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重难点解析.doc_第1页
《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重难点解析.doc_第2页
《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重难点解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重难点解析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223600) 陈卫东本文发表于中学生理科应试2012年3期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实验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但也是高考考试说明中的一个要求比较高的实验。一、实验仪器或材料:主要仪器:血球记数扳和显微镜血球记数板是用来记数的,但是酵母菌细胞比较小,血球记数板随机选取小方格的记数需要借助显微镜。材料:活性干酵母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需要进行灭菌)活性干酵母经过活化之后可以作为菌种;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灭菌后作为培养酵母菌的培养液。【例题】以下实验中不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A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B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解析:在上述四个实验中,观察植物的吸水和失水、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由于实验的对象都是细胞,结构微小,均需要借助于显微镜。参考答案A。二、实验过程几个问题:1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记数:酵母菌的记数有两种方式:(1)直接记数:估算1mL培养液中含有的酵母菌数量,可以通过记数板随机选择多个小方格记数后,取平均值,根据每格平均数再计算一定体积内酵母菌的数量。计算的数学模型为:N=(mn)103/(110.1)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N为1mL溶液中酵母菌的数量;m为记数板小方格总数;n为每个小方格中酵母菌的平均数;103为1mL=103mm3;110.1为记数板上溶液的体积(单位为1mm3,1mm为记数板每边总长,0.1mm为溶液厚度)。(2)对比记数法:通过与红细胞对比记数来估计酵母菌数量。计算的数学模型为:N=(Mn)/ m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N为1mL溶液中酵母菌的数量;M为已知的红细胞总数;n为每个小方格中酵母菌的平均数;m为每个小方格中红细胞的平均数。【例题】甲、乙、丙三位同学均对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探究。甲、乙两位同学先配置了含有酵母菌生长所必须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液,调节到酵母菌生长的最适pH,各取1mL于试管中,接种等量的酵母菌菌种,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进行计数。(1)甲同学直接取培养液用计数板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观察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已知计数大方块每边总长为1mm,涂抹厚度为0.1mm。若统计得到每一小格中酵母菌平均为1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 个。(2)乙同学用对比法计数,将500个红细胞与该1mL培养液混匀,然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视野1视野2视野3视野4红细胞数21172220酵母菌个数1029810694该1mL培养液共含有酵母菌大约 个。【解答】利用上述两个数学模型,不难计算出结果:参考答案(1)2.5106 (2)2500个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记数之前,为什么要轻轻振荡?【例题】在从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记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 )A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B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代谢加强,便于观察C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裂加快 D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死亡,便于观察解析:从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记数前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的目的是使酵母菌均匀分布。参考答案A。3酵母菌记数时培养液是如何滴加的?【例题】使用血球记数板记数前,培养液的滴加方法是( )A先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记数室上,让其分布均匀即可B先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记数室上,将盖玻片盖在记数室上即可C先将盖玻片盖在记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让其渗入D先将盖玻片盖在记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解析:使用血球记数板记数前,培养液的滴加方法是先将盖玻片盖在记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并不借助于吸水纸,而是让其自行渗入。参考答案D。4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如何处理?【例题】用血球记数板直接记数时,如果发现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太多,应该如何处理( A )A将样品稀释 B将所取的样品倒掉一部分 C坚持记数 D取早期的培养液记数解析:记数时,如果发现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太多,应该将其稀释后再记数,然后按照稀释的比例计算。5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该如何计数?【例题】实验中在统计血球计数板每一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计数?( )A计数任意相邻两条界线及任意两个顶角上的酵母菌B计数任意相邻两条界线及其顶角上的酵母菌C计数四条界线及四个顶点上的酵母菌然后除以2D计数任意两条界线及任意两个顶点上的酵母菌解析: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一般采用的记数方法是计数任意相邻两条界线及其顶角上的酵母菌。参考答案B。6统计表格的如何设计?单纯记数酵母菌变化的表格设计比较简单,我们可以结合课本要求,探讨环境因素(温度、培养液的PH、培养液中某养分的浓度等)对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影响来绘制统计表,下表是以培养液的PH对酵母菌数量影响为例绘制的统计表:5.06.07.08.09.0123平均123平均123平均1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