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王芳海淀区万泉小学基本信息课题品读词文感虾趣,情系观察悟写法 小虾说课学科小学语文学段 中段年级三教材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2.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小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可爱的小生灵”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作者通过对小虾生活环境、外形、活动、习性、繁殖情况等方面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小虾的喜爱之情。三年级的阅读教学要从低年级以语句为主过渡到以自然段教学为主,为四年级的逻辑段、高年级的篇章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的三、四自然段都是总分段式,作者运用一连串的动词以及顺序词,还有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小虾的“有趣”和“脾气不好”。学生在感受小虾特点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如何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有条理、较具体地描述事物。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后提问“想一想我是怎样观察小虾的”和语文天地“笔下生花”中提到的“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下来”,都在提示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注意对三年级学生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为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奠定基础。学情分析:虽然有了三年级前期积淀,但是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依旧是不由自主地关注文章“写了什么”,却忽略作者是“如何写的”。课前,学生借助表格观察班中所养小虾。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发现学生已经能注意到小虾的外形和活动,但还需要持久多次、细致耐心地观察。需要更加关注对小虾活动变化的观察,增强边观察边联想的意识。在三年级上册学习翠鸟时,学生通过读写结合已经学会了围绕一句话将动物的外形写具体,但是,如何借助观察围绕一句话将动物的活动写具体则是学生的待发展区。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想象、多层朗读等方式感受小虾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2.借助关联新旧知识、自主批画、合作探究、迁移运用等,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3. 通过创设情境、勾连文本与观察,学习作者观察动物的方法,并借助观察与联想把小动物的活动写得更好。【教学难点】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一、复习词语,做整体感知,入文章重点。1.复习词语,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组词语: (1)通体透明 钳子 腹部 眼珠(2)碰 捧 蹦 舞动 搏斗 迅速后退 游来游去 互相追逐 一张一张 一翘一翘 一突一突学生读词并引导其发现其特点:第一组词描写了小虾的外形,第二组描写了小虾的活动。2.回顾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己回顾有关小虾的已知内容:生活环境、捉小虾、吃东西、打架、脾气不好、有趣、产卵3.交流印象,聚焦重点。学生交流自己对小虾印象深刻的地方,引导学生梳理、聚焦主要内容小虾 “有趣” 和“脾气不好”部分。【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除考查第一课时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外,更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聚焦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作者所写的重点小虾 “有趣” 和“脾气不好”,为后面深入探知铺路。二、言意兼得,感小虾之趣,探写作之法。(一)由言得意,感小虾之趣。1.自读自悟,体会特点。【出示自学提示】(1)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_”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小虾的特点。学生自主学习,批画。2.学生汇报,交流补充。3.发现规律,多层朗读。(1)发现规律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有学生发现这里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还有学生发现动词前有形容词等。此时,学生头脑中对小虾的理解仍停留在文字表面。因此,教师通过几个层次地读,引导学生将抽象文字理解转化为具体形象。(2)多层朗读一读,表演读,联想小虾活动画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带上动作读语句,如: “轻轻碰”“迅速后退”“捧”等,感受小虾活动的画面。 二读,对比读,感受小虾具体形态。在想象的基础上,通过两位同学对比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谁的朗读更能让你眼前出现小虾活动的画面?”在评读的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进一步还原情境,感悟小虾具体形态。三读,想象读,内化小虾有趣形象。学生带着对小虾活动的个性化想象,再次朗读,把小虾有趣形象内化于心。【设计意图】学生在朗读、想象中通过品味语言,对作者笔下的小虾形象有了更具体的感知。(二)据意悟言,探写作之法。1.借助已知探未知。当学生借助朗读感知到小虾有趣的形象后,教师引导学生由关注“写了什么”转入“如何写”,并提出问题“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小虾有趣的?”为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编织成网,我出示大熊猫和翠鸟中的片段,引导学生回想已经学过的描写动物的方法。外形活动表达方法大大大熊猫猫大熊猫的身子胖乎乎的,尾巴很短。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睡大觉。你去逗它,它会睁开眼睛看一看,然后又呼呼地睡觉。有时它也摆动着胖乎乎的身子,走来走去找东西吃。1.结构:总分2.词语:准确3.修辞:拟人 翠翠翠鸟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尽管小鱼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1.结构:总分2.用词:准确3.顺序:动作先后4.修辞手法:排比、比喻小小虾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第三自然段借助已知的内容,学生开启对小虾第三自然段写法的探知。在此基础上,同桌共学,批画。2.学生汇报,师生共学。(1)聚焦动作,体会用词准确。学生在汇报中都谈到了作者对于一连串动词的运用,但并未真正感知到作者的用词意图,体会其用词准确。因此采取策略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用词准确。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这样的动作?”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关联生活实际对小虾背后的心理进行感知,打通人与小虾的心理通道,进而体会到作者是在用准确的动词表达小虾吃东西时的 “小心”。策略2:借助师生共读,再悟用词意图。教师读(概括语句):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 学生读(具体语句):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2)关注顺序,感知有序表达。学生在汇报时抓住 “先”、“然后”、“接着”等表示顺序的词语,但对为什么这样写却缺乏更深入的思考。教师关联出示三年级上册翠鸟中的片段“尽管小鱼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引导学生思考 “同样是一连串的动作,为什么翠鸟一文中不加入表示顺序的词语,而小虾中却有表示顺序的词语?”借助对比阅读,学生发现翠鸟要体现动作快,因而去掉表达顺序的连接词,重在体现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而小虾中加上“先、然后、接着、又、直到、才”更能表现小虾吃东西时的“犹豫”和“迟疑”,更加凸显“小心”,进而体会到作者是在围绕主旨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3)借助排比,实现一举两得。