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有害生物(pest)o 广义上是有害生物是指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的生物 ,即对人体健康、农业安全生产及生态系统等有害的物种o 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包括各种病原体的种、株系、生物型)IPCC, 1997; GB/T 20879-2007; GB/T 21658-2008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o 广义上是有害生物是指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的生物 ,即对人体健康、农业安全生产及生态系统等有害的物种o 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包括各种病原体的种、株系、生物型)IPCC, 1997; GB/T 20879-2007; GB/T 21658-2008相关国际组织、法规和标准:WTO、GATT、FAO、IPPC、ISPM、SPS、TBTISPM(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Phytosanitary Measureo IPPC秘书处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也是FAO全球植物检疫政策和技术援助计划的组成部分。由IPPC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通过,并分发给其所有成员及区域植物保护组织执行,是各成员进行植物和植物产品国际贸易的指南和标准o 目的在于协调各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生物在植物和植物产品全球贸易过程中的传播扩散。目前,各国普遍认识到,加强对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的理解和推广应用,对提升国家进出境植物检疫水平、保护国内植物健康、促进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WTO与GATTo 世界贸易组织(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o 关贸总协定(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o 内在的历史继承性 宗旨 基本原则 组织与运行机制 磋商一致的基本决策方式、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评审机制 WTO与GATT的区别o 机构性质 GATT: 临时性多边贸易协议 WTO: 国际法人资格的永久性组织 o 管辖范围 GATT:只涉及货物贸易 WTO: 涉及的贸易不仅包括货物,还包括服务与知识产权o 成员义务 GATT: 成员以守则式的方式实施 WTO: 成员承担义务的统一性o 争端解决 GATT: 完全协商一致 WTO: 反向协商一致WTO的宗旨o 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o 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需要相称o 保护和维护环境 WTO的的基本原则o 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o 公平竞争原则o 透明度原则o 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 非歧视原则:o 最惠国待遇原则(外外平等)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贸易、航海、关税、国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的优惠待遇不得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待遇。 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为受惠国,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国家为给惠国。o 国民待遇原则(外不低于内) 国民待遇原则是指在特定领域或事项方面,一国给予其他成员的货物、服务或贸易提供者、国民的待遇,不低于本国货物、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国民的待遇。WTO基本组织和构成:FAO与IPPCo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o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o 由FAO制订的关于防止有害生物随植物及其产品扩散和传播的国际合作协定o WTO“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认可行使制定“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并在植物卫生领域起着重要的协调一致的作用的机构o 1952年“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生效;1979年和1997年2次修订;第二次修订2005年生效o 2005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驻FAO代表向FAO递交了关于加入“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加入书,从而成为“公约”第141个缔约方SPS与TBTo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SPS,Agree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o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o 两者区别在于管辖范围不同o SPS仅涉及食品安全、动物卫生和植物卫生三个领域o TBT涉及范围广泛,除与上述三个领域有关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外,其他所有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都受其管辖SPS协议o WTO在“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一个重要国际多边协议o WTO协议原则渗透到动植物检疫工作的产物o 指导WTO各成员制定、采用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将这些措施对贸易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涉及食品安全(如添加剂、毒素、污染物等)、动物卫生和植物卫生三个领域o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是指成员方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而采取的任何措施。