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悟写”一体化教学尝试王 沛一、“读”“写”的信息特质及相互关系“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4种活动方式,就活动中信息的传导而言,“听”和“读”是文本信息的吸收(输入),而“说”和“写”是信息(内心思想)的发散和表达(输出)。四者互为基础,相辅相成,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读”“写”活动的割裂对于文本理解及书面表达的影响在通常的语文教学中,所谓的“上课”,对于学生而言,其实是“听”老师的讲解和对课文(文本)的阅“读”及理解。从信息的传导走向而言,属于吸收。而“作文训练”呢,其实就是学生的“写”(书面表达),属于信息输出。实际教学中,课文的阅读和单元作文,都是分开单独进行的,并非一体化实施。阅读理解与作文训练的单独进行,造成了理解感悟的浅薄、作文的矫揉造作或概念模式化,缺乏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个性化率真体验和表达。究其根源,从创作动机而言,主要是写作主体(学生)的表达兴奋点未被触发的缘故。这是因为:从创作动机来看,不外乎两种情形:即“为文造情”和“为情造文”。相较而言,大多作家专业的创作属于前者,即按照预想的作品主题进行虚构,即先有主题思想,然后为主题思想构想故事情节、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等,实际是为主题思想找到一个艺术的载体,较形象生动地传达给读者。所谓“为情造文”,就是先有情感,所写的文章,只是用文字把这种感情自然表述而已。这一情形,与诗歌“缘情而发”有点类似,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按说,初学写作的人,应该是后者的情形较好。然而,很多情况下,诸如平时的单元作文训练、各种考试,对于学生而言,不在于你(学生)有没有表达的冲动和欲望,或有没有抒发的感情,而在于,这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作业。因此,加之大多学生又不注重审题,不善于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及所见所闻,一味概念化、教条化表述,文中无自我,文中无个性主体体验,表述言不由衷,甚至矫揉造作是肯定的。这是当前中小学生作文方面的一大通病。推究原因,除了写作主体从小缺乏引导、不注重观察、缺乏生活和阅读积累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从创作动机来看,作文教学缺乏对学生的“情境”酝酿和激发,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三、“读悟写”一体化教学的尝试(一)让媒体运用与情景创设的思路对接作文教学缺乏对写作主体(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这一问题,实际早就提出了,主要是我们的教学场馆教室,毕竟无法如舞台布景那样随需求变化相应的场景,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窘况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为此,我结合散文诗海燕的教学,尝试了“阅读理解写作”一体化教学实践,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我的教学思路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经典作品诗化意境,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有意为学生创设“百感交集”的“表达情景”。用巧妙的“导入”,声情并茂的动画配乐朗读,课堂中的“新闻链接”,引发和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和“感慨万千”的表达蕴蓄,给学生的表达和吐露的鱼儿以诱饵,并给学生当堂吐露感慨搭建平台以“勇敢迎接生活的挑战读海燕有感”为题写读后感。(二)让“读者(学生)”与文本对接在教学海燕一文时,我事先准备了两节连堂课,此外制作了课件,包括动画视频朗读及配乐朗读。并为了让学生把海燕的精神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准备了洪战辉和陈三虎的新闻资料。在导入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切入:师:“在同学们办的黑板报上,我曾看到这样一条词语别解:即家长会今夜有暴风雨”(投影出示)。然后顺势分析“家长会”跟“暴风雨”之间的关联,推导出“暴风雨”意味着惩罚、摧残、打骂等。接着,问全班同学:“大家喜欢暴风雨吗?”答案自然是不喜欢。接着,我顺势提出:“与同学们恰恰相反,在苍茫的大地上,有一种黑色的精灵,他不但不惧怕暴风雨,相反,渴望、满怀深情地呼唤暴风雨的到来,这个精灵是谁呢?同学们一定想认识是不是?”之后,出示了课题。在师生合作,共同了解写作背景之后,让学生倾听“海燕之歌”欣赏声情并茂的动画视频朗读。