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结课论文.doc_第1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结课论文.doc_第2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结课论文.doc_第3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结课论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结课论文 班级:园林081姓名:孙靖 学号:200813015大唐芙蓉园植物景观调查分析本次景点调查我调查的对象是曲江的大唐芙蓉园。唐长安曲江池沿岸规模最大、形制最为优美、独具特色的属芙蓉园和杏园2 个游乐场所。芙蓉园位于曲江池南部地势最高的地方, 以紫云楼为主的一组建筑群坐落在园内北侧, 紧临池南岸。紫云楼高入云端, 登楼纵观, 四周山明水秀, 园内亭阁相连, 花卉丛生, 林荫小道交织往来。远远望去, 黄渠就像一条清澈的彩带, 从秦岭脚下蜿蜒而来, 把曲江池与高大雄伟的秦岭山脉点缀在一起, 池水山色, 分外妖娆。到了现代, 西安市总体规划定位曲江为唐历史文化风貌区, 于2004 年在大雁塔以东约500 m 处修建大唐芙蓉园, 占地66. 5 hm2 , 其中水面19. 77hm2 , 建筑面积87 120 m2。大唐芙蓉园取盛唐曲江“芙蓉园”之名, 其建设基地并不在“芙蓉园”历史原址, 而是选址在唐代曲江北池一带。这样, 既保持了唐大雁塔东南的方位和距离, 与历史记载大体一致,同时回避了遗址保护、故旧恢复等一系列问题。规划与设计力求做到历史风貌、现状地形与现代化旅游功能三者有机结合。关于唐代芙蓉园的具体情况史籍中确切记载甚少。但大量的唐诗为后人留下了关于曲江风貌的丰富描述。建筑历史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先生在他的关于唐长安城的论文中对芙蓉园( 苑) 论述得较为明确:“ 可知芙蓉苑建在坡陀起伏、曲水萦回的优美自然风景地段上, 其主要建筑大约面北, 南倚丘陵, 北临湖泊河曲, 还可遥望北塬上大明宫丹凤楼。苑中临水处建有水殿, 河渠上架设画桥, 利用丘陵建山楼、青阁、竹楼等大量建筑物。苑内绿地临水处以柳为主, 水边有芙蓉等花卉,丘陵及平地种杏和卢橘。此外, 最有特色的是弥漫山丘涧谷和水边的丛竹。”傅先生的考证对芙蓉园的规划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重现大唐盛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大唐芙蓉园内设有众多景点, 景点名称均是根据唐代的文化、风俗或景点而命名。由于景点众多, 故撷取其中四个:“ 紫云楼”、“杏园”、“ 曲江流饮”和“陆羽茶社”加以分析。2. 2. 1紫云楼 始建于盛唐时期的紫云楼, 玉楼金殿, 嵯峨高耸, 俯视绿洲, 遥望曲水。当年逢曲江大会, 皇帝则登临此楼, 凭栏观景, 欣赏梨园轻歌漫舞, 赐宴宠妃近臣。唐代的李山甫有“南山低对紫云楼, 翠影红阴瑞气浮”之句。紫云楼是大唐芙蓉园的主题建筑, 再现了皇家的威严奢华和大气恢弘。一共设有4 层, 有不同的功能展示。站在紫云楼上, 能够鸟瞰芙蓉湖全景以及仕女馆、石舫、凌烟阁等建筑群。湖边密植垂柳, 符合唐代芙蓉园的临水植物配植法则, 同时搭配桂花、大叶黄杨等。微风袭来, 真有“ 莺坠柳条浓翠低”之感。2. 2. 2 杏园 历史上的杏园位于曲江池之西, 以杏为最, 春天杏花先百花而开, 象征新科进士的独占鳌头, 因此, 新科进士常在此举行“ 闻喜宴”, 百姓们也争相来此赏杏花, 是一处著名的园林风景区。姚合杏园 一诗道:“ 江头数顷杏花开, 车马争先尽此来” , 正是其真实写照。唐代中期以前,朝廷每年在此设宴款待和安慰未考中进士的落第士子, 藉以鼓励其来年再考, 为大唐王朝多出人才。后来又逐渐演变成已中进士同年相会的盛宴之地。每年值此时日, 进士们先来曲江亭, 然后再漫步于杏花园对面的慈恩寺, 挥笔作词, 雁塔留名, 以扬其十年寒窗苦, 终为一日成的悠然自得、榜上有名的喜悦心情, 最后才是设宴盛会。在现代大唐芙蓉园的规划设计中, 将杏园设立为一个景点, 位于全园的西北侧, 为仿唐四厅两庭院, 面积2 134 m2 , 是以反映唐代科举、文化为主题的展示、经营场所。目前的杏园在入口处有银杏、青扦、油松、紫叶李等。