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doc_第1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doc_第2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doc_第3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doc_第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位置 设计题目:压床机构设计及分析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并进一步提高电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1.2 课程设计的任务1、用图解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要求画出A1图纸一张,A2图纸一张,写出计算说明书一份。2、用解析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计算说明书和在电脑上打出的程序及计算结果。3、用Pro/E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应用ADAMS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设计分析说明书,打印出装配模型及仿真结果。4、用图解法、解析法和Pro/E、ADAMS软件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2 机构简介如图1所示的六杆连杆机构是压床的主体机构。电动机经过连轴器带动减速器的三对齿轮、将转速降低,然后再带动连杆机构上的曲柄1转动,从而使连杆机构的滑块5克服阻力而运动。为了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用的油泵凸轮机构。图1 压床主体机构 图2 压床机构简图 图3 工作载荷与工作行程图4 曲柄位置分配3 已知运动参数设计题目的数据见表1。在连杆机构中,有30个连续等分的位置130,2个工作行程的极限位置1和。距滑块下极限为时的曲柄位置。总共有32个位置,如图4所示。表1 已知数据题目符号数据单位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50mm14022060度120150mm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及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100660N4403000.280.0854000N4 设计方法和要求4.1 图解法4.1.1 已知条件中心距、,构件3的下极限角和上极限角,滑块的冲程,比值、,各构件的重心的位置,曲柄的转速;各构件的重量及其重心的转动惯量(曲柄1和连杆4的重量和转动惯量略去不计),阻力曲线(图3);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许用值,飞轮安装在曲柄轴上,驱动力矩为常数,由动态静力分析中所得的平衡力矩。4.1.2 要求设计连杆机构,作机构运动简图,1个机构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滑块的运动线图(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确定所分配的机构位置的各运动副中的反作用力及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用近似计算法求飞轮转动惯量。4.1.3 步骤1、连杆机构的设计。选取长度比例尺(m/mm),按已知条件确定连杆的各构件尺寸。注意:摇杆3的两极限位置恰好对称于过点所作行程的垂线。2、作机构位置图。按所分配的位置作出机构运动简图。3、作速度与加速度多边形。选取速度比例尺()和加速度比例尺(),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该位置的机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4、作滑块的运动线图。汇集其他同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得的各位置滑块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绘制运动线图。5、根据各构件的重心加速度及各构件的角加速度确定各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并将其合成为一总惯性力,求出该力至重心的距离。6、绘制阻力线图。7、将机构拆成若干个构件组,以构件组为分离体,画出作用其上的所有外力。然后,取力比例尺(N/mm),用力多边形和力矩平衡方程式求各运动副反力和曲柄上的平衡力矩。注意阻力始终与滑块的运动方向相反,滑块在上下两极限位置和行程处时,其阻力值有两个,应分别进行两次图解计算。作图时,对于比较小的力如果在图纸上无法表示时可略去不计。8、汇总所有位置的作用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列入表2。机构位置234567机构位置89101112131415机构位置161718192021机构位置222324252627机构位置2829309、用茹可夫斯杠杆法求平衡力矩,并与上述方法所得的结果相比较。10、将汇集到的整个运动循环中各位置的平衡力矩(即为动态等功阻力矩),以力矩比例尺(N/mm)和角度比例尺(度/mm)绘制动态等功阻力矩线图,用图解积分法求其在一个运动循环内所作的阻力功线图。11、绘制驱动力矩所作的驱动功线图。因驱动力矩为常数,且在一个稳定运动循环中驱动功等于阻力功,故将一个运动循环中的线图始末两点以直线相联既得线图。12、再将与两线图相减,得一个运动循环中的动态盈亏功线图。该线图的纵坐标值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即表示最大动态盈亏功的大小。