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的差异.doc_第1页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doc_第2页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doc_第3页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doc_第4页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结题报告课题组长:陈桂妍课题成员:陈慧萍,陈丽花,王衍美,陈壮雄,黄嘉莉,李瑞丹,李贤凯,陈锦华,符土成,李本蕃,符初德班级:高二八班指导老师:刘志军摘要: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迄今,随着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的频繁往来,国际业务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两种文化理念截然相反的作用下,我们必须学会去接纳这种差异并且把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扬出去,以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关键词: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道德情操 价值观念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迄今,随着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的频繁往来,国际业务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两种文化理念截然相反的作用下,我们必须学会去接纳这种差异并且把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扬出去,以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宗教信仰宗教,宗教信仰,是伴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产生的,又由于各族人的需求存在着差异,所以也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宗教。但是宗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使宗教也不断的变革,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印度婆罗门教的不断演变都是如此。欧洲人在罗马帝国之前几乎是没有什么宗教的,直到蛮族在灭掉罗马帝国后,从中东引进了犹太教,并将许多古希腊的思想加入,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基督教。欧洲人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几乎都信仰基督教,他们视那些不信基督教的人为异端,对待这些人他们从不心慈手软,虽然耶稣基督告诫人们要宽容,可好象在这些人身上却不适用。他们的那种宗教狂热让我很不能理解,他们可以为了一个远在天边的圣城,举行无数次的远征;他们可以用烈火烧死那些不信教的异端。信仰基督教的人希望可以得永生,耶稣基督说:无论世人犯什么样的罪,只要诚心忏悔注意:不是改过,也不是将功补过,就可以得到上帝的原谅,死后依然可以上天堂。这里就经常出现一种情况,一个基督徒,在教堂外坏事做尽,而在教堂里,他又诚心的向上帝忏悔,接着又干坏事,又忏悔。我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行为,可按基督教教义,这样的人死后还是能上天堂!看到这里,我们也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人都信基督教啦!说的更直接一点,基督教实质上就是西方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产生的,他们之所以东征,并不是真正有什么宗教目的,只是因为他们相信,东方有无尽的财富,他们要去占有它。他们说别人是异端,要处死他,往往都是有私仇旧恨。他们的爱很少给予基督教以外人士,他们的爱是那样的虚伪和狭义。还记得一批从英国逃到北美的清教徒在他们制定的法律的第一条中这样写道:信仰除上帝以外的神的人,处以死刑。这就是基督教徒们制定的法律,哈!真不是滋味!在西方历史上,借宗教的名义,进行烧沙抢掠的事多不胜数。更可笑的是,当这些人坏事做尽之后,他们还可以堂而皇之的宣称,他们把基督的光辉带到了这里。哈!多么的理直气壮!多么的正大光明!他们是耶稣的天使!他们是撒旦的使者!在来看那些基督的仆人们教士,按理说作为基督教的守护者和传播者,这些人应该是很超脱的,是出世的。但他们不,他们比任何人都更积极的入世,他们垄断知识,他们拥有大量的财富和极大的权力,他们处在社会的最高阶层,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为了更好的传播基督教。多么堂皇的理由!中国人的宗教有许多,主要有佛道儒。但中国人并不怎么专一,可以三样都信,也可以三样都不信,反正没人管你。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情况,中国人似乎什么都信,但又好象什么都不信。