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播概论考前复习资料考试大题.doc_第1页
视觉传播概论考前复习资料考试大题.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中国学者沙莲香将信息分为三种: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其中,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精神内容的载体,无论是语言、文字、图片、影像,还是声调、表情动作等,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这些讯号以可视、可听、可感的形式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经神经系统传统传递到大脑,得到处理并且引起反馈。而在这些可视、可听、可感的物质讯号中,作用于视觉的占大部分,这就是视觉信息。尼克拉斯米尔佐夫认为,当下视觉文化的显著特点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视觉信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的,是眼睛从现实世界和现实场景中直接获取的;第二类是间接的,是通过媒介间接转述的图像化的视觉信息;第三类则是在大脑里存在的虚构的视觉信息。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把传播媒介分为三类: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以及机器的媒介系统。三种主要的图像生成方式:第一种类型是手工生产的;第二类型是机械复制的;第三类型是合成的图像。加拿大最富有原创性的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著名的理论“媒介即信息”的提出。视觉传播的三次转折:1、复制技术对视觉传播得到重大影响;2、媒介从静到动;3、数字时代虚拟的视觉景观。第二章这三种视觉传播的教学模式,是目前视觉传播教育三种典型的样态:一是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展开,课程隶属于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一是文化研究领域展开,课程隶属于高校的影视学院或者人文学院;还有就是在艺术研究领域展开,课程隶属于高校的美术设计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的盛希贵教授是较早开始研究视觉传播的学者,他从1997年10 月15日起在人民摄影报上发表摄影与视觉传播系列论文,2005,年出版探讨影像传播的著作摄影传播论,这是国内本领域第一本学术著作。 学科奠基人索沃斯,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使用电影调查方法的先驱者,以及“视觉传播研究之父”。鲁道夫阿恩海姆是艺术理论家,格式塔心理学派学者。他的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等著作。是视觉传播的必读书目。第三章视觉认识的产生:大脑对视觉信息的认知操作可以分为四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系统,分别处理形状、空间、颜色、运动等信息,下面就来解释这些系统是如何进行运动的?A、色彩认识(特点:1、色彩感知的恒常性 2、色彩感知的记忆性)B、运动认C、形状认知;D、空间认知视觉认知的特点:1、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结合2、主观性3、恒常性格式塔心理学派:简言之,“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为:部分之总和不等于整体,因此整体不能分割;整体是由各部分送决定的。创始人:1麦克思 威尔特海默 2 柯勒 3 考夫卡格式塔学派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遵循以下一些法则:1 优良性法则 2 完整性法则 3相似性法则 4 接近性法则 5 对称性法则 6 连续性法则 7 图形和背景视觉思维:20C60S阿恩海姆视觉思维进一步对视觉认知中蕴涵的创造性思维在整个思维活动中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展开进一步探讨。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意向”的概念,认为任何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意向进行的。哲学心理研究者博世侠则认为,视觉思维是一种与语言思维或逻辑思维不同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并将其创造性概括为三个方面:1、它具有源于直接感知的探索性 2、它具有运用视觉意向操作而利于发挥想象作用的灵活性 3、它具有便于产生顿悟或诱导直觉,也即唤醒主体的无意识心理的现实性。所谓唤醒主体的无意识心理,是指它有利于打通主体的自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之间屏障,从而使无语或沉默的无意识体验能够迅速转化为可以由自觉意识加以利用的现实和有效的知识。第四章图像对于观者来说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这是因为艺术家在创作图像的时候在其中设置了内在的大家都可以理解的“约定”,观者才会在观看过程中分享这些理念。皮尔斯对符号的分类符号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而广泛采用的,而且比较适合视觉传播研究的是皮尔斯的分类。皮尔斯将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标志符号,和象征符号。其中图像符号强调其相似性(如证件照片);标志性符号,可以提供线索,从而导致联想和行动(如红绿灯);象征性符号的意义要在一种约定俗成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如国旗的含义)按皮尔斯对符号的分类,可以把图像分为图像符号,标志符号和象征符号三种类型。