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版全国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辅导教材招标采购法律法规与政策目 录第一章 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71.1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构成71.1.1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构成71.1.2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效力层级81.1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的主要规定81.2.1 工程、货物、服务三大类招标投标的主要规定81.2.3与招标投标活动紧密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141.3.2适用范围17第二章 招标投标的当事人与监督管理192.1招标人192.1.1招标人的分类192.1.2招标人具备的条件192.2投标人202.2.1投标人的分类及具备的条件202.2.2投标人的资格条件202.3招标代理机构202.3.1招标代理机构性质202.3.2招标代理机构职责212.3.3招标代理机构分类212.3.4招标代理机构资格条件222.3.5招标代理机构业务范围242.3.6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收费242.4招标投标活动监督252.4.1招标投标活动监督体系252.4.4行政监普的内容272.4.5行政监督方式27第三章 招标的规定283.1必须招标项目的范围和规格标准293.1.1必须招标项目的范围293.1.2必须招标项目的规模标准303.1.3可以不进行招标情况的规定303.2招标的条件、招标方式和组织形式313.2.1招标的条件313.2.3招标组织形式333.3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与投标邀请书343.3.1招标公告343.3.2资格预审公告353.3.3投标邀请书353.3.4招标公告的发布媒介353.4资格审查363.4.1资格预审363.4.2资格后审383.5招标文件的构成和编制383.5.1招标文件的构成383.5.2招标文件的编制393.5.3招标文件的审核或备案413.5.4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41第四章 投标的规定424.1 投标文件424.1.1投标文件的构成424.1.2投标文件的编制434.1.3投标文件的修改与撤回434.1.4投标文件的密封与标记434.1.5投标文件的送达与签收444.2投标有效期444.2.1投标有效期的确定444.2.2投标有效期的延长454.3投标保证金454.3.1投标保证金的提交454.3.2投标保证金的形式464.3.3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464.3.4投标保证金的金额464.4联合体投标464.4.1联合体的构成464.4.2联合体的资格条件474.4.3联合体的变更474.4.4联合体协议474.4.5联合体投标484.5投标的限制性规定484.5.1对投标人参与投标的限制性规定484.5.2对投标人投标行为的限制性规定48第五章 开标和评标的法律规定485.1开标485.1.1开标时间和地点495.1.3开标的程序和内容495.2评标专家505.2.1评标专家的条件505.2.2评标专家的选择515.3评标委员会525.3.1评标委员会的组成525.3.2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535.3.3不得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情况545.4评标方法555.4.1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方法555.4.2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评标方法565.4.3政府采购项目评标方法575.5评标585.5.1评标原则585.5.2评标纪律595.5.3评标程序595.5.4评标报告625.5.5推荐中标候选人635.6废标、否决所有投标和重新招标645.6.1废标645.6.3重新招标66第六章 中标与签约的规定686.1中标686.1.1确定中标人的原则686.1.2确定中标人的程序686.1.3中标通知书706.2签订合同716.2.1签订合同的原则716.2.3履约保证金73第七章 招标投标争议的解决747 .1招标投标质疑747.1.1政府采购中招标投标质疑的要求747.1.2政府采购中招标投标质疑答复的程序及要求747.2招标投标投诉757.2.1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投诉757.2.2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中的招标投标质疑777.2.3政府采购对招标投标投诉的规定787.3招标投标争议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807.3.1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807.3.2招标投标争议中的行政处罚817.3.3招标投标争议的行政复议827.3.4招标投标争议的行政诉讼847.4招标投标争议的仲裁和民事诉讼877.4.1招标投标争议的仲裁877.4.2招标投标争议的民事诉讼89第八章 法律责任的规定938.1 法律责任的种类938.1.1 民事法律责任938.1.2行政法律责任948.1.3 刑事法律责任948.2 招标投标当事人的法律责任958.2.1 招标人的法律责任958.2.2 投标人的法律责任968.2.3 招标代理机构的法律责任988.2.4 评标委员会的法律责任998.2.5 行政监督部门的法律责任998.3 政府采购当事人的法律责任1008.3.1 采购人的法律责任1008.3.2 供应商的法律责任1018.3.3 代理机构的法律责任1028.3.4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法律责任1028.3.5 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律责任103第九章 招标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1039.1 政府采购法1039.1.1 政府采购法的立法目的1049.1.2 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1049.1.3 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1059.1.4 政府采购当事人1059.1.5 政府采购对供应商资格的要求1059.1.6 政府采购的政策性规定1069.1.7 政府采购的采购方式和程序1079.2 合同法1089.2.1合同法的基本原则1099.2.2合同的订立与效力1109.2.3 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转让1149.2.4合同权利义务终止1169.2.5 违约责任1179.3民法通则1209.3.1 我国民法的渊源1209.3.2 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1209.3.3 民事法律关系1219.3.4 诉讼时效1259.4 工程建设有关法律和规定1269.4.1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1269.4.2 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融资管理1269.4.3 建设工程的施工许可1289.4.4 从业资格制度1299.4.5 发包与承包1319.4.6 工程质量管理1369.4.7 工程安全生产管理1399.5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药品采购等招标的主要规定1429.5.1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1429.5.2国有企业产权转让1449.5.3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1469.5.4科技项目招标1479.5.5药品集中招标采购148第十章 有关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招标采购的规定15010.1中国政府对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贷款项目的规定15010.1.1国外贷款项目的管理15010.1.2国外贷款项目的审批15010.1.3国外贷款项目招标的规定15110.1.4 国外贷款项目招标采购代理机构的选择15210.1.5中国政府对采购非贷款国货物的规定15510.2 世界银行对使用其贷款进行招标采购的有关规定15510.2.1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招标采购文件和采购规定15510.2.2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招标采购的种类和方式15610.2.3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招标采购程序15710.2.4世界银行对使用其贷款进行招标采购审批的规定15910.3亚洲开发银行对使用其贷款进行招标采购的有关规定16010.3.1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招标采购规定16010.3.2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招标采购16010.3.3亚洲开发银行对使用其贷款进行招标采购审批的规定16110.5联合国贸法委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示范法的主要内容16210.5.1示范法的作用与目的16210.5.2示范法的主要内容162第一章 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1.1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构成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建设工程领域引入招标投标制度。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了招标投标的法律制度。