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下 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栏目链接 1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1 原因 1 前提 北魏崛起与统一 流域 2 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 3 民族 出现了民族 的趋势 4 政治 出现社会 和统治危机 5 个人 冯太后和 的推动作用 一 背景 黄河 落后 融合 矛盾 孝文帝 栏目链接 2 目的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 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 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行改革 温馨提示 孝文帝改革是一个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从根本上讲是先进文明征服落后文明的一个体现 鲜卑族的封建化是历史的进步 使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加快 栏目链接 1 前期 特点 冯太后主持 主要是创建新制度 1 均田制 目的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前提 政府掌握大批 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农民向政府交租 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 影响 抑制了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 主要内容 无主土地 兵役 土地兼并 栏目链接 2 三长制 内容 设 里长 合称三长 三长直属州郡 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 征发徭役和兵役 作用 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 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 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里 有利于 的巩固 邻长 党长 中央集权 栏目链接 3 整顿吏治 原因 吏治混乱 各级官员贪污的现象严重 孝文帝重视对官吏的治理问题 措施 制定 官吏的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 官吏的任期按照 的好坏来决定 意义 吏治得到一定的改善 促进了 的恢复和发展 俸禄制度 政绩 北方农业生产 栏目链接 2 中后期 特点 孝文帝主持 迁都洛阳 实行汉制 移风易俗 1 迁都洛阳 目的 为了接受 先进的文化 加强对 的控制 过程 493年 孝文帝以南伐为名 由平城迁至 意义 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 有利于 的融合 进一步发展中华文明 汉族 黄河流域 洛阳 胡汉民族文化 栏目链接 2 实行汉制 废除鲜卑族旧制 官制一律改行 3 移风易俗 目的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巩固统治 措施 改穿 改用 提倡与汉族通婚 改说汉语 汉制 汉服 汉姓 栏目链接 1 经济方面 促进了 的发展 北方出现了魏 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 2 民族关系 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 3 政治方面 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三 历史作用 北魏社会 栏目链接 温馨提示 孝文帝改革从经济到政治 从生产到生活 内容全面 改革彻底 是少数民族主动向汉族先进文明靠近的过程 由此说明孝文帝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一 全面认识北魏均田制 1 原因 中原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乱 百姓流亡 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为缓和社会矛盾 发展农业生产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2 实施 485年 冯太后 孝文帝颁布均田令 推行均田制 3 内容 按一定的标准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土地不得买卖 4 实质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栏目链接 5 影响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 生产积极性提高 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 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均田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也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向封建制的转化 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 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 先后为北齐 北周 隋 唐所沿用 推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 这一制度的选择 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栏目链接 6 与其他新制之间的关系 北魏推行的新制主要有俸禄制 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等 其中 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 为各项制度的建立 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 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 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 栏目链接 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1 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 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 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 这就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 要稳固北魏的统治 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 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 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 颁布均田令 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 整顿吏治 采用封建的俸禄制 迁都洛阳 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改革社会习俗 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栏目链接 3 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例1 2013 江苏高考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 广度和影响而言 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 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 种种因袭牵制 改革非易 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 较之东方诸国 亦远为落后 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 秦集史 命题视角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 栏目链接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 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 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 还是捐弃旧俗 接受先进的文化 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 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 中国通史 栏目链接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 据材料二 归纳孝文帝 迁都 对改革的作用 从材料看 孝文帝 改革之心 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 据材料三 与商鞅变法相比 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栏目链接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 通过分析对比 找出其改革中有利或不利的条件 并总结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 第 1 问结合材料归纳概括 第 2 问根据材料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所起的作用 体现了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征服 第 3 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和综合概括能力 答案 1 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 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 注重创建新制度 变法彻底 功效明显 栏目链接 2 作用 减少改革阻力 为彻底移风易俗 如禁鲜卑语 讲汉话等 创造条件 原因 北魏风俗落后 迫切需要改革 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 改革热情高 3 问题 民族关系问题 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 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栏目链接 点评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