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75钢轨论文3.pdf_第1页
U75钢轨论文3.pdf_第2页
U75钢轨论文3.pdf_第3页
U75钢轨论文3.pdf_第4页
U75钢轨论文3.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8 卷 第 6 期 2 0 0 7年 1 1 月 中 国 铁 道 科 学 CHI NA RAI LW AY S CI ENC E V0 1 2 8 No 6 No v e mb e r 2 0 0 7 文章编号 l O O l 一 4 6 3 2 2 0 0 7 0 6 0 0 1 9 0 6 在役 U 7 5 V和 U7 1 Mn钢轨伤损及其统计分 析方法 刘学文 田常海 邹定强 1 京沪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 北京1 0 0 0 3 8 2 铁道科学研究院 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北京1 0 0 0 8 1 摘要 利用获得的年钢轨伤损量与对应累计通过总重和每 日记录的钢轨伤损量与对应的累计通过总重的 数据 研究钢轨发生伤损的特点并进行误差分析 结果表明 在累计通过总重较大时 钢轨累计伤损量与累计 通过总重服从二次函数拟合关系 其导数表示钢轨重伤速率 是累积通过总重的一次函数 钢轨重伤量不会有 突变点 拐点 不会迅速进入到疲劳状态 但随累积通过总重的增加呈二次方增加 应用二次函数拟合累计伤 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的方法推导出钢轨伤损的拟合公式 据此可获得具体线路对应一定通过总重下的钢轨伤损 量 关键词 钢轨伤损 伤损规律 加权统计 U7 5 V U7 1 Mn 中图分类号 U2 1 6 4 2 4 文献标识码 A 影响钢轨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 如线路通过总 重 伤损程度 钢种 轴重 机 车类 型及 运行 速 度 轨下基础类型 道床板结程度 线路平纵面以 及线路的维修和养护情况等 有些 因素可以精确计 算 但很多因素具有模糊性 很难用 1 个包含上述 因素的公式计算钢轨的合理使用期 限 而且经轧制 的钢轨并 非各 向同性 含有 夹杂物 具有初始 缺 陷 实践表明 1 钢轨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之 间符合一定的拟合关系 文献 1 叙述了原苏联学者提出的钢轨累计 伤损量与相应通过总重服从指数 函数 关 系 文献 2 统计了我国钢轨伤损数据 认为钢轨累计伤损 量与累计通过总重服从二次函数关系 我们利用一 些工务段提供的 日记录钢轨伤损量与相应通过总重 的数据 研究利用年钢轨累计伤损量与通过总重数 据获得伤损关系及其误差 为了比较不同钢种钢轨 的使用效果和伤损情况 必须获得相近的运输和设 备条件下及相同通过总重下钢轨伤损量数据 而这 些数据的获得是建立 在可靠统计方法之 上的 为 此 本文提出了钢轨加权伤损统计方法 并在此基 础上给出u7 5 V和 U 7 1 Mn 钢轨加权伤损数据及其 方程 1 在役钢轨累计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 重的拟合公式 钢轨使用 1 个大修周期需经历较长时间 大多 数工务段只统计或保 留年钢轨的伤损统计数据 而 不长期保存钢轨伤损发生的具体时间 研究大修周 期内钢轨的伤损规律 必须对钢轨的伤损情况进行 统计分析 研究钢轨 的伤损量与通过总重的关系 分析利用年钢轨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数据和应用 日记录的钢轨伤损量与相应通过总重数据 获得钢 轨累计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数据的误差 北京铁 路局沧州工务段和上海铁路局蚌埠工务段提供了钢 轨大修周期内每日 钢轨伤损记录 表 1 和表 2 分别 为津浦线下行 K3 0 一K1 3 0以及津浦线上行 K8 4 3 K9 8 6直线区段 在役钢轨在指定 累计通过总重下 伤损量的指数函数和二次函数拟合值及其误差 分析表 1和表 2可以看出 在累计通过总重较 小时 指数函数拟合值 与真实值 的误差较二次函数 拟合小 在累计通过总重较大时 指数 函数拟合值 与真实值的误差较二次函数拟合大 利用年钢轨伤 损量和通过总重数据获得的拟合值与利用每 日记录 的钢轨伤损量和通过总重数据拟合值与实际伤损量 的误差基本相同 并且在二次函数拟合和累计通过 收稿 日期 2 0 0 7 0 4 0 3 修订 日期 2 0 0 7 0 8 0 8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 金资助项 目 5 0 2 7 1 0 4 8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 目 2 o o 2 G o 1 9 作者简介 刘学文 1 9 6 2 一 男 辽宁阜新人 研究员 维普资讯 2 0 中国铁道科学 第 2 8卷 表 1 在役钢轨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指数函数拟合及其误差 表 2 在役钢轨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二次函数拟合及其误差 维普资讯 第 6 期 在役 U7 5 V和 U7 1 Mn钢轨伤损及其统计分析方法 2 1 总重大于 3 0 0 Mt 情况下二者之间的相对误差较小 图 1和图 2分别为北京局沧州工务段提供 的津 浦线下行 K3 0 K8 0和 K8 0 KI 3 0直线 区段伤损 量与累计通过总重及其二次函数 回归曲线 从 图 1 和图 2 看出 