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惊厥20例分析研究.doc_第1页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惊厥20例分析研究.doc_第2页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惊厥20例分析研究.doc_第3页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惊厥20例分析研究.doc_第4页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惊厥20例分析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20例分析研究【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5年1月到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轻度胃肠炎伴发惊厥时体温小于38的患儿进行回访及回顾性分析。结果 167例因胃肠道感染住院的患儿中有20例符合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诊断。其中男10例,女10例;20例均为足月出生,其中7例为剖宫产娩出,13例经阴道产娩出;发病年龄最小21天,最大26个月;发病最初表现呕吐和(或)腹泻为多见;惊厥均发生在发病的半天到3天内;惊厥表现为全身性强直-痉挛发作,惊厥时间多不超过5秒钟;随访患儿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预后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及智力水平,无需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关键词】胃肠炎 婴幼儿 良性惊厥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 BICE)于1982年由日本学者Moroka首次提出后,国外对此疾病的研究及临床病例分析逐渐成为热点,近几年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深入, BICE才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BICE的病因至今未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病,本研究通过回访,回顾性诊断了20例BICE的患儿,并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本病的临床特征及其远期预后有更深刻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参阅文献1BICE的诊断标准,收集2005年1月到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轻度胃肠炎伴发惊厥的患儿21例。1.2 方法:所有入选21例患者均经过门诊复诊及电话回访了解其惊厥复发及生长发育和智力情况,其中一例首次发作惊厥3年后诊断为癫痫予以排除。回顾性分析余下的20例BICE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出生史、年龄、家族史、发病情况、血生化、血常规、影像学检查、脑脊液、脑电图等进行统计分析。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x士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一般资料2.1.1 发病年龄 所有患儿均住院治疗,其中男10例,女10例;发病年龄最小21天,最大26个月;其中小于12个月2例,12-24个月17例,24-36个月1例。2.1.2 发病季节:2-4月份5人,5-7月份3人,8-10月份1人,11-1月份11人,发病较多季节为冬季,约占本组病例数的55%。2.1.3 出生史: 20例患儿均为足月出生,其中7例为剖宫产娩出,13例经阴道产娩出;出生体重在2.75-4.21Kg之间,平均出生体重2.97Kg。16例为第一胎, 2例为第二胎(其中1例为双胞胎之小),1例为第3胎。2.1.4住院情况:住院天数2-8天不等,相应的住院费用有所不同,平均约1380.32元。 2.2 胃肠炎特点 多以呕吐及腹泻为首发症状,其中以呕吐为首发病例3例,呕吐伴有低热者2例,以腹泻为首发病例9例,腹泻同时伴有呕吐者6例,单纯低热为首发表现继而惊厥者1例。24小时排便及呕吐2-8次;14例无明显脱水症状,6例有轻度脱水。2.3 惊厥特点 惊厥多发生于病程第一天10例,第二天9例,第三天1例,发生在病程2天内的占95%。惊厥1次者为12例,占60惊厥3次者1例。;惊厥2次者7例,除2例仅表现为双眼向上凝视,呼之不应外,其余18均为全身阵挛样发作。惊厥持续时间17例小于5秒,3例约在8-10之间。20例BICE患儿仅有1例患儿有家族性惊厥史,其父亲幼年时曾有3次惊厥史。2.4 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 20例患儿于抽搐间期有17例检查睡眠脑电图检查,其中5例提示边缘状态脑电图,12例未见异常。13例行头颅CT及2例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2.5 实验室检查 20例患儿均行大便常规检查,有5例可见脂肪球,有3例白细胞1-2个/HP。除了5名无明显腹泻症状的患儿外,其余15例均进行大便轮状病毒的检测,阳性6例,占腹泻患儿的40%。8例行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比较患儿入院时及出院时复查血常规及血生化结果见表1.提示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前后差别有统计学差异,无明显肝功能损害。2.6 随访结果 随访时间1个月到6年,除3例失访外,有17例获得随访。其中有2例复发惊厥1次,其余未再发惊厥,惊厥复发率占随访患儿的11。7%。20例患儿生长发育及智力和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表 患儿入院时及出院时复查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时间白细胞N%L%肌酸激酶CKMBALTAST入院时7.753.0159.622.3934.320.85159.491.761.319.3022.787.0442.910.57出院时6.951.4720.547.6867.384.9771.830.7535.517.9418.005.8943.617.15T值0.755.584.642.232.651.230.12P值0.460.000.000.040.010.230.91代表入院时的检查相对于出院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3 讨论 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在内地由吴家骅2于2002年首次报告。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统一的标准,日本学者3检测BICE患儿脑脊液、血液和粪便中VP7(结构蛋白7)及NSP3(肠毒素3)基因,发现BICE患儿感染轮状病毒G血清以G3为主。本研究亦提示15例检查轮状病毒有40%的阳性率。发现5例患儿惊厥发生间期睡眠脑电图为边缘状态脑电图,与杜丽君4研究相一致。有人1认为,本病发病机制与小儿脑发育不成熟有关。郗超航等5通过CT随访无热惊厥患儿,认为婴幼儿无热惊厥的发生与额叶脑发育落后密切相关。39个月时是额叶发育落后最明显阶段,随着额叶的发育,23岁CT征象基本消失。惊厥的减少与影像学的改变,为“惊厥阈值”提供了影像学支持,但是本研究组中患儿影像学检查却无明显异常。 曾有文献6报道惊厥可发生在胃肠道症状出现之前,本组20例病例中有1例患儿首发症状仅为低热,无明显胃肠道症状即发惊厥,于文献报道相符。 本组20例BICE报告能给予我们的提示是:BICE全年散发,但以冬季多见约占55%,且以轮状病毒感染较多见。年龄多在12-24月之间,本病与胎次及出生方式、出生体重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提示患儿入院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出院时,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则较出院时低,考虑发病初期的应激反应及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初起时的聚集有关。统计分析亦显示患儿入出院时无明显肝功能损害,但是却有轻度心肌损害的证据,提示临床工作者在诊治过程中应予以重视。根据统计的患儿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结果提示,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深入,本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有较前减少的趋势。本病复发率低,治疗主要以镇静及止痉为主,无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亦不会发展为癫痫或热性惊厥7。本组病例随访资料亦表明本病无明显后遗症,亦不会影响生长发育及智力水平,预后良好。参考文献1 赖宏,郑承宁.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5, 7(4):291-295.2 吴家骅, 刘寅, 曹丽华, 等. 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研究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2, 17(4): 216-218.3 Bisei Lin, Yukihiko Fujita ,Ryutaro Kohira,et al. Detectior of Rotavirus RNA and Antigens in serum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Samples from Diarrheic children with seizures. JpnJ. Infect Dis, 2009, 62:279-283.4 杜丽君.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分析及远期随访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08, 37(7):648-650.5 郗超航, 妙朝英. 无热景惊厥与婴幼儿额叶脑回发育迟缓的CT随访J. 上海医学影像, 2006, 15(1):43-46.6 Weinstein MSeizures and encelhalopathy as the presenting sign of viral g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