m考虑,塔架距一层梁边线大于0.4m。2.1.88号塔吊位于钢筋加工场边缘,塔架距盖体边线距离为10m。塔吊顶面高程与钢筋场混凝土硬化面相平。3 所选用的塔式起重机型号及性能技术参数3.1 塔式起重机型号本工程所选用QTZ63(T5510)型塔式起重机,是由浙江德清中正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起重运输机械,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塔机。独立式最大起升高度达39.3m,附着式最大起升高度达140 m,最大起重量为6t。臂长60m,常规采用吊幅55m,远端起重量1.32t。QTZ63(5510)型塔式起重机主要性能技术参数一览表机构工作级别起升机构M5回转机构M4变幅机构M4起升高度(m)倍率固定状态附着状态a=239.3140a=439.370最大起升重量6幅度最大幅度(m)40 45 50 55最小幅度(m)2起升机构倍率a=2a=4起重量(t)331.5663速度(m/min)8.740804.352040电机型号YZTD225L-4/8/32-24/24/5.4kW回转机构转速(r/min)电机型号功率(kW)转速(r/min)0.63YZR132M1-62-2.2908变幅机构速度(m/min)电机型号功率(kW)转速(r/min)44/22YDEJ132S-4/83.3/2.21420/710顶升机构速度(m/min)电机型号功率(kW)转速(r/min)0.5Y132S-45.51440工作压力20MPa平衡重臂长(m)重量(t)409.5451050115512QTZ63(5510)型塔式起重机各种臂长时起重特性一览表幅度R(m)55m臂50m臂Q(kg)45m臂Q(kg)40m臂Q(kg)起重量Q(kg)起重量Q(kg)起重量Q(kg)起重量Q(kg)a=2a=4a=2a=4a=2a=4a=2a=4212.88300060003000600030006000300060001330005937300060003000600030006000143000545630006000300060003000600014.13000541230006000300060003000600014.773000513230005672300060003000600015300050423000557430005895300059101630004683300051793000547930005500173000436730004834300051153000513818300040893000452830004793300048161930003841300042563000450630004528203000361830004012300042493000426921300034183000379230004018300040352230003236300035933000380830003822233000307130003411300036173000362723.453000300030003335300035373000354524292030003246300034433000344925278130003094300032833000328525.6626963000300030003184300031832626542954300031353000313327253628252999300030002824272705287328632923252593275527423022312490264626283121422393254425233220602302244924233319822217235923303419092137227522423518412062219621603617761991212120813717151924205020XX3816571861198319383916021800192018714015501734186018004115011689180342145416371748431409158816974413661541164745132514971600461286145447124914134812131374491179133650114613005111155210845310555410275510004 附着设置本工程塔机仅考虑盖体施工,按最大独立高度进行计算,不考虑附着设置。5 安装顺序和安全质量要求5.1 底架将已组装在一起的底架用汽车式起重机吊在混凝土基础上,用水平仪校正底架,并拧紧地脚螺栓,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5.2 基础节或标准节安装基础节或标准节,并进行垂直度检验,其垂直度应控制在1/1000以内。安装时注意标准节上的踏步和梯子要和基础节相对应,拧紧四周的联接螺栓。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5.3 爬升架在地面上将爬升架的走台、栏杆等装好,并装上爬升机构、液压泵路,加好液压油,吊起后套装在基础节和标准节外面,调整导向滚轮,使滚轮与塔身的间隙为25mm,保证爬爪搁至塔身踏步的槽内。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 5.4 回转机构在地面上先将上、下支座以及回转机构、回转支承、平台等装成一体,然后将这一部件吊起,安装在塔身节上,用销轴和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爬升架和塔身标准节相联。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5.5 塔帽在塔顶上连好一平臂拉杆(左右各一根),然后吊起塔顶用四个销轴固定在上支座上,注意塔顶倾斜的一面与吊臂处于同一侧。