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次月申报及进料加工业务申报操作流程.doc_第1页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次月申报及进料加工业务申报操作流程.doc_第2页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次月申报及进料加工业务申报操作流程.doc_第3页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次月申报及进料加工业务申报操作流程.doc_第4页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次月申报及进料加工业务申报操作流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次月申报及进料加工业务申报操作流程第一部分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次月申报操作流程一、免抵退税次月申报操作流程自2013年1月1日起,免抵退税企业应在货物出口并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上做出口销售后,在法定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办理增值税日常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每月15日前,遇节假日顺延)。1、免抵退税企业应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预申报,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的预审反馈,对预审出错进行更正处理(反馈疑点无需读入生产企业申报系统)。并在“生产企业申报系统”中进行免抵退税汇总申报操作,根据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填写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第18栏。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5栏的“免、抵、退应退税额”应与企业上期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36栏 “当期应退税额”一致。2、在完成增值税纳税申报后,企业应在“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和重新进行“免、抵、退”税汇总申报操作,并在法定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汇总申报。3、免抵退税企业当月无免抵退税出口销售的,仍需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汇总申报,并对当月发生的各项免抵退税业务进行申报,比如出口货物单证收齐、间接出口货物申报、免税出口货物申报、手(账)册登记、核销申报和购进免税进料申报等。4、因当月无法取得应申报进出口报关单单据,而造成无法录入准确报关单号及相关商品信息的,企业在进行免抵退税申报时,可采取虚拟报关单号进行进出口申报明细录入,录入虚拟单号应以申报期为开头,总位数及后三位填写应遵守出口退税申报系统的录入规则,如201202*001,商品代码则录入企业主要商品代码,待取得原始单据当期对虚拟单号进行冲减处理,并按准确数据申报录入。5、当月未取得出口报关单出口退税联,但取得其他联次的,应按其他联次报关单内容申报录入出口申报明细表,其中“出口日期”栏暂按报关单“申报日期”栏录入。涉及退税率调整、逾期申报等影响申报结果的情况,应在获得出口退税联时对报关单记录进行冲减处理,并按出口退税联内容申报录入出口申报明细。提醒:1、由于增值税日常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的申报时限变一致了,建议各企业能保持两者数据的一致性,这样才能避免发生后期修改报表、补缴税款和滞纳金、调整留抵等一系列改正措施。2、如企业报关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存在差异的,应提供书面说明理由,举证报关价格不属于实际价格的原因、依据。3、企业除了及时拿单外,为加快电子信息传递,企业应尽早在电子口岸提交信息,尽量多到电子口岸系统查看企业报关数据,即时提交信息而不必等到取得纸质单据才办理电子信息提交手续。4、申报系统自9.0版本起增加了从电子口岸导入出口报关单信息的功能(详情可看看9.0版下载文件中附带的教学视频),对于单证数量较多的企业可利用该功能,以减少录入关单的工作量,但需注意两点:一是电子口岸系统的IC卡和读卡设备必须与申报系统共存于一台电脑,二是导入系统的关单数据与需申报的数据可能会出现不一致情况,需进一步人工筛选与辨别。二、过渡期申报衔接处理(一)2013年7月以前免抵退税汇总申报方法为保证新旧办法顺利过渡,新操作办法拟定半年的过渡期,即2013年1月1日-6月30日为新操作办法过渡期,在半年过渡期内,税企应完成以前属期的单证申报审核,必要的话可以进行合并申报,确保最迟在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以前属期所有免抵退税单证的申报审核,从2013年7月1日起全面实现次月申报、按月审核。过渡期内注意事项:1、免抵退税次月申报与进料加工手册“虚改实”及按实耗法申报可以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步实施,但顺序上必须先“虚改实”、购进法改实耗法,再实行次月申报(否则可能会出现无法计算产生免抵和退税数据的情况)。2、为便于各区分局追赶进度,过渡期内允许几个月合并申报,但也要遵循以下原则:(1)2012年度所属期的免抵退税单证与2013年度所属期的免抵退税单证应分别申报,不能合并一期进行申报。(2)必须在进料加工手册“虚改实”及购进法改成实耗法之后,才允许合并申报。3、增值税纳税申报项目表采取机外分月计算、系统合并申报办法填报,即按月以纸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报纳税申报情况,再将数据汇总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项目表。其中,合并申报期间计算产生应补税款但申报当月有留抵税额的,以留抵税额抵应补税额后计算应补税额或留抵税额。