如保护人类生命免受食品和饮料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及外来动植物病虫害危害;保护动物生命免受饲料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及外来病虫害危害等。SPS协议主要内容该协议有14个条款和3个附件组成。主要包括:o 应遵循的规则o 发展中成员所享有的特殊和差别待遇o 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委员会的职能o 争端解决等成员方应遵循的规则 - 基本权利和义务:SPS协议第二条规定,各成员方有权采取必要的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目的是保护本国的人力、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o 接受“病虫害非疫区”和“病虫害低度流行区”的概念(SPS第6条)o 保持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有关法规的透明度(SPS第7条)o 控制、检验和认可程序(SPS第8条)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发展历程(各阶段的特征)o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起步阶段(1870-1920年)o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发展阶段(1920-2000年)o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综合发展阶段(21世纪开始)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发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的先驱:美国生态学家Cook和Weltzien(1972),在昆虫和植病方面提出了生态区和地理病理学的概念,逐步发展到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起步阶段(1870-1920年)1872年,俄国、法国颁布禁止从美国进口马铃薯,以防止马铃薯甲虫及针对葡萄根瘤蚜禁止从国外输入葡萄插条的法令,标志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开始。o 特点:传入可能性研究阶段o 认识较低:简单生物学特性o 评价简单:传入的可能性o 措施单一:禁止进口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发展阶段(1920-2000年)1924年,Cook首先将气候因子引入有害生物的研究领域;1972年,Weltzien提出了地理植物病理学的理论;不仅评价了有害生物传入的可能性,而且评估传入后定殖的可能性;引入“风险”的概念;停留在适生性阶段。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综合发展阶段1991年,NAPPO提出“由生物体传入或扩散引发的对植物和植物产品的风险分析步骤”。1995年,FAO颁布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2001年颁布了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从只重视有害生物定居问题的适生性研究转入有害生物对包括农业生产系统在内的社会环境、经济、生态的综合影响评估。综合考虑有害生物的寄主范围、生存所需的环境条件、扩散能力、受威胁农作物在当地的重要性及一旦传入有害生物带来的经济影响(包括潜在的影响)及环境影响等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及综合评估来确定风险的大小及应采取的合适保护水平的植物检疫措施。计算机模型及专家系统。中国农产品准入程序相关法律和法规p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p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p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p 进境植物及植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p 进境水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中国农产品准入程序p 首次进口某种农产品,输出国要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p 中方组织专家进行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确定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p 专家提出有害生物分析报告,包括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措施p 中方向输出国提供风险分析报告,并与输出方进行风险交流,就进口检疫条件进行磋商,必要时中方派专家赴输出国实地考察p 双方签署进口农产品植物卫生条件议定书p 议定书生效,双方按照程序开始贸易检验检疫要求p 不得混装或夹带植物检疫证书上未列明的其他植物p 包装箱上须用中文和英文注明水果名称、产地、包装厂名称或代码p 不带有中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土壤及枝、叶等植物残体p 有毒有害物质检出量不得超过中国相关安全卫生标准的规定p 符合协定或议定书的有关要求第二章 有害生物与非疫区有害生物涵义拓展o 管制的(限定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pest):少数危险性很大,有的虽有分布,但官方已采取控制措施,属于控制范围的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o 非管制的(限定性)有害生物(non-regulated pest): 指那些没有被官方采取检疫手段进行控制的有害生物管制的(限定性)有害生物o 检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 