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表现力浅谈二胡柔弦的应用 夏秋.doc_第1页
从音乐表现力浅谈二胡柔弦的应用 夏秋.doc_第2页
从音乐表现力浅谈二胡柔弦的应用 夏秋.doc_第3页
从音乐表现力浅谈二胡柔弦的应用 夏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音乐表现力浅谈二胡柔弦的应用【摘要】二胡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极富表现力和民族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以圆润、厚实、明亮、多元化的音色,多变的演奏技巧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长期以来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热爱。在二胡演奏中,柔弦技法与音乐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柔弦技法可以表达不同的音乐色彩,从而增强音乐的表现力。由于柔弦在不同的音乐形态中各有差异,因此需要演奏者充分理解作品,恰当控制柔弦技法,才能达到美化音乐,丰富艺术内涵,增强作品演奏韵味的效果。【 summary 】 Erhu is Chinas traditional eth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ts soft and soloist, timbre, very expressive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as a unique charm, and mellow, rich, bright colours, diversity, and playing techniques, as well as a wealth of expression has long been well received by music lovers. In the erhu, flexible color chord technique and the music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different flexible string techniques can express different music color, thereby enhancing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music. Due to the flexible string in different musical patterns differ, therefore requires players fully understand works, appropriate control techniques, to flexible chord beautification music, rich in artistic content,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work playing charm.【关键词】 : 二胡 、 揉弦 、 音乐表现力【Key words 】 Erhu 、 Knead string 、 music performance strength揉弦是二胡左手演奏技法中最具有独特魅力,使音乐发展的过程显得更生机勃勃。揉弦在二胡演奏艺术中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动作,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润饰音色、加强、突出乐曲的音乐表现力,从而使声音得到美化,并恰当好处的表现出音乐的情感变化,使音乐发展的过程显得更加的生机勃勃,从而加强乐曲的艺术表现力,突出乐曲的风格,塑造美好的音乐形象,使音乐富于生命,给人以美的享受。揉弦作为二胡演奏音乐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就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二胡是一件没有指板的弦乐器,所以同一音位上音高的变化及情感表现,主要是通过左手的揉弦运动和右手运弓紧密配合表现出来的。揉弦在速度、力度、幅度上有大、小、快、慢、轻、重、浓、淡、之分,在手法上有迟到揉、终止揉、中间揉前后不揉及不揉弦等,偶尔还会因演奏者根据不同的乐曲风格和情感变化,产生丰富多变的揉弦方法,使音乐赋予生命力,增强乐曲的感染力。由此可见,二胡揉弦的正确运用能使音乐更生动、更完美,充分的表现出作品的音乐色彩。可以说二胡演奏能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音乐气质美和韵味美的艺术特性。二胡揉弦亦称颤指。