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01版三年级下册《老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_第1页
北师大2001版三年级下册《老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_第2页
北师大2001版三年级下册《老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_第3页
北师大2001版三年级下册《老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_第4页
北师大2001版三年级下册《老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北京的春节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生字13个。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讲的什么。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段精彩的画面,快来看看吧!录像播放:春节人们联欢的局面以和挂灯笼、贴对联、选购中国结、舞狮子、敲锣打鼓的局面。师:看完画面,你想到了什么,一起来说一下!生:过年了,春节到了。师:板书:春节春节你熟悉吗?来说说吧。生1:春节可以放鞭炮生2:春节要贴对联生3:春节可以收到压岁钱生4:春节有许多好玩的,春节还要回老家探亲,和老家的人一起过节。师:提起春节,咱们真是有说不完的话,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爷爷一起到许多年前的老北京去看看,看看那时候的人是怎样过春节的。(课件:老北京过春节的图片。补充课题:老北京的春节。齐读课题。) 想去看看吗?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的朗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笔圈出来,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2、 先学分享1、多音字假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假,假如;一种是假,放假。2、近反义词热闹-喧闹 忙碌-繁忙 热闹-冷清 忙碌-悠闲3、 形近字 彻夜不绝 坚决4、 词意:色如翡翠:就是颜色像翡翠一样青绿。腊八蒜: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师:你可真会读书,你的解答非常正确。截然不同:就是一点也不相同的意思。文中请大家把目光看向第五自然段,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说的是这两天的景色完全不同。(提示书写“截”)5、 春节民俗冰灯:用冰做的一种灯,中间放上蜡烛或灯泡。春节民谣: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晚上放烟花,包水饺,看春晚,贴对联的习俗元宵节唱大戏,舞狮子等风俗习惯(图片展示)师:生字读得这么好,送同学一串鞭炮吧,来我们一边放鞭炮一边读生字,看谁读得又快又好。(课件:生字游戏点爆竹)生:抢读生字。(爆竹爆开,出现词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到底怎样呢?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热闹。生:喜气洋洋。师:板书“热闹”师:这么热闹的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板书腊月),一直持续好长时间,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生:结束了。(板书:腊月 热闹 正月十九)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腊月初八、腊月十九、除夕、大年七年级、元宵节、正月十九)四、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师:春节有这么多重要的日子,请同学默读课文,说说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天,说说你的理由。生:(默读课文)师:画完了吗?个人汇报生1:我喜欢除夕这个自然段,我觉得除夕很热闹。师:把你认为热闹的句子读读吧。生1:到了除夕可真热闹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师:看来除夕的事情可真多,除夕的夜晚可真热闹。谁来把这个段落读一下?生:读第4自然段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生1: 我觉得读得不太好,他的句子读得不流利,没有读出除夕的热闹,那个“鞭炮声日夜不绝”没有读好。生2:我觉得读得还可以,但是他读得不够热闹。生3:我觉得“团圆饭”这一句应该读得很好吃,叫人很想吃才行。生4:我补充一下。“出门在外的人,肯定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句话应该读得再快一点,因为团圆饭很香,那些人就像闻到了香味,走得很急。(师默许地点头)生5:我觉得应该读出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很喜欢新衣服的感情。因为过年的时候我穿上新衣服我就很高兴。生6:门外贴着红红的对联,屋里贴着年画,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我觉得很热闹。生7: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我觉得应该读得再香一点,因为每一家都做年菜,香味都飘了出来。点评:通过以上学生之间的读书交流,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评价已经不单纯去评价他人读书的好坏,而是随同着自身对句子的理解和感悟来进行评价,把评价与交流阅读体会结合起来。师:你会读了吗?就像刚才我们说的那样读,你自身试试吧。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师: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生1:有感情读课文。师:谁想和她较量一下?生2:有声有色地读了一遍。师:这才叫读得有滋有味,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一遍。生:齐读课文(除夕一段)。师:刚才有同学不明白“守岁”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生1:“守岁”就是过年的晚上大家一起吃饭。生2:“守岁”就是除夕的晚上,出门在外的人赶回家里来,吃团圆饭。看联欢晚会,等着新一年的到来。