pest, QP): 对受威胁地区具有潜在的经济或环境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正在被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o 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RNQP): 存在于供种植的植物中且危及其预定用途,并会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受到管制的非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o 预定用途:主要包括种植用来生产商品(如水果、切花、木材等)、保持被种植状态(盆栽植物等)、增加相同的种植用植物的数量(块根、块茎、种子等)等o 经济影响:减产、品质下降、防治有害生物的额外费用、采收及分级过程的额外支出、由于植物生命力丧失或抗性变化等需再种植的开支或种植替代植物而带来的损失有害生物归类o 有害生物归类: 确定一个有害生物是否具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特性或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的特性的过程确定标准检疫性有害生物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非管制的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状况不存在或分布有限存在并可能广泛分布很普遍经济影响对影响进行预计影响不清楚已经知道官方防治如存在即进行官方防治以期根除或封锁关于特定种植用植物的正进行官方防治以期抑制官方不采取控制措施途径对任何途径的植物检疫措施仅对种植用植物的植物检疫措施不检疫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疫区和非疫区o 某一地区有害生物状况可划分为存在、不存在及短暂存在o 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与否、发生和为害的严重程度,又可分为疫区(发生区)、低度流行区、缓冲区、非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疫区(发生区, Quarantine area)o 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为害,并正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o 应该由政府宣布o 由政府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加以控制,不让疫情发展o 特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被铲除或扑灭,经专家认定后,再由政府宣布撤消o 疫区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也可以是几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Area of low pest prevalence)o 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主要依据特定有害生物发生为害程度来确定o 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是指经主管当局认定,某种有害生物发生水平低,并已采取了有效的监督、控制或根除措施的地区o 这一概念为非疫产地和非疫生产点的建立提供了依据,符合植物有害生物流行学的基本规律控制区与保护区o 受控制地区(Controlled area):国家植物保护组织确定为阻止有害生物从疫区扩散所必需的最小的限定地区o 保护区(Protected area):国家植物保护组织为有效保护受威胁地区而确定的必需的最小的限定区域受威胁地区(area endangered)o 受威胁地区:是指生态因素适合某种有害生物的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定殖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o 定殖: 有害生物进人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非疫区(pest free area)o 非疫区: 科学证据表明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区o 非疫生产地: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此状况的该特定有害生物寄主植物的种植地区o 非疫生产点: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此状况的产地内一个限定部分,这个限定部分被作为一个单独的单位同非疫产地一样加以管理缓冲区(Buffer Zone)o 为建立非疫区、非疫生产地和非疫生产点,需要划定缓冲区o 缓冲区指特定有害生物未发生或处于低度流行区并加以官方控制的、为防止有害生物扩散而采取植物检疫措施的地区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分类 检疫性植物病原物: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类病毒、线虫 检疫性害虫:昆虫:实蝇、甲虫、娥、其他;软体动物:蜗牛 检疫性杂草:寄生型;有毒型检疫性植物病原物:o 检疫性病原真菌: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v Khn)(简称TCK) Dwarf bunt of wheat大豆疫病菌 (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mann) soybean blight烟草霜霉病(Peronospora tabacina Adam)Tobacco blue moldo 检疫性病原原核生物: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 (Burrill) Winslow et al.) Fire blight of pear and apple玉米细菌性枯萎病(Pantoea stewartii Swith) Stewarts bacterial wilt of corno 检疫性病毒及类病毒:番茄环斑病毒 (Tomato ring spot virus, ToRSV) 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 spot virus, TRSV) o 检疫性病原线虫: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Cobb) Thorne) Banana root