利用年钢轨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数 据点获得的回归曲线 在钢轨伤损的开始阶段 通 过总重小于 1 4 0 Mt 与数据点的误差较应用每 日 记录的伤损数据与累计通过总重数据点回归曲线 的 误差小 在累计通过 总重超过 3 0 0 Mt 后 2个 回归 曲线 在 相 同 通 过 总 重 下 的最 大 相 对 误 差 小 于 4 8 所 以可以利用年钢轨 伤损量与累计通过 总 重数据点统计分析钢轨伤损数据 互 3 o 蝈2 0 1 O O 每 日记录累计钢轨伤 员量与 对应累计通过总重数据点 每年记录累计钢轨伤损量 与累计通过总重数据点 一 每 日记录累计钢轨伤损量 与对应累计通过总重数据 点 的回归 曲线 一 每年记录累计钢轨伤损量 与对应累计通过总重数据 点的 回归曲线 0 2 0 0 4 0 0 6 0 0 8 0 0 累计通过总重 Mt 图 1 津浦线 K3 0 K8 0直线区段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 及其回归曲线 互 翻 2 O l O O 每 日记录累计伤损量与对 应累计通过总重数据点 每年记录累计钢轨伤损量 与累计通过总重数据点 每 日记录累计钢轨伤损量 与累计通过总 重数据点 的 回归曲线 一每年记录累计钢轨伤损量 与累计通过总重数据点的 回归 曲线 0 2 0 0 4 0 0 6 0 0 8 0 0 累计通过总量 Mr 图2 津浦线 K 8 0 K1 3 0 直线区段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 及其回归曲线 图 3为津浦线上行 K8 4 3 K 9 8 6 直线区段伤损 量与累计通过总重及其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 回归曲 线 由于线路及时养护维修 养护维修后线路平纵 面条件得到恢 复 使得年钢轨伤损量减少 因此 由于有时钢轨累计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的回归曲 线会呈抛物线开 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左半支分布 所 以应用指数函数拟合累计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的 关系会产生较大误差 由于钢轨使用和管理部门更 希望在通过总重较大时获得钢轨伤损 量的准确数 据 所 以二次函数拟合累计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 的方法较指数函数拟合方法具有适用性大 拟合数 据准确和误差小 的特点 1 O 0 8 耋 一6 爨o O 2 O 7 0 2 0 0 4 0 0 6 0 0 累计通过总重 Mr 图 3 津浦线上行 K8 4 3 K9 8 6直线区段伤损量与累计通 过总重及其回归曲线 2 在役钢轨加权伤损统计方法及其误 差分析 对在役 6 O k g m 钢轨使用现状及伤损类型 的调查与分析主要集 中于 四大铁路 干线 和山区铁 路 调查所属的路局 里程 钢种和设备情况及线 路运输情况见文献 I 3 1 由于调查 区段铺设钢轨长度不同 统计钢轨伤 损数据又较为分散 为 了比较不 同钢种钢轨的单位 长度伤损数量 将调查区段长度作为权进行钢轨伤 损量统计分析 参照曲线超高平均速度的计算方 法 采用加权方法计算钢轨的伤损量 设调查线路 长度为 L 对应钢轨伤损量为 D 钢轨加权伤损 量为 D 则 D 对式 1 进行运算 可获得钢轨加权伤损量变化量 AD和相对误差 D D D 一 D D 1 L 2 D A D 2 L L iD Zi 1 L D D 厶 u L L D 2 1 L D A D L L L D L ID 维普资讯 2 2 中国铁道科学 第 2 8 卷 L D A D L D 3 应用表 1 表 2和式 1 一式 3 计算 出津浦线 下行 K 3 0 一K1 3 0及上行 K 8 4 3 一K9 8 6直线 区段钢 轨加权伤损量统计误 差 结果 列于表 3 由此可 见 应用年累计伤损量与通过总重二次函数回归方 法 在通过总重等于大于 3 0 0 Mt 后获得的钢轨加 权伤损量的相对误差小于 8 表3 津浦线下行 K 3 0 K1 3 0及津浦上行 K 8 4 3 K9 8 6直 线区段钢轨加权伤损量统计误差 3 在役 U7 5 V和 U7 1 Mn钢轨加权伤 损统计分析 钢轨的伤损情况主要取决于钢轨质量 使用条 件及维修养护状况 在使用条件及维修养护状况基 本相同时 钢轨的伤损情况主要取决于钢轨质量 而钢轨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 为 了控制钢轨生产质量 铁道部制定了钢轨订货技术 条件 对钢轨的化学成分和冶金质量等提出明确 要求 标准规定的化学成分和拉伸性能指标见表 4 和表 5 从 钢 轨 化 学 成 分 和 拉 伸 性 能 指 标 看 U7 5 V钢轨 的使用效果优于 U7 1 Mn钢轨 应用二次函数拟合累计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 的方法 获得钢轨伤损的拟合公式 在此基础上 可以获得具体线路上指定通过总重下钢轨累计伤损 量 从而进行伤损量统计工作 按上述方法对文献 E 3 3中的一些使用条件和维修养护相近线路上的钢 轨伤损数据进行加权伤损量统计 给出上海铁路局 管内无缝线路钢轨加权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数据 及关系曲线 见表 6和图 4 统计结果表明 在调 查路段直线长度 或曲线半径大于 2 0 0 0 m 大于 2 0 k m后 通过总重为 7 0 0 Mt 时 U7 5 V钢轨伤 损量在 1 2 5 1 3 1 处 k m 范围内 调查区段愈 长 统计数据分布愈收敛 调查长度愈小数据愈分 散 表 4 标准规定的U T 1 Mn和 U 7 5 V钢轨化学成分 表5 