(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核实清理主管税务机关应在201306期免抵退税汇总申报审核完成后,核对各生产企业申报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并将该数据与对应属期已审核确认的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35栏“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比对。比对存在差异的,以更正2013年6月所属期增值税纳税申报报表的方式对该数据进行更正。无法以更正纳税申报表方式完成的,可提请由税收管理员进行期末留抵维护。第二部分 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申报操作流程一、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设置1、数据备份。点击申报系统菜单“系统维护/系统数据备份/系统数据完整备份”,将系统数据备份以备操作有误时数据恢复(注意:在系统备份数据导入时,要选择清空系统数据库,否则会数据重复)。2、修改系统配置设置。点击申报系统菜单“系统维护/系统配置/系统配置设置与修改”,将 “进料计算方法”栏数值修改为“1”(即“实耗法”)。3、修改系统参数设置。点击申报系统菜单“系统维护/系统配置/系统参数设置与修改”,点击“业务方式”页面,在“进料免税证明开具方式(实耗法时可设置)”选择“单证齐全开具进料免税证明”。二、申报流程 从事进料加工贸易的企业应以实际进料加工手(账)册按实耗法申报计算 免抵退税。1、 进料加工业务的登记。从事进料加工贸易的企业在主管部门办理进料加工贸易手(账)册后或进料加工贸易电子账册启用新报核周期后,应于保税料件实际进口的次月 免抵退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进料加工登记手续,并与汇总申报资料一并提交申报。(1) 企业办理进料加工登记手续时,应通过申报系统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并提供以下资料:采用纸质手册的企业应提供进料加工手册复印件;采用电子化手册的企业应提供海关签章的加工贸易电子化纸质单证;采用电子账册的企业,在首次获核发电子账册时应提供海关核发的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电子账册备案证明,在每次新报核周期开始时提供书面报告(企业自行填写,内容须包括电子账号、启用第几次报核周期、报核周期起止日和最近一期已报核周期的实际进口总额等)。(2) 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填写要求:进料登记册号(即“进料加工手(账)册号”,下同):采用纸质手册和电子化手册的企业应填写海关核发的手册号;采用电子账册的企业应填写海关核发的账册号+报核周期数,如:电子账册号为E53082001123的企业办理第2个核销周期登记时,应录入手册号为E530820011232。手册有效期:采用纸质手册和电子化手册的企业应填写海关核准的手册有效期;采用电子账册的企业应填写海关核准的报核周期。原币币别:采用纸质手册和电子化手册的企业应按海关核准手册的“币制”填写;采用电子账册的企业应填写为“CNY/人民币”。计划进口总值:采用纸质手册和电子化手册的企业应按海关核准手册的“进口总额”填写。采用电子账册的企业,在首次启用电子账册时应采用上一期已核销的纸质手册或电子化手册的实际进口总额作为计划进口总值填报;之后每个报核周期按最近一期已报核的实际进口总额填报。计划出口总值:采用纸质手册和电子化手册的企业应按海关核准手册的“出口总额”填写。采用电子账册的企业,在首次启用电子账册时采用上一期已核销的纸质手册或电子化手册的实际出口总额作为计划出口总值填报;之后每个报核周期按最近一期报核的实际出口总额(含间接出口、免税出口等出口金额)填报。复出口商品编码:应选择手册有效期或账册报核周期中一种主要复出口商品的代码及其对应的征税税率和退税率。主要复出口商品是指计划出口销售额比例最大的出口商品。2、进料加工业务的申报。开展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在当月购进免税进口料件时,应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并通过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计算进料扣除保税料件”操作,据以计算出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在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填报进项税额转出金额。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及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等“进料登记册号”栏应录入实际手(账)册号(录入规则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采用纸质手册和电子化手册的企业,直接按照进出口报关单所注“备案号”填写“进料登记册号”; 存在分手册情况的(部分异地海关采用以分手册号作为备案号出具报关单),应以主册号作为申报手册号。采用电子账册的企业应根据进出口报关单所注“申报日期”划分报核周期并对应填写“进料登记册号”,比如某公司电子账册号为E53082001123,第12个报核周期的日期范围为2012-1-1至2012-5-31,则进出口报关单“申报日期”在2012-1-1至2012-5-31期间的,应填写进出口明细表的“进料登记册号”栏为E5308200112312,如属集中报关的报关单应按报关单上标注的提运单号日期确定报核周期。3、进料加工业务的核销。(1)核销申报期限和资料要求。采用纸质手册或电子化手册的企业,应在海关签发核销结案通知书(以结案日期为准)之日起至次月的免抵退税申报期内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并持纸质手册或电子化手册、新贸加工合同核销表和根据实际情况持下列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进料加工的核销手续:a、 剩余边角余料内销、复出口和退港对应的进出口报关单;b、 余料结转对应的进出口报关单;c、 进口料件内销、退港、复出口和损失等对应进出口报关单;d、 税务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核销资料。