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作物植保员【培训讲义】.doc_第1页
现代农作物植保员【培训讲义】.doc_第2页
现代农作物植保员【培训讲义】.doc_第3页
现代农作物植保员【培训讲义】.doc_第4页
现代农作物植保员【培训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农作物植保员培训讲义讲解内容:一、新型农民植保员与农药的使用【一】新型农民植保员的总体要求【二】常见农药的使用要求【三】自己配制的农药使用二、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简介【一】粮油类病虫害【二】蔬菜类病虫害三、如何做好现代农业上的植保工作【一】从生态环境出发【二】从人们身体健康出发 第一、新型农民植保员与农药的使用【一】新型农民植保员的总体要求1、常观察,做好预防预报工作;2、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3、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畜安全考虑出发;4、不使用超毒农药,严格执行安全农药间隔期;5、从大局出发,要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二】常见农药的使用要求无公害蔬菜常用农药(一)生物农药 l、BT乳剂:又名苏云金杆菌。低毒杀虫剂无安全间隔期。目前市面上的“454”、 “菜农系列”等属这类农药。2、拮抗性细菌:主要有菜丰灵、青枯散,增产菌等。 (二)农用抗生素 l、浏阳霉素:低毒杀螨剂,主要用于防治瓜类,茄果类,豆类的害螨等。 2、多抗霉素:低毒广谱性杀菌剂,主要防瓜类、番茄白粉病、灰霉病、丝菌核菌引起的叶莱类和其它蔬菜的腐烂、猝倒病。 3、春雷霉素:又名春霉素、加米收,是一种小金色的放线菌产生的水溶性抗生素,属低毒杀菌剂。主要防治瓜类炭疽病、效果很好,此药对大豆有轻微药害。 4、农用链霉素:低毒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黄瓜角斑病、菜软腐病等蔬菜细菌性病害。5、井冈霉素:低毒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苗床病害。 (三)特异性能杀虫剂 l、抑太保:主要用于防治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甜菜夜蛾地老虎、菜青虫、豇豆荚螟,小菜蛾等蔬菜害虫。 2、农梦特:杀虫对象和抑太保相似。 3、灭幼脲和除虫脲:防止莱青虫有良好效果。 以上四种杀虫剂均为低毒化学杀虫剂。 (四)有机磷化学杀虫剂名称毒性防治对象安全间 隔天数作用敌百虫低菜青虫、黄曲绷S甲、地下害虫7胃毒兼触杀敌敌畏下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蝇类、菜螟等3触杀、胃毒熏蒸马拉硫磷低菜青虫、蚜虫、蓟马10触杀、熏蒸辛硫磷低防治黄曲条跳甲有特效,作封处理杀死地下部分幼虫5触杀、胃毒乐果中菜蚜、菜青虫、茄螨、潜叶蝇7触杀、胃毒亚胺硫磷中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菜螟、地老虎7触杀、胃毒(五)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青菊酯又名安绿宝、兴棉宝、灭百可中菜青虫、菜螟、豆荚螟、黄守瓜斜纹夜蛾5触杀,胃毒氰戊菊酯又称速灭杀丁中菜青虫、斜纹夜蛾、甘蓝、夜蛾、黄曲条跳甲、黄守瓜、棉铃虫5触类、胃毒功 夫中菜青虫、小莱蛾、菜蚜、茄螨7触杀、熏蒸敌杀死又名溴氰菊酯中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黄守瓜、跳甲7触杀、胃毒灭扫利又名甲氰菊酯中菜青虫,小菜蛾、白粉虱、茄子和豆类的害螨30触杀、胃毒驱避 (六)仿生杀虫剂 1、巴丹:又名杀螟丹、派丹。毒性中等。胃毒兼触杀。主要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豇豆荚螟、跳甲、瓜野螟、潜叶蝇、二十八星瓢虫等。安全间隔期2土天。 2、杀虫双:毒性中等。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功能。主要用于防治小菜蛾、菜青虫、菜螟等害虫。安全间隔期15天以上。 (七)其他杀虫剂 l、乐斯本:又名毒杀蜱,属中等毒性。