标准要求规定的 U 7 1 Mn和 U 7 5 V钢轨拉伸性能 采用本文提出的统计方法获得上海铁路局管 内 线路上钢轨 累计加权伤损量与 累计通过 总重的关 系 可用式 4 和式 5 描述 无缝线路 U7 1 Mn钢轨加权伤损量与累积通过 总重拟合关系式 表 6 上海铁路局无缝线路钢轨加权伤损量与通过总重 维普资讯 第 6期 在役 U7 5 V和 U7 1 Mn钢轨伤损及其统计分析方法 交3 棚2 蟋1 嚣0 一u 衢v 伤 损数据点 穗 U7 1 Mn 伤损数据点 多项式 U 7 5 V 伤 损数据 点 U7 5 V钢轨在通过总重 8 0 0 Mt 时的伤损量为 1 6 8 处 k m 多项式 4 U 7 1 M n 结论 一 多 项 式 伤 百 匕 损数据点 40 0 8 0 0 1 2 0 0 通过总量 Mt 图4 上海铁路局无缝线路钢轨加权伤损量与通过总重 Y 一 3 1 5 2 1 0 6 T2 1 5 8 6 1 0 T 2 9 8 3 1 0 一 4 无缝线路 U7 5 V P D3 钢轨加权伤损量 与累 积通过总重拟合关系式 y一 3 5 4 1 0 6 T 2 1 0 3 2 1 O 丁 2 4 0 8 1 0 5 式 中 丁为累积通 过总重 Mt Y为 累积加权伤 损量 处 k m 或根 k m叫 尽管 u7 5 V钢轨在个别路段单位长度伤损量 大于 U7 1 Mn钢轨伤损量 但加权统计结果表 明 在相同通过总重下 U7 5 V 钢轨 的伤损量 明显少于 U7 1 Mn钢轨 这与 U7 5 V 和 U7 1 Mn钢 轨的化学 成分及其性能密切相关 对于无缝线路 在上海铁 路局 管 内线路上通 过总重 为 7 0 0 Mt时 U7 1 Mn 钢 轨 的伤 损量 为 1 9 5 处 k m 一 其 值 超 过 了 分析钢轨伤损量与通过总重的拟合关系式 提 出钢轨伤损量的加权统计方法 并推导和计算了该 方法 的 相对 误差 获 得 了上 海铁 路 局 管 内在 役 U7 5 V 和 U7 1 Mn钢轨的加权伤损量及其方程 通 过上述工作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钢轨累计 伤损量与累计通过总重服从二次 函数拟合关系 其导数表示钢轨重伤速率是累积通 过总重 的一次函数 钢轨重伤量不会有突变点 拐 点 不会迅速进入到疲劳状态 但随累积通过总 重的增加而以平方方式增大 2 二次函数拟合结果表 明 累计通过总重较 大情况下 拟合的相对误差较小 3 加权统计结果 表明 在相 同通过总 重下 U7 5 V钢轨的伤损量明显少于 U7 1 Mn钢轨 4 对于无缝线路 在上海铁路局管内线路上 通过 总 重 为 7 0 0 Mt时 U7 1 Mn钢 轨 伤损 量 为 1 9 5 处 k m矗 其值超过 了 U7 5 V钢轨在通过总 重 8 0 0 Mt 时的伤损量 1 6 8处 k m矗 参 考 文 献 1 颜秉善 王其昌 钢轨力学与钢轨伤损 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 9 8 9 YA N B i n g s h a n WA NG Qi c h a n g R a i l Me c h a n i c s a n d F a i l u r e M C h e n g d u P r e s s o f S o u t h we s t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1 9 8 9 i n Ch i n e s e 2 李 日日 沿海繁忙重载干线 5 0 k g m 钢轨线路大修周期 r j 中国铁道科学 1 9 8 9 1 0 1 5 4 6 8 L I R i y u e 5 0 k g m R a i l Tr a c k Re n e w a l C y c l e o n t h e C h i n e s e B u s y a n d He a v y Ha u l L i n e s i n C o a s t R e g i o n E J Ch i n a Ra i l wa y S c i e n c e 1 9 8 9 1 0 1 5 4 6 8 i n Ch i n e s e 3 刘学文 田常海 邹定强 等 提速线路钢轨大修周期的研究 R 北京 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20 0 4 L I U Xu e we n T I A N C h a n g h a i Z OU D i n g q i a n g e t a 1 S t u d y o n Ma j o r R e p a i r C y c l e s o f R a i l s o f S p e e d R a i s i n g Rai l wa y L i n e s F R B e ij i ng Me t a l s C h e mi s t r y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 h i n a Ac a d e my o f Rai l w a y Sci e n c e s 2 0 0 4 i n Ch i n e s e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TB T 2 3 4 4 2 0 0 3 4 3 7 5 k g m一 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 S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 国铁道部 2 0 0 3 Mi n i s t r y o f Ra i l wa y s o f t h e Pe o p l e s Re p u b l i c o f C hi n a TB T 2 3 4 4 2 0 0 3 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Th