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交名胜传说狐突与狐氏墓群狐突与狐氏墓群位于古交市常安乡郭家梁村东南3.5公里的马鞍山西山尖上。狐突,春秋时晋国大夫,字伯行,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前637年被葬于马鞍山顶上;前632年晋文公重整其坟茔,建祠以祭,马鞍山改为狐爷山,查其基区,有大小坟区70余座,是狐氏家族的墓群。现为古交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庄寺石窟位于古交市邢家社乡刘庄寺村大川河东1公里,寺已毁。遗址面积500平方米,后部依崖开凿出同一形状的6个石窟.全长10米左右,其中5个佛龛中雕有大佛29尊,年久严重风化,面目全非.东侧一窟为宽、深各2米、高1.5米方形,顶部镌八瓣莲花藻井,正面镌0.24米高的坐像1尊,周围刻高0.08米的小佛像15层,现计838尊,窟内淤积严重,难以查清,大概有千余奠,故称“千佛洞”。从造型和服饰衣纹判断应是唐代遗物,现为古交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口圣母庙位于古交市河口镇河口村西,为清代建筑,座北朝南,存有戏台、正殿3间,硬山顶。琉璃正脊,剪边,三踩斗拱,东厢房为小式建筑,戏台3间,原台硬山顶勾连搭前台卷棚顶,琉璃剪边,单昂三踩斗拱,建筑手法有元代遗风,1999年村民集资进行过正殿维修,现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寺千佛寺原建于古交镇西南,一九九一年古交市人民政府,将其整体搬迁现址并复原。寺庙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19平方米,保证范围的古建为679.65平方米。 据清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二年)重修千佛寺碑记载:该寺“来自唐代,由来已久”。距今有千余年历史,因殿内有千余条石雕佛像而著名。其建筑有大难宝殿(正殿)座南朝北,左侧从南北依次为门帝殿、右侧从南到北依次为伽篮殿,正前方为天王殿,天王殿左侧建有,右侧建有,二00三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峰景区位于本市古交南部,大川河上游,邢家社乡童子川村,地理位置优越,距古交市区25公里,交通便利,环境没有污染,有利于古交市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南线公路可连通龙山石窟、太山龙泉寺、蒙山大佛、石千峰旧新石器遗址、南岩石窟、刘庄石窟等众多古迹景点,西南线公路可达晋祠,交城卦山玄中寺等景点。汾河景区汾河景区于2002年开工建设,2005年底完成。景区总长5公里,占地面积94万平方米,其中园林面积34万平方米,总投资6800万元,分东西景区西部分。 景区东起长峪沟桥,西至火山大桥,北临火山新区,南靠东曲矿,占地面积40万平米,其中园林面积15万平方米。景区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河道治理、防洪保安、城建水保与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西景区占地面积54万平米,栽植各种观赏树木8000余株,草坪11万平米;有桥、廊、亭等景观建筑12处,建有平安广场、金色年华广场、方正园、观景台、飞翔广场、景宜园等主景点6个,一般景点9个,园林路8000米,以汾河为界,东景区可分为南、北两条景观带。景区以山为衬,以水为脉,围水造景,依绿设景,亭廊相映,树木峥嵘。多处亲水平台,各色雕塑、座凳、园林小路的布设,充分满足了人性化要求。夜幕降临,遍布景区的800盏花灯、4000米轮廓灯与滨河南北路车水马龙的场面交相辉映,流光溢彩。东景区象一条绿色带飘逸在古交东大门,以其清新秀美、绚丽多彩的风姿笑迎四方宾朋。古交市古文化遗址1983年7月,省考古研究所在位于古交镇西约1.5公里的凤凰岩山顶上,在此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凿形器和尖状器等。