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主要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豇豆荚螟、跳甲等害虫,安全间隔期7天。 2、抗蚜威:又名辟蚜雾毒性中等。具有触杀、熏蒸和渗透叶面的作用。防治蔬菜多种蚜虫有特效。安全间隔期7天。 (八)杀菌剂名 称毒性防 治 对 象安全间隔天数瑞毒霉又称甲霜灵、甲霜安雷多米尔低霜霉病、晚疫病、疫病、黑胫病白锈病、白绢病1百菌清低霜霉病、黑觅病、锈病灰霉病炭瘟病、早晚疫病、白粉病、蔓相病7三唑酮、百理通低瓜类自粉病,豆类锈病 【三】自己配制的农药使用无机杀菌剂的配制与使用:可用于水稻、蔬菜、葡萄及相关农作物。1、波尔多液配制方法硫酸铜与石灰比例,随着作物对硫酸铜和石灰的敏感性不同而改变。例如:硫酸铜一份,生石灰1份,水200份(一般简写为1:1:200),配成1%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用木桶或缸两只,一只放水90份,加入硫酸铜一份(硫酸铜可先用少量热水溶化),溶化成硫酸铜液;另一只放生石灰1份、加水10份,化成石灰乳,等石灰乳温度降到室温以后,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边倒边用棍棒剧烈搅拌,即成天蓝色的波尔多液。此外,也可以用三个容器,一只放水50份,加入硫酸铜1份,融化成硫酸铜溶液;另一只放生石灰1份,加水50份,化成石灰液。然后将两个容器的溶液同时倒入第三个容器,边倒边搅拌,也配成同样的波尔多液。如是0.7%石灰配合式,即以硫酸铜1份,石灰0.7份,水200份配置,其余类推。 注意事项: 1、配制时要选用块状的生石灰,硫酸铜应用鲜蓝色结晶。已风化的消石灰及含杂质较多的硫酸铜不宜用。 2、石灰乳和硫酸铜液混和时,温度不可超过室温,要等凉后再将两者慢慢混合,否则,极易产生沉淀而影响质量。 3、配制时,不能与使用金属容器;喷过的波尔多液的喷雾器要及时洗涤,防止腐蚀受损。 4、不能与肥皂、石硫合剂、油类乳剂及敌百虫、乐果等农药混合使用。 5、桃、梅、李、杏类果树的生长期绝对不能喷洒波尔多液,否则会产生药害造成落叶。波尔多液对柑橘嫩芽有药害,因此,橘树上喷波尔多液必须在发芽前使用。 6、喷过波尔多液后,不能紧接着喷洒石硫合剂,一般要间隔20天左右才能使用;喷过石硫合剂后,也要间隔15天才能使用波尔多液,否则容易引起药害。 7、喷过波尔多液后,常诱发锈壁虱,因此,必须加强对锈壁虱的检查与防治。 8、波尔多液要随配随用。2、石硫合剂的配制方法石硫合剂具有杀螨杀菌作用,下面介绍配制方法:用优质生石灰一斤、细硫横粉2斤、水10斤,先将石灰加水化开,调成石灰乳,加足水量后加热煮沸,然后将硫磺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入煮沸的石灰乳中,同时不断搅拌,继续熬煮40分钟至1小时,待药液变成红褐色时即可停火。在熬制过程中要随时用水补充蒸发的水量,药液冷却后,用粗布过滤去渣,即成石硫合剂原液。第二、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简介【一】粮油类病虫害(一)水稻水稻常见病害: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立枯病、稻曲病等水稻常见虫害: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苞虫、二化螟等常见自然灾害:水灾、旱灾、肥毒、药害、环境污染等综合防治法:1、选用抗(耐)病虫的优良组合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后再行播种育秧。2、实施两段育秧,进行苗床消毒,减少苗期病虫害传播。3、在大田期控制N肥,增施P、K等多元复合肥。一般施肥标准参考为:上等肥力田每公顷施纯N120 kg、P57 kg、K57 kg;中等肥力田每公顷施纯N 160 kg、P75 kg、K75 kg;下等肥力田每公顷施纯N195 kg、P97kg、K97kg;均可达到目标产量。4、合理使用农药防治(二)玉米玉米常见病害:1、玉米大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2、玉米瘤黑粉病: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发生。主要部位为雄穗和雌穗。3、玉米粗缩病:该病表现为植株矮化,茎秆变粗,节间缩短,叶色浓绿,后期不能抽出雄穗和雌穗。