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100套(51-60).doc_第1页
【物理】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100套(51-60).doc_第2页
【物理】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100套(51-60).doc_第3页
【物理】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100套(51-60).doc_第4页
【物理】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100套(51-6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专项训练1114下列各种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是 (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B)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赫兹首先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D)光电效应现象是爱因斯坦首先发现的15如图所示,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的射线1,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2,用粒子流2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3,经研究知道 (A)1为粒子,2为中子(B)1为粒子,3为质子(C)2为质子,3为中子(D)2为质子,3为光子16图中竖直方向的平行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电场中有一个带电微粒,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A点运动到B点,EA 、 EB表示该带电微粒在A、B两点的动能,UA 、 UB表示A、B两点的电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AB(A)若UAUB则该电荷一定是负电荷 (B)若EA EB,则UA一定小于UB (C)若EA EB,则该电荷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虚线a(D)若该电荷的运动轨迹是虚线b且微粒带正电荷,则UA一定小于UB1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图示A状态开始,经历了B、C,最后到D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大气压)T(K)ABCD0(A)AB温度升高,体积不变(B)BC压强不变,体积变大 (C)CD压强变小,体积变大(D)B点的温度最高,C点的体积最大 18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的图象,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D的振幅相等(B)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相同(C)该时刻质点C、F的加速度为零(D)该时刻质点D正向下运动rVSR1R2R321E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电阻R1、R2和R3的阻值都相同在电键S处于闭合状态下,若将电键S1由位置1切换到位置2,则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阻R2两端的电压变大(C)电池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大 (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20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质量不计的细杆与一个上弧长为、下弧长为的金属线框的中点联结并悬挂于O点,悬点正下方存在一个上弧长为2、下弧长为2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L先将线框拉开到如图所示位置,松手后让线框进入磁场,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B)金属线框离开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C)金属线框dc边进入磁场与ab边离开磁场的速度大小相等(D)金属线框最终将在磁场内做简谐运动图1肥皂膜液21一个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又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它返回到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为E/2,若小物块以2E的初动能冲上斜面,则有 (A)返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3E2 (B)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E(C)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V (D)小物块在两次往返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同22.将铁丝圈在肥皂水中蘸一下,让它挂上一层薄薄的液膜液膜竖直放置时,由于重力作用,上面薄,下面厚,且时间越长,下面越厚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撒上一些食盐,用酒精灯的黄光照射竖直放置的液膜,液膜反射的光使我们看到灯焰的像,可观察到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如图1所示。则,下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B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说明光反射后出现了偏振现象 C像上亮暗相间的条纹是肥皂膜前后两表面反射的光叠加而形成的D用同一块竖直放置的液膜观察灯焰的像时,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段里,应该会看到像上亮暗相间的条纹间隔逐渐变密图223如图2所示,A线框接一灵敏电流计,B线框放在匀强磁场中,B线框的电阻不计,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棒可沿线框无摩擦滑动,今用恒力F向右拉CD由静止开始运动,B线框足够长,则通过电流计中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变化是:AG中电流向上,强度逐渐增强;BG中电流向下,强度逐渐增强;CG中电流向上,强度逐渐减弱,最后为零;DG中电流向下,强度逐渐减弱,最后为零。选择题专项训练11答案14151617181920212223ACABCDACADCDBDBCACDD选择题专项训练126物理史上,有许多规律的发现或学说的建立并非一位科学家独自完成的,而是在科学家们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印证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由卡文迪许在实验室证明并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B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后来由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并且测出了光速C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由他学生卢瑟福通过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予以证实D贝克勒耳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后来一些科学家利用放射线轰击其它元素的原子核相继发现了原子核内存在的质子和中子。甲abOvt乙图97如图9甲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线上的两个点。