这批散布于地表的石制品,主要发现于大川河、原平河、及屯兰河下游与汾河交汇地带,其范围东起古交镇、西至屯村、北至西曲李家社、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达7公里、约一万平方米,考古专家认为此石器遗址是一处大型石器制造场,说明古交一带曾是古代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场所。确认该地为旧石器时期的石器。距今约有十几万年。它的文化时代应晚于丁村文化早于鹅毛口文化,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头龙王庙位于古交市镇城底镇山头村东。清代建筑,存有戏台、钟鼓二楼和前、中、后三殿。庙座北朝南,前为卷棚戏台3间,两侧建筑为砖券门洞,上为十字攒尖顶的钟楼,配殿已毁。前殿、中殿、后殿均为硬山顶,布筒瓦。中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小式建筑,有廊。东有圣母殿3间,存壁画6平方米。西为龙王殿,施双翘五踩斗拱,壁绘龙王出巡布雨和回宫图20平方米,另存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石碑4通。2004年村民集资维修,现为古交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睦联坡烈士陵园位于常安乡睦联坡村东约一华里的阶地上,距古交五十华里。始建于1944年7月,原占地五亩,陵中建有高八米的纪念碑。碑身由青石制成。正面为“晋绥边区第八分区党政军民殉国烈士纪念碑”十九个宋体大字,碑顶屹立着抗日战士的石雕像。碑阴为晋绥军区政委林枫撰写的碑文,两侧缕刻着殉国烈士英名。其中较著名的有八专署专员顾永田、八分区副司令员刘德明等。现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绥边区八分区驻地旧址位于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西,原为明嘉靖年间村庙,存有正殿,配殿等15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古交是晋绥边区南部的前沿阵地,八地委专署分区机关长期驻在关头村。地委书记罗贵波、副书记张永青、专员康世恩、司令员王长江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军民对敌进行艰苦壮烈斗争。现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草庄头战斗遗址 位于古交市邢家社乡草庄头村西300米的山梁上。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此构筑钢筋砖石据点,面积约3000平方米。草庄头一带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鬼子汉奸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于1943年9月28日彻底摧毁该据点,全歼守敌百余人,缴获机枪五挺,掷弹筒三个,步枪八十余支,电台一部,子弹数万发,及其它物资,受到晋绥军区表彰。现为古交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牛城的传说 很久以前,古交镇有一家姓邢的农民,娶妻艾氏,单生一个女儿,名叫小芬。一家三口人,全靠租种镇上杨财主家几亩薄田过活。 他家有头小黄牛,每天由小芬牵到野外去放。有一天,她把牛赶到汾河岸边,那边绿草如茵,野花盛开。小黄牛自由自在地吃草,小芬天真烂漫地哼唱自编的山歌: 汾河哗哗流水长,凤凰岩下是家乡, 人欢马叫羊兴旺,青山绿水好风光。 河东河西庄稼好,山上山下披绿装, 手拉黄牛去放牧,唱支山歌喜洋洋。 她放开缰绳,任由黄牛选择喜欢的草去吃。她随后跟着,又唱起了山歌: 汾河水呀滚滚流,风摆两岸垂杨柳, 天上片片白云飞,地上青草绿油油。 牛儿吃草我掐花,打扮可爱得小黄牛, 酒盅盅花、罗罗蔓花,编个花环系牛头。 小黄牛好像懂事似的,它扭过头看一看脖颈上和两只犄角上挂着五颜六色的许多野花,得意地摆一摆头,摇一摇尾巴。有时还发出“哞、哞”的叫声。那野花随着牛头摆动,来回颤悠悠地摇晃,煞是好看。 