13、由所得的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14、整理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已知条件与要求;连杆机构设计简述;比例尺的选取,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所分配位置的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有关方程及其运算;各线图比例尺的选取和运算,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4.1.4 其他问题1、绘图问题A1图纸一张,A2图纸1张,绘图工具一套。2、绘图要求作图准确,布置匀称,比例尺合适,图面整洁,线条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3、计算说明书要求计算程序清楚,叙述简要明确,文字通顺,书写端正。4.2 解析法1、 列出数学模型。2、 画出程序框图,并编写程序。3、 上机运算。4、 整理计算说明书。4.3 解析法1、应用Pro/E三维辅助设计软件建立各构件三维模型。2、采用联接进行装配,注意各运动副的约束。3、设定初始条件进行运动仿真。4、进行动力学分析。5、整理计算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位置 设计题目:牛头刨床机构设计及分析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并进一步提高电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1.2 课程设计的任务1、用图解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要求画出A1图纸一张,A2图纸一张,写出计算说明书一份。2、用解析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计算说明书和在电脑上打出的程序及计算结果。3、用Pro/E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应用ADAMS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设计分析说明书,打印出装配模型及仿真结果。4、用图解法、解析法和Pro/E、ADAMS软件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2 机构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刨削式加工平面的机床,图1所示为较常见的一种机械运动的牛头刨床。电动机经皮带传动和两队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曲柄相固结的凸轮转动,由曲柄2驱动导杆23456,最后带动刨头和刨刀作往复运动。当抱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为工作行程。当刨头左形时,刨刀不切削,称为空回行程。当刨头在工作行程时,为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要求刨削速度较低,且接近于匀速切削。在空回行程中,为节约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采用了具有急回运动特性的导杆机构。此外,当刨刀每完成一次刨削后,要求刨床能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于刨刀下一次切削。为此,该刨床采用凸轮机构,双摇杆机构经棘轮机构和螺旋机构(图中未示出),带动工作台作横向进给运动。在工作行程中,刨头刨刀上作用有相当大的切削力,在切削行程的前后各有一段约的空刀距离,为工作行程的长度,如图2所示。而在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刨刀受力变化很大,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转动,因而,为减小主轴速度的波动,需采用飞轮调速,以减小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图1 牛头刨床简图 图2 牛头刨床机构简图3 已知数据牛头刨床机构简图如图2所示。设计数据列于表1中。表1 设计数据设计内容符号数据单位导杆的运动分析6038011054024050导杆机构动态静力计算200700700080飞轮设计1.1050.30.20.2100300刨刀受力点到导路间距离为,受切削阻力向与刨刀切削时速度方向相反,切削阻力为,其在工作循环中的生产阻力曲线如图3所示。曲柄2顺时针方向匀速回转,。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许用值。在连杆机构中,曲柄有30个连续等分的位置130,取构件2和导杆4垂直(即构件6在最左方)时为起始位置1,两个工作行程的极限位置1和,以及距行程两断点处处曲柄的位置和。总共33个位置,如图4所示。 图3 生产阻力曲线 图4 曲柄位置图 4 设计步骤和要求4.1 设计步骤1、设计连杆机构。选择合适的长度比例尺(m/mm),按已知条件确定连杆机构的各构件尺寸。2、作机构运动简图。按所分配的位置,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3、作速度和加速度分析。选择速度比例尺()和加速度比例尺(),利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位置的机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其中各构件重心的速度和加速度按影像相似原理在图上表示。4、作运动线图。汇集其他同学用相对图解法求得的各点位置的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绘制运动线图。5、根据各构件(不计重力的除外)的重心加速度及各构件的角加速度确定各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并将其合成为一总惯性力,求出该力到重心的距离。6、绘制阻力线图。7、将机构拆分成若干杆组,以基本杆组为研究对象,画出作用在其上的所有外力。