其后,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招标投标方面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也结合本地的特点和需要,相继制定了招标投标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我国的招标投标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覆盖全国各领域、各层级的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律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仅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重要设备和材料采购等领域实行必须招标制度,而且在政府采购、机电设备进口以及医疗器械药品采购、科研项目服务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方面也广泛采用招标方式。此外,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等建设领域,以招标方式选择项目法人、特许经营者、项目代建单位、评估咨询机构及贷款银行等,已经成为招标投标法律体系中规范的重要内容。1.1.1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构成 “招标投标法律体系”,是指全部现行的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就法律规范的渊源和相关内容而言,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的构成可分为:(1) 按照法律规范的渊源划分 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由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构成。1)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通常以国家主席令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一般以法、决议、决定、条例、办法、规定等为名称。如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等。2)法律,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通常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一般以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为名称。如我国正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将是招标投标领域的一部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通常以地方人大公告的方式公布,一般使用条例、实施办法等名称,如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3)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所属的部、委、局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直属机构制定,通常以部委令的形式公布,一般使用办法、规定等名称。如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建设部令第154号)等。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主要城市的政府规定,通常以地方人民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一般以规定、办法等为名称。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2001年第89号)。4)行政规范性文件。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派出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具体规定。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34号),就是依据招标投标法第7条的授权作出的有关职责分工的专项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4】56号)则是为贯彻实施招标投标法,针对招投标领域存在的问题从七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2)按照法律规范内容的相关性划分招标投标法律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招标投标专业法律规范;二是相关法律规范。1)招标投标专业法律规范,即专门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性文件。如招标投标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关于招标投标的部门规章,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关于招标投标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等。2)相关法律规范。由于招标投标属于市场交易活动,因此必须遵守规范民事行为、签订合同、履约担保等采购活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等。另外,如有关工程建设项目方面的招标投标活动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91号)的相关规定等。1.1.2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效力层级由于招标投标方面的法律规范比较多,具体执行有关规定时需注意效力层级问题。(1)纵向效力层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规定。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后依次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在招标投标法律体系中,招标投标法是招标投标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他有关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各部委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同招标投标法相抵触。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施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效力层级高于当地政府制定的规章。如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的法律效力高于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22号)。(2)横向效力层级按照立法法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也就是说,同一机关制定的特别规定的效力层级高于一般规定。因此,在同一层级的招标投标法律规范中,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应当适用特别规定。如合同法对合同订立程序、要约与承诺、合同履行等方面均作出了一般性的规定;招标投标法对于招标投标程序、选择中标人、签订合同等方面也做出了一些特别规定。招标投标活动要遵守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更要执行招标投标法中有关特别规定,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规定的程序和具体要求,签订中标合同。(3)时间序列效力层级从时间序列看,按照立法法的规定,“同一机关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也就是说,同一机关新规定的效力高于旧规定。如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七部委与2001年联合制定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国家计委令第12号)规定,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应当限定在1至3人,并标明顺序。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招标人应当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或其他原因不能签订合同的,可以按照顺序依次确定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2003年联合制定了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30号),将上述按照排名顺序确定中标人的强制性规定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全部依法必须招标的施工项目。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所有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施工招标都必须执行2003年的新规定。(4)特殊情况处理原则我国是一个法制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法律体系原则上是统一、协调的。但是,由于立法机关比较多,如果立法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难免会出现一些规定不一致的情况。在招标投标活动遇到此类特殊情况时,依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应当按照如下原则处理:1)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2)地方性法规、规章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构裁决;3)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适用部门意见,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4)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1.1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的主要规定按照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大纲的要求,本书主要介绍中央层面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包括对工程、货物、服务三大类招标投标的规定,招标投标的综合性规定以及与招标投标特别密切相关的规定。