汾河滩上的水浇地,大部分归杨财主家所有,他雇了几十个长工耕种。这天他到地里去查看,刚走上田间小道,就听得从远处飘来了悠扬悦耳的歌声。不由得停下脚步,侧耳一听,这分明是一个女子的声音,抑扬顿挫,婉转动听,那嘹亮的歌声,在空中不住回荡。 杨财主循声疾步上前,一个少女映入眼帘。只见她苗条身材,粗布衣衫,姿容秀丽,体态轻盈,显出一派自然朴素的美。 小芬蓦然见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站在跟前,两只贼溜溜的小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她,马上羞涩得掉转头躲到暗处。 杨财主回头问跟他来的佣人:“这是谁家的闺女,长得这么可爱?” “那是佃户邢老头家的闺女。” “想个什么办法,把她娶来才好?” “那还不容易,他家租种老爷的地,就得听老爷的话。”两人嘀咕了几句,奸笑着走开了。第二天,杨财主就托人去说亲,邢家夫妇迫不得已应下这门亲事。小芬虽顶了几次,在父母的劝解之下,只好含着泪水嫁到杨家。贫寒人家置不起妆奁,就把小黄牛作了陪嫁之物。小芬在杨家含辛茹苦,度日如年,整天不见笑容,背地里以泪洗面。在苦水里泡了几年,生下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叫银花,二女叫翠花,三女叫金花,儿子叫牛娃。 杨财主不喜欢小芬了,经常非打即骂,逼着她去干活。后来在一个山沟里盖起磨房,安了盘大石磨,叫她赶上那头黄牛磨面。小芬从此更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变得面容憔悴,衣衫褴褛,谁也认不出她来了。山沟里不时传出来悲凉的歌声: 大石磨儿吱扭吱扭响,苦命的人儿泪汪汪, 满肚子苦水往哪儿倒,只有黄牛晓得我冤枉, 挨打受气家常饭,吃不饱来睡不香, 黄牛黄牛快点儿走,磨不下五斗交不了账。 杨财主已托人另选名门闺秀,说妥卢川村卢员外家的小姐,名叫狮女子。娶亲那天,鼓乐喧天,大宴宾朋。就在杨财主兴高采烈地拜堂之时,小芬满腔悲愤,一头栽进了汾河。平静的汾河发怒了,咆哮着冲上岸来,把杨财主汾河滩的田地冲刷得光溜光。 狮女子嫁来的第二年,生了一个女孩,起名兰兰。有了亲生女,更见不得银花姐弟四人了,她们吃不饱,穿不暖,还动不动挨打受气。兰兰从懂事后,学会了搬嘴弄舌,仗上她母亲的势,无缘无故欺负他们。狮女子更变本加厉,强迫银花姐妹三人上山砍柴。牛娃年仅十二岁,也叫他每天放那头黄牛。 一天,太阳快落山了,三个姐妹还没打够柴,不由得都哭了起来。她们不敢回家,来到汾河边上,看见弟弟独自放牛,四个恓惶可怜的孩子聚在一处,想起妈妈,不觉悲从中来,放声痛哭,呼唤着:“妈妈,你在哪里,你怎不管我们呀?” 汾河水波浪滚滚,此起彼伏,仿佛也在悲痛呜咽。牛娃哭着要寻妈妈,拉上黄牛就往汾河里跑。三个姐姐吓坏了,急忙去拦。说来也怪,牛娃和黄牛走到哪里,那里的河水就往后退,露出河床,上面有不少淤柴。姐弟四人拾上淤柴回家去了。 狮女子知道了她们四个人到汾河边哭妈妈的事,顿生恶念,便给三个姐妹找下婆家,全打发在远处。银花嫁到西边屯兰川的阳湾村,翠花嫁到西南原平川的东塔村,金花嫁到南边大川的仙人坪村,三个地方远的一百里,近的也有七十里。出嫁时谁也不给陪嫁东西,只给银花穿了件白衫衫,给翠花穿了条绿裤子,给金花穿了件黄袄子。打发三姐妹出嫁后,又把牛娃赶出了家。 牛娃牵着那头黄牛来到汾河滩,他面对河水发怔,想起死去的妈妈,痛心疾首,泪流满面,偎在黄牛身边,不住地抽泣,后来便不知不觉睡着了。 牛娃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妈妈从汾河里走出来,把他抱在怀里,亲热地对他说:“孩儿,不要发愁,那头黄牛是一条神牛,它能帮助你过好日子。你可以用酒盅盅花和罗罗蔓花编一个花环,套在黄牛的脖子上,把它赶在大山的前面,黄牛便能拉动大山。你把它牵着,在汾河滩四周绕一圈,用整整一百天,就能筑成一座坚固的金牛城。地里的污水也会退尽,空出八百亩好地来,你和乡亲们就都能过上好日子了” 说完她起身要走,牛娃紧拉着不放。他妈抚摸着他的头说:“要记住,黄牛只能在黑夜干,不要叫任何人看见。如果有人看见,发出音响,就会惹出大乱子。”说完便不见了。 牛娃醒来,按照妈妈的话去做,白天把牛喂得饱饱的,黑夜便拉山。虽然慢一点,果然大山在缓慢地向前移动,而且黄牛走到哪里,哪里的水就退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狮女子想知道牛娃饿死了没有,打发兰兰去看。