起伏翻滚的苍茫海面,狂风掀起的海浪的咆哮和巨响,闪电、雷鸣,胆怯而不知所措的海鸭、企鹅等,与箭一般高傲的飞翔、吼叫的海燕给了学生身临其境的巨大震撼。接着,结合听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思考:诗中所写的图景,是静态、还是动态?显然,是变化的图景,是动态的。既然是动态的,必然就有表示变化的词句,于是要求学生用方框划出。学生轻易就可找到,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是:“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通过这些字眼,就可引导学生理清暴风雨来临前的3个场景并揣摩海燕对于“暴风雨”的情感态度,即:第一个场景(1-6):将要来临,海燕“渴盼”暴风雨;第二个场景(7-11):逼近之时,海燕感到无比“兴奋”;第三个场景(12-14):即刻来临,海燕异常兴奋和“欢呼”。接着,再让学生用“波浪线”划出以“海燕”为本体的比喻句,还有有关海燕的拟人句,通过揣摩喻体(“黑色的闪电”“箭”“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敏感的精灵”“胜利的预言家”),人格化词语(“高傲”“叫喊”“勇敢”“渴望”“大笑”“号叫”“欢乐”),又可概括出“海燕”的性格特征,即:勇敢、自信、激进、顽强、乐观。然后,让学生思考:革命斗争中,哪些人跟海燕具有相同的精神品质,很轻易就可得出海燕“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象征意义。于是,海燕这一勇敢、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形象就会在学生脑海中栩栩如生地站立起来。接着,再以海燕为参照,引导学生思考诗中写到的海燕的对立面海鸥、海鸭、企鹅以及风雨雷电等象征意义假革命或反革命;还有“海燕”渴望的暴风雨,大海及波浪的象征意义革命运动及人民群众。对于散文诗主题及意境的理解基本达成。(三)让“形象”与时代对接当然,学生理解的“海燕”的形象还是停留在遥远的俄国革命年代的先锋战士的概念,没有鲜活的时代感,这一文学形象在学生头脑中还是停留在词语的层面,是平面的,比较干瘪,没有与自己的生活体验、成长情志、人生感悟交融,即对接。这是因为,“海燕”这个20世纪初,革命战争年代的先锋战士的形象,对于21世纪,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来说有点遥远而不切近。此时,需要将学生已初步感知的文本中的“海燕”这一先锋战士的形象与我们当今社会中的“先锋”人物来一次转换和对接,让“海燕”这一先锋战士的形象焕发时代的气息,给学生一些鲜活的时代元素的感触。基于这样的认识,需再次诱导:“在当今社会中,有没有“海燕”式的先进人物?”在学生思考的同时,课件出示了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洪战辉和兰州晚报转自法制周报的一则新闻小山村再演“洪战辉”故事 16岁少年背着弟弟上学。洪战辉的事迹,学生大多了解,无需再详述。但是陈三虎大家陌生,当看了陈三虎的事迹,大家都为之感动:他的家遭受了一场火灾,大火夺去了他两岁妹妹的生命,4岁的弟弟也被烧成重伤,不能承受如此打击的母亲选择了上吊自杀。从外地打工赶回来的继父也卧病在床,即将初中毕业的陈三虎成了全家的顶梁柱。每天清晨,小虎便穿着破了洞的白色旧布鞋,背着无人照顾的弟弟翻山越岭步行赶赴10公里外的学校,晚上回家再服侍卧床的父亲,一个“洪战辉”的故事在湖南张家界桑植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平静地演绎着(四)让感悟与表达对接完成以上对接之后我再一次将学生的思考引向纵深和自我反思,思考:洪战辉和陈三虎身上,具有哪些与“海燕”相同的精神和品质?我们自己身上有哪些“海燕”的精神和品质?缺少哪些“海燕”的可贵品质?至此,学生的感触被充分激活了,可以说到了一吐为快的地步。此时,我出示了“迁移写作”的提示及要求,让学生感悟的源流活水尽情地在笔端流淌流淌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困难无处不在,一道运算繁杂的习题,一篇难以下笔的作文,一部长篇名著的阅读,还有我们自身性格和品质上的缺点和弱点,都需要我们去克服和战胜,洪战辉,陈三虎他们与我们年龄相仿,他们战胜了,你能吗?学习了海燕,有何启发、有何感慨,有何找算?请以“勇敢迎接生活的挑战读海燕有感”为题,谈谈你的感受。不少于400字。四、课后反馈当时,有95%的同学都当堂写就了作文,绝大多数抒写了真实感受,尤其难得的是能紧密联系自己生活尤其学习实际,与具有海燕精神的洪战辉和陈三虎遇到的困难作比较,找到自己在意志品质方面存在的差距,深刻剖析自己的懦弱和懒惰(见附件-优秀习作),从此意义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实现了,并且,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及平台搭建者的角色也已实现。(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B)2011年第6期)附:优秀习作习作一:勇敢迎接生活的挑战读海燕有感初中2006级(5)班 刘璐人生中总有困难,并不为怪,但有些人面对困难的态度,实在让人钦佩。