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5.6 平衡臂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5.7 平衡块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5.8 驾驶室在地面上先将司机室的电气设备检查好以后,将司机室吊起至上支座的平台上,然后用销轴将司机室与上支座平台联接好。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5.9 吊臂组装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5.10 吊臂拉杆按说明书要求组装吊臂拉杆,并固定在上弦杆的相应支架上。注意:组装完毕,要检查各销配合的松紧度、止退装置是否起作用、开口销是否穿好。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5.11 吊臂安装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5.12 平衡重按说明书规定放置平衡重。5.13 电工接线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5.14 钢丝绳5.14.1 穿绕起升钢丝绳起升钢丝绳由起升机构引出,经排绳装置至塔顶滑轮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再引向载重小车与吊钩穿绕,最后将绳端固定在起重臂端上(未装平衡块之前,严禁穿绕钢丝绳)。5.14.2 穿绕牵引钢丝绳牵引钢丝绳由牵引机构引出,一端经起重臂过渡滑轮,过防脱装置,再引向载重小车固定:另一端经臂根滑轮再引向载重小车另端固定。(应在组装起重臂时进行)。备注:基础部分有撑杆的,必须在加入标准节后,把底架上的四根撑杆安装好后才能工作。6 主要安装部件的重量和吊点位置6.1 主要安装部件的重量QTZ63(TC5510)型塔吊主要部件计算重量一览表 名称重量(kg)名称重量(kg)地下基础500平衡臂拉杆246标准节960、1170起升机构1160套架3400臂架4180上下支座组合件3522变幅机构245驾驶室300臂架拉杆1300回转塔身1068小车240塔顶1450吊钩180平衡臂1710配重2.5*4+1t*26.2 主要安装部件吊点位置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7 安装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布置位置7.1 安装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根据塔机最大安装高度米及最重部件的重量,本次安装(拆卸)所需配备的机械的具体情况如下:塔机安装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一览表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汽车式起重机25t12起重钢丝绳61920m3圆丝815m4活动板手1815手动葫芦1t16卡环202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7.2 布置位置本工程塔机组装全部在地面完成,利用汽车式起重机吊装,空中拼装完成安装。根据施工现场部署,汽车式起重机停靠位置为就近塔机基础处的自然地面上。塔吊穿越楼板处留好钢筋,参考后浇带处理办法。8 电源的设置8.1 场地电源线的敷设场地内的电源采用单独分配箱控制,采用TN-S三相五线制接线系统,分配箱进线采用VV-3*95+2*50,电源线采用加设钢套管埋地敷设。8.2 塔机上电气线路的安装8.2.1 按有关电气图分别接通起升 ,回转,牵引三大机构的电气线路。8.2.2 先后接通操纵台及操纵室内控制开关板及照明、警视灯等。8.2.3 将主电缆从配电柜引入回转塔身,经上支承座,从下支承座与顶升套架间引向套架外侧,经底架节外侧连接到底架节上设置的铁壳开关(注意将电缆一次截够所需长度)。8.2.4 敷设外线电缆,最后接通电源。8.2.5全面检查各接线。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9 施工人员配置9.1 指令关系全体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未取证人员一律不得参与。全体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总指挥的统一指挥。总指挥必须听从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接受安全监护人员的安全监护。指挥人员应与吊车司机统一手势信号。9.2 人员配备总指挥: 郭建军 工地负责人: 史伟军技术负责人: 宋永华 安全监护: 高俊岭技术交底: 马鹏飞 安全交底: 宋永华塔吊司机: 待定 作业吊车司机: 待定电工: 胡志生10 吊索具和专用工具的配备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11 安装工艺程序11.1 施工准备11.1.1 基础混凝土达80%,方可进行塔吊架体安装。11.1.1.1 由塔机使用单位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铺设与平整,并清除障碍等。11.1.1.2 由塔机使用单位与塔机安装技术负责人按基础制作的技术要求共同对塔机砼基础进行验收,基础表面的平整度应不大于1/500。