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寿命提升课题探讨.doc_第1页
OLED寿命提升课题探讨.doc_第2页
OLED寿命提升课题探讨.doc_第3页
OLED寿命提升课题探讨.doc_第4页
OLED寿命提升课题探讨.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LED寿命提升课题探讨发布时间:2009-01-14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311987年邓青云博士发表全球第一篇小分子、双层式结构有机电激发光组件装置(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后,OLED挟着特有的自发光性、广视角、高对比、快应答速度和近毫米(mm)厚度的轻薄型化等特性,成为众人引领期盼的新显示器技术之一。至 今OLED的研究发展已迈1987年邓青云博士发表全球第一篇小分子、双层式结构有机电激发光组件装置(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后,OLED挟着特有的自发光性、广视角、高对比、快应答速度和近毫米(mm)厚度的轻薄型化等特性,成为众人引领期盼的新显示器技术之一。至 今OLED的研究发展已迈入双十年头,然而,OLED正式的商品却寥寥可数,有也是属于较低阶的显示器应用于携带式电子产品上。而阻碍OLED商品化的主 要因素可归咎于大型全彩化良率低和寿命短等问题。 OLED寿命通常以亮度衰减至起始亮度一半所需的时间来计算定义;然而,这样的计算方式符合实际使用情形吗? 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手机大厂Nokia在2007年国际显示信息年会(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SID)中发表,该公司将手机面板改以OLED显示,并透过六种不同显示图案,经由实际人眼对于画面质量跟操作时间所造成亮度衰减及烙印(burn in)现象的感受度进行评估。发现当画面亮度衰减超过5%时,人眼即可以判断出画面与原始的差异;而当画面亮度衰减10%的时候,人眼对于画面已开始产生 恼人感,如图一所示。倘若以上述的方法视为OLED寿命检测标准,以“亮度衰减5%所需的时间”为依据的话,现今OLED寿命仍需有很大突破和成长。本文将针对影响OLED寿命衰退的机制以及改善的方式进行整理与讨论。图一、OLED面板应用于手机上,经长时间操作后,人眼对画面质量感受度测试:六种不同显示画面(上)、亮度衰减后画面恼人程度(中)、亮度衰减后画面质量差异度(下)影响OLED寿命衰退的外在因子影响OLED寿命衰退的因子,可将其区分为内在(intrinsic)和外在(extrinsic)两种。所谓的外在因子,就是指OLED寿命 衰退并非与OLED本身组件结构或是所使用的有机材料有关。而造成外在因子的最大来源就是环境中的水氧,由于OLED内有机材料与高活性金属阴极对于环境 中的水氧皆相当敏感,受侵蚀的位置当OLED通电时即呈现不发光的黑点,而黑点将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慢慢变大,使得真正发光的区域越来越小,造成OLED 亮度衰退的现象。改善OLED组件中黑点生长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透过良好的封装和具有吸湿能力的干燥剂来克服,表一即列出各种改善OLED寿命方法之 预期增益效果。表一、各种改善OLED寿命方法的预期增益效果影响OLED寿命衰退的内在因当能够完全抑制OLED组件黑点的生长来源后,然而,仍可以发现OLED的亮度还是随着操作时间增长而产生衰退现象。而这样的衰退机制,就要归 咎于OLED本身组件结构或是所使用的有机材料上,因此,这些就称之为内在因子。在研究内在因子的机制就相较复杂许多,且也无法以单一的机制来解释清楚所 有的衰退现象。下面我们将分为有机材料和组件结构两方面,来探讨内在因子影响OLED寿命衰退的现象与改善的方法。1.稳定的有机材料 (1).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有机材料本身需具有高的玻璃转移温度、和高的热裂解温度。这是因为在OLED制作过程中,有机膜层是以热蒸镀的方式形 成,所以刚蒸镀于基板上的有机膜层多属于非结晶型态;然而,对于一些低玻璃转移温度的有机材料来说,其易受到操作环境的温度或是OLED组件内部产生的焦 耳热(Joule Heating),诱使膜层产生结晶型态,如此将会改变有机材料原本的物理性质,进而造成OLED亮度衰退的现象。 (2).电和光激发(氧化还原)稳定性:在多层式OLED组件中,理论上,空穴传输层中就只有空穴载子在其中传递,而电子传输层中就只有电子载子在其中传 递;然而,对于发光层来说,就同时存在着电子与空穴载子于其中。因此,作为发光层的有机材料,其对电和光激发的稳定性、或是其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离子物质是 否稳定就格外重要。至于如何挑选出对光或电激发稳定的有机材料,可以初步透过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 CV)观测有机材料的氧化还原特性来鉴定。图二、绿色磷光客发光体材料Ir(ppy)3之循环伏安法测量图(3).有机材料纯度:有机材料的纯度,被视为最基础来评断有机材料是否能用于OLED的首要条件之一,然而,却又是最容易被轻视的问题之一。 磷光材料开发的领导厂商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UDC),针对其产品红色磷光客发光体材料(RD07)的不同纯度对于OLED寿命进行测量,发现不同纯度的有机材料对于寿命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然 而,每种鉴定有机纯度的仪器都有其极限,所以在进行OLED组件制作前,对于有机材料反复的纯化动作是有必要的,还有如何去除有机材料内所存在的微量离子 也是相当重要的。2. OLED组件结构-电极与有机层界面OLED组件中,所使用的电极与有机材料是属于完全不相同的物种,彼此间容易存在着附着力差的问题。此外,所使用的铟锡氧化物(ITO)阳极电 极和金属阴极电极,也与一般常用的空穴传输层材料和电子传输层材料间,存在着某些程度的能阶差异。因此,透过何种有效的电极表面修饰,或是选择何种适当的 缓冲层材料于电极和有机层界面,不仅是改善组件发光效率也是提升OLED寿命的关键之一。(1).降低能阶差: 1995年C. Adachi等人利用了14种具有不同游离能(ionization potential, Ip)之空穴传输层材料,来探讨其与ITO阳极间之能阶差对于OLED寿命衰退之关系。从实验结果可以发现,能阶差与OLED寿命衰退间有很大的相依性, 当电极与有机层间能阶差越小,OLED寿命则越长。除了阳极与空穴传输层界面的能阶差重要外,其实金属阴极和电子传输层界面能阶差也一样重要。当改善电子传输层(ETL)和发光层(EML)间电 子传输的能障,能有效改善OLED整体的寿命;另外,改善电子注入层(EIL)和金属阴极间电子注入的能障,则能有效改善OLED寿命初期衰退的问题。(2).形成近似奥姆界面(quasi-ohmic contact):近年来,有许多研究专注在OLED组件上,所谓的p就是利用具有拉电子特性的分子,掺杂于空穴传输层材料中;而n就是利用具有推电子特 性的分子,掺杂于电子传输层材料中。透过这样的掺杂,可以使得电极与p或n型载子传输层界面产生能带弯曲(band-bending),如图三所示,使得 空穴和电子载子可以藉由穿隧(tunneling)的方式,形成近似奥姆界面。而这样的方式也等同于上述所提到,降低电极和有机层界面能阶差,能有效提升 OLED寿命的效果。图三、(a). 传统OLED组件结构、(b). Pin -OLED组件结构示意图(3).电极表面修饰:其它改善电极与有机层界面的性质,可以透过通入氧气的等离子处理ITO电极表面、或是通入CHF气体的等离子处理ITO 电极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