然后,取力比例尺(),用力多边形和力矩平衡方程求各运动副反力和曲柄上的平衡力矩。在切削开始和终止的位置上,即和两个位置,由于工作阻力有突变,故需要作出两个力多边形和两个力平衡力矩。作图时,对于比较小的力如在图纸上无法表示时可略去不画。8、汇总所有位置的作用在曲柄上的平衡力矩列入表2中。机构位置2345机构位置678910111213机构位置1415161718机构位置1920212223242526机构位置272829309、将汇集到的整个运动循环中各位置的平衡力矩,(即为动态等功阻力矩),以力矩比例尺(N/mm)和曲柄转角角度比例尺(度/mm)绘制动态等功阻力矩线图,用图解积分法求其在一个运动循环内所作的阻力功线图。10、绘制驱动力矩所作的驱动功线图。因驱动力矩为常数,且在一个稳定运动循环中驱动功等于阻力功,故将一个运动循环中的线图始末两点以直线相联既得线图。11、作动态盈亏功。将与两线图相减,得一个运动循环中的动态盈亏功线图。该线图的纵坐标值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即表示最大动态盈亏功的大小。12、由所得的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式中,机器主轴运转的平均角速度;机器中具有定传动比的各构件的等效转动惯量。13、整理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已知条件与要求;连杆机构设计简述;比例尺的选取,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所分配位置的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惯性力、惯性力偶矩、总惯性力至重心距离、平衡力矩有关方程及其运算;各线图比例尺的选取和运算,最大盈亏功和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4.2 设计要求1、绘图问题A1图纸一张,A2图纸1张,绘图工具一套。2、绘图要求作图准确,布置匀称,比例尺合适,图面整洁,线条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3、计算说明书要求计算程序清楚,叙述简要明确,文字通顺,书写端正。4.3 解析法1、列出数学模型。2、画出程序框图,并编写程序。3、上机运算。4、整理计算说明书。4.4 解析法1、应用Pro/E三维辅助设计软件建立各构件三维模型。2、采用联接进行装配,注意各运动副的约束。3、设定初始条件进行运动仿真。4、进行动力学分析。5、整理计算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位置 设计题目:插床机构设计及分析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并进一步提高电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1.2 课程设计的任务1、用图解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要求画出A1图纸一张,A2图纸一张,写出计算说明书一份。2、用解析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计算说明书和在电脑上打出的程序及计算结果。3、用Pro/E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应用ADAMS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设计分析说明书,打印出装配模型及仿真结果。4、用图解法、解析法和Pro/E、ADAMS软件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2 机构简介插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如图1所示。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图中只画出齿轮、)使曲柄1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导路作往复直线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为了缩短空行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在工作行程中,刀具上作用有相当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行程的前后各有一段(为刀具行程)行程,如图2所示。而在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刀具受力变化很大,从而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为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需采用飞轮调速,以减小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3 已知数据插床机构简图如图1所示,题目数据列于表1。图1 插床机构简图表1 设计数据设计内容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符号单位数据6021150505012510013设计内容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及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符号单位数据401603200.141201000在导杆机构中,有30个连续等分的130个位置,其中工作上极限位置为1,在本方案中行程速比系数为,使等分位置21与工作行程的下极限位置重合。刀具距上下极限位置时曲柄所在位置为和。总共32个位置,插床机构中曲柄位置分布如图3所示。 图2 切削阻力曲线 图3 插床机构中曲柄位置图4 设计方法和要求4.1 图解法步骤1、设计导杆机构。按已知条件确定导杆机构各未知数,其中滑块5的导路位置可根据连杆4传力给滑块5最有利条件来确定,即导路应位于点所画圆弧高的平分线上。