发病主要因素是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玉米自幼苗至大喇叭口期均可表现病状。玉米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法:1、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和有效预防积年流行性病害的发生。秋季将农作物秸秆、田埂杂草和农田周围坑、渠、沟中植物残体全部清扫干净,进行深埋或烧掉,减少病残体的越冬量。这样可以大量消灭病残体上的病菌,减少春季初侵染源。2、播前进行种子处理:一是晒种。选择晴天上午将种子摊在水泥地面上暴晒2。3天,可降低种子含水量,提高种子发芽率和生活力,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寄生虫。二是消毒。3、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可利用宽窄行种植模式。4、喷药保护:对大、小斑病,在抽雄前一周对中下部叶片进行喷药保护,效果较明显。所用药剂有65代森锌500倍液,50退菌特、50托布津等500800倍液。对瘤黑粉病,在植株40 em高时即开始喷施三唑酮500倍液进行保护,一般连喷二三次,间隔67天。玉米常见虫害的识别:1、小地老虎类:别名土蚕,食性杂,昼伏夜出,主要以幼虫啃食田间玉米幼苗,造成田间出现缺苗断垄,严重时可造成全田无苗的残状,甚至毁种,是玉米苗期危害最大的害虫。成虫夜间出来活动,温度越高活动范围及数量就越大,对黑光灯和糖醋液有很强的趋性,可利用这两种趋性进行大面积诱杀。2、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叫玉米钻心虫。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分布范围非常广。刚孵化的幼虫先在嫩叶上爬行,取食叶片表面及叶肉,后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现不规则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玉米打苞时,幼虫集中在上部l3片叶或雄穗苞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长大的幼虫转移到雌穗上为害或蛀人雌穗附近的各节茎秆内蛀食,破坏组织。一般年份减产10以上,大发生年份损失更大。玉米螟一年可发生l5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秆、穗轴或根茬内越冬。成虫昼伏夜出,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幼虫具有趋糖、趋湿和背光、趋触(即体壁与植株组织接触的特性)四大特点。为害部位隐蔽,对植株的损害程度较大。3、玉米红蜘蛛、玉米蚜:这两种害虫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体形微小。以针状口器刺吸植物体。吸取汁液;二是都喜欢高温、干燥的环境条件。玉米常见害虫综合防治:1、农业防治:深耕细作,合理倒茬。铲除地梗杂草,清洁田园。合理施肥,不施未腐熟的肥料,减少产卵量。及时灌水可减轻为害。2、物理措施:一是组织人工捕捉,二是利用黑光灯诱杀,对金针虫、地老虎、金龟甲、玉米螟、玉米枯心夜蛾均有很好的防效。3、化学防治:一是进行种子药剂处理或种子包衣。未包衣的种子可用辛硫磷、异硫磷、对硫磷200 g加水7.8 kg拌种子100 kg,拌匀后闷种子56 h,摊开晾至半于即可播种。二是进行药剂灌根。用50辛硫磷乳油、75甲胺磷乳油等1 500倍液进行灌根。4、秋冬季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并集中烧毁;深翻整地,将越冬虫态翻人土中。(三)油菜油菜常见病虫害:1、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主要为害油菜的茎、叶、花和菜荚,以茎秆受害损失最大。苗期发病,先从幼苗的基部发生软腐,以后扩展到全苗,叶片变青灰色似烫伤状腐烂,常常引起成团枯死或整窝枯死。成株期发病,茎秆受害后,病部出现淡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干燥时表皮破裂象麻丝,后期病秆腐烂成空心,并生有白色菌丝和鼠屎状菌核。油菜籽受害,褪色变白,种子瘦瘪,无光泽。