11.1.1.3 由塔机质检人员对塔机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11.1.1.3.1 钢结构件有无开裂与脱焊;11.1.1.3.2 钢丝绳是否牢固可靠,是否合乎要求,绳扎头是否可靠;11.1.1.3.3 各部电路及电气元件是否正常;11.1.1.3.4 爬升机构导向轮是否转动灵活,与塔机间隙是否合乎要求11.1.1.3.5 顶升液压装置是否正常;11.1.1.3.6 对需拆卸的螺栓及销进行浸油除锈处理,埋在地下部分要清除泥土;11.1.1.3.7 转动塔机安装前应认真进行检修、保养,对变形件及时修复,必要时全机作油漆。11.1.1.4 按要求做好人员的组织工作。11.1.1.5 按要求做好常用工具、索具及材料的配备。11.1.1.6 由技术负责人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11.1.1.7 由安全监护人员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11.1.1.8 由机组人员对塔机基础(四角)找平,其平整度应控制在1/1000以内。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11.2 安装工序复核塔机基础平整度安装底座安装14节下搭身标准节,校正紧固套架安装回转塔架安装塔帽安装平衡臂安装起重臂安装接通电源穿钢丝绳挂吊钩加节顶升电气安全保护装置调整试运转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11.3 塔吊验收11.3.1 检查验收用经纬仪测定塔身的垂直,偏差0.4%;11.3.2 根据说明书检查塔机平衡重必须符合要求;11.3.3 检查各结构杆件连结情况,要求主弦杆、腹杆等连结杆件无弯曲、变形,焊缝不得出现裂纹、螺栓、销轴无弯曲 、缺少、螺栓无松动;11.3.4 检查钢丝绳有否缠绕、轧扁、断丝、断股、扭转打结等现象;11.3.5 检查吊钓、卷筒、滑轮、制动器、联轴器等情况;11.3.6 塔机的配电线路,是否实行三相五线制,设专用开关箱,接地电阴值不大于规定值;11.3.7 检查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吊钓超高限位、变幅限位装置等安全限位的安装是否正确,电气接线是否正确等。11.3.8 产权以上情况每项须经总公司质安处、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搭设负责人及塔吊司机、指挥人员共同参加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1.3.9塔吊安装后应向地方安检部门上报安装单位资质,产权备案手续。11.4 试运转11.4.1 空负载试运转通过空负载试运转来检查运动机构装配是否正确。幅度、高度限位、回转限位的行程开关动作是否可靠,电气控制是否正常。11.4.1.1 吊钩在起升高度范围内全行程升降两次,达到最大起升高度时,检查高度限位器动作是否可靠。11.4.1.2 起重臂向左、右各回转两次,每次均需检查该方向的回转限位器的可靠性。11.4.1.3 小车前后方向满行程变幅各两次,每次均需检查该方向的变幅限位器的可靠性。11.4.2 额定负载试运转通过额定负载试运转,检查机构工作是否正常,各超载保护装置是否可靠。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11.5 附着安装本工程塔机仅考虑盖体施工,暂不考虑盖上,按最大独立高度进行计算,不考虑附着设置。12 安全装置的测试12.1 安全装置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12.2 电气安全装置的调整方法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13 塔吊拆卸顺序自降,吊出标准节附着拆除(附着拆除后的塔机上部自由高度不超过20m)反复直至塔机高度降低至塔身只剩6节卸钢丝绳和吊钩卸平衡块,留1块,按使用说明书卸吊臂和拉杆卸驾驶室卸剩余的1块平衡块卸平衡臂卸塔帽卸回转机构卸爬升架卸标准节或基础节拆底架。14 塔吊拆卸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布置位置14.1 拆卸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根据塔机最大安装高度及最重部件的重量,本次拆卸所需配备的机械的具体情况如下: 塔机拆卸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一览表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汽车式起重机25t12起重钢丝绳61920m3圆丝815m4活动板手1815手动葫芦1t16卡环202具体见塔吊使用说明书。14.2 布置位置 根据施工现场部署,和工期要求确定先行拆卸塔机位置。汽车式起重机停靠位置为就近塔机处的盖体结构上。14.3 拆卸方案14.3.1 塔吊拆除在盖顶进行,采用25吨汽车吊进行分解。汽车吊各项参数如下:QY25K全液压汽车吊性能表臂杆长 幅度(m)基本臂 10.6中长臂 19.56全伸臂33.00臂杆长 幅度(m)起重量起升高度起重量起升高度起重量起升高度32510.7433.52510.53.542410.221619.8944.5229.91619.744.55209.551619.5855.5189.1415.219.45.5616.18.6814.119.266.5148.1613.218.99733.157712.37.5612.318.76733.02889769.918.256.532.7499793.28.117.66632.4310106.816.995.532.0811124.915.344.631.2712143.713.15430.314162.810.033.129.1516182.527.81820226.2320221.524.3721241.222.1722260.919.4922280.716.0922300.513.9422(全伸支腿、后半部、主臂 