2、做机构运动简图。选取长度比例尺(),先用虚线绘出机构极限位置1,然后用粗线画出所分配位置的机构运动简图,并确定当前位置点位移。3、做运动分析。选取速度比例尺()速度、加速度比例尺(),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分配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确定当前位置点速度和加速度及根据速度和加速度影像求各构件重心的速度和加速度。4、做滑块的运动线图。汇总各个位置滑块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数值,可将各点数值列于一个表中,选择适当的比例尺,作滑块的运动线图、。5、确定阻力。根据切削阻力曲线,将所分析位置相应的切削阻力。6、计算导杆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以及滑块的惯性力,并将导杆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合成为一个总惯性力,同事求出该力至重心的距离。7、动态静力分析。将机构拆分为若干基本杆组,以杆组为分离体,画出作用在其上的所有外力,然后取力比例尺(),用力多边形或力矩平衡方程求各运动副反力和曲柄上的平衡力矩。8、汇总所有位置的作用在曲柄上的平衡力矩,列入表2。其中在切削开始和终止位置和上,由于切削阻力突变,需要求出有切削阻力和无切削阻力时两个相应位置的平衡力矩。表2 平衡力矩机构位置2345机构位置678910111213机构位置141516171819机构位置2021222324252627机构位置2829309、根据表2中平衡力矩的数值作等效阻力曲线(平衡力矩曲线相当于动态等效力矩曲线),取力矩比例尺()和曲柄转角比例尺()。10、利用图解积分法作阻力功曲线。选择适当的积距(),并计算阻力功比例尺。11、根据一个确定运动循环中驱动功和阻力功相等以及驱动力矩为常数的条件作驱动功曲线。12、作盈亏功曲线。,同时确定最大盈亏功。13、计算飞轮转动惯量。4.2 设计要求1、绘图问题A1图纸一张,A2图纸1张,绘图工具一套。2、绘图要求作图准确,布置匀称,比例尺合适,图面整洁,线条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3、计算说明书要求计算程序清楚,叙述简要明确,文字通顺,书写端正。4.3 解析法1、列出数学模型。2、画出程序框图,并编写程序。3、上机运算。4、整理计算说明书。4.4 解析法1、应用Pro/E三维辅助设计软件建立各构件三维模型。2、采用联接进行装配,注意各运动副的约束。3、设定初始条件进行运动仿真。4、进行动力学分析。5、整理计算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位置 设计题目:颚式破碎机机构设计及分析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并进一步提高电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1.2 课程设计的任务1、用图解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要求画出A1图纸一张,A2图纸一张,写出计算说明书一份。2、用解析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计算说明书和在电脑上打出的程序及计算结果。3、用Pro/E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应用ADAMS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设计分析说明书,打印出装配模型及仿真结果。4、用图解法、解析法和Pro/E、ADAMS软件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2 机构简介颚式破碎机是一种用来破碎矿石的破碎机械,如图1所示。机器带动皮带传动(图上未示出)使曲柄2顺时针方向回转,然后通过构件345使动颚板作往复摆动。当颚板6向左摆向固定于机架1上的定颚板时,矿石即被压碎;当动颚板6向右摆离定颚板时,被压碎的矿石落下。如此反复进行可以达到破碎的目的。由于机器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载荷的变化很大,为了减小速度的波动并减小电动机的容量,在轴的两端各装一个大小和重量完全相同的飞轮,其中一个兼作皮带轮用。图1 颚式破碎机机构简图3 已知数据颚式破碎机机构简图如图1所示,题目数据列于表1。表1 设计数据设计内容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符号单位数据17010010009408501000125010001150设计内容运动分析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符号单位数据1960600500025.520009200099000设计内容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符号单位数据500.15在连杆机构中,曲柄有30个连续等分的位置130,取构件2和3成一直线(即构件4在最下方)时为起始位置1,两个工作行程的极限位置1和,以及16和17中间位置。总共32个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曲柄位置图 图3 阻力曲线图工作阻力的作用点为,方向垂直于,其曲线如图3所示。4 设计步骤和要求4.1 设计步骤1、设计连杆机构。选择合适的长度比例尺(m/mm),按已知条件确定连杆机构的各构件尺寸。2、作机构运动简图。按所分配的位置,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3、作速度和加速度分析。选择速度比例尺()和加速度比例尺(),利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位置的机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其中各构件重心的速度和加速度按影像相似原理在图上表示。4、作运动线图。