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总结 五年规划1.doc_第1页
五年总结 五年规划1.doc_第2页
五年总结 五年规划1.doc_第3页
五年总结 五年规划1.doc_第4页
五年总结 五年规划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安排2006年-2010年,是我镇实现经济大跨越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工作指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是第一要务,以镇“十一五”规划为发展纲要,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发展主线,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为发展目标,抢抓机遇,明晰思路,完善措施,稳步推进苹果、烟叶、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顺利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开启了“十二五”发展新征程。全镇呈现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经济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迈上了新的台阶。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一)五年来,全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人均收入、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5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2.9,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十五”末2875元的1.8倍。财政收入是“十五”末136万元的2.7倍,招商引资是“十五”末558万元的3.9倍;非公制经济收入、实现增加值、上缴税金分别是“十五”末3825万元、556万元、68.2万元的2.1倍、4.6倍和3.8倍,全镇发展能量不断蓄积壮大。 (二)五年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生产持续丰收。五年累计生产粮食4500万公斤,年均粮食总产稳定在900万公斤左右。苹果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积极引进优良品种5个,推广了一系列高新生产技术,使苹果生产科技含量明显增加,优质果率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进一步巩固了苹果生产在农业经济中的支柱地位。2007年至今全镇绿色食品苹果基地稳定在1.8万亩,推广SOD和多维营养苹果3000 亩,累计生产苹果2.2亿公斤,*苹果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申报有机食品获得成功,同时*牌苹果又一次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被省工商局评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被市科协授予“优质苹果科普示范基地”、被市农业局授予“水果生产及果农培训”先进单位。烟叶生产水平稳步提高。累计收购烟叶193万公斤,投放收购资金2440万元,实现烟叶特产税532万元。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得以改善,新建炕房170座,新建集约化育苗大棚18座,烟叶烘烤、商品化育苗水平显著提高;投资350万元,对烟站进行了标准化改造,解决了群众售烟难。烟叶产业已成为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林业生产成绩显著。累计完成造林2.5万亩;通道绿化82公里;村庄绿化13个;四旁植树3.5万株;林业育苗52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74 %。先后被市政府授予“园林绿化先进乡镇”、“林业生态建设先进乡镇”。畜牧产业化步伐加快。全镇各类规模养殖场达12个,比2007年增加8个,初步形成以猪、牛、羊、鸡为主的畜禽养殖格局。2009年全镇肉类总产2547吨、蛋类总产1868吨,比2007年分别增长45%、38%。劳务经济形势喜人。2007年以来,先后与广东、深圳等地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1.1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600万元。2008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先进乡镇”。小城镇经营管理不断深化。全镇小城镇累计引进项目6个、资金1.8亿元,完成二、三产业产值3亿元;实现工商税收180万元;新增城镇人口560人;城镇门面房开业率达98%。2006年至今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城镇经营管理先进乡镇”、2009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村镇规划工作先进乡镇”。 (三)五年来,镇村面貌日新月异。交通建设迈出新步伐。投资1000万元,全镇18个行政村全部实施了“村村通”,道路通达里程达44.2公里,部分村实现了通组入户;投资350万元,完成了马蹄至桥河段改建工程;投资430万元完成了6公里长的上石公路建设;教学条件得到新改善。筹资155万余元,新建中小学教学楼4幢;筹资6.8万元,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打造市级示范村两个,重点整治村4个,累计投资2250万元,相继完成了一期、二期、三期扶贫搬迁工程,不但解决了192户山区群众的安居问题,而且进一步拉大了镇区框架,镇区人口累计增长560余人,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新建户用沼气580座,改善了农村住户生活、生存环境。镇区建设彰显新面貌。共投入资金480万元,完成了街道、集贸市场、镇区美化、商品房建设、垃圾中转站等工程建设,城镇化功能不断完善。(四)五年来,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实施各类项目12个,完成投资4.2亿元,其中争取政策性资金520万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引进实施工业项目1个,投资1.2亿元,于2007年动工兴建的桥河水电站项目的建成发电,结束了我镇没有工业项目的历史。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营业收入、增加值、上缴税金分别是“十五”末的5倍、9倍、15倍。(五)五年来,民生事业得到改善。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资金446万元;累计发放低保金、五保金、孤儿救助金45万元;投资400万元,完成了*3.5千伏变电站建设任务,基本解决了我镇用电紧张问题;投资30万元,完成了3个信息化村建设,装机容量新增600部,使全镇通讯条件得到了又一次提升。投资210余万元,完成了马蹄、庙上等17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的人畜吃水工程,解决了近7000口人的吃水问题;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投资147万元,完成了镇中心卫生院病房楼、门诊楼建设和18个村级卫生室建设,使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条件得以极大提高;武装、团、妇、统计、扶贫等工作都扎实有效开展,取得了明显成绩,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全镇大局和谐稳定。 (六)五年来,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立足本镇实际,以打造“宜居宜游宜业新*”为目标,持续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投入100余万元栽植绿化树600余棵,新建花池4个,改建花坛230米,改造排水渠600米,新建街区花园2处,垒花池围墙200余米,更换店牌129个,油漆粉刷临街门窗495个,新建垃圾池20个,购买垃圾筒200个,城镇化水平和档次不断提升。先后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10次,清扫街道10万平方米,消除牛皮癣200多条,拆除违章建筑1.4万平方米,不规范户外广告30多处,纠正占到经营40处,先后建成文明生态村6个,辖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七)五年来,综治维稳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四五”、“五五”普法活动,政务、财务全面公开,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场次,收益人数1.5万人。坚决打击和取缔了邪教和其它非法组织,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发案率不断下降,社会治安不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在全镇18个行政村设立警务中心,形成了覆盖全镇的治安网络。2006年以来,共排查各位不稳定因素170件,成功办结162件,办结率达97%,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八)五年来,党建工作不断提高。镇党委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认真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三新”学教活动、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一系列集中教育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机关、镇直4个党支部和18行政村党支部共456名党员积极参加学习。通过学习把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政治信念更加坚定,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有力的促进了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依法进行了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五年来,共发展农民党员206名,确保每村每年发展党员3名以上,为党组织及时输送新鲜血液。每年举办农村党员政策理论培训班二期,实用技术培训班12期,确保每年轮训2次以上。