是利用左手手指在琴弦上先下后上均匀地滚动,使弦的长度(一长一短)或张力(一松一紧)持续不断的发生变化,产生振动,从而发出近于人声颤动的音波。揉弦技巧的种类,从动作上大体可分为滚揉、压揉、抠压揉、滑揉和迟到揉五种。本文主要就是从这五种揉弦的运用和揉弦的幅度、频率、力度与音乐色彩的关系来进行分析和阐述。(一)滚揉 在二胡演奏艺术中,滚揉是借鉴西洋弦乐器的揉弦技法而形成的。是揉弦中运用极为广泛与普遍的一种手法。滚揉它是通过改变琴弦的长度而获得的,在左臂参与配合下,意念上支配左手腕部,并以手腕为轴,腕至按弦点为半径,作扇形状摆动,受其驱使在放松状态下的手掌、指关节作微小的时屈时伸的指面滚动的动作,手指围绕音准的位置上下均匀的波动。从而发出有规律的波动音。滚揉的音波平缓、均匀、连贯、抒情、音色纯净、清新优美。揉弦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力度的轻重三方面易于调整。滚揉一般适合演奏抒情、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主要表现为情绪愉悦、怡然,旋律优美、富有诗意等音乐色彩。例1月夜是刘天华于1918年创作的一首二胡作品,本作品中第一小节第一拍的6音用连贯抒情的滚揉音波,给人一种宁静、优美、连绵的感受,似流水一般自然流淌。第二小节的音在滑音后运用滚揉,抒情柔美,清亮纯净的音波给人感觉置身于夜晚月色皎洁的星空下。乐曲婉转悠长,表现了 “树影婆娑,月光如水”的诗情画意,充分的描绘出恬静的美丽的江南夏夜美景。例2 吴厚元于1980年初期创作的红梅随想曲这一段也运用了滚揉的技法,节奏舒缓,韵律优美,主人公以内在深情的独白,抒发了崇高的理想。滚揉也可以是大力度的、大幅度、快速的,使其音色饱满坚实,振动频率快,可以表现出豪放,激昂的情绪;例3 刘天华与1918年创作的第一首二胡作品病中吟,在这八小节中,丰富的运用了大幅度和快频率的滚揉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乐曲的深刻内涵,表现了作者内心复杂的,纠结的情绪。(二)压揉 压揉:是二胡独特的表现手法之一。主要是以手指的力量,而手腕起辅助作用。是在手掌上下摆动的同时,强调手指对琴弦的压力,从而改变琴弦的张力(主要的)及长度(次要的)。而产生比滚揉较为紧张的、不对称音波。这种揉弦法具有滚揉所不同的只是手指的第一关节没有屈伸运动,指尖也不在弦上滚动,而是手指的压力作用于琴弦,从而发出声音较为紧张,力度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压揉音波的特点是较为果断,力度较大,因波纹大而细密、发音淳厚等特点。在压揉时,左手的压揉动作和滚揉是相似的。压揉主要用于表现激动、跳跃的情绪,例5 1989年由陈军创作椰岛风情 小快板中第一小节第二小节的切分音用压揉突出了重音,音波果断、干净、增加颗粒性,音乐色彩鲜明跳跃,有韧性和弹性,使音乐结构更加稳定。生动描绘了劳动人民喜庆丰收载歌载舞、热闹欢乐的场面。压揉这种揉弦方法的音波较密也就是揉速快,且不对称,听起来也具有紧张激动和一种难以言语的痛苦和悲恸的效果。例6 1962年,由黄海怀将东北民歌改编为二胡独奏曲的江河水,,第一小节的两个音就采用了压揉的揉弦方法,使悲愤与凄凉的情感骤然强烈。对乐曲内容进行了深刻揭示,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境界。(三)抠压揉抠压揉是抠揉与压揉的混合揉,抠揉是单靠手指运动改变琴弦张力产生音波。抠压揉将两种柔弦技法结合使用,产生更具表现力和音乐色彩更丰富的揉弦,它的音波厚重,富有张力,音乐形态变化多端,多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呈现委婉抒情,刚柔相济,栩栩如生的音乐色彩。许多作品由于采用了抠压揉的演奏技法,使复杂的情感得以充分表达。例7 东北乐曲江河水引子中就是用了抠压揉,充分的模拟了管子凄厉的音色,表现了主人公的呜咽声。例8 作曲家关铭根据陕北的一首信天游民歌音乐素材而创作的兰花花叙事曲,这一段旋律是一个哭诉的慢板,情绪悲苦。第一小节的抠压揉音波轻柔,凄惨,刻画出女主人公被逼“抬入周家“后的极度忧伤。泣不成声的神态;第三小节抠压揉音波哀怨,愁苦,表达出兰花花痛苦悲伤的内心情感。(四)滑揉滑揉是最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揉弦,它借鉴坠胡特有的揉弦方式,其奏法是:手掌上下摆动中,手指轻浮在琴弦上围绕音准基线下下滑动,改变琴弦的长度而产生速率较快的对称音波。河南、山东风格的乐曲多采用滑揉。滑揉是大幅度改变琴弦的长度而获得的,是用腕控或指控,快速或慢速的用指间在琴位上滑动,并在定把的前提下,围绕本音上下较大幅度改变弦的长度,用慢速滑动演奏出豪放激情的音色,滑揉是一种色彩手法,当超过八度把位滑动的复音程出现时,大滑揉弦同时使用。其音质醇厚,风格鲜明。这种技法多用于表现人物形象开朗活泼,诙谐风趣,夸张自豪,表现幅度大,手法重,风味浓等特点,集聚地方音乐色彩。例9 胡琴大师刘明源先生采用河南曲剧音调为素材创作的河南小曲,乐曲第一小节中的7音通过滑揉的演奏手法,产生夸张的滑揉音波,突出了地方音乐色彩。此曲以清新的旋律,浓郁的地方风味以及丰富的演奏方法,生动地表现了河南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主人翁自豪感。