只见牛娃爬在黄牛身上睡觉,别的什么也没看见。狮女子不相信亲自去看,果然见牛娃两手搂着黄牛的大犄角,呼噜呼噜睡得可香哩。再一看,水全退了,空出了不少好地,大山伸出了好一节,一座雄伟的金牛城就要筑成了。狮女子非常奇怪,这是怎的一回事呢!为什么牛娃天天睡觉,甚时候做了这么大的工程?于是她和兰兰说好,到明天鸡叫时出来偷看。 这一天已是第九十九天,满开星斗,万籁俱寂,牛娃兴致勃勃地赶着黄牛拉山,一步又一步,眼看金牛城就要合拢。这时狮女子引着兰兰蹑手蹑足地走了出来。她俩一看黄牛拉着大山向前挪动,兰兰尖叫一声:“哎呀!黄牛拉着大山走哩!”黄牛猛然一惊,腾空跳起,一直向南狂奔而去。顿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汾河咆哮,大水立刻将金牛城淹没。狮女子见势不好,拉着兰兰赶快向北往娘家跑,大水在后面紧追不放。兰兰到半路上就跑不动了,被大水席卷而去。狮女子跑到卢川村边,未进村也被大水吞没了。 银花三姐妹听得大水漂走了牛娃,急得头不梳,脸不洗,就往古交跑。到汾河边一看,只见汾水滔滔,向东流逝,哪里还有牛娃的影子呢。姐妹三人痛哭一场,各自回去。 后来,银色的屯兰河、绿色的原平河、黄色的大川河,都流到古交汇入她们的母亲怀抱汾河。 原来牛娃没被大水冲走,他伏在牛背上,紧紧抱着牛角,翻山越岭,跑到山下的却波村。筋疲力尽的黄牛便卧倒地上再没起来。后来交城县在这里建起城池。因此现在的交城叫“卧牛城”,古交镇叫“金牛城”。一直流传下来。有人说:现在的水泉寨和杨家坡,就是那时被金牛拉出来的遗迹。 二龙山龙母庙的传说 宋代太原县南堰村,有一大户人家,赵晋赵员外,儿子在外经商,女儿在家深受闺范教养。一日,姑嫂二人到河边洗衣,边说边笑,忽见上游漂来大红枣一颗。小姑捞起来让嫂嫂吃,嫂嫂让小姑吃,相互推让,最后还是小姑吃了。数日之后,小姑的肚子逐渐大起来了,赵员外疑女伤风败俗,将女逐出家门,其嫂不忍,瞒着公婆让小姑密居一室,嫂嫂每日送饭。过了百天,小姑对嫂嫂说,感激嫂嫂关爱永远不忘,从今以后别再送饭了。嫂嫂若无其事,以为一句戏言,次日,嫂嫂又来送饭吃,真的小姑不见了。忽听清天霹雳一声巨响,五雷一击,小姑升天了。她驾云游晋祠后到了古交汾河滩,远望屯兰川掌有坐大山,山峰巍巍,风光秀美,小姑降落云头,稳居于山洞之中,生下青、黄、赤、白、黑五子。 寨底村有坐古庙,住一老善爷,日坐拜佛念经。一晚,不知不觉悠然入梦,有一姑娘,由空而来,坐于禅席,善爷盛情款待。小姑恳请老善爷,生下五个儿子,劳驾找一安生的地方,善爷怜惜姑娘满口答应。醒来却是一梦。连托三梦,具言其事。梦中所言,小姑是太原县南堰村人氏,因故稳居山洞之中。老善爷有些疑惑,约同村人到二龙山看个究竟,眺望山洞一片雾气,近视山洞,小姑身上盘有五条龙,上下翻滚戏耍。老善爷不辞辛劳,翻山越岭来到了南堰村。他走街串巷,忽见前面小巷有一老翁拄着拐仗过来,善爷上前施礼,问及其祥。那老翁道,听上上辈老人们说,有过这回事,她已升天了。 老善爷梦中已醒,真有此事,俗话说,天上一昼夜,地下五百年。不知过了多少昼夜呢!善爷召集十里乡人,把五个龙子安居在各个山洞中,即是现在所说的青、黄、赤、白、黑龙洞。同时又给龙母娘娘盖了一处又宽又大的庙宇,屹立在村南的妮涯峁。 或一年秋,微风吹来,祥云集瑞,此庙突然不见了。甚觉奇怪,村人在黑雾之中寻找,见有驴、骡、马蹄足迹,直到二龙山峰崖之巅,有一壮观的庙宇。或一日晚,龙母娘娘又给老善爷托来一梦,告诉他为了照看黑龙第五子,故把庙宇搬迁到二龙山。 太原南堰村很早很早以前就和寨底村结下了神亲,并素有来往,逢春四月十二日,人山人海,上龙苏寨一一二龙山朝山拜佛赶庙会,梵香燃烛,求儿求女。逢大旱之年至此黄龙洞祈雨,盼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东、西仙洞的传说 东仙洞位于阁上乡高足梁村神师山的洞峁上。洞口高2米,宽1米多,入洞数十步,有水池;水色清澈碧绿,深不见底,前望,洞深莫测,望而生畏。洞前有庙,叫六郎庙,已记,遗存石碑13通。其中有一通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的告示牌。碑文述说东仙洞建筑遭到色目人的骚扰,阳曲官府发出文告,“如有违反之人,拖拽前来取问。”以维护庙宇。