1.2.1 工程、货物、服务三大类招标投标的主要规定 (1)工程类招标投标的主要规定与货物或服务招标投标相比,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比较复杂。不同工程项目,对技术、设备、施工组织、投标人的资质以及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同,差异很大。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就规范工程招标活动制定了十多专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适合于各类工程招标投标的规定,一般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部委联合制定发布,也有各部委单独制定发布仅适用于专业工程的专项规定。主要有:1)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航总局等七部委于2003年制定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领域最重要的规章,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这部规章不仅细化了施工招标投标程序和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而且还对施工招标项目应具备的招标条件、邀请招标的特殊情形、资格审查、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招标代理机构所承担的任务、联合体投标、评标、废标以及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等内容,做出了较为全面和具体的规定。2)(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试行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航总局等八部委于2007年制定的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领域的规章,是规范工程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以及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编制和使用的通用规则,在政府投资项目中试行。另外,为了贯彻落实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还制定了关于做好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发改法规【2007】3419号),从四个方面对贯彻实施标准文件的要求做出了具体规定。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89号)。建设部于2001年制定,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及有关监督管理活动,细化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程序,具体规定了建设部门对有关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另外,为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建设部还制定了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建市【2005】208号),针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活动中存在问题,从十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4)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管理办法(交通部令第7号)。交通部于2006年制定,适用于我国境内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明确了县级以上交通部门对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并具体规定了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的基本程序、投标时限、评标标准和方法、废标和重新招标的情形等内容。5)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资格预审办法(交通部交公路发【2006】57号)。交通部于2006年制定,专门规范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资格预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我国境内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资格预审,主要规定了资格预审的程序和要求、资格预审申请、资格评审标准与方法、资格评审报告等内容。6)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14号)。水利部于2001年制定,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水利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招标投标活动,明确了水利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主管部门是水利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与管理部门,规定了监督管理的具体职责。7)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信息产业部令第2号)。信息产业部2000年制定,适用于我国境内邮政、电信枢纽、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明确了各级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实施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具体规定了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基本程序、废标情形、评标标准和方法、中标条件和有关违法行为罚则等内容。8)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农计发【2004】10号)。农业部2004年制定,适用于农业部管理的基本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仪器、设备、材料招标投标以及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其他招标投标活动,明确了农业部和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规定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必须招标范围、招标条件、招标投标程序、废标或无效标情形、评审内容和评标方法、中标条件以及有关违法行为罚则等内容。 9)民航专业工程及货物招标投标管理办法(AP129CA03号)。中国民航总局2007年制定,适用于民航专业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货物的招标投标活动及监督管理,明确了民航管理机构对民航专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规定了民航专业工程和货物招标投标的基本程序、投标人资质条件、评标专家抽取程序、评标标准和方法及有关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等内容。10)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暂行办法(广计发字【2002】140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2年制定,适用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所属企、事业单位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和维修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活动,明确了有关招标投标活动及其当事人应当接受各级有关项目审批部门和总局主管司局的监督管理,规定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所属企、事业单位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招标范围、招标投标程序、招标文件主要内容、资格审查、评标标准和方法及有关违法行为罚则等内容。(2)货物类招标投标的主要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就招标投标活动制定了一系列专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按照适用范围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规范货物国内招标投标活动的法律规范,如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政府采购货物招标、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的规定;另一类是规范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的法律规范。货物类招标投标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主要有:1)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航总局等七部委于2005年制定,是货物招标领域最重要的规章,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活动,具体规定了货物招标投标基本程序、总承包招标中的货物招标、货物招标的条件、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招标人资格限制以及两阶段招标等内容。