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管人员继续教育心得.docx_第1页
安管人员继续教育心得.docx_第2页
安管人员继续教育心得.docx_第3页
安管人员继续教育心得.docx_第4页
安管人员继续教育心得.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广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工作单位: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学号:8-135姓名:周帮亮 日期:2016年8月15日学习心得于2016年8月11日至8月14日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对广州市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继续培训教育,是对“三类人员”开展安全管理的一种“充电”,有助于“安管人员”在工地的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的管理水平。作为本次第8期学员,学习心得如下:1、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丰富了我们安全管理的知识,提高了我们安全管理的水平。 本次培训学习使我明白了依法管理,更好地用法律、法规指导我们施工过程中实践工作。本次专家在课堂上解答了学员提出不懂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了各种事故的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我们学员实实在在学到了更全面的知识,提高了我们学员的安全管理水平。2、 专家讲解的内容系统全面,理论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富有指导性。广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教材,内容丰富,系统全面,通过对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学习,我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开阔了思路,扩大了视野,能使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各位专家讲课各有特色,生动活泼,不仅理论上进行系统讲解,具体技术细节上给我们进行指导,讲解案例细致,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案例,给我们以后工作中,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对安全生产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们安全生产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论基础,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3、 培训效果显著,进一步指导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 通过培训学习,指导了我们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针对每个工地的实际施工环境,进行环境因素分析,及危险源的辨识,安全风险评估,来确定危险源的部位,根据危险源的根源、状态、特性来编制控制危险源的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综合演练,从而排除安全隐患,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筑施工的起重机械,升降机械,从安装前,必须进行检查,是否有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制造证明,安装前备案情况,安装单位的资质,安装人员的上岗证,安装前必须有安监单位下发的“安装告知”,并有监理单位审批好的安装方案安装单位才可以安装;安装起重机械前,必须有安装过程中的应急预案,必须对安装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三级安全教育,安装人员的人数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即塔吊7人(1名司机,1名塔吊指挥,1名电工,4名安装工),施工升降机6人(1名司机,1名电工,4名安装人员),当出现4级以上的大风,安装人员应立即停止安装。起重机械安装好后,必须经过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由监理单位见证下,进行验收,只有在验收合格后,并受到安监单位下发的使用登机牌后,才可以使用。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必须经常检查起重限制装置及限位装置,刹车系统,供电系统,吊钩的保险装置,钢丝绳,滑轮,地脚螺栓及标准节螺栓,附墙件,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维修保养单位修理,让保养单位定时进行维修保养。施工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司机必须持证上岗,经常检查刹车系统,限位器(上、下限位器)是否灵敏,防坠器是否有效,层间门是否插好,附墙件是否松动,滑轮、齿轮是否磨损,通讯系统是否畅通,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维修保养单位进行维修,并每月定时对施工升降机进行维修维修保养。专家在讲课时,一些塔吊事故倒塌案例,主要是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无证上岗,人员数量不够,配合不当,通讯不畅,液压油泵失灵,超4级以上大风作业,导致塔吊失去平衡。施工升降事故案例,往往是,防坠器失效未去年检,导致施工升降机自动坠落;上限位器失效,导致施工升降机冲顶。针对起重机械事故高发的现象,我们时刻警钟长鸣,加强对塔吊、施工升降的安全管理,及时检查、跟进、整改,将安全隐患尽早排除,避免事故发生。建筑施工的临时用电方面,根据现场的用电设备分析及平面布置,确定电源进线、配电室,配电装置的位置及配电走向,进行负荷计算,设置配电系统,设计防雷装置,确定防护措施及防火措施。工地施工用电必须采用TN-S保护系统,采用“五线制”,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使用“一机、一闸、一漏”。用电设备接零、接地保护必须一致,不得混接,用电设备必须重复接地。案例中提到的触电事故,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用电意识,不懂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电线拖地、泡水、无接地。安全用电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重要方面,对工人进行安全用电知识培训教育,增强工人安全用电的意识,可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事故高发的原因是,临边、洞口防护措施不到位,工人违反劳动纪律,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安全意识差,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三级教育,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为了防范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我们工地在建工程的楼面临边、屋面临边、阳台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在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预留洞口按规范进行安全防护。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工人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系好安全带,禁止工人酒后作业,禁止工人破坏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警示标志,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让工人认识到高空坠落事故的严重性。 四、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使我们认识到加强消防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防火工作,首先从易燃易爆危险品方面进行管控。临时用房特别是板房,板材必须使用燃烧性能达到A级标准,建筑层数不超过3层,每层使用面积不大于300m,超过3层或建筑面积大于200m的必须设置两个疏散通道,走道净宽不小于1m,疏散门与疏散楼梯的最多距离不应大于25m,疏散梯净宽大于1.5m,房间面积不大于30m,房间内任意点距疏散门距离不大于15m。木方、模板等周转材料堆场必须设置灭火器。易燃易爆气体及油漆等化学产品必须设置专门仓库,配备灭火器,设置防爆开关及防爆灯具。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必须采用阻燃安全网,设置大于DN100消防水管,配置消防水池及加压消防水泵,每个楼层必须设置消防箱,并配置消防带、消防枪,每层梯口放置2个灭火器;既有建筑的安全改造必须设置阻燃安全网,临时通道的安全网必须采用阻燃安全网。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或其他易燃易爆危险物资作业时,应保存良好通风,作业场所严禁明火,并应避免静电。 规范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作业人员具有相应资格,作业前应对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配置灭火器,设置火花斗,并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后必须清理周围现场,确保火源彻底熄灭后,才可以离开现场。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必须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严禁使用老化或失去绝缘性能的电气线路,及时更换破损、烧焦的插座、插头,每个回路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电箱2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物品,并设置消防通道。灯具要保持安全距离,普通300mm,碘钨灯保持500mm。氧气、乙炔瓶及附件必须完好、合格、有效。乙炔瓶的减压阀、回火防止阀必须是合格的产品,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严禁碰撞、敲打、滚动、暴晒气瓶。氧气、乙炔的工作间距不小于5m,气瓶距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m。使用气瓶前首先检查气瓶的气密性,并采用避免气瓶泄露的措施,严禁使用老化漏气的气绳。工地防火第二方面,控制人的用火不安全行为。工人宿舍严禁使用电饭煲、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严禁工人在床上抽烟,严禁工人在宿舍乱拉乱接电线,并任命宿舍防火责任人,液化气瓶与炉灶保持安全距离,宿舍配置足够的灭火器。工地施工时,严禁明火,设置吸烟区,电线架空处理。专家在课堂说讲的火灾事故案例,主要原因是对用火、用电、用气管理不到位,防范火灾发生的措施不完善,事故的责任人防火意识淡薄。一次次可怕的火灾事故,造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顿然消失,破坏了一个个完整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我们要以此为鉴,加强防火管控,尽量减少或避免火灾事故发生,确保顺利安全施工。 五、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们认识到警钟长鸣,防患以未然的必要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安全生产的方针,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时刻注意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落实安全教育制度,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时刻提醒工人可能会出现的事故,让工人保持提高防范意识,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患以未然。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安全检查制度,每天及时检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坚决不能放过,切实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并检查整改的落实情况,直到安全隐患全部排除。总之,通过本次继续教育培训,我深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