从东仙洞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在茂密的灌木林海中穿行,高山、深谷、丘陵、草坪,组成一幅极妙的图画,沿途野生植物五彩斑烂,野生动物出没在人前车后,不鸣枪“示警”,它们不会罢休。行程20公里到神师山的西坡,即狮子河东岸的佛泉山。这里怪石嶙峋,奇石遍地,千姿百态,展不尽的绝妙造型,如入“石林”,妙趣横生。在几组古建筑环绕下,有三个洞穴组成的西仙洞,深邃无比,无人敢入,故鲜为人知。旧洞古名西仙洞,洞口有七郎神。据清光绪八年(1882)的交城县志记载:“口仅二、三尺,容一人伏而入。三十余步稍宽可直身行,又一里,比前更高阔。顶石多下垂,形如笋。又一、二里,石壁阻路,下通一穴,围五尺,其深不可测,惟闻水声淙淙,有土人因求雨曾入穴底。西向复通一洞,直行一里许有水自西北至东南,上有坑木横卧,故不敢渡。每大旱,附近州县乡民斋沐入洞,取水,无不辄应。”近年,古交市文物,新闻部门多次深入洞勘查,与记载基本相符。洞口高约1米,俯身而入则稍宽,可直立行走,顶上钟乳石下垂,如笔直立,滴下形似雨后春笋,“突突”上升。前行40余步,壁上有无数晶莹透亮的串串“葡萄”,摘下来入口咀嚼,能流出“乳汁”。行走间踏之有声,如“咚咚”击鼓。再前行,有“神水池”,水甚深,投石有“闷闷”声。池旁有路,可迂回行走,就到了“试心石”。石旁有洞,口甚小,呈三角形,宽仅40厘米,心诚者则可侧身爬进,不诚者则寸步难行。入之,下方有一圆形大厅,直径达10米,深7米,洞内曾发现一些宋、明瓷片,大概是古人祈雨的祭祀用品。传说西仙洞可通东仙洞,约深20公里。旧时有一只狗从西仙洞进去,十余天后从东仙洞出来了,所以有“二洞相通”之佳话。至于东仙洞的“六郎神”和西仙洞的“七郎神”究竟是何人,又有种种传说:“在晋朝时,交城县有兄弟二人,逃生到狮子河张化沟山洞里,以牧羊为生,经常在一起对奕,今遗存有石棋盘为证。后坐化成仙,分占东西仙洞;另一说他俩是唐代的一对隐士,于民有利,坐化后成仙,各占东西山洞,故名仙洞。又据文物部分行家分析,在今太原天门关以北的阳曲县西凌井、岔上、龙泉、西庄、伙路坪乡和古交的曹坪、阁上乡一带,都是宋代名将杨继业父子的戍守之地,至今还留有不少杨家将的遗址、遗迹和传说。杨一家被潘仁美陷害后,百性很怀念他们。按民间传统习俗,生为民谋利,死则为民造福。阳曲西山十年九旱,极须甘露,于是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燃气供应系统设计与施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
- 水果冰淇淋与雪糕系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涉外贷款合同(标准版)
- 抗寒苗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无公害蔬菜社区团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北京专职安全员面及答案
- 2025租赁合同范本:机械租赁合同
- 2025年版成套设备项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本科工程招标合同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 关于公布2016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商务礼仪情景剧剧本范文(通用5篇)
- 幼教培训课件:《家园共育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
- 《电子制造技术-电子封装》配套教学课件
-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基础教育)
-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培训PPT课件
- 厦华验厂不良整改计划表
- (高清正版)T_CAGHP 054—2019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行)
- 新速腾保险丝对照说明(12款1.4T手豪)
- 设备管理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