采用电子账册管理模式的,企业应在海关办结一个周期报核手续后、海关签发报核结案通知书(以结案日期为准)的次月免抵退税申报期内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并持海关签发报核结案通知书、料件进出口平衡情况表和根据实际发生情况持下列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进料加工的核销手续:a、 剩余边角余料内销、复出口和退港对应的进出口报关单及EDI系统查询结果打印;b、 报核情况的EDI系统查询结果打印;c、 进口料件内销、退港、复出口和损失等对应进出口报关单及EDI系统查询结果打印;d、 税务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核销资料。提醒:企业发生延期核销或延期报核情况的须于申请延期的次月免抵退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海关批准证明。(2)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填报要求:进料登记册号:应录入实际手(账)册号(录入规则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剩余边角余料:a、内销征税的应根据海关核定的价格填报。B、退港的按实际金额填报,不能准确核算实际金额的,按对应的出口报关单所列金额填报。C、复出口的应视为出口销售申报免抵退税出口明细,不在核销申请表填报。结转至其它手(账)册料件:采取纸质手册或电子手册管理模式的企业应填写手册核销后的余料结转实际金额,不能准确核算实际金额的,按余料结转对应的出口报关单所列金额填报。采用电子账册管理模式的企业,应将报核的库存料件实际价格作为申报金额,不能准确核算实际金额的,按“本次报核本期库存”料件数量乘以对应备案单价填报。进料内销:按进口料件实际价格计算及填报“其他调减料件”。进料复出口:进口料件件因品质、规格等原因发生退运的,按进口料件实际价格计算及填报“其他调减料件”;因售后服务需要而发生的进料复出口应作为出口销售业务申报免抵退税出口销售,不调减免税进料。进料退港:按进口料件实际价格计算及填报“其他调减料件”。上述进出口情况如已在日常申报进出口明细数据中申报,则无需在核销申报表中填报。但仍需提供相关报关单等资料,并说明已申报情况(包括报关单号、对应申报所属期、申报表名单及填写序号等)。如日常申报进出口数据有误的(比如申报实际价格不准确,间接出口业务实际未报关等),可在核销申报时进行调整,并书面说明情况。如发现已核销的手(账)册申报数据有误或因海关查处等原因,需调整已核销手(账)册申报数据的,应以调整当期在用手(账)册号申报,并在相应进出口明细申报表“备注”栏标注原手(账)册号。(3) 核销当月免税进口料件的申报要求。企业在旧手(账)册核销、新手(账)册同时使用的情况下,当月申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时应包括三部分内容:填报旧手(账)册核销前当月进口的免税进口料件明细数据,手册号填写为旧手(账)册号;填报旧手(账)册核销时转入下一手(账)册的余料结转数据,根据余料结转进口报关录入申报项目,金额为余料结转实际金额总额(不能准确核算实际金额的,按余料结转对应的进口报关单所列金额填报),手册号填写为新手(账)册号,备注栏填写“YLJZ”;填报新手(账)册当月进口的免税进口料件明细数据,手册号填写为新手(账)册号。企业应在填报当月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后,通过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计算进料扣除保税料件”操作,据以计算出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在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填报进项税额转出金额。4、特殊业务处理对零退税率出口货物应在日常申报中填报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手(账)册核销申报时汇总出口金额并虚拟一笔负数填报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对应分摊转出的免税进料金额填报在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第11栏(应调减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其他”栏),并填报视同内销货物征税确认表计算应征税额,将已经转入成本的相应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转回进项税额。三、新旧操作办法过渡期处理要求1、各生产企业必须最迟在2013年7月份申报期办理免抵退税申报前完成申报系统设置。2、已启用并申报过进出口业务的手(账)册,自实行新操作办法开始一律以实际手(账)册号申报新发生业务,不再采用虚拟手册申报。该手(账)册核销时,遇“实际分配率”超出系统设置范围(-99.99999%或999.99999%)时,应将超出范围的免税进料数据结转至新手(账)册申报,结转金额=复出口货物实际出口额(手工计算的实际分配率系统计算的实际分配率),并以一笔虚拟进口明细记录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备注栏注明原手(账)册号(取后9位)。第三部分 EDI企业免抵退税申报操作指引一、手册登记、申报和核销问题由于EDI报关是以企业为单位而不是以合同为单位申请进料加工业务,因此电子账册核销操作一般发生在账册停止使用时,但海关仍定期约六个月对电子账册进行一次报核管理。为加强管理,“免、抵、退”税申报中应以报核周期作为“手册核销申报”,而不以实际核销为“手册核销申报”。同时,账册的登记、申报和核销操作中,账册号采取虚拟手册号办法处理,虚拟规则按账册号+报核次数。二、计划分配率的确定问题由于EDI企业每个核销周期只需核定进料周转量,无法在”免、抵、退”税申报系统直接生成计划分配率。因此,首次登记时的采用前一期已核销的纸质手册或电子化手册的实际进出口总额作为计划进出口总值填报,生成计划分配率;之后每个周期按最近报核周期数据填报生成计划分配率。三、余料结转的处理问题由于EDI报关是以企业为单位而不是以合同为单位申请进料加工的,因此不存在余料结转问题,而是在核销周期报核库存料件。库存料件性质上接近于余料结转,该库存数将结转至下一周期计算使用,但海关不出具报关单。考虑该库存料件并不属于周期内耗用,因此,账册核销申报时仍应视为余料结转填报,要求企业在EDI系统查询出核销结果并打印作为申报依据(查询方式如下图)。组成计税价格以实际价格计算,实际价格核算不准确的以结转数量乘以备案单价确认。四、已耗用未完成报关手续的料件处理问题账册核销时,如果出现进口料件已耗用但未出具报关情况时,由于EDI系统以报关进料作为进口数量统计依据,此时将可能会出现“负库存”情况,假如已报关库存量大于未报关进料量时不会出现负库存,无法直观看到该未报关数据。因此,该情况下所谓库存量其实并不包括未报关的料件。由于该数据核查难度大但海关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