现将一负电荷从a点由静止释放,若该负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且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在这一过程中,电荷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9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点的场强一定小于b点的场强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C该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一定相等D该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8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图10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0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C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D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F9如图11所示,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使力F逐渐减小直至为零,但方向不变,则该物体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 a和速度 v的大小变化为( )Aa不断减小,v不断增大图11Ba不断增大,v不断减小Ca先增大再减小,v先减小再增大Da先减小再增大,v先增大再减小10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周期约为90min,如果把它绕地球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它的运动和周期为一天的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相比,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飞船的轨道半径大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B飞船的运行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C飞船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D飞船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11图12为一横波发生器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出波由0点从左向右传播的图像,屏上每一小格长度为1cm。在t0时刻横波发生器上能显示的波形如图12所示。因为显示屏的局部故障,造成从水平位置A到B之间(不包括A、B两处)的波形无法被观察到(故障不影响波在发生器内传播)。此后的时间内,观察者看到波形相继传经B、C处,在t5.5秒时,观察者看到B处恰好第三次出现波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2A该波的振幅为10cm B该波的波长为12cmC该波的周期为2秒 D在t5.5秒时,C处应显示为波峰盐酸溶液锌粒带孔的隔板K长颈漏斗图13甲乙12将金属块锌粒浸在稀盐酸溶液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利用图13的装置可以收集产生的氢气,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如图13甲,试管中有一带孔的隔板,盐酸溶液可以通过孔上下流动,锌粒放在隔板的上方。当阀门K打开时,产生的氢气通过玻璃管进入收集氢气的容器(图中未画出)。当阀门K关闭后,试管内的氢气压强不断增大,盐酸溶液液面下降,锌粒与盐酸溶液分离(如图13乙),化学反应停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阀门K关闭到反应停止前,试管内封闭气体三个状态参量符合不变的规律B反应停止时,试管内气体的压强等于长颈漏斗内、外液面间液柱产生的压强C反应停止时,如果在长颈漏斗中再加入些稀盐酸溶液,有可能会使反应重新发生D反应停止时,如将试管浸入冰水混合物,降低温度,有可能会使反应重新发生图1413如图14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一物块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图15中能正确反映上述过程中物块加速度大小随下降位移x变化关系的图像可能是图15中的( )x0x0x0x0xaaxaxaxABCDgggg图1514. 自从1862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后,利用电磁波的技术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无线电报、 无线电广播、 无线电导航、无线电话、电视、雷达,以及遥控、遥感、卫星通讯、射电天文学,它们使整个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线电波波速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B微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金属导体时,会在其中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C手机所用的微波在传播过程中比无线电广播所用的中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D在无线电通讯中,声音信号通常要通过检波加载在高频信号上后,才向外发射选择题专项训练12答案67891011121314ABDBCBDDCBCD CDAB选择题专项训练131、对下列物理公式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公式可知,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决定B、由公式a=F/m可知,加速度a由物体所受合外力F和物体的质量m决定C、由公式E=F/q可知,电场强度E由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和电荷的电量q决定D、由公式R=U/I可知,电阻R由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阻的电流I决定2、在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的变化无关的是:( )A、光电效应 B、天然放射现象 C、NaCl+AgNO3=AgCl+NaNO3 D、粒子散射图13、如图1所示,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出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斜面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依然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是:( )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右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图24、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2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C、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D、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5、如图3所示的直线是真空中某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直线上的两点,一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A经过A点向B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vB经过B点,且vB与vA方向相反,不计粒子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vAvBAB图3A、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C、粒子在A点的速度可能小于在B点的速度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图46、如图4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飞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式中H为直升飞机A离水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 )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CA图5BDB、悬索是竖直的C、伤员做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ABCDttttii图57、矩形金属框ABCD匀速向右进入一匀强磁场,磁场的边界平行于AD,则金属框进入匀强磁场的过程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垂直纸面向里为磁通量的正方向、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8、水平放置的作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其质量为m,振动过程中的最大速率为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某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弹力做的功可能是0mv2之间的某个值B、从某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弹力做的功一定为零C、从某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大小可能为 