师:老师再来补充一点,“守岁”就是到了除夕夜,人们点亮灯火,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块聊天,一整夜不睡觉,期待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师:其实,我们现在也有“守岁”的习俗。让我们重温守岁的情景,再一次感受当新年的钟声敲起时的局面吧。( 春节晚会片断:12点钟声响,人们欢庆新一年的到来。)看到了吗?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来到了。(课件上日历翻到了大年初一)刚才谁选的这一段?请你来读一下你画的这段中热闹的句子。点评:“守岁”一词的处置非常巧妙。首先通过师生交流初步理解了意思,又通过春节晚会12点钟声敲响的片断播放,再现了热闹的情景,唤起学生对春节的美好回忆,又自然过渡到下一段“大年初一”一段的学习。生1:大年七年级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还能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师:你来看一下,为什么说大年初一的景象和除夕截然不同呢?找到了吗?找到了你来读一下。生1: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同时,城内城外的庙会也开放了,小小朋友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可以骑毛驴,看美景,还能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师:说得非常棒,回答得也很完整。谁还能分别说说?生2:大年初一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除夕人们在家里做年菜。生3:除夕的晚上那一家都是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都很忙,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庙会也开放了,可以看美景。生4: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可以逛庙会,骑毛驴,看美景,很悠闲。除夕的晚上要赶做年菜,吃团圆饭,人们很忙碌。师:真是不得了,你用“忙碌”和“悠闲”这两个词概括了除夕和大年初一截然不同的景象。师:(小结)除夕的晚上是热闹的,贴年画,穿新装,红红的对联,日夜不绝的鞭炮。而大年初一是比较悠闲的,人们可以逛庙会,骑毛驴,看美景,还可以买自身喜欢的玩具。所以说大年初一的景象和除夕截然不同。谁想来读一读除夕的热闹和大年初一的悠闲?好。我们男女生各推荐一名同学来打擂台。师:你想读什么?(问男生)生:除夕的热闹师:(对女生)那你就来读读大年初一。生: 两人分别读课文4、5自然段。师:谁读得好?生1:我觉得男生读得好,他读得很流畅,也很有感情。生2:我觉得女生读得好,她的声音很洪亮,而男生的声音很小。生3:我觉得他们读得都很好,男生读得很有感情,女生的声音很洪亮,他们都读得很流畅。可以说他们各有特色。点评:教师抓住“截然不同”一词,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既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截然不同”的意思,又把大年初一和除夕的景象做了细致的比较。男女生竞赛的读书,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师:老师就送给他们一个“旗鼓相当,各不相让”的评价,好不好?大年初一过完了,同学们可别停下脚步,更精彩的还在后面,更精彩的是生:元宵节。师:除夕,大年初一过后,元宵节到了,春节的高潮到了。哎,同学们,除夕和大年初一就够热闹了,老舍爷爷却说更热闹的是元宵节,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生:讨论(教师巡视)师:好,哪个小组起来说一说,你们研究的结果是怎样的。生1:我们小组的意见是元宵节的月光很明亮,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所以说元宵节是最热闹的。生2:我来给他们补充一下,元宵节还要吃元宵,所以很热闹。生3:元宵节有很多的灯,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很好看。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生4: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还有叮咚作想的小铃铛呢灯很多,所以很热闹。生5:街上有各种冰灯,小小朋友们好奇,大人们就会带着他们去看,街上人很多,就会很热闹。生6:我提一个问题,假如元宵节那天刮大风,灯笼不就全部刮跑了吗?生5:不会,元宵节那天不会刮大风。生6:那要是刮呢?生7:老铺的灯笼会拴得很牢的。不会刮跑。生8:元宵节那天的风会很小。因为元宵节明月当空,是晴天。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元宵节除了灯还有什么?生:还有月光。师:(小结)刚才同学说除夕是热闹的,但没有月光,而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到处是灯,天上是灯,地上是灯,家里也是灯。头顶明月当空,地上灯火通明,太美了,怎能不说春节的高潮是元宵节呢?点评: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元宵节”一段的学习,通过合作和展开争辩,理解了元宵节是春节高潮的原因,解决了不明白的问题。师:老北京的灯会我们是看不到了,但我们这里也有灯会,来,看看去。(课件播放花灯图片:宫灯花灯冰灯龙灯)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个合适的词形容看到的灯。生: 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五光十色 点评: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兴趣。师:各种各样的花灯,令人耳目一新,谁能不喜欢呢?这么热闹的灯会,你们想不想读一下呢?学生读课文师:同学们读书的热情这么高,连老师也被感染了,我们一起来读。(引读)元宵一上市,生:春节的高潮就到了。师:除夕是- 生:热闹的师:可没有- 生:月光师:元宵节呢-生:恰好是明月当空。师:处处- 生:张灯结彩师:整条大街-生:灯火通明师: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生: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师:家中也有灯-,生: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师:除了看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