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复习教案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复习教案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复习教案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复习教案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现象复习教案 【教材分析】 本章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突出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一)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本章对光的规律性知识,尽量安排为探究性的。这些探究活动是根据实验、演示实验或者小实验演化而来,老师们都熟悉。探究实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先不给实验结论,要求学生自己通过活动获得结论。由于探究具有悬念,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处理好实验的关键问题,自主地得出主要结论。(二)不过分强调科学自身的逻辑性和规律的严密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反射定律降低到反射规律水平,主动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吻合,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学会学习打基础。学生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获得的事实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关系。至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以及它们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的说法,教材中不强调。这样虽不很严密,但不会在学生认识实际问题时产生障碍。折射定律历来是初中生学习的难点。本章对光的折射知识定位较低,重点研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玻璃中光线偏折的方向,只提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的结论。至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对学生要求不高,能听懂就可以了,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三)强调实验的作用初中物理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实验。一如既往,本章仍然突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直接获得生动的实验事实,体会、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以及学会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技术相结合,用于引导掘进的方向;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剖析神话故事;光传递的信息,可以发现宇宙之大;平面镜成像在视力检查上的应用,光的能量方面的应用太阳灶,以及海市蜃楼、热谱图、驻钞机;等等,都充满了魅力和活力。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提供身边具有活力的新鲜事例于教学之中。物理学习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的重要途径。本章的一些栏目中的内容是需要教学处理的。学生要适应现代化的生活,需要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希望学生在多种学习活动中成长。【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光源2、 知道光的反射以及反射的应用、反射的类型3、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 知道光的折射以及色散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对本章系统的复习,培养学生一般的归纳和概括能力2、 通过学生共同的活动和练习,达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3.光的折射定律.教学难点1.光学知识的实际应用.2.运用光学知识完成光路图.【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导入:课题导入预习检测(或复习检测)知识点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应用: 激光准直。123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例题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例题2 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树在水中的倒影 B立竿见影 C冰透镜向日取火 D鱼翔浅底例题3 如图所示,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这主要利用了(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曲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例题4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_形的。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 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例题1 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例题 2 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60 B90 C120 D150图4例题 3 (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图3中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大小;图3例4 如图4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三、平面镜:(1)平面镜: 1、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大小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虚像”“像、物关于镜面对 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4、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 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凸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例1 下列设备主要利用平面镜来工作的是( )A、潜望镜 B、显微镜 C、照相机 D、电影机例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例3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6),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例4、作图题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2、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四、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例1: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 B、小孔成像 C、灯光下的手影 D、山在水中的倒影例2: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B湖边夜景C筷子变弯折D汽车观后镜日偏食A例3 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例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斜插在盛水玻璃杯里的铅笔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三原色颜料混合后与三原色色光混合后的颜色是一样的D用照相机照相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例5 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 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能力提升训练: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来解释。2.平静的池水深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则( )月亮在池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A. 2m B. 4m C. 3.8105km D. 3.8105km+2m3.如图所示,电视遥控器对着天棚也能遥控电视机。图中从A点发出的光经天棚MN反射后射入电视机的接收窗口B,试画出其光路图。4、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如果在图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5、 如图8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其入射光线及与人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玻璃砖6、 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7、 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9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