汇集其他同学用相对图解法求得的各点位置的点的角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绘制运动线图。5、根据各构件的重心加速度及各构件的角加速度确定各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并将其合成为一总惯性力,求出该力到重心的距离。6、绘制阻力线图。7、将机构拆分成若干杆组,以基本杆组为研究对象,画出作用在其上的所有外力。然后,取力比例尺(),用力多边形和力矩平衡方程求各运动副反力和曲柄上的平衡力矩。在曲柄位置时,由于工作阻力有突变,故需要作出两个力多边形和两个力平衡力矩。作图时,对于比较小的力如在图纸上无法表示时可略去不画。8、汇总所有位置的作用在曲柄上的平衡力矩列入表2中。表2 平衡力矩机构位置234567机构位置89101112131415机构位置1617181920机构位置2122232425262728机构位置29309、将汇集到的整个运动循环中各位置的平衡力矩,(即为动态等功阻力矩),以力矩比例尺(N/mm)和曲柄转角角度比例尺(度/mm)绘制动态等功阻力矩线图,用图解积分法求其在一个运动循环内所作的阻力功线图。10、绘制驱动力矩所作的驱动功线图。因驱动力矩为常数,且在一个稳定运动循环中驱动功等于阻力功,故将一个运动循环中的线图始末两点以直线相联既得线图。11、作动态盈亏功。将与两线图相减,得一个运动循环中的动态盈亏功线图。该线图的纵坐标值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即表示最大动态盈亏功的大小。12、由所得的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由于破碎机曲柄两端各装一样大小的飞轮,故每个飞轮的转动惯量为。13、整理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已知条件与要求;连杆机构设计简述;比例尺的选取,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所分配位置的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有关方程及其运算;各线图比例尺的选取和运算,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4.2 设计要求1、绘图问题A1图纸一张,A2图纸1张,绘图工具一套。2、绘图要求作图准确,布置匀称,比例尺合适,图面整洁,线条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3、计算说明书要求计算程序清楚,叙述简要明确,文字通顺,书写端正。4.3 解析法1、列出数学模型。2、画出程序框图,并编写程序。3、上机运算。4、整理计算说明书。4.4 解析法1、应用Pro/E三维辅助设计软件建立各构件三维模型。2、采用联接进行装配,注意各运动副的约束。3、设定初始条件进行运动仿真。4、进行动力学分析。5、整理计算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位置 设计题目:摇摆送料机构设计及分析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并进一步提高电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1.2 课程设计的任务1、用图解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要求画出A1图纸一张,A2图纸一张,写出计算说明书一份。2、用解析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计算说明书和在电脑上打出的程序及计算结果。3、用Pro/E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应用ADAMS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设计分析说明书,打印出装配模型及仿真结果。4、用图解法、解析法和Pro/E、ADAMS软件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2 机构简介摇摆送料机构主要有铰链四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组成,如图1所示。电动机经减速装置(图中未画出)使曲柄1转动,通过1234,使滑块5沿导路作往复运动,以实现送料的目的。为例缩短空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机构有急回运动。3 已知数据摇摆送料机机构简图如图1所示。设计数据:已知各构件尺寸:,。各构件重量及重心位置:,在点,在中点,在点, ,在中点,在点。各构件对其重心的转动惯量:, , ,。作用在滑块5上的水平阻力(生产阻力)。且当工作行程的前和回程时,。曲柄1顺时针方向匀速回转,。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许用值。图1 摇摆送料机机构简图在连杆机构中,曲柄有30个连续等分的位置130,2个工作行程的极限位置1和,距滑块左极限为时的曲柄位置。总共32个位置,如图2所示。图2 曲柄位置4 设计步骤和要求4.1 设计步骤1、设计连杆机构。选择合适的长度比例尺(m/mm),按已知条件确定连杆机构的各构件尺寸。2、作机构运动简图。按所分配的位置,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3、作速度和加速度分析。选择速度比例尺()和加速度比例尺(),利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位置的机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4、作运动线图。汇集其他同学用相对图解法求得的各点位置的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绘制运动线图。5、根据各构件的重心加速度及各构件的角加速度确定各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并将其合成为一总惯性力,求出该力到重心的距离。6、绘制阻力线图。7、将机构拆分成若干杆组,以基本杆组为研究对象,画出作用在其上的所有外力。