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二步 专题14 当今世界的政治多极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ppt_第1页
(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二步 专题14 当今世界的政治多极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ppt_第2页
(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二步 专题14 当今世界的政治多极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ppt_第3页
(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二步 专题14 当今世界的政治多极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ppt_第4页
(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二步 专题14 当今世界的政治多极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4当今世界的政治多极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模块五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线索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 原因 直接原因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双方争霸 扩张产生矛盾 根本原因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2 过程 雅尔塔体系确立 奠定基础 两大阵营出现 初步形成 杜鲁门主义 出台 冷战正式开始 北约 华约两大组织建立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 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造成西欧依靠美国 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 造成部分国家分裂 德国 朝鲜 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2 多极化趋势出现 1 欧共体的建立 促进了多极化趋势 2 日本崛起 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 不结盟运动兴起 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4 中国振兴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 两极格局的瓦解 标志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原因 苏联经济 政治体制的弊端 经济发展缓慢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民主化改革 西方 和平演变 战略 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2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表现 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 欧盟成立及扩大 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俄罗斯的军事可与美国相抗衡 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高 影响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有利于民族国家经济的振兴 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理解1 经济决定政治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即经济发展的多个力量中心的形成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 2 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 极 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 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 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因而 对多极化可以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方面去理解 3 多极化 在当今还只是一种趋势 没有形成真正的世界格局 因为世界格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地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 构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 1 据统计 在马歇尔计划实行初期 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 截至1951年中期 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 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 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 饲料以及肥料等 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 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 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 这表明欧洲国家旨在 a 融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中b 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c 控制战后欧洲市场d 遏制共产主义 b 解析 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 融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 不是欧洲国家的本意 故a项错误 据材料中 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 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 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 饲料以及肥料等 可见当时欧洲国家主要是利用美国的援助改善人民生活 以稳定岌岌可危的资本主义统治 故b项正确 控制战后欧洲市场是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主要意图 故c项错误 遏制共产主义是美国二战后推行冷战的本质目的 与题意不符 故d项错误 2 有学者认为 世界政治力量非常分散 根本无法用单极 多极或霸权加以描述 世界不仅存在着 一超 和 多强 及它们之间的博弈 而且还存在越来越强大的 非极力量 众多不能成为 极 的中小国家和没有 极 参加的非国家行为体 大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取决于它与 非极力量 寻找共同语言的能力而非其军事实力 非极化 发展势头强劲 这表明 a 一超多强 被 非极化 取代b 大国霸权的影响正在逐步遭到削弱c 非极化 趋势妨碍全球化进程d 非极力量 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d 解析 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非极力量 发展 根据材料 世界政治力量非常分散 世界不仅存在着 一超 和 多强 及它们之间的博弈 而且还存在越来越强大的 非极力量 可知 一超多强 非极化 并存 没有表明 非极化 取代 一超多强 故a项错误 大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取决于它与 非极力量 寻找共同语言的能力而非其军事实力 说明大国霸权影响方式变化 不等于其影响力下降 故b项错误 非极化 趋势妨碍全球化进程缺乏材料论据支撑 故c项错误 由 大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取决于它与 非极力量 寻找共同语言的能力而非其军事实力 可知 非极力量 有利于破除大国影响下的国际政治关系 推动国际政治格局民主化进程 故d项正确 线索二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1944年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之后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7年建立关贸总协定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主导建立的 但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向制度化 体系化方向发展 欧盟是世界上合作程度最高的经济政治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是规模最大的论坛式经济组织 区域集团化组织有利于集团内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使经济全球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科技 交通和通信的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大都接受了市场经济模式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 带来更大的挑战 认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1 两个趋势 1 经济区域集团化 主要表现 东盟 亚太经合组织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2 经济全球化 表现 1995年wto正式运作 3 二者关系 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 2 主要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 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 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同时 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 也带来风险与问题 1 2015 安徽蚌埠高三质检 安格斯 麦迪森在 世界经济千年史 中指出 世界经济在1950 1973年间比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 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 其原因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 下面属于 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 内容的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贸总协定 经互会 世界贸易组织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贸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 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重建与发展 属于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的根基之一 故 正确 关贸总协定成立于1947年 作为战后的国际贸易体系 有利于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 故 正确 经互会是苏联带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经济组织 不是材料中涉及的资本主义秩序 故 错误 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出现的 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 错误 选择a项符合题意 2 2015 湖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阅读以下材料 请判断以下四种观点哪种属于极端全球主义者 b a 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 b 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 c 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 功能以及权威 d 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的口号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题干材料提及极端全球主义者认为国家政府权力将衰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