2)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商务部令第13号)。商务部于2004年制定,适用于我国境内进行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明确了商务部是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的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规定了机电产品必须进行国际招标范围、评审专家选择、招标文件编制、招标投标和评标程序、评标方法、公示及质疑处理程序、中标以及有关法律责任等内容。2007年,商务部制定了进一步规范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有关规定(商产发【2007】395号),对规范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招标文件编制、招标投标程序、评标程序、评审专家管理、评标结果公示、评标结果质疑处理,以及招标机构管理等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08年,商务部制定了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综合评价法实施规范(试行)(商产发【2008】311号),对综合评价法作出了专本规定。以上两项规范性文件,是对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的补充规定。3)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财政部于2004年制定,适用于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活动,明确了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部门,具体规定了货物和服务采购招标方式、供应商限制、回避制度和政府采购应当支持民族工业和中小企业等基本原则,以及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的基本程序、电子招标文件、联合体投标、评标委员会义务以及有关法律责任内容,并细化了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分法和性价比法三种评标方法的具体内容与做法。4)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工作若干规定(卫规财发【2000】232号)。卫生部联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于2000年制定,适用于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工作,规定了药品招标采购的行为主体、原则、主要采购方式、集中招标采购的程序、中标条件、招标采购药品零售价格的确定与调整以及有关监督管理措施等内容。随后,卫生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试行)(卫规财发【2001】30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若干规定(卫规财发【2004】320号),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的组织原则、范围、采购方式、程序,以及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的监督管理措施等内容。5)其他。除上述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之外,还有一些专业部门制定的专项货物招标采购的规定与管理办法,如交通部制定的水运工程机电设备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交通部令第9号),铁道部制定的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3号),水利部制定的水利工程建设重要设备材料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水建管【2002】585号),卫生部制定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卫规财发【2007】208号)等。(3)服务类招标投标的主要规定 服务招标投标,是指除了工程、货物以外的其他招标投标活动。如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监理招标投标,工程咨询评估、财务、法律等中介服务招标投标,项目法人、代建人、特许经营者招标,科技项目、科研课题、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物业管理、金融保险服务招标投标等。通常,服务招标的招标人看重的主要是投标人提供的相关劳务、技术、智力等服务的能力、水平、经验、业绩,评审标准比较复杂,往往因项目而异,除对投标人资质要求以外,很少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各类服务招标投标方面的规定差异较大。随着招标投标制度的推广,服务招标投标领域不断扩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有关部委为规范各类服务招标投标活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的规定,主要有: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航总局、广电局等八部委2003年制定,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领域最重要的规章,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活动,具体规定了勘察设计招标的条件、基本程序、国外设计企业投标的条件、废标或否决投标、未中标设计方案补偿以及重新招标等内容。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82号)。建设部于2000年制定,使用于我国境内依法必须招标的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招标投标活动,主要明确了建设部门是各类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招标的监督管理部门,具体规定了建筑工程设计招标的基本程序、投标时限以及备案管理环节等内容。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市【2008】63号)。为了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活动,确保建筑工程方案设计质量,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8年制定了这个管理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及其管理活动。明确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适用、经济的原则,将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划分为概念性方案设计招标和实施性方案设计招标两种类型,并具体规定了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的条件、资格预审办法、招标文件内容、投标时限、评标委员会组成、评审标准、废标情形、重新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定标方法、设计取费,以及有关知识产权等内容。其他部门对勘察设计的规定,主要有:交通部制定的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交通部令第6号)、水运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交通部令第4号),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勘察(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水总【2004】511号),分别对本行业的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2)监理招标投标方面的规定,主要有:交通部制定的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交通部令第5号)、水运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交通部令第3号)和水利部制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水建管【2002】587号),分别对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监理招标投标活动作出了具体规定。3)科技项目与科研课题招标投标方面的规定,主要有:科技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计字【2000】589号)。科技部于2000年制定,适用于我国境内使用政府财政拨款科技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明确要求政府财政拨款投入为主的科技项目应当实行招标,并具体规定了科技项目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部门、不招标的条件、招标文件主要内容、投标时间、投标无效的情形及有关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等内容。国家科研计划课题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财字【2002】165号)。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部门于2002年制定,适用于国家科研计划课题招标投标活动及其监督和管理,明确要求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明确、完成时限和评审标准确定的国家科研计划课题应当实行招标投标,并具体规定了科研课题招标的监督管理部门、招标文件主要内容、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报告主要内容及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内容。