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即,并没有去逃避,它选择了勇敢面对,它的选择是对的,它也做到了。而且是毫不迟疑的。狂风呼啸,电闪雷鸣的危险的环境下,它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面对即将来临的暴风雨,它毫不畏惧,反而异常勇敢、兴奋,它欢呼着,渴望暴风雨。它是多么的乐观、执着、不畏惧困难,可是我却真是自愧不如!记得那是星期三的下午,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到家后,我一直写到10点了,却还没有写完,此时睡意袭来,让我不禁犯起困来,我此时就冒出一个念头,先睡吧!明天早晨早早起来,很快就会写完的,反正也不多了。我迟疑了一会儿,决定写完再去睡觉。我坚持写,直到11点了,妈妈来催我睡觉,我如释重负地回答:“马上”。在与继续写和马上睡觉斗争中,我选择了前者,我也做到了,我无比开心,我战胜了自己的软弱。在与海燕比较后,我发现,自己的身上还应该有一种对挑战困难毫不迟疑的态度,要对自己有信心,面对困难把它当作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这样我才会更加成熟。习作二:勇敢迎接生活的挑战读海燕有感初中2006级(5)班 张莉娜在大海上飞翔着一群可爱的精灵,那就是散文诗海燕的主人公勇敢、乐观、执着、自信的海燕,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之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它们就像无产阶级革命先锋战士一样不畏暴风雨的到来,反而为暴风雨的到来而感到兴奋。在2005年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有这么一位普通的人:因生活压迫,他不得不在13岁的时候挑起生活的重担,还要照顾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而且他不愿意接受好心人的资助,认为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那些钱应该给更需要的人们,他就是洪占辉。而在湖南张家界桑植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身为初三学生的陈三虎,妹妹在一场大火中烧死了,而4岁的弟弟也烧成了重伤,母亲被迫上吊自杀,而父亲也卧病在床,但他却毫不畏惧困难,每天早上背着无人照顾的弟弟去很远的地方上学,晚上回来照顾父亲,看看这两个人再想想自己,平时做到不畏惧困难了吗?在晚上作业较多的时候,我就会犯瞌睡,总想睡觉,但又不能睡,就安慰自己快一点儿写,写完就可以睡觉了,但不管怎么坚持,上下眼皮总会不知不觉粘在一起,终于坚持不下去了,我便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每天都这样,我也想改,但就是改不了,现在看看海燕、洪占辉,陈三虎,我才感觉到自己在困难面前是多么的懦弱,每当遇到困难时,就低下了头想着怎么去躲避困难。正是因为有像海燕这样的勇敢者,才会使生活、使社会充满了乐趣和精彩,相信自己,只要敢于迎接困难,挑战自我,就一定会成功!习作三:勇敢迎接生活的挑战读海燕有感初中2006级(5)班钟利葳从前的我,遇到困难,只会退缩,从不主动迎接困难。而现在,我通过学习散文诗海燕,明白了退缩不能解决问题,真正解决困难的方法是勇敢去迎接考验。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茫茫大海上,海燕这个黑色的精灵在雷声的轰鸣、狂风的呼啸与黑色的闪电中勇敢地穿梭、高傲地飞翔,它蔑视困难,蔑视巨大的敌人。表现了作者深信革命的胜利肯定到来,黑暗的尽头必定是黎明的曙光。像海燕这样的人有很多,例如洪战辉,陈三虎等人,小小年纪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从小几乎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我倍感羞愧,我简直有些吃惊:洪战辉、陈三虎,十三四岁的娇嫩的肩膀怎么能够挑起那么残酷的生活的重担?怎么敢于迎接那么严峻的考验?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自己在小小的难题面前的表现。先别说什么成为顶梁柱之类的话,就先拿我的学习来讲吧,每当碰到难一点的题不是空着就是乱写,连想都不想,总是觉得反正老师要讲,到时候记个笔记回来补上不就得了?到老师讲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题是那么地简单。想到这儿,与海燕,洪占辉,陈三虎相比,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自己是多么懦弱,就如同海燕一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一样,我的脸在发热发烧。学习了这篇课文,我决心要勇敢接受考验,不再退缩。我要做一只在风暴中飞舞的黑色精灵,我要高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习作四:勇敢迎接生活的挑战读海燕有感初中2006级(5)班 张延霖刚刚学习的散文诗海燕中讲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不像海鸭、海鸥、企鹅等惧怕;而是兴奋,为暴风雨而欢呼的英姿。