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_第1页
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_第2页
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_第3页
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_第4页
顶板管理专项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顶板管理专项措施一、工程概况:华胜项目部现施工工程为3101工作面回风顺槽,3101工作面运输顺槽,3101辅助运输巷,立井回风绕道和盘区水仓等工程。该矿井井田范围2#煤层已基本采完形成采空区,3#煤层局部开采。2#煤层底板与3#煤层顶板之间岩层为38m。3101工作面三条顺槽均布置在3#煤层中,受2#3#煤层采空区威胁,支护均采用12#矿工字钢和U29钢支护,三条顺槽采用综掘,其它巷道采用炮掘。由于建设单位提供地质资料不详,连续揭露老空,给我们的施工和安全带来很大困难。为了确保施工中的安全,特制定如下专项措施。二、巷道布置及支护1、3101工作面运输巷及回风巷沿3号煤顶板进行掘进施工。巷道设计断面为梯形断面,巷道毛断面:10.38m,顶毛宽:3.8m,底毛宽:4.5m,毛高:2.5m;净断面:8.36m,顶净宽:3.4m,底净宽:4.2m,净高:2.2m,基础:0.250m。2、3101辅助运输巷开口段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巷道毛断面:12,毛宽:4.5m,毛高:3.15m;净断面:10.7;净高:3m,净宽:4.2m,基础0.1m。 巷道正常段采用12工字钢棚支护,过采空区时采用双梁双腿+网片支护,棚间距为600mm,当2#煤和3#煤层间距大于6m时采用锚网+锚索支护。巷道过采空区顶板冒落时,采用U29型钢棚+网片井字形木垛支护,架设钢棚前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三、掘进及支护施工方案1、掘进工作面冒顶段采用架设工字钢棚通过、棚间距为600mm,掘进长度不超过800mm,接顶采用直径200mm优质松木、间排距500500mm井字型逐层布置,采用网片、半圆木充填,帮部必须背紧,帮+顶+帮464盘帮构顶。待岩石稳定后,方可进入工作面。冒落的大块矸石用大锤、风镐凿小,(搭木垛时上层下层必须用耙钉固定牢固)。2、冒顶段过高采用架设U29钢棚通过、棚间距为500mm,掘进长度不超过800mm,接顶采用直径200mm优质松木、间排距500500mm井字型逐层布置,两帮采用网片、木料充填,帮部必须背紧。待岩石稳定后,方可进入工作面。空顶面积过大时,缩小支架间距。在“U”型支架架设前,先拉巷道中腰线明确柱窝位置,利用风镐挖柱窝至设计深度,将架腿放置基础内(架腿下焊接15015010mm钢板),先用拉杆将棚腿与后一架棚腿连接,利用单体液压支柱将两帮棚腿固定牢靠,然后架设顶梁,在架设顶梁前,用铁梯和架板搭设工作台(用8#铁丝双股绑扎紧),利用工作台将两帮架腿及顶梁竖立固定后,重新拉巷道中腰线进行校正,校正后在正顶和两拱肩用木楔背紧,然后按此工序架设下一架“U”型支架。A、炮掘及支护施工方案 物探先行,长探钻进验证。放炮掘进施工时,严格执行“逢掘必探”原则。岩层稳定情况下,炮前控顶距离不超过1个棚距(600mm);炮后空顶距离不超过3个棚距(1800mm)。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缩小支护间距,采取打设超前锚杆和放小炮施工。炮前控顶距离不超过1个棚距(400mm);炮后空顶距离不超过2个棚距(800mm)。B、综掘机掘进施工方案综掘机掘进施工时,严格执行“逢掘必探”原则。物探先行。岩层稳定情况下,控顶距离不超过2个棚距。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缩小支护间距,掘进前控顶距离不超过1个棚距;掘进后空顶距离不超过2个棚距。C、发生片帮、冒顶后施工方案当地质条件变化发生片帮冒顶后,先撤出人员,停止工作面施工。安排专人观察巷道支护和冒顶或片帮位置情况,加固冒顶或片帮位置往后变形巷道,待片帮或冒顶处稳定且安全后再施工。施工时,片帮冒顶段压力不大时,支架间距更改为400mm。片帮冒顶段巷道压力较大时,更改支护形式,架设U29型钢支架,支架间距为400mm。冒顶或片帮处用规格2001500mm圆木或2003000mm圆木摆井字架接帮接顶。如冒顶处较高且岩层不稳定时,支架上先密排摆设圆木,然后再摆井字架木垛。摆设木垛要前后连续搭接,成一整体并用耙钉抓牢。D、临时支护:(1)、巷道施工时采用前探梁为临时支护。前探梁所用材料应为:直径89mm以上钢管(厚度3.5mm)、长度应不小于4m。每组前探梁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布设时,应在巷中布设一根,距巷中8001000mm各一根。