乐曲借鉴了坠胡的滑揉等多种演奏手法,大为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例10 秦腔主题随想曲是赵震霄和鲁日融先生于1958年以秦腔曲牌为素材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后改为二胡独奏曲。,这一段就是运用了大滑揉技法,使乐曲具有浓郁的戏曲风味,生动地描绘了西北人民勤劳朴实和豪爽的性格。例11 作曲家刘文金在1958年创作的豫北叙事曲,第三部分选段中,如第一小节的5音就运用了滑揉的技法,全段多出运用了此揉弦技法,充分的描绘出了豫北人民充满喜悦和诙谐之情,展现了解放后的一派欢腾景象。例12 山东民间乐曲一枝花,这一段主要也是运用了滑揉的技法,再加上这一段乐曲进入了快板部分,音乐具有一种“开打场面”的效果,节奏强劲,铿锵有力,表现出了人物内心的激愤不平的情绪。衬托出一种伤感的心情。乐曲音调具有浓郁的山东地方音乐色彩,高亢嘹亮,悲壮激越。(五)迟到揉迟到揉弦,顾名思义,在时值较长的音上,先不揉而逐渐加入揉弦叫迟到揉弦。这是从揉弦与不揉弦相结合的角度来论述的,音波是由浅入深,由弱到强,逐步渐快地展开。对表达乐曲的哀诉、悲愤之情起了积极作用。如例11 豫北叙事曲 ,第一小节中的音,第二小节的音和第八小节的都是运用迟到揉弦技法,节奏比较自由,为二胡的叙事营造了应有的气氛,以缓慢的速度奏出根据河南地方戏曲音乐改编的委婉主题,如泣如诉、情感悲哀,表达出一种凄切的情绪,深刻的刻画了解放前受压迫 的人民渴望自由的心情。例13 江南春色是朱昌耀和马熙林根据江苏民歌音调创作的一首著名南派二胡曲。引子部分,这个就是用迟到揉弦,左手从不揉到轻揉至加重揉弦,音色随右手运弓力度的渐强做由淡至浓的变化,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清新自然、鸟语花香、桃红柳绿,赏心悦目的江南水乡晨曦的恬静秀美的画面。例14 姑苏春晓是二胡演奏家邓建栋先生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二胡曲。第二小节的5音也可用迟到揉弦的手法,由于乐曲很多的题材是表现江南美丽的风景,并有一些素材来源于江苏民歌,因此甜美、秀丽的歌唱性特点占乐曲主导地位。迟到揉弦的运用很大程度在摹仿人声来表现这种特点。使全曲的感情细腻,温婉。演奏者在运用迟到揉弦时,不能一味机械完成这个过程,内心应用一种歌唱的律动,也就是说,迟到揉弦是由内心的吟唱很自然被带动出来,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法,这样的迟到揉弦才能生动具有光彩。(六)揉弦的幅度、力度、频率与与音乐色彩揉弦的幅度、力度、频率也应该根据乐曲的不同需要来变化的运用,这种变化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1,频率的变化,即每一个单位揉弦次数的变化,可产生慢揉、中揉和快揉等等,2,幅度的变化,即音波上下颤动大小的变化,可产生轻揉、重揉等等。3,揉弦的力度的变化,揉弦的力度往往取决于音乐的情感力量。音乐力度强、揉弦频率就相对较快,幅度也大音乐力度弱、揉弦频率相对稍慢,幅度也相对较小。揉弦的频率、幅度、力度这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存在的,揉弦的幅度、力度、频率的变化形式丰富多样,它所体现出来的音乐色彩也是丰富多彩的:当左手揉弦的频率较慢、幅度较小、力度比较浅时,乐曲的音乐色彩就比较的清淡优美、恬静细腻、美好抒情;当左手揉弦频率较快、幅度较宽、力度较重时,乐曲的音乐色彩就比较的浓郁厚重,如悲愤激动或积极赞美的情绪。当左手揉弦频率较快、幅度较窄,力度较重时,乐曲的音乐色彩比较的欢快、跳跃、明朗。当左手揉弦的频率、幅度、力度逐步加深加重时,乐曲的音乐色彩就从清淡优美逐渐的转变为浓郁厚重。当然,这只是一个概况,音乐是千变万化,五色斑斓的,一首完整的二胡乐曲中一定包含了各种揉弦技法和方式,所以在运用时,还得需要演奏者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作出具体的正确的处理,以便更好的演奏作品。例如豫北叙事曲 此曲的是采用河南地方音调写成,描写了豫北人民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和对新生活的赞美。乐曲是由引子和四个段落组成。引子先由伴奏乐器奏出,节奏比较自由,为二胡的叙事营造了应有的气氛。第一个段落从15小节开始,进入叙述性的主题呈示,在呈示时,音量不要很强,情绪比较内在,旋律应像是从心中流出一般,演奏时揉弦频率较慢,幅度较大。力度应较轻,这样音质才会干净,连贯,描述了豫北人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乐曲从第一个段落开始起是主题的加花变奏,速度进一步较快,演奏时频率、幅度和力度都应比引子部分稍强一些,使得乐曲更加的激情,其语气层次更上一个台阶。乐曲的第二部分是快板的节奏,乐段语气上扬,演奏时揉弦频率要较快、幅度较小、力度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