根据观察,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盛期一般出现两次,一次在11月下旬到12月,一次在次年的34月(此期正值油菜易感病的花期,也是油菜受害的主要时期),如果在这段时间又遇多雨、潮湿、温暖的天气,油菜菌核病将发生严重。防治方法。首先,选用抗病丰产良种,茎秆坚硬、抗倒伏、花期短的品种,能控制或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危害。其次,通过筛选、水选,清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然后用10的食盐水选种,清除漂浮的菌核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第三,适时喷药保护,控制菌核病的发生。用药时间有两个:一次是在11月下旬左右,第二次是在3月中下旬。药剂可选用速克灵、多菌灵、克菌清等农药在剐始花时喷治,隔7天再防治一次;或选用25富力库或30爱苗乳油3000倍液喷雾。2、油菜蚜虫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和桃蚜两种。丽种蚜虫在冬季田间(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都有发生,秋季迁人油菜田。发生盛期一般是在1011月中旬。因此,油菜播栽越早,从其他作物上飞来的蚜虫越多,受害就越重。萝卜蚜由于适温范围比桃蚜广,故秋后油菜上以萝卜蚜居多,而春季又以桃蚜居多。如果秋季和春季天气干旱,往往能引起蚜虫大发生;反之,阴湿天气多,蚜虫的繁殖受到抑制,发生危害则较轻。防治方法。防治油菜蚜虫,应以药剂防治为主,抓住三个时期施药:第一次是在苗期(3片真叶),第二个时期是在本田的现蕾初期,第三个时期是在油菜植株有一半以上抽薹高度达10厘米左右时。结荚期也应注意防治蚜虫,如果数量较大,仍要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40巨雷乳油10001200倍或20好年冬乳油10001500倍液。3、油菜白锈病和霜霉病油菜白锈病:叶片受害后,在叶背面长出稍隆起、白色有光泽的脓疮状病斑;幼茎和花轴受害后,肿大弯曲呈“龙头”状,上生白色疮斑。油菜霜霉病:为害叶片,当空气潮湿时叶背长出一层象霜一样的霉层。此病先从底叶发病,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植株枯萎。花梗被害后变肥肿,形似“龙头拐杖”,并有霜状霉层。油菜自锈病和霜霉病都是专性寄生菌,它们的侵染和传播过程基本相同,通过风雨传播为害。春季油菜开花结荚期间,遇寒潮频繁、时冷时暖的天气发病严重。防治方法。除了加强农业技术措施外,主要是药剂保护。发病初期,选用43大生富悬浮剂600800倍液;已经发病的,选用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500一600倍液。【二】蔬菜类病虫害(一)白菜常见病虫害防治十字花科的主要病害有霜病、病毒病、软腐病等,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和菜暝等。防治方法如下:(1)霜毒病(火疯):受害叶面出现淡黄色病斑,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圆形,叶背出现白色霜霉;留种株花枝肥肿弯曲似龙头状,有白霜霉,不结实或结实不良。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治一次,连续2-3次。(2)病毒病:受害后,苗期叶脉透明并沿叶脉褪绿,叶皱缩,叶脉上产生褐色坏死斑;成株叶变硬呈黄绿相同的花叶,植株皱缩矮化、畸形。大白菜、结球甘蓝等不结球或结球松散。种植不抽薹或抽薹晚、短缩、弯曲畸形,荚小、种子不饱满。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年以上轮作,消灭蚜虫。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等每隔10天喷治一次,连续2-3次。(3)软腐病(水烂、瘟蔸):大白菜、结球甘蓝多在球期受害,茎基部或叶球内部发生水浸状软腐,溢出污白色菌浓并具臭味,外叶萎蔫,叶球外露,最后全株腐烂致死。萝卜受害后呈水浸状褐色软腐,也有汁液流出。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年以上轮作,增施磷、钾肥。防治黄条跳甲、菜青虫、小菜蛾等,避免病菌由虫咬伤口侵入。