4)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规定,主要有: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3号)。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联合财政部于2003年制定,明确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并且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还具体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督管理部门及职责、转让程序、转让合同主要内容、转让批准程序及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内容。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国土资源部于2007年制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出让方式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设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活动,具体规定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的范围、招标公告的基本内容、招标基本程序以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手段等内容。另外,为规范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国土资源部还联合监察部于2002年制定了关于严格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 265号),明确了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从源头防治土地供应环节产生腐败的有效措施,并具体规定了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强化政府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大土地供应的信息披露力度,严格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程序,以及加强监督检查等内容。5)特许经营、物业管理等其他服务招标的规定,主要有: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6号)。建设部于2004年制定,明确了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应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并具体规定了参与特许经营权竞标者的条件、特许经营招标的程序、特许经营协议的主要内容、主管部门监督职责、特许经营期限及有关违法行为罚则等内容。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理规定(交通部令第8号)。交通部于2007年制定,适用于我国境内的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活动,明确了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营性公路建设投资人招标的监督管理职责,并具体规定了投资人招标的条件、基本程序、投标人的条件、评标标准和方法等内容。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建住房2003130号)。建设部于2003年制定,适用于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和行政主管部门对物业管理招投标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明确了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物业管理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部门,并具体规定了物业管理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资格预审、完成前期物业管理招标的时限、评标标准和方法、确定中标人的方法等内容。1.2.2 招标投标综合性法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委就招标投标的基本内容和制度构建制定了一系列招标投标综合性规定。主要有:(1) 必须招标制度的规定 招标投标法第3条原则上规定了有关必须招标制度,并授权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必须招标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于2000年制定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计委令第3号),具体规定了我国境内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的范围和规模标准。同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必须招标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目前,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在国家计委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地区的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和规模标准,形成了各地执行必须招标制度的具体规范。(2) 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制度的规定招标方案核准制度是与必须招标制度紧密相连的,是保障必须招标制度落实的重要手段。根据招标投标法授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规定了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方案核准制度,项目审批部门在审批必须招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核准项目的招标方式(委托招标或自行招标)以及国家出资项目的招标范围(发包初步方案)。据此,原国家计委于2001年制定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国家计委令第9号)和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国家计委令第5号),前者规定了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申报招标事项核准应提交的书面材料,以及核准权限划分等内容。后者规定了国家计委审批(含经国家计委初审后报国务院审批)的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的条件,以及项目单位申请自行招标应提交的书面材料等内容。随着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颁布实施,我国投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改革项目审批制度,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或备案制,政府投资项目仍实行审批制;二是按照项目性质、资金来源和事权划分,确定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的项目审批权限。其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应调整了实行招标方案核准的项目范围,发布了关于我委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时核准招标内容的意见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05】824号),规定需要核准招标方案的项目范围包括:中央投资项目;申请中央投资补助、转贷或者贷款贴息500万元以上(含本数,下同)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或企业投资项目;需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或初核后报国务院核准的国家重点项目。同时还重新规定了核准招标方案的方式、内容和程序等。一些地方发展改革委对于地方审批权限范围内的项目招标方案核准工作也作出了相关规定。(3) 招标公告发布制度的规定招标投标法第16条规定了招标公告发布制度,要求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制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介发布。原国家计委根据国务院的授权于2000年制定了招标公告发布制度暂行办法(国家计委令第4号)和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媒介的通知(计政策【2000】868号),确定了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国家指定媒介;同时规定各地方政府审批权限内的依法必须招标的民用建筑项目的招标公告,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计划部门指定的媒介上发布。政府采购法第11条规定,政府采购的信息应当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财政部于2004年发布了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9号)。确定了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公告政府采购信息。除财政部和省级财政部门以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的发布媒体。(4) 评标及评标专家管理的规定 招标投标法第37条规定了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和确定方式,第38条至第40条规定了评标程序、评标标准和方法以及保密的要求。