中国人同样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宗教进行改革,这从佛教的传入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引入佛教时,并没有照搬照用,而是对它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注入了许多中国的东西。中国人的信仰给人的感觉有点象大杂烩,佛教中有道教的,道教中有儒教的,儒教中又佛道都有。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多元化的,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人没有西方人的那种宗教狂热,虽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利用迷信来蛊惑人心的事,但这些都不能算是宗教狂热。中国人信教,更多的是严格对自己的要求,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从不在乎外面怎样,别人怎样。所以中国人从来认为信不信教都是自己的事,从不去干涉别人,自己也从不被别人干涉。有了这种观念,自然就不会产生宗教狂热。中国人从不奢望永生,我们相信轮回,一个人这世的福祸同上世有关,这世的善恶,又与下世有关,如此循环不休。所以中国人不相信口头的悔过,而更看重的是行动,只有真正的行动才能得善得恶。中国人信仰的多元化,也使的中国人少有排外思想,还记得以前看过犹太人的一个专题片,是犹太人的一个教堂展览会,里面收集了犹太人在世界各地建立教堂的模型,放眼看去,几乎所有的犹太教堂都大同小异,都能保持自身的风格,唯独在中国的那座教堂完全是中国式的。这一事,值得我们深思。和尚和道士是中国宗教的守护者和传播者,他们完全是超脱的,是出世的。他们没有权力,也没有多少财富,在社会等级中也完全没有他们的影子。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宗教及宗教信仰方面的巨大差异。但在这里我不能说那种更好,因为没有人能够判断。西方人信基督教,他们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征战,不断掠夺,但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而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多元化,使我们宁静,爱好和平,能与自然和睦相处,但这也导致了我们物质文明的落后,招来了侵略和屈辱。所以说宗教实质上是民族性的一种延伸,是和民族的本质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民族就信什么样的宗教!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二、风俗习惯中国有婚姻是一人的终身大事的看法,西方有婚姻是人类神圣结合的说法,无一例外地都将婚姻看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这次研究的内容就是中西方婚嫁习俗差异,通过比较中西方婚嫁习俗,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从而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增添一抹更理智的色彩。 1.婚礼前准备的不同 婚礼前大多数中国新人们会置办新的东西,包括婚纱,床上用品等等。中国新人们大多都选择婚前拍婚纱照,大多一是为了留作纪念,二是为了装饰新房。拍婚纱照的时候的服装主体是白色婚纱,轮换地会选用旗袍、韩服、其他颜色的小洋装。然后是对喜宴的积极准备,喜宴和婚礼的地点一般是定在比较好的饭店,在订喜宴的时候根据来客的人数的多少订厅的大小,桌席的数量,一般为偶数喻示好事成双;有的城镇新人们将喜宴定在自己的家,请专门的当地厨师帮忙。但是西方不同,西方的结婚用品不追求全新,只追求实用和注重意义,而且西方婚前一般都不照婚纱照,当地的说法是如果新郎在婚礼前看到了新娘着婚纱的样子,那么可能给他们的婚姻带来不幸。在婚礼和喜宴的地点的选择上也是不同的。如果新人双方有一个人是基督教徒,婚礼的选择就可以是在教堂,如果都不是基督教徒,就会选择民间机构;喜宴一般是定在饭店或者是自家后庭草坪上,贴近自然。在我们的调查中,有62.5%的新人们选择了置办部分新品,而若有合适的用品则会选择保留,对于喜宴婚礼的举行,有一半的新人选择的旅游结婚,而另一半选择在当地办理。我们可以看到新人们在婚前采用了各种准备方式来迎接婚礼,而最突出的体现是喜、新、个性。我们从婚前的准备上,就可以看出中式婚礼中更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思维模式,全、尽善尽美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和谐境界;而西方的婚礼参加的客人的选择、婚纱和婚礼地点的选择等都是按照新人们的意愿来的,重视的是一种个人生活,而个人思维模式也及就展现出来了。 2.婚礼时的不同西式婚礼中,神父和客人们的互动很少,一般只是在开头会问客人是否赞同这对新人的结合,然后就是和新郎新娘的问答,最后新人们交换戒指,神父宣布新人成为合法夫妻。喜宴时新人们着装不变,而新人们会邀请客人们举杯同庆,客人们也会上前敬酒、拥抱以示祝福,期间新人们会将准备好的鲜花抛向人群,接到花的人就将是下一个幸运儿。婚礼的食品摆放一般是自助餐形式,以方便客人们的取用。在中国,婚礼=喜宴。大酒店是中国现在大部分新人选择的婚礼举行地点,其中设有简易的神台或小舞台,这样可以方便司仪和新人们、客人们的互动。在互动时候,司仪会模仿西方形式和新人们进行问答。