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五册《买饮料》教学实录.doc_第1页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饮料》教学实录.doc_第2页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饮料》教学实录.doc_第3页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饮料》教学实录.doc_第4页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饮料》教学实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饮料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应用连乘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作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5.培养学生爱校护校的主人翁情感。教材分析在二年级时学生对连乘的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原内容是新世纪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买饮料”,在“试一试”中有一道题“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本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正是因此所得到的灵感。备课时我考虑到估计学校约有学生多少人,必须基于学生对学校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恰逢我校正在开展“我爱我校”的活动,于是我灵机一动,将教学的具体内容换成了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题材,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爱校护校的情感。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湖北省政府机关直属小学,绝大多数学生来自省委省政府机关干部家庭,家庭环境好。我班学生的情况也基本如此,孩子们思维活跃,常常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让我体会到为人师的快乐。但因家庭条件导致的优越感,使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在生活中则体现出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条件不太珍惜。这些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目的以“了解学校”为主线,使学生被熟悉的校园景象所吸引,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中。)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在水果湖一小学习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你们对我们学校都有哪些基本了解?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生1:我们的学校很大。生2:我知道学校的塑胶跑道长200米。师:说得真具体。生3:学校有两栋教学楼,每栋楼有4层,还有一栋“爱我中华楼”,里面有很多专用教室。生4:我补充,还有一座乒乓球训练馆和一座游泳馆,学校西面是老师的办公楼。师:同学们对学校的建筑了解得真清楚,这就是我们的教室所在的北教学楼。(放录像播放北教学楼情境,镜头由远而近,目的是让学生看清北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师:看了这段录像,你对北教学楼有了什么具体的了解?生1:北教学楼有4层。生2:我数了一下,每层有5个教室。生3:北教学楼一共有20个教室,我是用乘法算出来的。(教师将学生回答的相关信息板书)(继续播放录像,三(8)班教室,一位老师说道:“欢迎参观三(8)班教室,我们的教室里共有56套课桌椅”。)师:(一边说一边板书)假如每个教室都有56套课桌椅,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每层楼有多少套课桌椅?生2:4层楼一共有多少套课桌椅?(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问题“北教学楼一共有多少套课桌椅?”展示在大屏幕上。)师:估计一下,北教学楼一共有多少套课桌椅?(评析“了解校园”的教学情境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板书学生对自己班级所在教学楼进行了解所发现的数学信息,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目的解决“北教学楼一共有多少套课桌椅”的问题要用连乘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新知识,对此结果进行估算是给孩子们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此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和进行估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交流的机会。)1.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估算“北教学楼一共有多少套课桌椅?”让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的机会。2.全班交流,请代表说说自己小组的估算方法。生1:我们组是这样估算的,一层楼有5个教室,4层楼就有20个教室,我们把每个教室的课桌椅看作50套,20501000,北教学楼的课桌椅一定超过了1000套。生2:我们组是这样估计的,一个教室大约60套,10个教室大约就有600套,北教学楼有20个教室,大约有1200套课桌椅。生3:我补充,比1200少。生4:北教学楼的课桌椅的套数在10001200套之间。生5:我们的方法不一样,我们是先估计一层楼大约有605300(套),再用3004得出4层楼一共大约有1200套课桌椅,不到1200套。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看来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估计北教学楼一共有多少套课桌椅,可以先估计一层有多少套,再估算4层有多少套;还可以先算出北教学楼共有多少间教室,再估算北教学楼一共有多少套课桌椅?全班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北教学楼一共有多少套课桌椅”,然后请不同方法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算法并阐述理由。师小结:虽然同学们思考问题的过程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列的是分步算式,有的同学是一个综合算式,但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生:都是用连乘的方法。(评析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给每一个孩子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教师在新的问题出现时,没有直接灌输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索交流、合作学习,这是“以人为本”的表现。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因希望对自己的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热情很高。值得提出的是,教师在学生全班交流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增进了学生深层的思考,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目的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拓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感受幸福舒适的学习条件来之不易,感受学校对自己的关怀,对学生进行爱校护校的品德教育。)1.课桌椅问题。师:一栋教学楼就要准备一千多套课桌椅。同学们想过没有“学校为我们准备舒适的课桌椅要花多少钱呢?”(继续播放录像,将近镜头指向桌上乱涂乱刻的痕迹。)师:这是我们三年级某些同学的“作品”,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生1:这是不良行为。生2:这是不爱护学校财产的行为。生3:我们发现这种行为要阻止他。师:可能有的同学会想,我家的桌子比这高档多了,这种桌椅还值得珍惜?我们一起来算一笔账吧!(电脑显示:我们班有9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有6套课桌椅。如果配一套课桌椅要138元,你能算出我们班的课桌椅共花了多少钱?)学生独立练习,教师组织集体订正(其中部分学生先算全班共有54套课桌椅,再算全班的课桌椅共要花多少钱时13854不会计算,老师请这部分同学将这一算式存入问题银行)。师:配备一个班的课桌椅就要7452元钱,那全年级8个班呢?全校呢?那该要花多少钱啊。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同学们,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2.打字问题。师:今年学校为我们开设了电脑课,小明可是个电脑迷,他经常练习电脑打字(电脑显示教材第37页第二题“小明每分大约打41个字,(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2)一篇稿件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学生独立练习,教师组织集体订正。3.估计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师:现在你们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多幸福啊。