从正门进入, 第1 个庭院用银杏2 排共4 株列植, 绕过主厅到达第2 个庭院, 由水体、石碑等形式突显强调了“ 独占鳌头”的主题。全园建筑布局紧凑, 由厅廊营造2个天井空间, 区域变化比较丰富。但植物的种类比较单一, 配植手法单调, 而且以“ 杏”命名的园子里,杏树数量极少, 并不能深刻点明“杏园”之题。2. 2. 3 曲江流饮 在唐代曲江宴会中最为繁华、最负盛名的当数“ 曲江关宴”, 也称曲江会。“ 及弟新春选胜游, 古园初宴曲江头”。进士们的关宴争名赛胜, 十分豪华。关宴时日, 长安城内的大小商贩“皆以奇货丽物阵列”, “ 豪客园户争以名花布道” , 进入曲江池观光的人成群结队, 车水马龙, 络绎不绝,致使“长安几半空”, 直到天色昏暗时还不舍离去, 就连皇帝也率嫔妃们由夹城蹬上紫云楼垂帘而视, 百官公卿列城纵观, 并趁机选取东床( 女婿) 。堤岸柳枝轻舞, 站在柳荫之下纵观池水, 淙淙不断的泉水、渠水和池水融为一体。池中央有一突起的地方名汀洲, 花草遍布, 犹如一幅天然图画, 常常是游人划船停泊的地方。大唐芙蓉园的规划设计中,“ 曲江流饮”景点是全园展示文人酒文化的自然休闲景点。曲江流饮这种文人墨客的娱乐形式, 最早出现于东晋, 盛于唐, 延续于宋, 影响至现代。作为长安八大景之一的曲江流饮, 在唐代为皇帝赐宴、进士们曲江流杯换盏、聚宴言欢、抒发壮志的宴饮场地。而酒从诞生后就和文人骚客结下了不解之缘, 或惆怅舒怀, 或借物言志。酒文化的形成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人饮酒寄情, 探求深层人生意义的过程。“ 曲江流饮”景点地处“ 凤鸣九天”剧院和“御宴宫”之间,都是相对较为嘈杂、紧张的环境, 而曲江流饮则是人们游览过程中的一个身体休憩、心理调节的过渡空间, 所以在植物配植方面以常绿树种为主, 以自然山水景观的形式, 运用曲折的水面, 两岸的垂柳、满坡的油松林, 搭配雪松、白皮松、银杏、大叶黄杨、枸骨、草地早熟禾等, 试图营造一个自然、淡泊、幽雅、含蓄的空间, 景观效果较好。2. 2. 4 陆羽茶社 唐代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唐代被誉为“ 茶圣”的陆羽命名的“ 陆羽茶社”, 不仅展示了唐代的茶道文化, 还是一处使游客感受闲情逸致、领略自然的人文景观。面积为1 310 m2 , 其中建筑单体( 茶圣馆、茶道屋、水云轩) 均显唐风, 以茶色木结构为主, 安排于开放式水体庭院中, 并把水引入庭院, 通过曲廊画桥连接。运用园林艺术的借景、置景手段, 将芙蓉湖的宽阔湖面和远处的亭阁引入二层的水云轩中, 通过茶社外的柳荫和内部翠竹的点植, 营造出浓绿深荫、轻风微波、水色宜人的意境, 与水体、砾石、唐风灯柱完美结合, 使人置身其中, 顿感心旷神怡。茶社外植物种类繁多, 有垂柳、紫叶李、洋白蜡、桂花、红枫、石楠、女贞、海桐、枸骨、大叶黄杨、紫叶小檗、铺地柏、鸢尾等, 以常绿的桂花、石楠、女贞、海桐作为基调, 结合岸边的垂柳, 色叶树种紫叶李、红枫、洋白蜡以及桂花的幽香, 植物的色彩和季相变化丰富, 营造出另一番热闹之天地。3 结语曲江园林是唐代园林的典范, 也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和京都公共自然风景区。在制定“ 十一五”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时, 西安作为我国西部的中心城市, 以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创新型城市和教育名城为目标。园林建设中应该建立生态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的地域特色模式, 以西安地貌和水系呈现出的纵横交错的网状格局为基础, 将园林生态建设与古文化遗址、林带绿地、山水名胜等系统有机交融为一体。为了更加符合汉唐古都的定位, 在植物景观的营造方面, 对西安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特色花木应逐渐恢复。如曲江池畔的烟柳、荷花, 沉香亭边的牡丹, 都能够引发人们的思古之情, 应该在今后的园林建设中加大应用量; 对于竹林景观的营造, 可以采取小气候的保护, 以重现历史上竹林茂盛之长安城的盛景; 而石榴作为西安市的市花, 也是唐朝武则天皇帝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