图像符号是一种描绘性的符号,是关于某人某事的描写,这类符号与其指代的主体之间存在相似性,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就好像一个人的肖像,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样子。标志符号也可以叫做索引符号,是对某事或某物存在的指示,观者依靠自然法则或社会法则对其进行理解,比如带有足迹的图像意味着有人走过,古代点燃的烽火说明敌人入侵等等。象征符号则虽然表面上是对事物具体的描写但是却指代某些抽象概念,比如旗帜和枫叶的组合代表加拿大。第五章一、图像具有修辞性的三个必备特征,才能产生修辞功能: 1、具有象征意义 2、人的介入3、必需向观者展示二、研究视觉元素的三步骤1、图像的自然属性2、图像的功能3、图像的评价第六章一:德国哲学家薄暮嘉通于1750年出版了名为美学的专著,他给研究美的学科正式命名为“aesthetic”,并提出了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美学研究有这样几个特点:1、美学研究广泛存在于多个学科领域2、“美学“的研究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定论“,学者滕守尧就曾经指出:”审美经验太复杂太奇特了!3、美学研究的不是一种“实物,也就是说,它不是以具体的实体本身为研究对象,而是对程度的研究。三、能够造成平衡感的力来自两方面:具有不同“重力“和不同”方向“的视觉元素,这些元素以一种此消彼长的方式存在,互相作用从而达成平衡。四、和谐理论和相似理论都要结合色彩形式、观看者的喜好等其他影响色彩感知的因素综合考虑,其中色彩的主观性也是必须考虑的要点。五、黄金分割:当全长为一时,较长部分是0.618,较短部分是0.382.。黄金分割律的鼻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派。六、在所有的美学特质里,真实感和实用性是媒介美学研究的重点。七、电视美学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1、从形式特点入手,分析电视的表现手段,比如图像、声音等这些元素在电视媒介中的作用2、把电视媒介看做一个整体,从其独一无二的特质出发入手分析,这更加接近我们上面所谈的媒介美学应该展开的研究,是针对媒介本身的探索3、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入手,从文化批评的角度研究电视美学八、泽特尔把电视美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五个方面:光线和颜色、两维空间、三维空间、时间和运动、声音。第七章一、“全平衡”理论威廉姆斯创造了一个新词“全平衡”来诠释自己的理念。全平衡理论就是对这种视觉传播过程中的认知现象的解析,它强调大脑的两个主要认知系统之间的平衡,也就是理性处理系统和直觉处理系统的平衡。(全平衡理论指出了主体对视觉图景的反应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出现;全平衡理论结合人类认知系统的特点,强调文字和图像的平衡。)2.叙事性是电影、电视的一个根本特性。3.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广播和电子传播艺术系教授赫伯特泽特尔将电影电视中的画面元素分成五种:光和色彩、二维空间、三维空间、时间/运动、声音。4.在二维空间里布置视觉元素,首先要考虑屏幕空间的两个主要特性:宽高比和画面大小。埃德蒙C阿诺德是提倡注重版式设计的先驱,被称为“现代报刊设计之父”,提出留白理念。5.将各种视觉元素看作一个整体进行信息设计,是报刊平面设计的核心,这种设计基本从以下五条原则出发:a.平衡、b.对比、c.重点、d.比例、e.统一。平衡。一种可以称之为正规平衡(即静态平衡),即所有的元素都是完全对等的,这种方法容易造成版面的呆板。另一种是非对称平衡(即动态平衡),灵活许多,一张细长的照片和一张矮胖的照片结合:一片空白和一块灰色块结合也可以给版面带来视觉平衡,但是又不显单调。对比。利用图像形状、大小、色彩的对比在版面上形成反差和动势,重点。编辑应当决定哪一个或那些元素最重要或最有视觉魅力,并且要有勇气在设计上反映出这一决定。比例。图像要同版面成比例,一张照片要在版面上居主要地位,它的宽度必须超过边个版,小报上的大照片在大报上就成了小照片。统一。两个标准来统一作品:1.平面媒体中不同视觉元素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统一,2.平面媒体从整体上看视觉风格和内容必须统一。版面上配置,遵循以下构图原则:1、中央法2、黄金比例3、三等分发。 6.蒙太奇理论揭示了画面连接的意义,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片段的画面整合在一起,观者在格式塔心理的作用下,能够将其拼贴成一个整体的图景。2)、蒙太奇也和静态图像的第三种效果一样,镜头的切换不仅是一种组合,更重要的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接可以带来新的意义,是对所描述物的评价和阐释。3)、蒙太奇的作用还在于它能够激发情感,爱森斯坦在其著作中将之归结为“合乎逻辑、调理贯通的叙述”,“能最大限度激动人心”。笔记: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2.传播的特点:1、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3.传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即传播学时研究社会。4.共通的意义空间:指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同时,从广义上讲,它是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相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6.传播学的鼻祖、集大成者施拉姆。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两大学派:经验派、批判派三大来源: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5.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形成了“施拉姆学派”。7.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是拉斯韦尔模式,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个模式。8.