burrowing nematode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Buhrer) Nikle, Pine wood nematode鳞球茎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Khn) Filipiev) Stem and bulb nematode检疫性害虫: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 (Wiedemann) MedflyMediterraneanfruit fly南美按实蝇(Anastreha fraterculus(Wiedemann)South American fruit fly)苹果实蝇(Rhagoletis pomonella(Walsh) Apple maggot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 Oriental fruit flyo 检疫性甲虫: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 Bean weevil墨西哥棉铃象(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 Cotton bollweevil)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Colorado potato beetle欧洲榆小蠹(Scolytus multistriatus(Marsham) Smaller European elm bark beetle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Everts, Khapra beetle)稻水象甲(Rice water weevilRoot-maggot)大谷蠹(larger grain borer) 双钩异翅长蠹(kapok borer;oriental wood borer)椰心叶甲(Coconut leaf beetle)o 检疫性娥类:苹果蠹蛾(Codling moth)美国白蛾(Fall webworm)检疫性杂草:o 寄生型检疫性杂草:列当属(Broomrape)o 有毒型检疫性杂草:假高粱o 其他检疫性杂草:紫茎泽兰(Crofton weed)薇甘菊(Mile-a-minute-weed)豚草(Annual ragweed,common ragweed)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假高梁、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马缨丹、三裂叶豚草、大薸、加拿大一枝黄花、蒺藜草、银胶菊、黄顶菊、土荆芥、刺苋、落葵薯、桉树枝瘿姬小蜂、稻水象甲、红火蚁、克氏原螯虾、苹果蠹蛾、三叶草斑潜蝇、松材线虫、松突圆蚧、椰心叶甲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o 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本地物种(native species)o 出现在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内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o 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损害或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引进(introduction)o 外来物种通过人类活动转移到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地区的过程有意引进(intentional introduction)o 用于农林牧渔生产、生态环境改造与恢复、景观美化、观赏、放生等目的,有意识地引进外来物种 无意引进 (unintentional introduction)o 在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中,伴随物资和人员的流动非故意地引进外来物种第三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流程(重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必要性:o 是检疫决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使检疫管理工作符合科学化、国际化的要求o PRA可保持检疫的正当技术壁垒作用,充分发挥检疫的保护功能o 强化植物检疫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增加本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机会o 开展PRA是遵守SPS协议及其透明度原则的具体体现。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程序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GB/T 20879-2007) 检疫性有害生物(QP)为例第一阶段:风险分析启动第二阶段: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第三阶段:有害生物风险管理第一阶段: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点(风险分析启动) 可能被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 可能会使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的传播途径,通常是一种进口商品 因检疫政策的修订而重新开始作风险分析开始阶段的结论o 在第一阶段结束时查明起点、有害生物和有关传播渠道及有害生物风险区o 收集有关信息,并查明有害生物单独或与某种传播渠道结合而成为植物检疫措施的可能对象第二阶段: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阶段(Pest Risk Assessment)o 对在第一阶段确定的需进行进一步评估的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清单逐个考虑并审核、归类,看是否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o 考虑因素:每个有害生物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有害生物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重要性的资料o 评估内容:其在PRA地区能否定殖以及扩散可能性和潜在的经济重要性, 