02v间的某个值D、从某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小一定为零选择题专项训练13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BACDADBDBCDADBC选择题专项训练1414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B) 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C) 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D) 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15原子核X衰变为原子核Y再衰变为原子核Z的过程如下:下述各关系中哪些是正确的?( )(A)(B)(C)(D)16神舟六号载人飞船2005年10月12日升空,在太空环绕地球飞行77圈后于10月17日顺利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假定正常运行的神舟六号飞船和通信卫星(同步卫星)做的都是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舟六号飞船的线速度比通信卫星的线速度小(B) 神舟六号飞船的角速度比通信卫星的角速度小(C) 神舟六号飞船的运行周期比通信卫星的运行周期小(D) 神舟六号飞船的向心加速度比通信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17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1m,A点速度沿轴正方向;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A) 此波的传播速度为(B) 此波沿轴负方向传播(C) 从时起,经过,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D) 在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轴负方向18如图所示,U型管的A端封有气体,B端也有一 小段气体,现用一条小铁丝插至B端气体,轻轻抽动,使B端上下两部分水银柱相连接,设外界温度不变,则A端气柱的( )(A)体积减小(B)体积不变(C)压强增大(D)压强减小19一个质量为的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固定斜面底端冲上倾角的斜面,其加速度为,这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则此过程中( )(A) 重力做负功(B) 动能增加(C) 机械能损失了(D)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20用图所示电路观察3个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和两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端滑至端,电压表V1示数变化的绝对值为U1,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为U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L1、L3变亮,L2变暗(B) L1、L2变亮,L3变暗(C) U1U221一直升机螺旋桨叶片的长度为L,螺旋奖转动的频率为,顺着地磁铁方向看螺旋桨,螺旋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旋桨叶片的近轴端为,远轴端为,如图所示,如果忽略A到转轴中心的距离,用E表示每片叶中的感应电动势,则( )(A)且点电动势低于点的电势(B)且点电动势低于点的电势(C)且点电动势高于点的电势(D)且点电动势高于点的电势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量相同B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C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时,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23.在某交流电路中,有一正在工作的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600匝、n2=120匝,电源的电压为U311sin100tV,原线圈中串联一个0.2A的保险丝,为保证保险丝不被烧毁,则A负载功率不能超过44W B负线圈电流的最大值不能超过1AC负线圈电流的有效值不能超过1A D负线圈电流的有效值不能超过0.2A24.在一个风平浪静而又漆黑的夜晚,为引导直升机来救援一艘沉船,潜水员在水底沉船船身上设置了一盏引导灯(可看作点光源)若水中无杂质,且只有沉船上引导灯开启则下列叙述中哪些正确:A.潜水员在水下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到处都是亮的,但中部较暗B. 潜水员在水下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是一个亮点,它的位置与潜水员的位置无关C.从直升机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的是一个亮点,它的位置与直升机的位置有关D. 从直升机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中部有一个圆形区域是亮的,周围是暗的选择题专项训练14答案1415161718192021222324CABCCABBACDBDADACBC选择题专项训练156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B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C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D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7 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与(t0.8)两时刻,在x轴上3m3m区间内的两波形图正好重合,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x(m)y(m)123-1-2-3a-aA质点振动周期一定为0.8sB该波的波速可能为10m/sC从t时刻开始计时,x1m处的质点比x-1m处的质点先到达波峰位置D在(t0.4)时刻,x2m处的质点位移可能为零8如图所示,实线是运动物体的实际轨迹,虚线为物体可能的轨迹。当物体运动到b点时突然受力情况发生了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沿圆弧ab运动时所受的力可能是恒力,若至b点突然撤去力,则沿bd方向运动 B物体沿圆弧ab运动时所受的力一定是恒力,若至b点突然撤去力,则沿bc运动C物体沿圆弧ab运动时所受的力一定是变力,若至b点力突然变为等值反向,则沿be运动 D物体沿圆弧ab运动时所受的力一定是变力,若至b点力突然减小,则沿bc运动9解决物理问题经常要用到各种思维方法如图所示,有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q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问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多大(静电力恒量为k)解答该题需要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等效思维 B归纳思维C对称思维 D逆向思维10有一个负点电荷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分别从两电场中的a点由静止释放,在它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EK随位移s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左下图中的、图线所示,则能与图线相对应的两个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分别是下图中的 11假设家庭照明电路户内的总电压恒定,如果在正常发光的白炽灯旁并联一只功率较大的电炉后,发现白炽灯略为变暗,根据这种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并联后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但流过白炽灯的电流变小 