然后,取力比例尺(),用力多边形和力矩平衡方程求各运动副反力和曲柄上的平衡力矩。作图时,对于比较小的力如在图纸上无法表示时可略去不画。8、汇总所有位置的作用在曲柄上的平衡力矩列入表2中。机构位置23456机构位置78910111213机构位置14151617181920机构位置21222324252627机构位置2829309、将汇集到的整个运动循环中各位置的平衡力矩,(即为动态等功阻力矩),以力矩比例尺(N/mm)和角度比例尺(度/mm)绘制动态等功阻力矩线图,用图解积分法求其在一个运动循环内所作的阻力功线图。10、绘制驱动力矩所作的驱动功线图。因驱动力矩为常数,且在一个稳定运动循环中驱动功等于阻力功,故将一个运动循环中的线图始末两点以直线相联既得线图。11、再将与两线图相减,得一个运动循环中的动态盈亏功线图。该线图的纵坐标值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即表示最大动态盈亏功的大小。12、由所得的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13、整理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已知条件与要求;连杆机构设计简述;比例尺的选取,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所分配位置的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有关方程及其运算;各线图比例尺的选取和运算,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4.2 设计要求1、绘图问题A1图纸一张,A2图纸1张,绘图工具一套。2、绘图要求作图准确,布置匀称,比例尺合适,图面整洁,线条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3、计算说明书要求计算程序清楚,叙述简要明确,文字通顺,书写端正。4.3 解析法1、列出数学模型。2、画出程序框图,并编写程序。3、上机运算。4、整理计算说明书。4.4 解析法1、应用Pro/E三维辅助设计软件建立各构件三维模型。2、采用联接进行装配,注意各运动副的约束。3、设定初始条件进行运动仿真。4、进行动力学分析。5、整理计算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位置 设计题目:摇摆式输送机机构设计及分析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并进一步提高电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1.2 课程设计的任务1、用图解法对摇摆式输送机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要求画出A1图纸一张,A2图纸一张,写出计算说明书一份。2、用解析法对摇摆式输送机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计算说明书和在电脑上打出的程序及计算结果。3、用Pro/E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摇摆式输送机的连杆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应用ADAMS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设计分析说明书,打印出装配模型及仿真结果。4、用图解法、解析法和Pro/E、ADAMS软件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2 机构简介摇摆式输送机是一种水平传送材料用的矿山运输机械(图1)。电动机通过齿轮、与使曲柄2回转,再经过六连杆机构123456使输料槽6 做往复移动,放置在槽上的物料7借助摩擦力随输料槽一起运动。物料的输送是利用机构在某些位置输料槽有相当大的加速度,使物料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克服摩擦力而发生滑动,滑动的方向恒自左往右,从而达到输送物料的目的。输送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载荷变化很大,引起主轴速度波动,所以在轴上装有调节主轴速度波动的飞轮(图中未画出)。图1 摇摆式输送机3 设计题目的数据摇摆式输送机连杆机构简图如图2所示,设计的数据见表1。图2 摇摆式输送机机构简图在六杆机构中,有30个连续等分的位置130、2个工作行程的极限位置1、和物料在槽上开始滑动和终止滑动时相应的曲柄位置和,总共34个位置。和分别为物料在槽上开始滑动和终止滑动时相应的曲柄位置,该两位置须在滑块6的运动线图和物料的速度曲线作出后才能确定。曲柄位置如图3所示,根据个人学号,作机构对应位置的设计分析。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许用值。表1 设计数据符号单位r/minmm数据57.52829847590302160270110400.45符号单位mmNKgm2mm数据0.35383003561360600294007600.551251符号单位r/minKgm2mm数据0.155561935411447820图3 曲柄位置提示:物料的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作法在滑块加速度曲线上做加速度大小等于 (为重力加速度)的曲线(该直线应作在滑块加速度曲线横坐标轴下方。为使物料恒沿右行的输送方向滑动,横轴上方的滑块加速度最大值应小于),该直线应与滑块加速度曲线相交(否则达不到输送目的)。设交点的横坐标所对应的曲柄位置是,因物料的惯性力小于摩擦力,故物料在槽上没有滑动,即槽的速度和加速度就是物料的速度和加速度。槽在位置时,物料的惯性力等于静摩擦力,物料处于将滑动而未滑动的状态;当槽稍过位置以后,则物料的惯性力大于静摩擦力,故物料开始滑动。滑动后,其速度和加速度不再等于槽的速度和加速度,此时物料是在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等减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