在汇报时,学生发现排比句,此处通过精心设计实现一举两得:一得:拓展排比句式。当学生说出排比句后,引导学生结合日常观察,回想吃饱后的小虾还有的在做什么?学生说出:还有的在追逐乱动的水草,还有的用脚抓住水草倒挂着,还有的趴在缸底一动不动从而借助观察,拓展表达。二得:辅助理解“自在”一词。教师紧接着上一环节加以引导:像这样,小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画面用文中一个词来表达,就是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自在。借助这样的方式突破学生对“自在”一词的理解,从而更深入地体会结构关系。(4)整体感知,发现观察联想。环节1:关联已知,探索未知。出示已经学过的第二单元“语文天地”中的句子“我的风筝就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海军。”回顾句式特点:先写作者观察到的风筝,然后写自己联想到的内容。环节2:关联阅读,发现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发现作者描写小虾吃东西和吃饱后两句话的写作特点,发现作者也是先写自己联想,后写自己观察的特点。(三)迁移运用,践学习之获。“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因此,在回顾第三自然段时,师生一同梳理总结作者表达的特点:准确用词、表示顺序的词语、排比句、边观察边想象等等,这都是为了表现小虾的有趣。随后借助第三自然段的方法迁移运用,进入第四自然段的学习。1. 运用学法,自主批画。出示自学提示想一想: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画一画:作者是如何写出小虾脾气不好的?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小组合作要求:(1)表达:每位同学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一自然段表达特点的发现。(2)倾听: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3)评价:评议,肯定别人的优点,有礼貌地提出建议。(4)商定:根据对表达特点的探知,确定自己小组最后朗读展示的方式。3.以读代讲,展示成果。在课堂上,四人小组有了以下学习展示:朗读方式关注内容方法教师引导一人读文,三人读动词。立即、蹦去、舞动、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搏斗用词重点引导“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的用词之妙。三人读其他句子,一人读拟人句。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拟人)拟人小虾生气时可能在说什么呢?借助想象体会小虾的怒气冲冲。两人读看到的,两人读想到的。小虾脾气不好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想到)观察、联想结合为后文边观察边思考铺垫。四人齐读第一句,三人分别读第二、三、四句。小虾脾气不好总分段式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三、创设情境,悟观察之法,共作者之情。在读与感悟的过程中,学生对作者笔下生动、具体、特点鲜明的小虾形象有了认知,从中也初步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之后,学生还需要更深一步地探究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出如此可爱的小虾?1.创设场景,感受作者观察情境。借用一段描述,把学生带入作者观察的情景,在勾连全文的基础上,也带给学生审美的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阳光正透过葡萄架的空隙,洒落在缸中的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好美啊!小虾就生活在里面,让我们俯下身去趴着缸边仔细看,莹莹的水光下,小虾们有的在吃食,有的在休息,还有的在游来游去此时水缸就像一面镜子,作者透过这面镜子看到了里面的小虾,你们透过这面镜子看到了怎样观察的作者啊?学生开始聚焦作者观察的方法,感受到作者在耐心、细致地观察。2.读文梳理,学习作者观察方法。教师引导:同学们,小虾真的很小,小到也就两三厘米,可是在作者眼中,小虾的世界却是很大,精彩纷呈。让我们再次回到文中去寻找、发现作者是如何观察小虾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了如下发现:【课堂实录】随后借助表格帮助学生从文本中梳理出观察方法。文本观察1总是、直到、才、常有的事儿持久、多次2捧、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细致、耐心3吃东西前、吃东西后关注变化联系4有趣、小心、自在、脾气不好、生气观察与联想结合【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3.情为先导,打通作者写作情感。在这一部分,引导学生发现:小虾的世界在作者的眼中,作者观察小虾的这一和谐世界在我们读者眼中。作者用自己的笔把小虾的世界和读者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追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可爱的小虾?”学生水到渠成能够谈到 “爱”。此时出示齐白石的虾,法布尔的昆虫记等引导学生感悟人对动物饱含的爱对作品表达的影响。四、修改习作,以言表意,践运用之道。1.借助表格,修改之前试写的习作。这节课,我们以文本探写法,由写法见观察,由观察触摸情感,层层递进,相互联系,这是本节课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借助这个表格,引导学生回看自己的课前习作。情感观察写法文本爱持久多次顺序(1)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2)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细致耐心用词(1)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2)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的,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变化联系排比拟人(1)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2)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联想看到想到相结合(1)小虾真有趣。(2)小虾脾气不好。(3)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4)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2.同桌互读,交流优点与不足。3.全班交流,明确写作思路。学生结合观察、用词、顺序、结构、修辞方法等前期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审视自己和他人习作中的问题。【课堂实录】至此,课虽已毕,但学生的发展却延伸至了下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传染病防控知识检测模拟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2030功能性食品行业消费需求变化及营销策略评估报告
- 2025-2030功能性运动纺织品技术专利布局与商业化应用前景报告
- 2025-2030功能性药用饲料对肉品质改善效果验证分析报告
- 2025-2030功能性寡糖在幼畜饲料中应用效果市场调研报告
- 2025-2030共享出行平台用户粘性分析及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报告
- 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2025年评估指标与流通体系完善策略报告
- 203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品牌建设与品牌国际化研究报告
- 2025年市场拓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服务在二三线城市的推广策略报告
- 校园传染病防控班主任培训
-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课件
- GB/T 15268-2024桑蚕鲜茧
- GYK运行记录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 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合同
- GB/T 44757-2024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
- 红领巾爱祖国 星星火炬耀成长主题班会2
- 中国地级市经纬度-精确版
- 07SG111-1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 DB44-T 2474-2024 自然教育标识设置指引
- 2022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Ⅰ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