e P r o c u r e me n t o f 4 3 7 5 k g m a s R o l l e d R a i l s I s 3 B e ll i ng Mi n i s t r y o f Ra i l wa y s o f t h e P e o p l e s Re p u b l i c o f C h i n a 2 0 0 3 i n Ch i n e s e 维普资讯 中国铁道科学 第 2 8 卷 Fa i l u r e Ru l e a n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A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f o r U7 5 V a n d U71 M n Ra i l i n S e r v i c e LI U Xu e we n TI AN Ch a n g h a i Z OU Di n g q i a n g 1 P r e p a r a t o r y T e a m J i n g h u R a i l w a y P a s s e n g e r D e d i c a t e d L i n e C o mp a n y B e ij i ng 1 0 0 0 3 8 C h i n a 2 Me t a l s a n d Ch e mi s t r y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h i n a Ac a d e my o f Ra i l wa y S c i e n c e s Be i j i n g 1 0 0 0 8 1 Ch i na Ab s t r a c t T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r a i l f a i l u r e i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n d e r r o r a n a l y s i s i s c a r r i e d t h r o u g h b y u s i n g t h e o b t a i n e d a n n u a l r a i l f a i l u r e c a p a c i t y a n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c c u mu l a t i v e p a s s i n g g r o s s we i g h t a s we l l a s d a i l y d a t a o f r a i l f a i l u r e c a p a c i t y R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r a i l a c c u mu l a t i v e f a i l u r e c a p a c i t y a n d t h e a c c u mu l a t i v e p a s s i n g g r o s s we i g h t f i t we l l wi t h s q u a r e f u n c t i o n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h e n t h e a c c u mu l a t i v e p a s s i n g g r o s s we i g h t i s g r e a t e r I t s d e r i v a t i v e r e p r e s e n t s t h e r a i l s e v e r e d e f e c t r a t e s wh i c h i s a l i n e a r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a c c u mu l a t i v e p a s s i n g g r o s s we i g h t Th e r e i s n o b r e a k i n f l e c t i o n p o i n t o n t h e r a i l s e v e r e d e f e c t c a p a c i t y c u r v e a n d wi l l n o t r a p i d l y a c h i e v e t h e f a t i g u e s t a g e Bu t i t p e r f o r ms t h e s q u a r e p o we r i n c r e a s i n g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a c c u mu l a t i v e p a s s i n g g r o s s we i g h t Th e me t h o d o f s q u a r e f u n c t i o n f i t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a c c u mu l a t i v e f a i l u r e c a p a c i t y a n d a c c u mu l a t i v e p a s s i n g g r o s s we i g h t i s a p p l i e d t o d e d u c e t h e f o r mu l a o f r a i l f a i l u r e c a p a c i t y Ba s e d o n t h e s e t h e r a i l f a i l u r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