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一个会计程序或系统,旨在提高效率确保政策的实施、捍卫资产、避免欺诈和错误。现今,内部控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引起了政府、企业参与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实务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特别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20年前,国外学者率先开展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方法丰富,取得了许多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本质、内部控制概念、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要素四个方面对内部控制研究文献进行综述。1. 内部控制本质方面的研究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必须弄清处内部控制本质,对于内部控制本质的认识改进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1.1国外关于内部控制本质方面的研究在国外,Swayze 的Internal control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可能是最早探讨内部控制本质属性的理论性文献之一。他认为内部控制的需求主要来自组织内部而不是组织外部,内部控制本身是会计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这一思想与当今美国COSO报告所坚持的“过程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Jensen and Meckling认为企业本质上是由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政府等)缔结的“一组契约”。该观点认为,企业的契约性及契约的不完备性是内部控制存在的经济学基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补充契约,本质上是企业内部的一项制度性安排。Rotch W.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 One view of componentsand their interdependencel认为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只局限于会计要素,还应该包括战略、结构、业绩评价、动机和激励。这有助于使目标上存在分歧的人群和不同部门相互协作,从而为提高组织经营效率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努力。不难看出,国外学者关于内部控制本质的研究各有侧重方向,Jensen and Meckling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索内控本质,Rotch W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探索内部本质,他们都是把某一学科理论作为基础,在其范围内阐述对于内控本质的理解。1.2国内关于内部控制本质的研究在国内,林钟高和郑军2007年发表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持续均衡利益关系的契约装置,是企业内部各个控制主体之间为实现作为专业化结果的交换收益,是其财富最大化而作出的合约安排。欧阳电平等2007发表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认为认为内部控制其实质是“人控制人”,它涉及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道德观和激励机制等。谢志华2009内部控制:本质与结构认为企业在发起设立时会形成平等契约关系,而在运行时会形成科层等级关系,以及同一科层各环节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以契约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制衡;以科层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是监督。戴文涛2010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应当是一种风险控制活动,在内部控制是一种风险控制活动和内部控制目标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情况下,如何管理风险、控制风险成了内部控制学的本质特征。周继军2011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者代理问题研究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弥补不完全契约的一组制度安排,目的在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2012年杜海霞基于产权理论对内部控制的本质的研究,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安排是企业内部产权配置“有形指引之手”,内部控制制度安排的核心是对企业公共领域产权的配置。2013年徐习兵、王永海等契约理论和能力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新探认为内部控制本质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链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最终实现契约主体产权保值与增值。樊行健和肖光宏在2014年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认为内部控制是一项管理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管理行为规范体系。由此可看,大部分的学者们如:Jensen and Meckling,林钟高、郑军、谢志华、周继、徐习兵和王永海还是赞同基于契约论谈内部控制的本质,Jensen and Meckling只是简单的提出了企业契约的不完备需要有内部控制作为补充,周继军在Jensen and Meckling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目的是节约交易成本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林钟高和郑军基于契约视角看到了内部控制是均衡利益关系的装置,比起前者更为深入透彻,谈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本质。谢志华并没有把企业内部控制整个过程都认为是一个契约,只是在发起设立是形成的是契约关系,在后面运行中形成科层等级关系。两者的本质关系也有所不同,一个是制衡,一个是监督。徐习兵和王永海更是结合了我们当下所熟悉的价值连管理谈内部控制,最终是为了实现契约主体产权的保值与增值。不仅谈到了本质更突出最终目标。2.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概念方面的对于内部控制概念方面,更多的是从国家所颁布的各种规章条例中进行梳理,各个国家对于内部控制有自己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的进行了改进和深化。2.1国外对于内部控制概念的定义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给出了一个具有典范意义的通用概念,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由于现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日益融合,COSO委员会在2004年9月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中认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包含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框架,为管理层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概念。2013年5月,COSO委员会发布其最新的内部控制框架,并没有太大的改动,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是给予原有的五要素提出了17条核心内控原则。 其他国家或组织关于内部控制概念的代表性观点有:2004年,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发布了小企业内部控制指引,指出内部控制是“为达成特定的目标,在业务运作过程中釆用的各类方法和流程,用以保护企业资产、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信、保证企业遵守财务和商业法规、帮助企业完成经营目标的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 2005年3月,欧洲会计行业的代表团体(FEE)发布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欧盟一讨论文稿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由公司那些承担治理和管理责任的人建立、实施和监督的,并为公司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2005年10月,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所属特恩布尔审查小组(Turnbull)发布了内部控制董事有关联合规则的修正指南,指出: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公司的政策、过程、任务、行为和其他方面反映了包括组织结构在内的控制环境,并包括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过程、监督内部控制系统持续有效性的过程。2007年2月,日本金融服务局发布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估与审计准则认为:内部控制是为达到经营的有效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营业活动遵循相关法令以及资产保全等四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内含于业务活动之中、由组织内部所有人员实施的程序。从中可以看出,欧洲的会计行业代表团与美国的COSO委员会对于内控的定义十分相似,都是为了达成特定的目标比如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都引入了风险管理这一概念,都赞同“过程观”。2.2国内关于内部控制概念的认识在国内,2004年,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指出“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程序和措施的过程。”2006年4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它指出: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的范围被进一步放大,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代名词,涵盖公司战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人力资源体系、企业文化、公司社会责任等。