24.2m+副臂 8.15m额定吊装能力)主臂仰角()补偿角()01530幅度起重量幅度起重量幅度起重量785.6732.807.6782.809.4322.30757.3312.809.2972.7010.9852.20728.9662.7510.8872.6012.5042.107010.0412.7011.9282.5013.4972.006512.6672.6014.4612.3015.8891.806015.1872.2016.8752.0018.1711.655517.5841.8419.1531.6420.2961.505019.8391.4021.2761.2822.2591.204023.8540.8624.9970.8125.6370.78QY16K汽车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 起重机行驶状态主要参数类 别项 目单 位参 数尺寸参数整机全长mm11810整机全宽mm2500整机全高mm3170轴距一、二轴mm4025二、三轴mm1350轮距前轮mm2079后轮mm1834质量参数行驶状态总质量kg21540轴荷一 轴kg6300二 轴kg15100行驶参数行驶速度最高行驶速度km/h69最低稳定行驶速度km/h2.8转弯直径最小转弯直径m21臂头最小转弯直径m24最小离地间隙mm260接近角()16离去角()14制动距离(车速为30km/h、满载)m10最大爬坡能力32百公里油耗L30起重机作业状态主要参数类 别项 目单 位参 数性能参数最大额定总起重量t16最小额定工作幅度m3转台尾部回转半径m2.765最大起重力矩基本臂kN.m711.48最长主臂kN.m449.8最长主臂+副臂kN.m327.7支腿距离纵向m4.68横向Lm5.4起升高度基本臂m10.17最长主臂m24.7最长主臂+副臂m32.3起重臂长度基本臂m10最长主臂m24.2最长主臂+副臂m32.35工作速度起重臂起臂时间s50起重臂全伸时间s73最大回转速度r/min2.1起升速度主起升机构满载m/min82空载m/min100副起升机构满载m/min72空载m/min100噪声限值机外辐射dB (A)118司机位置处dB (A)9014.3.2 汽车吊行走及拆卸塔吊注意以下事项:14.3.2.1 汽车吊行走、停放、吊装尽量在消防通道位置;如应特殊情况在消防通道外进行吊装,应该铺设枕木,将荷载分散并传与柱子上。14.3.2.2 汽车吊行走、停放、吊装尽量在上部填土后进行,便于应力分散,不产生集中力。尽量选择小型汽车吊,减小活荷载。14.3.2.3 吊车支腿立于盖体柱子上,避免落于结构板的位置。14.3.2.4 支腿下垫放支架及枕木尽量将应力分散,减少施工荷载并小于设计值。15 重大危险源和安全技术措施15.1 安装15.1.1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上高人员必须穿防滑鞋,危险部位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15.1.2 所有作业吊车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15.1.3 拆装期间一律禁止饮酒。15.1.4 工作中集中精力,不得随意开玩笑和打闹。15.1.5 上下交叉作业时,要注意工具和零部件放置位置必须安全可靠,防止坠落伤人。15.1.6 吊车指挥人员应熟悉吊车起重性能、吊物的起重量以及构件安装部位。15.1.7 大件物品起重高度超过两米要系拖拉绳。15.1.8 所用吊绳必须符合安全规定,所吊构件重心必须准确,符合说明书的要求。15.1.9 组装的总成件及附属装置必须按规定上足所有的螺栓及销,确保使用的安全性。15.1.10 作业区所有的裸体电线必须停电,专人守护。15.1.11 凡大雨、大雪、大雾、大风(风速达8.3m/s)等天气禁止拆装塔吊。15.1.12 夜间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灯光。15.1.13 作业现场应禁止闲杂人员的进出,临街作业时,要采取临时保护措施。15.1.14对南侧靠近高压线部位在安全旋转半径内安装限位装置。15.2.1 顶升15.2.1.1 风力大于四级禁止顶升。15.2.1.2 所有作业人员均要持有效证件上岗。15.2.1.3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说明书规定的工艺和技术交底进行。15.2.1.4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着防滑鞋,必要时系安全带。15.2.1.5 作业中使用的工具及螺栓应放在安全可靠的位置,防止坠落伤人。15.2.2 顶升过程中15.2.2.1 油缸开始运动前,必须检查顶升横梁是否处在正确位置,顶升上部是否处于平衡位置,否则应加以调整,使塔身前后两边平衡。调整方法:调整小车的位置,使得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横梁的位置上,实际操作中,观察到爬升架上四角导向轮基本上与塔身标准节弦杆脱开时,即为理想位置)。15.2.2.2 爬升操作中,吊臂不能旋转,油缸始终处于规定压力。15.2.2.3 只允许单独动作,严禁爬升与其它动作同时进行。15.2.2.4 当爬升套与塔身标准节脱离后,禁止起吊重物。15.2.2.5 顶升过程中起重臂应保持在正前方位置(引进标准节方为前方)。15.2.2.6 顶升过程中,回转机构必须处于有效的制动状态。15.2.2.7 若连续加节,每加完一节后,用塔身自身起吊下一标准节前,塔身标准节和下支座之间的高强度螺栓要全部拧紧。15.2.2.8 所加的标准节必须与已有的塔身标准节对齐。