为依法规范评标活动,原国家计委联合经贸委、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等部门于2001年制定了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进一步细化了评标委员会的组成、评标程序、评标标准和方法以及定标程序等内容。为规范评标专家资格管理,原国家计委于2003年制定了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计委令第29号),具体规定了评标专家的资格认定、人库及评标专家库的组建、使用、管理等内容。为规范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管理,财政部联合监察部于2003年制定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财库【2003】119号),具体规定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条件、资格管理、专家的权利义务以及违规处罚等内容。为规范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工作,财政部于2007年制定了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财库【2007】2号),具体规定了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综合评分法的、公开评审方法和评审因素以及财政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内容。为贯彻落实科技兴国战略,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财政部还制定了关于印发(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评审办法)的通知(财库【2007】30号),具体规定了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评审要求、评审标准及监督检查措施等内容。(5) 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管理的规定招标投标法第13条规定了招标代理机构的定义和具备的条件,第14条规定了对招标代理机构实行资格认定制度。目前,我国主要有六种招标代理机构资格: 1)工程建设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由建设部按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实施意见(建市【2007】230号)负责认定。 2)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2005年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6号)负责认定。 3)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机构资格,由商务部按照2005年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机构资格审定办法(商务部令第6号)负责认定。 4)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由财政部按照2005年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财政部令第31号)和关于认真做好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财库【2006】13号)负责认定。5)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卫生部门按照关于印发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及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药管市【2000】306号)负责认定。6)科技项目招标代理资格,由科技部按照科技评估、科技项目招标投标工作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国科发计字【2001】4号)负责认定。(6) 有关招标投标代理服务收费的规定对于招标代理服务收费,原国家计委于2002年制定了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具体规定了招标代理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谁委托谁付费的收费方式和收费标准等内容。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制定了关于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3857号),将“招标代理服务实行”谁委托谁付费”修改为“招标代理服务费用应由招标人支付,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另外,为规范药品集中采购招标的收费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于2004年制定了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及收费管理暂行规定(发改价格【2004】2122号),具体规定了药品招标代理机构收取代理服务费的计算方法及违法行为处罚等内容。 (7)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的规定根据招标投标法第7条授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在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方面的职责。招标投标法还具体规定了核准、备案、报告和投诉处理等行政监督环节。如第11条规定了招标方案核准制度;第12条规定了依法必须招标项目自行招标备案制度;第47条规定了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制度;第65条规定了有关违法行为投诉处理制度等。2004年,为建立公平、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又联合制定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1号),具体规定了招标投标当事人的投诉时限、投诉书的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以及行政监督部门处理投诉的程序、时限、投诉处理决定等内容。财政部2004年制定了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0号)。具体规定了政府采购投诉的提起与受理的程序、时限、形式等内容。为加强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原国家计委于2002年制定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暂行办法(国家计委令第18号),规定了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对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内容、手段、方式以及违法行为处罚等内容。此外,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财政部、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等部委都制定了本行业或领域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专项规定。1.2.3与招标投标活动紧密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招标投标活动是一种复杂的采购活动,除了必须遵守招标投标法及配套规定以外,还应当遵守与招标投标活动紧密相关的其他规定。主要有:(1)规范政府采购活动的相关规定由于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使用政府财政性资金的采购活动采用招标方式的,不仅要遵守招标投标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还要遵守政府采购法及其有关规定。1)政府采购法。这是全国人大制定颁布的规范政府采购活动的一部重要法律,主要规定政府采购的范围和方式、政府采购当事人、政府采购程序和采购合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质疑与投诉、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内容。2)政府采购制度方面的综合性规定。为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财政部先后制定了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等规定,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网安徽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低空经济行业报告:无人机安全监管与市场竞争力分析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6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下半年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局属事业单位招聘拟聘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低空经济能源结构优化与转型报告
- 2025年下半年河北沧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3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河北承德滦平县直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招聘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12615.4-2004封闭型平圆头抽芯铆钉51级
- GA 1524-2018射钉器公共安全要求
- 组织学与胚胎学:6 肌组织
- 企业降本增效培训课件
- 邀请函模板完整
- 深圳市血液中心 血液筛查工作汇报(20150414烟台)课件
- 高考英语核心高频688词汇-背诵单词
- 汽车分类课件
- 电费分割单模板
-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最新版
- 新闻采编实务讲义重点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