用农用链霉素4g兑水20kg,或45%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治一次,连续2-3次。(4)蚜虫(腻虫、天厌):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危害豆类、瓜类、辣椒、茄子、莴笋等,常成群地在叶片、嫩茎、花蕾及嫩荚上吸食汁液,致使叶片卷缩、发黄、花梗畸形扭曲而影响结实。此外,蚜虫在取食时传播病毒病。防治方法:清除田园杂草。用50%劈蚜雾,或40%乐果乳油,或25%喹硫磷乳油等喷治。在菜地四周辅0.5m宽的银灰色塑料膜、苗床上挂银灰膜条避蚜。(5)菜青虫:为菜粉碟幼虫,危害叶片,食其叶肉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只剩叶脉和叶柄,并排出大量粪便污染菜心。被咬食的伤口容易感染软腐病。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同年内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人工捕捉幼虫和灭蛹。用苏芸金杆菌乳剂、杀螟杆菌、青虫菌粉等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20%速灭杀丁或25%敌杀死2000-4000倍液喷治。(6)菜螟(钻心虫):幼虫啃食叶肉后吐丝将心叶缠结并藏身其中蛀食心叶和蛀入叶柄、茎髓和根部,致使全株枯死,伤口处易感染软腐病。防治方法:清洁田园,消灭表土和枯叶内的越冬幼虫,以减少虫源。用30%乙酰甲胺磷500-1000倍液喷治,其它药剂同菜青虫。总之,大白菜生长量大,根系较浅,需大肥大水。栽培时还应注意因栽培季节不同选用不同品种。如早秋大白菜栽培宜选用耐热、早熟、抗病丰产的品种,如小杂56、小杂60等。(二)辣椒常见病虫害防治(1)辣椒猝倒病 为苗期病害之一,引起烂种危害幼苗。幼苗出土后受害,茎四周出现黄褐色水浸状病斑,病部组织腐烂,干枯而凹陷缢缩,使幼苗未凋萎便倒伏。病害发展快,能引起成片死苗。防治方法与春番茄猝倒防治相同,在前面已叙述。(2)辣椒立枯病 也为苗期常见病害,多危害中,后期的幼苗,病苗茎部出现圆形且明显的凹陷的暗褐色斑,绕茎1周后缢缩干枯,初期白天萎蔫,早晚恢复,后期不再恢复而枯死,但不倒伏。防治方法:同猝倒病(3)辣椒炭疽病 受害叶片呈现褪绿色水浸状斑点,后期变褐色,中央灰白色,上具小黑点,果上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稍凹陷,上生小黑点并排列成轮纹状,或分泌橙红色粘稠物,干燥时,病部干缩似皮纸,易破裂。防治方法:种子消毒。加强田间管理;用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8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治一次,连续2-3次。(4)辣椒枯萎病 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生,初期叶片变黄,很快凋萎;根部表皮及其内部维管束均呈褐色,逐渐变软腐烂。防治方法:除轮作,土壤消毒等外,用多菌灵或托布津与土按1:50拌成药土施于定植穴内,或用农用杀剂DT35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400倍液每穴用0.3-0.5kg灌根,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4次。主要虫害有小老老虎和烟青虫(辣椒钻心虫)、蚜虫、茶黄螨等。(三)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大豆常以毛豆作为蔬菜食用。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法:1、大豆根腐病:危害根部,形成肿瘤,腐烂而发臭2、大豆灰斑病:危害叶片及豆荚3、大豆天蛾:以幼虫危害豆叶,严重时吃光综合防治方法:在苗期,可用50福美双或5000多菌灵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药03公斤;针对感病品种生长茂密的豆田,于发病初期或荚和籽粒易感病期喷药,以控制籽粒上的病斑。常用药剂有40多菌灵胶悬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00克,或50甲基托布津00克,兑水80公斤一100公斤喷雾。