15.2.3 顶升完毕后15.2.3.1 加节完毕,应旋转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节各接头高强度螺栓的拧紧情况,重点检查下支座与塔身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哪一塔身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就把主弦杆从下到下的螺栓拧紧)。15.2.3.2 塔机加节完毕,将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以降低整个塔机的重心和减少迎风面积。15.2.3.3 塔机加节完毕,将操作手柄置于零位,并切断液压系统电源。15.3 拆除15.3.1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上高人员必须穿防滑鞋,危险部位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15.3.2 所有作业吊车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15.3.3 拆装期间一律禁止饮酒。15.3.4 工作中集中精力,不得随意开玩笑和打闹。15.3.5 上下交叉作业时,要注意工具和零部件放置位置必须安全可靠,防止坠落伤人。15.3.6 吊车指挥人员应熟悉吊车起重性能、吊物的起重量以及构件安装部位。15.3.7 大件物品起重高度超过两米要系拖拉绳。15.3.8 所用吊绳必须符合安全规定,所吊构件重心必须准确,符合说明书的要求。15.3.9 组装的总成件及附属装置必须按规定上足所有的螺栓及销,确保使用的安全性。15.3.10 作业区所有的裸体电线必须停电,专人守护。15.3.11 凡大雨、大雪、大雾、大风(风速达8.3m/s)等天气禁止拆装塔吊。15.3.12 夜间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灯光。15.3.13 作业现场应禁止闲杂人员的进出,临街作业时,要采取临时保护措施。15.4 防碰撞为了防止在施工中多台塔吊臂相互碰撞,在设置位置和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必须遵照下列措施执行,以保证塔吊作业安全。15.4.1 塔吊防碰撞原则塔机作业由于距离较近,施工中既要满足生产要求,又要减少相互干扰,因此确定原则如下。15.4.1.1 塔机垂直运输时应能穿越现场施工构件,确保不同几何尺寸的物件有足够的间隙距离提升到需要的作业平台。15.4.1.2 塔机应有足够的高度,在考虑到吊钩高度、吊索高度和吊物高度以及安全限位高度后,应有足够的垂直距离保证各种不同几何尺寸物件进行水平运输。15.4.1.3 塔机相互间的距离应错开,确保吊钩在最大高度回转时不相互碰撞。15.4.1.4 避开施工范围内的所有设施(如相邻建筑和高压架空线路等),在危险距离内应进行隔离防护。15.4.1.5 多台作业的要坚持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由于中心位置塔机受周围塔吊的影响和制约较多,因此居中塔机应尽可能保持在高位,并保证其技术性能最好。15.4.1.6 确保塔机回转时与相邻建筑物、构造物及其他设施间的水平和垂直安全距离大于2m,工作中吊物的水平和垂直安全间隙也必须大于2m。15.4.1.7 同步升高和下降,确保塔吊相互间的垂直距离符合立体作业要求。15.4.1.8 坚持塔吊作业运行原则15.4.1.8.1 低塔让高塔原则:低塔在运转时,应观察高塔运行情况后再运行。15.4.1.8.2 后塔让前塔原则:塔机在重叠覆盖区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15.4.1.8.3 动塔让静塔原则:塔机在进入重叠覆盖区运行时,运行塔机应避让该区停止塔机。15.4.1.8.4 轻车让重车原则:在两塔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的塔机。15.4.1.8.5 客塔让主塔原则:另一区域塔机在进入他人塔机区域时应主动避让主方塔机。15.4.1.8.6 同步升降原则:所有塔机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升降,以满足塔吊立体施工的要求。15.4.2 塔吊塔臂防碰撞措施15.4.2.1 作业前检查和作业时的检查重点:15.4.2.1.1 机械结构外观情况各传动机构应正常。15.4.2.1.2 各齿轮箱,液压油箱的油位应符合标准。15.4.2.1.3 主要部位连接螺栓应无松动。15.4.2.1.4 钢丝绳磨损情况及卡具紧固和穿绕滑轮应符合规定。15.4.2.1.5 供电电缆应无破损。起动机穿身不允许当做工作零线。15.4.2.2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电压,送电前启动控制开关应在零位,接通电源后检查金属结构部分无漏电后方可上机。照明与起重机主断路器应分接,当主断路器切断电源时,照明不应断电。15.4.2.3 空载运转,检查行走,回转、起重变幅等各机构的制动器,安全限位,防护装置,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操作时力求平稳,严禁急开急停。15.4.2.4 提升重物平稳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米以上。起重吊装司机在吊装中应执行“十不吊”。15.4.2.5 下机时将每个控制开关拔至零位依次断开各路开关,关闭操作室门窗,下机后切断电源总开关,打开高空指示灯。15.4.2.6 任何人员上塔帽、吊臂、平衡臂的高空部位检查和修理时,必须佩带安全带。15.4.2.7 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