司仪也会给新人们提出一些俏皮的问题,也会要求新人们接吻,但是提出的问题在中国礼仪范围之内,接吻的动作幅度小;互动时,司仪还会将双方父母邀请上台发言,有时还会行使传统婚礼的拜堂礼仪。在宴席期间,新人们会逐一地给每一位餐桌上的客人们敬酒以及分发喜糖,而客人们也会回礼,道以祝福。从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方对自我的追求可算是极致,大到信仰,小到自身生活的随性都是在对个人主义的一种填充,也表现了西方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而在中国,注重秩序,讲求礼节,这些思想都可以归结为集体思维模式的表现。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70%的新人选择的是教堂形式和酒店形式相结合的婚礼场所,而剩下的11%只是选择了一般的没有简易舞台的酒店;酒席的数量一般是以来的人数作为标准,在涉及到桌席数时一般的新人都没有对数字作特别要求,但也有20%新人要求偶数桌。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司仪主婚的方式,有72.5%的新人更喜欢有西方宣誓词的出现,而27.5%的新人更偏爱司仪与新人、新人父母、客人的互动。从这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虽然大多数新人们更喜欢西方宣誓词仪式的庄严,但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又在我们的选择行为上留下了痕迹。好事成双的概念、集体为乐的想法,都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婚礼后的不同在中国,婚礼结束后,新娘是应该在夫家度过婚礼后的三天。然后有一个三朝回门的习俗,就是三天后要到新娘父母家拜访,日落之前要赶回家,如果要留宿,夫妻要分房睡。但是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放宽了要求。而西方在这个方面就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是姓氏一般就改为夫姓。这也就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责任感和孝的这一思想,即对传统习俗的责任,对双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婚礼后一般都会选择去度蜜月。中国蜜月主要是去旅游,俩个人的或者是随团的都有,但是西方一般是两人去大自然中旅游,很少有随团旅行的。婚后的结婚纪念日是西方人们所重视的,而在中国却不受重视,而调查结果显示,有52.5%的新人们表示在有要求的情况下“三朝回门”,而47.5%的新人们是自觉主动坚持要求“三朝回门”;关于度蜜月,绝大部分的新人选择是两个人自己去旅游;对于之后的结婚纪念日的庆祝,有87.5%的新人们选择每年都要纪念,而12.5%的新人们认为没有必要这样看重。以上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有些传统习俗的要求,新人则是选择合适的简单的方式去应对,有自己的想法和对于传统习俗的担当,而且对于西方的,新人们也做到了与实际情况想结合。总之,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的婚嫁习俗,我们的新人们都采取了较为理智的方式去对待。 4.婚礼服装的不同在中国婚礼上,喜宴上的服装一般不相同婚礼上是白色华丽的婚纱,有的是租用,但是有的是定做;但是在喜宴上一般就换成了西式小洋装或者是传统的红色旗袍,表示一种庄严又喜庆的感觉。不管怎么样,中式的服装的选择是正式而且保守的,很忌讳薄、透、露,这不仅也是表现了儒家思想中的节制,从中国文化中分析,也是表现了对新娘的尊重。 而在西方,从婚礼到喜宴结束都是一套婚纱,一般都是定做,很少有租用的。而且在婚纱上有“旧、新、借、蓝”的讲求。“旧”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婚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也标志新娘将开始新的生活。“借”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儿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得庄重严肃。新娘头上佩戴的花环以及戴上面纱遮住脸部都是象征着童贞与纯洁。 这些服饰上的不同,表现了中式婚礼很大一种程度上收到了西式婚礼文化的影响,但是,正如我们能看见的,在受到西方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保留了我们传统中合理、人性化的部分。 调查表明,只有5%的新人是在婚礼和喜宴中只穿着一套婚纱、西装,绝大部分新人们选择婚礼为一套婚纱、西服,喜宴则换成随意些的服饰;在服饰风格上,有40%的新人追求个性、新颖,而60%的新人们则是在追求个性、新颖的同时,也有所保留。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到现在80后的新人们对于个性思想、自我思想的追求,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中个精华也做了继承与发展。 5.音乐的不同 在中国民间,大多数的婚礼都会有音乐伴奏。一般会放婚礼进行曲,也会放一些合适的流行音乐,少数地方传统的要求硬一些,就会有唢呐、萧等乐器来演奏,也会伴有鞭炮声。总的来说,中式婚礼乐曲的选择是一种喧闹的形式,这其实也是一种祈求祝福的形式。而在西方,除了必选的婚礼进行曲之外,会选择舒缓的钢琴曲等轻音乐。