视病情发展,间隔7天10天,共喷2次一3次。(四)黄瓜在栽培中,黄瓜可出现的症状有:1、畸形瓜:有弯曲瓜、大肚瓜、尖嘴瓜、蜂腰瓜、瘦肩瓜2、苦昧瓜:是由果实中产生一种苦瓜素的物质而形成的,一般在果梗和果肩的部位容易出现苦味,苦味是品种的遗传性决定的。一是由于偏施氮肥、而磷钾肥不足造成的,因此栽培过程中。氮、磷、钾应配合施用,避免一次性大量施用氮肥,可减少苦瓜的形成。二是由于地温长期低于13,土壤干旱,土壤盐溶液浓度过高,根系发育不良,抑制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可通过适时适量追肥、灌水、勤中耕来保证土壤水分供应,避免土壤盐溶液浓度过高,提高地温来防止苦味瓜的发生。三是棚室内持续30以上高温,也会出现苦味瓜,外界温度较高时注意通风降温,避免温度长期高于30。3、病害及防治:(1)霜霉病 主要症状为叶背现出水浸状圆形水病斑,后渐变褐,病斑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长出绒毛状的紫黑色霉,严重时叶枯萎卷缩。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如高畦栽培、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及时排灌等。药剂防治用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每隔5-7天喷治一次,连续3-4次。(2)白粉病 主要症状为初期在叶的正、反两面出现粉状小斑点,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色粉状物,致使叶片枯黄。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同防治霜霉病)。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进口)2000倍液,或ZB膜30-50倍液,或农抗BO-10水剂(每亩用500ml加水100L)隔离7-10天喷治一次,连续2-3次。(3)枯萎病 从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开花结果期最为严重,苗期发病后,幼茎变褐缢缩,萎蔫猝倒而死。成株发病后,叶现黄色网纹或萎蔫,初期白天植株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几天后不能在恢复面顶枯萎,潮湿时,茎基部及蔓节呈水渍状,纵裂,上具粉红色霉状物。根颈内维管束变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实行间隔3-4年轮作,种子消毒,高畦栽培,嫁接换根,无土栽培等。药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双效灵25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ml,隔5-6天灌一次,连续2-3次。4、虫害及防治:(1)瓜蚜 防治方法参看白菜类蚜虫防治。(2)黄瓜守(黄虫、瓜叶虫、瓜蛆) 成虫咬断瓜苗,吃叶片、花和幼瓜。幼虫危害根部,或蛀入近地面的瓜条内,造成腐烂。防治方法:与芹菜、莴苣、葱蒜类等间套作,减轻受害程度。彩地膜覆盖栽培,或在瓜苗四周30cm范围内撒草木灰、糠秕和锯末等,防止成虫产卵。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杀成虫,或灌根杀幼虫。5、化瓜的原因及防止瓜类蔬菜雌花未开放就落,或幼瓜萎蔫、脱落的现象叫化瓜。造成化瓜的原因为:(1)温度过高或过低,雌雄蕊发育不良,影响授粉受精。(2)肥水过多或不足,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造成徒长,落花或幼瓜发育受阻。(3)阴雨或低温,昆虫活动少,授粉受精不良。(4)病虫危害造成花落果。防止化瓜的措施:(1)培育壮苗,增强抗逆和抗病能力。(2)春季露地栽培,除选用耐低温的品种外,使用地膜覆盖或拱棚保温,避免低温危害;秋季栽培时适时的播种,避开前期的高温和后期的低温危害。(3)田间管理适时适量追肥和浇水,避免茎叶徒长,开花前适当控制水分,待瓜座住后再加强水分管理。(4)阴雨天或昆虫少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5)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