确定其传入PRA地区的可能性 o 评估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包括环境、经济影响),或者评估种植用植物是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主要侵染源的可能性及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对种植用植物的经济影响o 传入:导致有害生物定殖的进入o 扩散:有害生物在一个地区内地理分布的扩展o 定殖: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步骤o 有害生物归类o 评估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o 后果评估有害生物归类o 有害生物的特性o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是否存在o 管制状况o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定殖和扩散的潜力o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潜力评估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o 进入的可能性o 定殖的可能性o 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进入的可能性o 有害生物进入的可能性取决于从输出国到目的地的传播途径、有害生物与它们接触的次数和数量o 途径数量越大,有害生物进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可能性越大o 为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查明传播途径o 有害生物通过原生地传播途径传播的可能性o 在运输或储存期间生存的可能性o 经现有有害生物管理程序之后有害生物仍然生存的可能性o 向适宜寄主转移的可能性定殖可能性将原发生地情况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情况比较。考虑以下因素: o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寄主的存在、数量和分布o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环境适宜性o 有害生物的适应潜力o 繁殖方式o 存活方式o 栽培技术和防治措施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将原发生地情况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情况比较。考虑以下因素: o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寄主的存在、数量和分布o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环境适宜性o 有害生物的适应潜力o 繁殖方式o 存活方式o 栽培技术和防治措施评估小结o 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总评o 查明在PRA地区生态因素有利于有害生物定殖的区域,即受威胁地区,可以是整个PAR地区或者其中的部分地区o 可将结果绘制出风险区划图评估种植用植物是RNQP的主要侵染源的可能性 o 种植用植物的有害生物生命周期数o 有害生物的繁殖生物学o 途径效率,包括传播机制和传播率o 继发侵染,从种植用植物传播到其它植物o 气候因素o 耕作方法,收获前和收获后o 土壤种类o 植物的易感染性o 传病媒介的存在o 天敌和/或拮抗生物的存在o 其他易感染寄主的存在o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普遍存在有害生物o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采用官方防治的影响或潜在影响评估小结o 确认种植用植物是RNQP的主要传播途径,PRA继续o 否则,PRA终止QP的后果评估o 假定有害生物在PRA地区中的受威胁地区已经定殖,评价有害生物将要造成的后果,包括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涉及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损失直接后果o 导致人体健康或福利的损失o 造成的农作物生产和林牧渔质量和产量的损失o 导致生态环境中生物物种数量减少和生存威胁o 控制措施(包括现行措施)及其效率和成本间接后果o 制定新的或修订原有的根除、控制、监测和补偿措施的费用o 对国内贸易或产业的影响,包括改变消费需求,影响其他产业对受直接影响产业的供给投入或产出的利用o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包括市场丧失或损失,为进入、保持市场而要满足新的技术要求以及改变国际消费者的需求o 对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包括降低生物多样性,危及濒危物种,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RNQP的后果评估o 评价RNQP对种植用植物预定用途的经济影响。风险因素包括o 产量的减少o 质量的降低o 控制有害生物所需用的额外费用o 收获或分级所需额外费用o 植物死亡补种需要的费用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阶段的结论o 将评估QP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或者评估种植用植物是RNQP的主要侵染源的可能性,与后果评估的结果综合起来,得出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结论,并根据中国所确定的适当保护水平,确认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如果风险不可接受,应进入下一阶段,提出风险管理措施建议;如果风险可以接受,或者由于无法管理而必须接受,则不必采取风险管理措施o 应说明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包括风险因素认识的不错和风险因素自身的变异o QP风险评估结论 定性评估,采用风险评价矩阵合并传入和扩散可能性与后果评估,得出风险等级,很低、低、中、高、很高风险 定量评估,得出传入和扩散可能性的概率和后果的损失数值o RNQP风险评估结论:所评估有害生物是主要侵染源的定性或定量结果及描述第三阶段:有害生物风险管理(Pest Risk Management)o 