国内学者关于内部控制概念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杨雄胜2006内部控制的性质与目标:来自演化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对个人而言,内部控制即自我约束、自律管理;对组织而言,内部控制即令行禁止、自我管理;对社会而言,内部控制是保证可控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也就是自觉管理。内部控制是一种人造的免疫系统。吴辉航2014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文献综述认为内部控制是通过合理制度设计,以内部牵引为原理,以防范舞弊与风险控制为核心,运用专门和科学手段工具,从而提升公司管理效率。2014年樊行健等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认为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应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以“个性”确定内部控制的的内涵和职能;以“共性”确定内部控制的外延和边界范围。显然,美国 COSO在早前坚持“过程观”,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就是一个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与我国2004年发布的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提出的观点很相似,但与后续引入风险管理相结合,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概念为管理层更好的服务。各个国家或组织、国内外学者们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概念的界定,是与内部控制的发展演变及其当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相一致的,特别是与它们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属性的认识相适应的。3.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研究内控目标是基于对于内控本质认识的,学者们也往往是以某学科理论来总结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3.1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目标的研究在国外,Power, M.The audit implosion: Regulating risk from the inside认为,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激励约束经营者行为,降低代理成本。因此,内部控制主要体现为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研究风险分担、最优契约安排、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Rotch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 One view of components and their interdependencel认为,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只局限于会计要素,还应该包括战略、结构、业绩评价、动机和激励。这有助于使目标上存在分歧的人群和不同部门相互协作,从而为提高组织经营效率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努力从组织理论角度研究内部控制,核心目标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因此,内部控制除了强调基础的会计控制外,更加突出观念控制、组织战略、组织结构、授权与分权、信息沟通、业绩评价、监督和激励等组织控制,同时也强调各种控制方式的结合。Power, M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内部的目标,认为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激励约束经营者行为,降低代理成本。Rotch则是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内控目标,各有千秋,除此之外Ouchi、Flamholtz、Langfield- Smith, Kim.都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的。3.2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目标的研究在国内,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刘明辉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和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等的研究与Power, M相似,认为内部的目标是激励约束经营者行为,降低代理成本。然而,吴水潔、朱荣恩、阎达五和杨有红认为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维护财产的安全。因此,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防止组织内部的错误和舞弊,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由此可看,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做了诠释,Power, M.,杨雄胜,程新生等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激励约束经营者行为,降低代理成本。Rotch从组织理论角度认为内部控制为了提高组织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Bower,吴水潔、朱荣恩、阎达五和杨有红等从审计的角度认为审计学视角下的内部控制主要服务于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应用、审计成本的节约、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控制。4.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要素方面内部控制的内容,归恨结底是由基本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决定着内部控制的内容与形式。4.1国外关于内部控制要素的研究1958年10月美国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以下简称AICPA)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对内部控制进行了重新定义,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要素。1988年AICPA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该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提出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等三个要素。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并从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将内部控制的定义为:“由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首先,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次,经营的效果和效率;最后,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该准则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种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美国COSO组织于2004年9月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报告,进入八要素阶段,八要素是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由此可知,美国关于内部控制要素的确定到目前经历了从二要素到三要素,从五要素到八要素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并引入了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内部控制相结合。4.2国内关于内部控制要素的研究美国COSO报告发表后,特别是ERM框架颁布后,国内学者深入分析了国外内控内容的发展变化,开始提出内部控制要素的概念,并就其构成提出了各种观点。郑石桥发现:与内部控制环境相比,企业更重视控制活动;在控制活动中,与间接控制活动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Octylglutathione-CoA-S-Octylglutathione-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Culture Understanding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基础模块2-高教版(2023修订版)-(英语)-52
- 专题范文材料供应合同范本12篇
- 《三、组内交流》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涉烟刑法知识培训课件
- 一、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苏科版2024
-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辽阔的海域说课稿(新版)商务星球版
- 涉水产品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质量月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涉外知识产权培训活动总结
- 李宗仁课件内容
- 202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布依山歌教学课件
- T/CRACM 0003-2021脂20科学减脂技术服务规范
- 2025年铁路客运值班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解码国家安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国际关系学院
- 输液反应处理及报告流程
- 示踪剂技术服务合同7篇
- 诊所地址变更申请书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完整表(打印背诵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