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始。9.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问答题)口语传播时代(第一次传播革命):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也是猿与人的分界线。其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远祖第一次直立行走和离开森林。因为有了语言,人类个体的经验才能得以交流,为社会成员所共享;上一代的知识才能传授给下一代,成为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思维就是内向操作语言。同时,开始借助体外化媒介,进行传播。文字传播时代(第二次传播革命):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创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一方面引导人类由“野蛮时代”迈步进入“文明时代”,另一方面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上实现了对语言传播的真正超越。中国汉字有5000年历史,是人类笫一套体外化传播符号系统。印刷传播时代(第三次传播革命):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印刷术的发明,不仅给中国,也给欧洲和整个世界的文明带来了曙光,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并引导人类传播真正步人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第四次传播革命):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不仅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而且挣脱了印刷传播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书、报、刊)运输(通过人及交通工具将印刷品送到读者手中)的束缚,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省钱、省力的空中通道。网络传播时代(第5次传播革命):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电话高度网络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除了具有其他传播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主动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的特点。网络传播要求人们有很高的个人参与性,即不仅要主动地选择、寻找、索要信息,而且要积极地向“信息高速公路”输送信息。10.传播过程的要素构成: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图像成影像符号属于“热媒介”范畴。英国传播学大师麦奎尔将大众传播学受众研究区分为三种不同的传统或途径,即“结构的”、“行为的”和“文化的”。论述题: 论述题:居伊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和WJT米歇尔的“后摄影时代”展现了两位学者对数字时代的视觉传播发展的思考,对此你有何体会。在奇观社会里,媒介已经不再只是我们沟通和了解世界的工具,而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今天这个图像化的社会中,我们面对着日益活跃也日益复杂的视觉传播。居伊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让我体会到在今天图像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物质性力量,如同经济和政治力量一样。当代视觉文化不再被看作只是“反映”和“沟通”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他也在创造这个世界。WJT米歇尔的“后摄影时代”,让我体会到影像已经不依赖客观实体存在了,大量虚构的并非来自现实的影像充斥我们的媒介。图像真实之间的联系已经断裂。寻找更多的视觉图形,研究他们为什么欺骗我们的眼睛,以及由此来来怎样的启示探讨哪些视觉传播现象可以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予以解释汽车从诞生发展到现如今,在造型上已有了极大的改变,汽车的造型日趋整体化和流线化。其外部造型都是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形态,前脸、侧身及后备箱的设计都无疑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这即体现了格式塔的“完形”原则,这个原则的应用使汽车造型更具美感。产品造型设计不仅要满足一般意义上的视觉美感和语意的传达要求,更需要在产品造型中融入人们的情感,满足人们深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格式塔心理学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运用对于产品造型设计的艺术形态结构的处理有着极大的帮助,对于产品造型的视觉效果的分析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应充分认识和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深入研究产品造型设计的特征与人的视觉心理之间的关系,并开拓出产品造型设计的新道路。案例:彼得 汉弥尔顿对战后法国平民主义摄影的表征研究(9P106-10)通常是由于一个或者较多的摄影家发展出一种有关表征的新“理论”,决定集中拍摄一种特殊类型的题材,生产它的各种形象,这些形象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构成,新奇的或革命性的形象吸引了其他摄影家的注意,这种集中的拍摄方式因此形成一种新的范式。在第二世界大战以后,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平民主义的摄影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