评价和选择方案以减少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扩散的风险,或者减少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对种植用植物预订用途产生不可接受经济影响的风险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GB/T 20879-2007)确定风险管理措施的原则要求o 低成本高效益原则o 最小影响原则o 等效原则o 无歧视原则低成本高效益原则o 风险管理措施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o 提出具有较低成本和较高效益的风险管理措施最小影响原则o 风险管理措施不应对贸易产生不必要的限制,除非对贸易影响大的风险管理措施比对贸易影响影响小的风险管理措施更容易被输出国家或地区所采用o 措施的应用范围应该限于可有效保护受威胁地区所必需的最小区域o 如果现有措施有效,就不应该增加新的措施等效原则o 风险管理措施不应对贸易产生不必要的限制,除非对贸易影响大的风险管理措施比对贸易影响影响小的风险管理措施更容易被输出国家或地区所采用o 措施的应用范围应该限于可有效保护受威胁地区所必需的最小区域o 如果现有措施有效,就不应该增加新的措施非歧视原则o 对于已在PRA地区定殖,但分布局限并在官方控制之下的QP以及RNQP,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不应该比在PRA地区已经使用的官方控制措施更严格o 对于植物卫生状况相同的国家,不应该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 QP风险管理措施建议o 针对植物和植物产品的措施o 预防或减少植物感染的措施o 确保生产地区产地或生产点或作物没有有害生物的措施o 其它措施针对植物和植物产品的措施o 准备输出植物和植物产品的特点要求o 植物和植物产品的除害处理 o 入境时检查植物和植物产品o 入境后隔离措施o 限制植物和植物产品的用途、销售和入境时间、数量o 禁止入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或者禁止入境植物的某些部分(器官)预防或减少植物感染的措施o 对作物大田或生产地点进行处理o 限制货物成份,使货物由属于抗性品种或不大容易受影响的品种的植物构成o 在特别保护条件下生长植物(温室、隔离)o 在某个年龄或一年中的特定时间收获植物o 按许可计划生产确保生产地区产地或生产点或作物没有有害生物的措施o 要求入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来自非疫区、非疫产地和非疫生产点,并进行查验,确认不携带有害生物其它措施o 有害生物的自然扩散包括通过飞机、风、昆虫或鸟等传播媒介和自然迁移传播有害生物。如果有害生物可通过自然扩散传入,要求在原产地采取控制措施,同时进行监测,要在有害生物进入之后能及时进行封锁或根除o 关于旅行者及其行李方面的措施可以包括对象明确的检查、宣传和罚款或鼓励措施o 对于受污染的机械或运输方式(船、火车、飞机、公路运输),可以进行清洗或消毒RNQP风险管理措施建议o 一般容许量o 种植用植物的预定用途o 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流行学特性o 寄主的感染性o 取样程序、检测方法、鉴定的可靠性o 有害生物水平与经济损失间的关系o PRA地区的气候和栽培情况容许量考量因素o 种植用植物的预定用途o 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流行学特性o 寄主的感染性o 取样程序、检测方法、鉴定的可靠性o 有害生物水平与经济损失间的关系o PRA地区的气候和栽培情况零容许量o 对于种植用植物的预定用途,种植用植物是唯一的RNQP侵染来源,只要种植用植物中有这种RNQP就会导致不可接受的经济影响o 正在实施的官方控制措施中,已经确定对种植用植物上特定RNQP的容许量为零,对输入的预定同样用途的种植用植物上同样的RNQP的容许量就可以是零具体管理措施o 要求对产区采取的措施o 要求对产地采取的措施o 要求对种植用植物的亲本材料采取的措施o 针对种植用植物货物本身的措施风险分析报告o 详细记录PAR整个过程,形成报告,包括o PAR背景o 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内容o 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 作业点评o 外来入侵物种及其主要共性特征o 外来入侵物种主要入侵途径及防治方法外来物种: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损害或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主要特征: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实例o 比利时梨输华风险分析报告o 泰国番茄种子输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报告o 红火蚁风险分析报告第四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信息来源CLIMEX介绍o 该软件是由澳大利亚热带害虫管理研究中心联合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Commonwea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于1999年开发的预测物种潜在适生区的软件o 该软件功能比较强大,具有与GIS与气候数据库的接口o 可比较不同年份的气候差异,计算各种气候指数,从而可与某个入侵物种原产地的气候条件相互比较o 有较好的作图功能,输出直观性强CLIMEX在建模中的两个假设o 气候是影响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增长指数、胁迫指数和限制条件(滞育和有效积温)描述物种对气候的不同反应,这2组参数构成生态气候指数,作为全面描述物种在某地区和年份适合度的指标o 将物种生命周期分为两个时期,即适合其种群增长时期和不适合甚至危及其生存的时期CLIMEX的指数和表征的意义o 增长指数:包括温度指数(TI)、湿度指数(MI)和光照指数(LI)o 胁迫指数:包括冷胁迫(CS)、热胁迫(HS)、干胁迫(DS)和湿胁迫(WS)o 交互胁迫指数:湿-热(HWX)、干-热(HDX)、湿-冷(CWX)和干-冷(CDX)o CLIMEX可根据增长指数计算出种群增长指数(GI),然后在综合胁迫指数、交互胁迫指数和限制条件(滞育和积温)即可得到生态气候指数(EI)o 模型以生态气候指数衡量尺度来预测其它地点的气候条件对物种的适宜程度:EI0,则表示该地点不适合物种生存;EI0,物种能够在该地点生存;EI值越大表示适宜度越高,EI值的大小范围为0100CLIMEX应用实例o 西花蓟马在中国适生区的基于CLIMEX的GIS预测o 基于CLIMEX的橘实锤腹实蝇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o 基于CLIMEX的桔小实蝇在中国适生区的预测MARYBLYT模型o Dr. Paul Steiner and Gary Lightner, 1989 Department of Botany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o MARYBLYT模型是一种综合性的计算机模型, 能预测苹果和梨火疫病的花、枝、溃疡、损伤枯萎等各个阶段症候出现时间和侵染严重性。