如果经济基础好的新人们,会在聚会时选择小型演奏团体专门演奏婚乐,曲调轻快但是不吵杂。音乐的不同,其实也是反映了一种文化心态。中式婚乐的热闹是为祈求更多的祝福,这也是集体主义的思想在引导;而西方的宁静舒缓的婚乐,是为了保持个人内心的平静和缓,个人主义也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绝大部分的新人们选择在婚礼上、喜宴上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而少部分新人们则资环鞭炮、唢呐、锣鼓的喜庆。我们可以从上了解到,现大多数80后新人们也接受了西方文化总的“个人宁静”的观念,更偏爱一种心灵上的轻快质感,而因为地域或个人原因,鞭炮的选择也能更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思考。 6.食品的不同 中式婚礼上的食品的选择一般为大鱼大肉,而且“海陆空”的一般都是俱全的。一般都是有鸡的,鸡一般喻示鸳鸯,表达对新人们的婚姻祝福。但是西式婚礼上的食品一般为精致小吃,不求多,但求色香味俱全。饮品的准备上,中国一般是白酒、啤酒和饮料,供不同的人的选择。但是西式婚礼的饮品的准备多为果汁和香槟。香槟多出现在庆祝的聚会上,用香槟的寓意也不言而喻了,而果汁的选择则是为了那些繁忙的婚礼筹备人员减轻压力而设的。调查中,45%的新人们的选择是精致、量少的食品,55%的新人们选择的是好吃、量多的。各种选择各有各的考虑和优点,而我们也能看到追求精致生活的新人们也有一半,其他的新人们的选择则给我们一种踏实、实在的亲切感,更符合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从以上对婚嫁的各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婚嫁习俗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个人主义,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而中式婚礼更多的是对集体思维模式、秩序、礼节的强调。西方的个人本位虽然可以体现对个性的尊重,但是却一定程度上少了对整体的把握;中式的整体观念虽然很强,但是往往也就忽略了个性的要求。所以,我们在以后的不管是经济生活还是自己的心灵生活,我们都要取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去掉中西方文化的糟粕。三.道德情操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Personal Hon our VS Modesty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Self-centre VS Sacrifice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A.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B.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C.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Pioneering Spirit VS Medium Way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Individual Freedom VS Harmonious Cooperation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四:价值观念1.价值观的定义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都认为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Michael Prosser对于价值观是这样叙述的:“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们是最深层的文化,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Geert Hofstede的定义简明扼要:价值观是“喜欢某种事态而不喜欢另一种事态的大致倾向。”Clyde Kluckhohn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形或隐形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Samovar和Porter认为:价值观通常是规定性的告诫人们什么是好的和坏的,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什么是真实的和虚假的,什么是正面和反面的。从以上所引的几个定义可以看出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2.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哲学基础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国人所作所为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而要让人想一想后领悟出来。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l6世纪到l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