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教育,扩展优质资源服务南昌学子.doc_第1页
发展大教育,扩展优质资源服务南昌学子.doc_第2页
发展大教育,扩展优质资源服务南昌学子.doc_第3页
发展大教育,扩展优质资源服务南昌学子.doc_第4页
发展大教育,扩展优质资源服务南昌学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發展大教育,擴展優質資源服務南昌學子打造核心增長極背景下的南昌教育新跨越(上)歷史性的機遇,將南昌推至全新的發展起點。2011年10月,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將南昌打造成為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今年6月6日,省委、省政府更以空前的規格,召開全省動員大會。6月27日,南昌市委、市政府鄭重舉行萬人誓師大會,號召全市上下立即行動起來,全力打造核心增長極新的戰略藍圖全面鋪開,一股時不我待、奮力比拼的發展熱潮正在南昌激蕩。打造核心增長極,關鍵在人才,沒有人才作保障,無異於空中樓閣首要任務是城市功能面向全省形成集聚,而強大的教育功能無疑是各類資源集聚南昌的“開路先鋒”。可以說,在打造核心增長極的征程中,南昌教育能否率先發力,成為區域第一,將直接影響著核心增長極的形成。“發展大教育、對接大產業、融入大都市,為打造核心增長極奮勇向前!”誓師會上,南昌教育人誓言錚錚,誓師會外,南昌教育人步伐鏗鏘,而南昌教育的新一輪大跨越正在開啟。搶抓新機遇,“思想風暴”開啟大教育變革2012年春節剛過,在市教育局的組織下,南昌各教育機關、學校的負責人便依類分成多個小組,相互走訪,看變化、比質量,看舉措、比創新,看作風、比服務。這場名為“三看三比”的大走訪,不比基礎,比變化,不比總量,比變量,不比全面,比亮點,一路看下來,慣於埋頭干事的教育領頭人們內心頗受震動。“不比不知道,比了才知道同城不少學校竟有這麼多亮點,這真讓人坐不住啊!”一位名校校長如是說。“課程教學大步提升了,校園面貌大變樣了,但辦學層次還不高、特色還不鮮明,視野還不夠開闊。”一位教育專家喜中有憂。以“看”來反思不足,以“比”來尋找出路,“三看三比”只是南昌教育持續半年之久的思想大解放、發展大討論活動的形式之一。在全面打造核心增長極這一背景之下,南昌市教育局新一屆領導班子,全面引動“思想風暴”,在新的發展平台上攪動、布局著南昌教育的宏大藍圖。作為全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和核心城市,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戰略定位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全國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全國重要的宜居都市”。這意味著南昌教育必須迎來與之對應的大發展,以此提供大量的、足以與產業配套的產業人員,並藉此提升老城、繁榮新城。但與這一歷史性機遇相比,南昌教育尚有較大差距。學前教育資源相對缺乏,難以滿足百姓需求學校網點布局不夠合理,教育資源未能跟上城市擴張步伐優質教育資源依然不足,“擇校熱”持續不退素質教育未能盡如人意,學生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亟待強化提升。機遇前所未有,使命十分重大,挑戰就在眼前,南昌教育人該如何作為?面對時代與城市的呼喚,南昌市教育局新一屆領導班子明確提出:將以大調整引導大建設,以大投入帶動大發展,重點擴展優質教育資源的網點布局,全面完善多元國民教育體系、深入推進教育內涵式發展,發展出與城市配套、讓百姓滿意的南昌教育,培育出人格健全、文明有禮、知識結構完整的新一代南昌人。圍繞建設南昌新城市、新經濟,塑造一代南昌新人,南昌教育人開始在行動!擔當新使命,科學布點打開大教育格局在7月份公布的重點高中錄取線中,南昌十九中統招線達到536分,比2011年多出39分,成為全市錄取分數增長最多的學校。作為從老城區遷至紅角洲的新校區,首次招生便“異軍突起”,校長許建成欣喜之下,卻並不感意外。“多年來,老校區受逼仄空間所限,很多潛力難以挖掘,新校區的空間是老校區的7倍多,漂亮大氣,現代化的網絡教學、圖書閱覽、運動休閑等功能一應俱全,考生是在考前便喜歡上了新校區啊。”他笑道。十九中的“新變”,是今年以來南昌加速度推進教育網點大調整、資源大均衡戰略的成果之一。新世紀以來,南昌市區快步跨入一江兩岸、雙城擁江、五大組團的“贛江時代”。然而,作為城市重要功能的優質教育資源,卻大多擁擠在老城區,既難以大展拳腳放大優質資源效應,更較少為城市拉開框架發揮應有的“先鋒”作用,教育功能滯后於城市發展,由此引發了“擇校熱”、“大班額”現象,產生了局部的教育盲點。“打造核心增長極,要使全省優質的人才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在南昌形成聚集效應,要優化老城、繁榮新城,這都要求優質教育資源迅速向全市各個片區擴展,發揮服務、引領作用,南昌教育資源的大調整刻不容緩!”市教育局局長魏國華說道。一個個堪稱大手筆的校區大建設、大調整行動,為南昌打開著大教育的發展格局。大建設十九中紅角洲新校區全面建成,9月即可投入使用南昌一中朝陽校區、實驗中學高新校區、二十一中朝陽校區建設准備就緒,開工在即新建一中原址擴容、進賢一中、灣裡一中異地新建工程,全面拉開。大調整南昌三中高中部搬至青山湖區原南昌師專校區,老校區逐步移交給東湖區育新學校南昌二中全面接管二十二中,在紅谷灘新區興辦優質初中南昌十五中與三十中合並,在原十五中舉辦初中,在原三十中舉辦高中新建二中教育集團輸出品牌、管理、教師,激活新建三中。或增,推進教育網點建設或擴,拓展優質資源或聯,靠大聯強發揮名校輻射帶動效應。一改以往小步前行的姿態,南昌教育大步流星向新城區全面挺進,而這,必將無限釋放著各類教育資源的發展能量,加快著城市成長的步伐,並讓越來越多的南昌學子享受著公平教育的權益。承接新趨勢,敢為人先構建大教育體系打造核心增長極,需要的是人格健全、文明有禮、知識結構完整、具有開闊視野的新型人才,歸於教育,其核心使命便是要建成一個從幼兒至老年,從課堂至田野,從校園至社區,縱貫全市的多層次、多元化的國民終身教育體系。但事實上,正像大多數城市一樣,受教育發展階段所限,南昌教育呈現出中間強兩頭弱、課堂強課外弱、校園強社區弱,層次較低、對象單一、內容單薄等局面,學前教育、課外教育正是其短板。面對學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這一全國性難題,南昌率先破局。今年4月,南昌提出行動計劃,明確到2013年底,在農村地區新增公辦幼兒園598所,每個鄉鎮至少建成一所中心幼兒園,新增學位73560個,市區新增規模在12個班級以上公辦幼兒園16所。同時,將學前教育經費將列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逐步構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使全市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69%。面對課外教學難以開展這一普遍性難題,南昌更是邁開步子大膽嘗試。今年4月,由市教育局籌劃的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列為南昌市重大重點項目。該項目位於新建縣大塘坪鄉,佔地1600畝,將依照園內高低錯落的山林、流水,投資6億元,打造國防教育園、自然及科技探索園、生存教育園、文化交流及辦公生活區等。市教育局基教處副處長唐慶偉對記者說:“該基地計劃年內開工,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中小學生課外實踐基地,徹底改變南昌課外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