但不能预测根部枯萎症候MARYBLYT模型输入变量o 环境参数: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降雨量、叶片湿度o 计算参数:日积温和小时积温o 寄主植物:物候期(萌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信息来源 完善的资料和必要的信息系统是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础,包括:o 有害生物及其实际或潜在环境的事实型信息o 解释其分布、行为、潜在损失的信息分析及辅助诊断系统o 评估其扩散、定殖、经济影响的信息预测系统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所需的信息o 有害生物名称、寄主范围、地理分布、生物学、传播方式、鉴别特征和检测方法等o 寄主植物及农产品及其地理分布、商业用途及价值资料o 有害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即症状、危害、经济影响、防治方法和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PRA所需的信息资料清单(EPPO)生物PRA地区定殖的潜力名称和分类地位有害生物分布的生态区与已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关系被保护植物的记录与检查相关的鉴定方法有害生物逆境和利境的气候条件检测方法PRA地区的气候条件 国际贸易中主要寄主植物的类型对出口商品的影响国际贸易中寄主截获记录防治措施对防治其他有害生物的影响国际运输中其他方式的纪录使用杀虫剂的副作用从初发区至PRA地区的特定途径防治费用事实型信息o 数据库 o 国际信息互联网数据库o EPPO建立的植物检疫QP数据库o EPPO与CABI合作的欧盟植物检疫资料单数据库o FAO开发的全球检疫信息系统o Genbank、GSDB解释性信息o 以地图的形式展示有害生物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maps of quarantine pests for the EU and for the EPPO决策信息o 专家组( Expert Panel)o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o 诊断检索系统(Diagnostic Key System )专家组( Expert Panel)o 对生物系统具有丰富和渊博知识的一组专家o 缺乏必要的调查数据时,估计病虫害对作物造成的损失和进行其他决策往往采用专家组意见o 诊断检索系统(Diagnostic Key System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o 专家系统是指模拟人类决策过程的计算机程序o 旨在分析有害生物的暴发,根据田间观察和气候数据,提出实际防治的措施PESKY专家系统信息来源和风险评估诊断检索系统(Diagnostic Key System )o 用于病虫害的诊断和鉴定o 诊断检索系统往往是分类信息系统的一部分预测信息o 在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中,可分对时间和空间的预测o 对时间的预测是指根据现有信息对将来的风险评价o 对空间的预测是指根据许多点的信息,对一定区域所作的风险估计o 非模型方法即指专家组的意见,主要根据专家的知识和专业经验o 模型的方法不仅能提供传入的有害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而且能反映寄主、病原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如MARYBLYT地理信息系统(GIS)o 组织和存储数据o 监测和管理资源o 模型及相关研究第五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植物卫生技术贸易壁垒风险相关概念o 风险:未来损失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其它含义:o 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o 实际与预期结果的差异风险因素o 风险因素:促使某一特定损失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扩大其损失程度的原因o 自然风险因素:由自然力量或物质条件所构成的风险因素o 道德风险因素: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即是指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和人身伤亡的原因或条件o 心理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即是指由于人们不注意、不关心、侥幸,或存在依赖保险心理,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和加大损失的严重性的因素风险事件(或风险事故)o 风险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o 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o 风险事故意味着风险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损失o 在风险管理中,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或消失,即经济损失o 直接损失是由风险事故导致的财产本身的损失和人身的伤害o 间接损失则是由直接损失引起的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责任损失等风险的特征o 客观性o 普遍性o 社会性o 不确定性o 可测定性o 发展性风险识别o 风险管理人员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全面和连续地发现经济单位面临的财产、责任和人身损失风险o 收集风险事故、风险因素、损失暴露和危害等方面信息的过程风险识别方法l 风险清单分析法l 现场调查法l 财务报表分析法l 流程图法l 因果图法l 事故树法事故树法外来入侵物种环境风险评估o 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o 评估前的准备 o 风险评估 o 结论和建议 基本原则预先防范原则o 