五年培养“五好党支部”8个,双强党员72名,明星村3个,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得到加强,支部的堡垒地位得到巩固,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我镇党委于2007年荣获省级“五好乡镇党委”称号。全面推行“4+2”工作法,以民主、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有效推进了村级党务、政务、财务“三公开”,落实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融洽了干群关系。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认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促进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过去的五年是我镇干群奋发进取,埋头苦干的五年,是我镇各项建设取得辉煌成绩的五年,五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镇村集体财力还比较薄弱,且发展不平衡;二是没有企业支撑,群众增收缓慢;三是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四是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班子自身建设及干部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客观分析,对今后五年的目标进行全新定位,理清思路、坚定信心,形成共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努力逐步加以解决。二、“十二五”工作安排 “十二五”镇党委、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更高起点上实施“苹果福民、烟叶强镇、工业兴镇”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进苹果产业化发展;坚持以苹果生产为中心,狠抓烟叶质量,提高亩均效益,确保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福民强镇步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一个民富镇强、和谐文明的新*! “十二五”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50%;地方财政收入1000万元,比“十一五”末增加60%;农民人均纯收入7560元,比“十一五”末增加74%;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52%。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2011年是 “十一五”计划的总结年,是“十二五”计划的起步年。未来五年,我镇要紧扣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有利时机,突出重点,抓准关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设特色农业大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在现有苹果面积的基础上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苹果面积发展到5万亩以上,年产量突破2亿公斤,年产值突破5亿元,商品果率达到95%以上,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年出口量达到1000万公斤。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5300元,使苹果产业达到生产管理规范化,苹果质量品牌化,果品分级、包装、贮藏、销售系列化,对外经营诚信化,强力打造“中原苹果第一镇”。烟叶在5000亩的基础上争取发展到10000亩以上,税收突破500万元。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一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存量,确保农业安全。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镇、村、组、户四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达到镇有中心服务队、村有科技协会、组有科技中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对市场有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争创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农业知名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通过引进、嫁接或联合苹果知名品牌,建设至3家年产值超500万元的苹果销售加工企业,提高苹果产业附加值。(二)建设工业强镇,着力培育镇域经济支柱产业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要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发展的核心地位,以优势资源和水电开发为重点,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一是紧紧围绕苹果、烟叶、林业三大产业搞好深加工;二是依托资源优势搞好以荒山养殖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三是以庙洼苹果生态观光园、刘坟红叶沟、盘城秦王寨、*乔家大院为基础,强力开发旅游业;四是搞好白河水库、大铁沟水电站和风力发电站的开发。我们要重点对上述四项内容搞好项目论证和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加工、畜牧养殖、旅游、水电成为我镇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的发展战略机遇,采取“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使全镇农村面貌得到根本改变,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1)农村公路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住国家通组、通户公路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并将项目资金、扶贫资金、政策奖励及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的专项资金集中捆绑使用,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后分散,谁有积极性支持谁的原则,发挥村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公路建设跨越发展。到2015年,全镇实现环线公路,村组及入户道路达到50%,全镇形成“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农村道路交通网络,重点建设上马路和上石公路连接,从上石公路经肥洼到杜河,从里峪经里石头到上寺路的环线公路和庙洼、杜河、*、柏树咀、下王村、庙上6个村的通组入户道路建设。全心、全力、全员配合洛卢高速公路*段的施工建设,创造一流的施工环境,确保“零阻工”,使高速公路早日建成通车,惠及我们*群众!(2)农村水利、粮库建设。加大以人畜安全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安全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全镇100%的农户安全卫生用水。重点解决白河水库除险加固和白河水库灌区修复工程。投资1500万元,使新建*粮所跻身国库行列,方便老百姓,解决群众卖粮难。(3)加快村庄集镇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构建村容整洁、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的新农村。到2015年基本实现乡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四)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1)广播电视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力度,力争到2015年,开通有线电视农户占农户总数50%以上;大力发展通讯网络建设,村村实现宽带上网,农户上网率达20%以上。(2)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农村学校、文体设施、托幼、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巩固“普九”成果,全镇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分别达到97%和95%;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到2015年,全镇50%以上村要有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组有科技文化中心户。深入开展农民健身运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健身为主的各类农民健身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教育体育活动,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3)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使镇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员具备助理医师以上执行资格,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控制传染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全民卫生知识,倡导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彻底根治农村脏、乱、差等不良卫生习惯,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巩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4)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重点,引导广大育龄妇女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管理,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五)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