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探寻创新支点).doc_第1页
论文(探寻创新支点).doc_第2页
论文(探寻创新支点).doc_第3页
论文(探寻创新支点).doc_第4页
论文(探寻创新支点).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论文类别:小学数学探寻创新支点任晓玲 电话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摘要:小学数学学科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数学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不断丰富知识体系,形成能力,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创新。课堂是培养学生素养的主阵地,本文力求结合数学课堂教学探寻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支点。关键词:数学素养,创新思维 放眼全球,创新人才培养早已成为不同国家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成为老师们努力的一个方向。美国热血教师罗恩.克拉克曾给中国教师的一个建议:关注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思维开放,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同一个问题,每一位教师要争取做有创意的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在课改实验探索中,做了以下的几点尝试:一、 让探索、交流、展示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的思想: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一个让他们探索、交流、展示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通过活动探究、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生生互动来培养学生深思品质。(一)引导学生质疑、反思。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也是创新的起点。正是基于这一点,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而我们的一部分学生习惯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也有部分学生习惯于只听不想,一味地等待接受;怎样培养孩子们质疑的习惯呢?我从一年级接手新班时做了这样的尝试:当孩子们经历独立尝试、小组交流进入全班汇报环节时,发言人讲解自己的想法后要问一句:“大家同意我说的吗?还有什么要问我的吗?”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后,当小老师讲完后下面的孩子立刻就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案例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当学生通过自学了解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后,秦峥睿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平方毫米?”顿时教室教室响起了“有平方百米、平方千米吗?”这些是多么好的问题呀!通过一段时间的养成训练,孩子们已经有了主动质疑的习惯,已经能将所学的知识迁移类推,像数学家那样去发明面积单位了。【案例二】画角当我们认识了量角器,遇到了按要求画出与已知角同样大小的角 本题的常规做法:用量角器量出这个角的度数。画角。然而有打破才有创造。怎样引导同学们打破常规呢?当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后,我为大家留了一点思考的时间,想想还有别的办法吗?这时,彭雅宜同学说:“我们不用量也能画出与它同样大小的角来,将角的两边延长出去,就找到与它相等的对顶角” 。打破常规,思维就能变得灵活。(二)在倾听中吸纳、总结。课堂是孩子相互交流、相互吸纳观点的地方,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时,做到1人说时1人听,听完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小组交流时,由小组长指导大家有序交流,在高段的同学们要有逐步养成做记录的习惯,把自己没有想到但别的同学想到的记录下来;全班汇报时,汇报人要先吸引全班同学的注意力:请大家听我说。这时汇报人的角色已变为小老师,下面的同学们须认真倾听小老师的发言,并在小老师讲解完后,要作出回应:我同意他的说法,只是我有一点补充;或者说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他说的哪里是错误的。二、 让实践操作成为学生发挥创意的舞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了数学的演算与推理,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纸上谈兵,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用于计算、分析、解决问题。为了追求考试的正确率,剥夺了孩子们发现数学美的机会,剥夺了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打开孩子们认识数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另一扇窗,同时给予孩子们大量的实践操作机会,为他们提供发挥创意的舞台。【案例三】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引入了香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绣曲线内容,让学生从绣曲线的制作活动中,去熟悉绘制图形的技巧欣赏图形的美同时通过自己构思设计去发挥创意。事实证明孩子的想象是超出我们意料的,他们在课堂上只学了基本图形绣曲线的方法后,设计出了愤怒的小鸟笑脸奥运五环等作品。 当我们为孩子们提供舞台,他们的创意将会如泉水般 流淌。三、让思维故事、创意点子成为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我们的数学课堂往往过于严肃,缺少轻松、自由、开阔。在数学课堂中如果适当的引进开阔学生思维的奥斯卡获奖短片,对于学生是十分有益的,例如月神是一个由迸发的想象力和美不胜收的画面交织而成的温暖故事。月亮其实是由星星组成的,动画里祖孙三代的实际工作是创造月亮的阴晴圆缺。而最终孙子在家族的陈旧思想里选择了自己的方向。神奇飞书一部将书籍赋予了生命的童话故事。片中设置了一个如天堂般的地方书的世界。每个畅游其中的人都是幸福的。书有人读才有生命,人读书生命才会有色彩。让书飞一会儿,让阅读飞一会儿,多么有趣的想法。当孩子们在欣赏这些短片时,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亮,他们的脸上写满笑意,他们的大脑开出花朵。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短小的思维故事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学会思考。从回形针的用途中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是发散思维,从饼干+钙片=补钙食品,日历+唐诗=唐诗日历,剪刀+开瓶装置=多用剪刀的例子中,孩子们理解了加法思维,彭俊玮同学创造性地发明了书包+反光材料+定位装置+暖手袋=多功能书包,雨伞功能+定位功能+引路装置=多功能拐杖,夏睿同学提出了同步语音记录纸的创意点子,郝明月同提出了发声、发光钥匙链的创意点子。而减法视角则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时,经常问一问:把它减小一些,降低一些,减轻一些,行不行?可以省略取消什么吗?无限电话、无线电报以及无人售货、无人驾驶飞机等都属于“减一减”的成果。用减一减的办法,将眼镜架去掉,再减小镜片,就发明了隐形眼镜。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产品向着轻、薄、短、小方面发展肉类-油脂=脱脂食品水-杂物=纯净水铅笔-木材=笔芯。“加一加”视角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单一功能复合化。“减一减”视角则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多样功能专一化。都是一种美。都是一种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找到学习与创造的结合点,我在教学一年级的孩子认识钟表时,在课堂拓展部分我引导孩子先欣赏了古代的日晷、火钟、水钟,然后让孩子们想象二十年后的钟表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兴奋无比,有的孩子说:未来的钟表会在闹钟响后把我从床上一下子抓起来。有的孩子说:未来的钟表既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