(2)、吊挂前探梁的吊环视前探梁所用材料确定其形状,每根前探梁配用吊环数量不得少于3个。(3)、每次掘进后,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工作,作业人员应站在支护完好的区域,用长柄工具找掉迎头或顶帮的危矸活石,进行该项工作时,班组长或有经验的人员操作,一人找顶、一人监护。处理完危矸活石后,方可进行前探梁的安设工作。(4)如不能使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应采取打设临时点柱(液压点柱)的方式进行临时支护。液压点柱使用规格300300mm厚50mm木板穿鞋带帽,使用两根在工作面。四、安全管理措施:1、发生顶板事故的预兆:(1)顶压急剧增大,支柱下缩或支架变形发生断梁折柱并发出声响。(2)顶板岩层下沉或断裂。(3)顶板掉碴,掉碴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4)煤壁片帮。(5)顶板裂缝增多且加大加深。(6)顶板离层敲打时发出空声。(7)漏顶,大冒顶前破碎的顶板岩石从支架的缝隙漏出,是支架悬空。(8)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9)顶板淋水明显增大。(10)顶板或煤层中有煤炮和板炮等动力现象。2、工作面发生冒顶时,先检查工作面15米范围内支护情况,施工步骤如下:(1)、进行敲帮问顶,将活矸浮岩找下,敲帮问顶过程中,必须有带班队长进行敲帮问顶,安全专盯员(班长)对顶板情况进行观察。(2)、检查工字钢棚是变形、网片是否支护到工作面、拉杆是否失效或缺失,如出现上述情况必须及时处理方可对冒顶区进行处理。(3)、处理冒顶前,必须利用工作面后两架支护完好的棚子斜插入4根长2m的圆木将网片挑到工作面,而后用圆木将棚梁挑起,棚梁符合设计要求后,而后用风镐等工具刷至设计断面上柱腿,上拉杆。开始下一道工序,直至将冒顶区通过。接顶前必须将材料准备齐全,摆放在工作面20m后。3、在处理冒顶期间,每班必须安排一个专盯员,负责观察顶板围岩变化情况(专盯员必须是有经验的老工人或跟班队长负责担任)。4、处理冒顶时,必须有跟班队长或班组长统一指挥,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工作面,发现不稳定及时撤出人员。5、严禁空顶作业,钢棚距工作面迎头最大空顶距离不得大于800mm。6、支护时必须坚持由外向内、逐架进行的方式,U29钢棚支架采用圆钢固定连接,架设完后,钢棚之间必须用5道拉杆连接,分别是正顶一道,两拱肩各一道,两帮架腿距底板1200mm各设一道。最后排帮构顶。7、支架架设必须固定牢靠,拉杆按设计上齐全。8、挖柱窝时,必须在有超前支护完好的情况下进行,并且一人施工一人监护。确保后路畅通,一旦发现顶板有冒顶预兆时,立即停止作业,撤至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待处理完毕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入工作面进行施工。9、接顶前必须使用便携式瓦检仪检查工作面瓦斯情况,如瓦斯浓度超过1%,不得作业。一旦发现有冒顶预兆时,立即停止作业,撤至支护良好的安全地点。10、每次爆破后,要等30分钟以上且迎头炮烟被吹散视线清楚后,由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和班组长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拒爆,残爆情况,并由外向里检查顶板,支护等情况。在前探梁支架的掩护下敲帮问顶,清除顶帮浮矸危岩,确认安全后进行锚网支护其它程序施工,加强通风管理工作,保证工作面有充足的风量,任何人不得任意停开风机,风筒距煤巷工作面不得大于5m,距岩巷不得大于7m。严禁在无风情况下作业。11、架设钢棚时,要注意顶板管理及钢架连接,防止冒顶及钢架倒塌。12、支护形式必须与顶板条件相适应,并保证支护质量,对顶板或井帮进行日常动态监测,发现顶板或井帮离层和支护损坏变形等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13、施工过程中,在进行每个工序作业之前都必须进行详细的敲帮敲顶,确认无问题后,再进行作业,架棚时滞后工作面两排架设。14、在出碴前,必须将大块矸石全部打碎成不得超过300mm的小块,然后将小块矸石运出。15、出完碴后各个运输设备必须开空,交班前及接班后都必须对各个运输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16、职工要熟悉冒顶前的预兆,一旦发现冒顶预兆,当班的班、组长必须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由有经验的人员采取紧急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