每个星期一,我们全校同学都要聚集在塑胶操场举行升旗仪式。(录像播放远近镜头交替,让学生看清每块一个年级,每个年级8个班,有6个年级。)师:你能估计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吗?生1:我们不知道每个班有多少人?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怎么办呢?生2:可以根据我们班的人数来估计。师:这个建议不错。下面我们分小组估算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学生分小组讨论,再组织汇报。生1:1个班大约有60人,1个年级8个班大约有480人,6个年级大约有3000名同学。生2:我们是先算出全校6个年级有48个班,再按每班60人估算全校大约有3000名同学。生3:我们是按每班50人估计的,全校大约有50个班,那么全校大约有2500名同学。生4:1个班大约50人,2个班大约100人。48里面有24个2个班,一共大约有2400人。生5:学校的人数可能在2500人左右。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估计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但尽可能地准确一点,要不估算结果会和实际数目相差太大。(评析教师在前两部分对校本课程资源素材的挖掘和利用起到了激趣和激智的作用,这一环节则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升华。“课桌椅问题”“打字问题”和“估计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均源于校园生活又与本课的教学目标紧密相扣,“爱护学校财产”“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等品德教育目标都蕴涵在这一个个数学问题之中。“润物细无声”正是校本课程资源利用起到的特殊效果。)(四)回顾与总结(目的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怎样估计学校有多少同学了。生2:我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了。生3:我知道了学校为了让我们安心学习花了好多钱,我们要爱护学校财产。生4:学校这么多同学,如果上下楼瞎疯瞎跑该多危险呀!生5:要靠右行。生6:我对我们学校了解更多了。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和解决同一个问题,并且对我们的学校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学校正在开展“我爱我校”的活动,下课后大家可以从其他更多的方面了解学校,再结合今天数学课上了解的信息,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去爱校护校呢?(在学校全貌的录像中全课结束)(评析这个过程应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点睛”之处。学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对自己在数学学习及情感和品德教育方面的收获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但教师并未就此打住,而是利用“学校正在开展我爱我校的活动,下课后大家可以从其他更多的方面了解学校,再结合今天数学课上了解的信息,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去爱校护校呢?”这样一个问题将数学课的教育目标进一步延伸,值得肯定。)教学反思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将所有构成教学的事件称为教学事件一个个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展开过程,其作用是帮助或支持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获得和保持。构成教学事件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作为一名课改实验教师,应树立强烈的课程意识,才能在班级教学这块阵地上实现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课程因素的整合。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应该是一名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最近,我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根据我校实际,我在数学课教学中对我校“校本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正是基于这一动机。1.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节课的课堂教学以“了解学校”为主线,一开始学生就被熟悉的校园景象所吸引,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历的是一个主动的探索学习过程,整个学习过程兴趣盎然。这种主动性和兴趣源于何处?源于一个个小主人迫切希望对自己的学校了解得更多,“一栋教学楼有多少名同学?”“配备一个班的课桌椅需要多少钱”“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同学?”等。“估计你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这个问题在教材中独立呈现,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孩子们显得生硬而突然。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观看每周升旗仪式的录像,唤起了他们熟悉的记忆,联系数学课堂学习经验寻找数学信息,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材中的死知识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在观察、思考、交流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得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增强和丰富学生的体验。教学的过程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开发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围绕课程目标实现的。(1)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中的数学问题全部来自学生熟悉的周围世界之一校园生活。如:“教室有几间”“学生有多少”等,都是学生每天接触但却不明确的问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整节课因为校本教学资源的利用富有浓烈的生活味,学生在熟悉亲切的氛围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极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的协调发展。(2)体验数学思考的多样性,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的内容必然促使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课堂中进行交流。本课为实现这一目的,针对具体情况设置了两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与全班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了解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了解远比从教科书中来得深刻。3.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促进数学与其他科目的整合。现今是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知识的渴求与以往大不相同,在教学中有机实行课程整合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我校的学生因家庭环境优越,不明白爱护公物的道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设计了“配备一个教室的课桌椅需要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一数学问题体会积少成多、以小见大的道理;同样,学生通过估算“学校一共有多少学生”发现在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秩序,否则会造成安全隐患,与人不便、与己不利。“了解学校”这一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通过对学校的进一步了解,爱校护校的情感油然而生。从单纯的学科角度看,这也许有点偏题了,然而学习是为了使生活更美好,正是这样的数学学习题材,让学生主动受到了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的德育教育。学生在这样的校本数学题材学习中,爱校之情得以升华。本课教学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局限于教师单方面的引导。如何促使学生去主动发现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来学习数学,这是我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案例点评本案例的设计者用敏锐的目光捕捉校园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对教材知识进行了教学重组与整合,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并予以扩展延伸。教学中,学生因希望对自己的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学习热情很高,他们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