体现出了海燕坚强、执着、乐观的精神,象征了大无畏的革命先驱者。人生也正如天空中飞翔的海燕,前方有很多“暴风雨”迎接我们:例如晚上作业很多,又十分困了,这就是一个考验;再如电视剧很好看,但因为功课的学习又不能看,这又是一个考验,人们不应为这些考验而惧怕,反而应该为它们而高兴、欢呼。回想以前,我就没有战胜考验。那是初一第一学期,我们四中新建了塑胶操场,所以我们就有更好的环境来锻炼自己。由于我比较喜欢运动,因此这就成了我不想按时回家的理由。再说了,爸爸也同意我晚上放学后踢足球,我也说服了妈妈,最终以锻炼为由,可以晚回。有天放学后,我到同学家去玩,去了以后,他放了许多引人入胜的影碟,到了回家的时间了,还未看完,我迟疑了一下,便又看了一会儿,最终比平时晚了半小时才回家,回家后先说是打篮球,打过头了,结果来迟了,但父母不是很相信;又说是车子坏了,修车子,但爸爸更起疑心,我又说:“学校建了个塑胶操场,踢足球的人多,未入场,便练习“倒挂金勾”,结果入了神,导致回来晚了,再说今天没戴表,不知道时间,以后早些回来就行了。”爸爸被我说得半信半疑,但看来是相信了,最后给我放行,并叮嘱,以后要准时回来。虽然瞒过了父亲的严格追查,但我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爸爸那么信任我,但我却欺骗他,“哎”。与海燕、洪战辉、陈三虎相比,我感到那时自己的意志的懦弱,仅仅几张蝶,便令我俯首倾听、违背了自己的良心。今天学了海燕,我应战胜影视的诱惑,意志应再坚强一些,不能再被它折服,应学会控制自己,是非分明,让自己活得光明磊落。习作五:勇敢迎接生活的挑战读海燕有感初中2006级(3)班 满承薇从小,妈妈就告诉我:“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勇往直前,迎接挑战。”可是我从来没有当回事。今天,当我学习了海燕这一课后,我才知道,平日里的我有多胆小,有多懦弱。以前,对于“家长会”,我有两种态度考了好成绩,等待奖励,考了差成绩,等待“暴风雨”。其实,作为学生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们不知道“家长会”真正意图,因此,我们大都不喜欢家长去开家长会。可是,你仔细想一下,开家长会难道不是对我们好吗?你有本事考那个差成绩,怎么又无法面对家长呢?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像海燕那样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呢,还是像海鸭那样不知所措呢?既然学了海燕,那么我们在遇到险境时要学习海燕的这种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对于“家长会”我们也要勇敢地叫喊一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那么也让我们以迎接生活的挑战的心态去努力学习,勤奋刻苦。哪怕有多累,有多苦,我们都要去迎接,因为只有你现在迎接这个挑战了,努力、刻苦了,你以后才会苦尽甜来,才不会惧怕“家长会”。让我们再一次大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习作六:勇敢迎接生活的挑战读海燕有感初中2006级(5)班 张宇婷海燕是高尔基笔下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但是,仅是一个结尾,就足以震撼我的心。海燕在与狂风、雷电斗争,斗争属于自己的天空,一位革命先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教育资源授权委托书委托合同
- 2025版清包工装修项目合同规范范本
- 2025版城市基础设施施工联合体综合管理合同
- 2025电商企业供应链优化与托管代运营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土地开发项目土地交易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速公路顶管施工及附属设施合同样本
- 2025年版危货运输企业安全培训与应急预案制定合同范本
- 2025版市政工程全过程造价分析与控制合同
- 2025版绿色环保社区绿化工程合作协议范本下载
- 2025柴油市场开发居间代理及营销策划合同范本
- 2025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GB 21256-2025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5AI办公发展现状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北京员工待岗管理办法
- 停工缓建项目管理办法
- 淋巴水肿健康科普
- 采购应急计划管理办法
- 上海选调生面试题和考官用题本及答案21套
- 2025年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投校园招聘笔试考点考试题库及答案
- 让情绪有着落-2025年情绪营销8大趋势洞察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