在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可能引进的外来物种无害时,应认为该物种可能有害o 即使评估认为其风险是可预测和可控制的,也应该开展长期监测以防范未知的潜在风险o 对有意引进的外来物种,即使评估不能证明其存在风险,也应遵循先试验后推广、逐步扩大利用规模的步骤 逐步评估原则o 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应按照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的步骤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开展 工作程序o 第一阶段进行评估前的准备,收集评估区域基础信息,明确拟评估对象,决定是否进行风险评估o 第二阶段开展风险评估,分析发生入侵的可能性及生态危害o 第三阶段做出结论和建议,确定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结果,判断环境风险是否可预测并可接受,提出防控建议或替代方案。评估前的准备 o 收集基础信息o 明确拟评估对象 o 决定是否进行风险评估 收集基础信息 o 受外来物种影响区域的环境经济现状 o 外来物种的引进途径 o 外来物种的生物学特征 o 外来物种的管制状况 o 已有的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情况o 外来物种的危害 明确拟评估对象 o 外来入侵物种,需要评估其引进可能性、建立自然种群可能性、扩散可能性和生态危害o 虽不能在当地建立自然种群或进行自然扩散,但由于不适当的生产措施可能导致其产生经济和环境危害的外来物种,只需要评估其生态危害 决定是否进行风险评估o 除非拟评估对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否则应当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o 该物种曾经进行过有效的评估,并且影响入侵的主要因素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o 该物种已在评估区域广泛分布 风险评估 o 引进可能性的评估o 建立自然种群可能性的评估 o 扩散可能性的评估o 生态危害的评估 引进可能性的评估(有意引进)o 对于有意引进的外来物种,需要分析的是引进该物种的目的,这可能关系到该物种的建立自然种群和扩散的可能性引进可能性的评估(无意引进)o 该外来物种与拟开展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原料、辅料、运输工具等物资、人员流动的联系,包括携带外来物种的方式、时间、数量、频度、强度等信息;o 原产地有无该外来物种分布和发生,有无监测以及监测结果;o 原产地采取的有害生物管理措施(化学、生物、人工控制措施);o 在原产地或运输和储存期间对货物采取的商业措施;o 在原产地及我国常规口岸检疫中能否检出及其难易程度;o 存储和运输条件以及运输的速度;o 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该外来物种的存活能力和繁殖能力,生活史及其长短;o 针对有害生物的专门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建立自然种群可能性的评估 o 对依赖人工繁育的外来物种,不需要评估其建立自然种群的可能性o 外来物种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包括对气候、食物、寄主、土壤的适应范围以及对极端气候、水分胁迫的耐受能力;o 外来物种的繁殖能力,包括无性繁殖、自交、生命周期期限、每年的代数、休眠期、建立种群的最小种群数量;o 有无适宜外来物种生存的栖息地及分布,包括气候、土壤、食物条件等;o 有无外来物种完成生长、繁殖、扩散等生活史关键阶段所必需的其它物种,如与之共生的生物、寄主、传粉媒介生物、卵孵化的生物、帮助种子扩散的生物、转主寄主的种类和分布;o 有无有利于外来物种建立种群的人为因素,如栽培措施、有利的人工生长环境扩散可能性的评估o 对依赖人工繁育的外来物种,不需要评估其扩散的可能性,否则考虑其扩散能力、阻止扩散的自然障碍、人类活动的影响等;o 外来物种的扩散能力:如植物繁殖体的可动性,繁殖体的重量、大小、体积、特殊构造(翅、剌钩、气囊等),动物的洄游、迁徙距离、迁飞能力;o 有无阻止外来物种的扩散的自然障碍:如山脉、江河、海洋等;o 人类活动对扩散的影响:通过原料、辅料、运输工具等物资、人员交流扩散的可能性生态危害的评估 o 从环境危害、经济危害和危害的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o 环境危害: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和特有种、重要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QC/T 1230-2025电动客车轮边驱动桥
- 2025年手工艺外贸专员笔试模拟题库
- 2025年宠物摄影宠物肖像题集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操作测试题及解析
- 2025年美容美发设计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路桥工程施工监理专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景观设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财务总监竞聘笔试模拟试卷答案解析集
- 2025年教育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施工钢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学
- 《腹腔镜操作方法》课件
- 《高等数学》说课文档
- 运动训练学PPT-运动训练学
-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5章三角函数微专题5三角函数中的最值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入厂新员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上学期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共17张PPT)
- (11.7.1)-12.7-肺性脑病病理生理学
- 医药电子商务复习题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GB/T 1303.4-2009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第4部分:环氧树脂硬质层压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