B并联后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流过白炽灯的电流也变小C由于电炉的功率较大,电炉两端电压就比白炽灯两端电压大,故白炽灯略为变暗D由于并联后照明电路中线路电阻的分压变大,白炽灯两端电压变小引起灯变暗1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盛水容器,密闭时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在它们顶部各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甲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乙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若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两个容器中均有水流出,现有以下说法:甲中水面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 乙中水面下降的速度越来越慢 甲中水先放完 乙中水先放完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t1.0B00.20.40.60.81234A B C D 13某匀强磁场垂直穿过一个线圈平面,磁感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线所示若在某1s内穿过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量为零,则该1s 开始的时刻是 A第1.51s B第1.69 sC第 D第选择题专项训练15答案678910111213CDBCDACBCADAC选择题专项训练166下列物理规律中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有:()A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D玻意耳定律7跳高运动员用力从地面起跳,双脚未离地面时,则()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他的弹力B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地面对他的弹力C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他所受的重力ABCabc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他所受的重力8如图所示,a、b、c是匀强电场中的3个等势面,Uab=Ubc,一带电粒子从A点进入并穿过电场,其轨迹与等势面交点依次为A、B、C,若不计重力对微粒的影响,则()A微粒在B点所受电场力方向一定垂直等势面,且由b面指向c面;Ba、b、c三个等势面的电势是UaUbUc;C微粒在穿越电场过程中电势能一定减小;D微粒从A到B与从B到C,动能的变化量相等。9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将越长B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将越短C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D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小10如图所示是古代农村中使用的一种舂米工具,O为固定轴,石块固定在A端,脚踏左端B可以使石块升高至P处,放开脚,石块会落下打击稻谷,若脚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假如石块升到P处的过程中每时刻都处于平衡状态,则()FBOPAAF先变大后变小BF的大小始终不变CF的力矩始终不变DF的力矩先变大后变小11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某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逐渐从零恢复到原来大小(在上述过程中,此力的方向一直保持不变),则列关于此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不断增大。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加速度不断增大。D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s,以速度v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把质量为m的货物放到A点,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当货物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货物做的功可能是()AB vsA等于B小于C大于D小于13如图所示为水平放置的固定圆柱形气缸,气缸内被A、B两活塞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之间用硬杆相连(硬杆的粗细可忽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可无摩擦地滑动而不漏气。现缸内气体温度为600K,活塞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若缸内气体温度稍有下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A活塞将向右移动B活塞将向左移动C缸内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都将发生变化D缸内气体将作等体积变化,活塞不发生移动选择题专项训练16答案题号678910111213答案BCDDACDCBDADABDA选择题专项训练176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 )(A)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 (B)蜂鸟羽毛上的彩色光泽;(c)油膜上的彩色条纹; (D)透过单缝观察日光灯看到的条纹。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射线与射线都是电磁波;(B)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放射线元素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8在神舟六号轨道舱里,两名航天员开展了一些科学方面的实验,探究人在失重环境下的运动规律,为下一步设计空间站提供依据。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中宇航员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宇航员仍受重力作用; (B)宇航员受力平衡; (C)重力正好提供向心力; (D)宇航员不受任何力的作用。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至b过程中,气体压强减小,体积增大; (B)b至c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 (C)c至 a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D)c至a过程中,气体温度增加,体积不变。 图6 图510、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6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图7中的 ( ) 图711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图像如图8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8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正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25 m/s;(C)经过t=O.4 s,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 m;(D)质点P将比质点Q先回到平衡位置。 图812如图9所示,在xOy坐标系中,将一负检验电荷q由y轴上的a点移至x轴上的b点时,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若将q从a点移至x轴上c点时,也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那么关于此空间存在的静电场可能是 ( ) 图9(A)存在电场强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B)存在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C)处于第I象限某一位置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D)处于第象限某一位置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13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规定向里方向为正,在磁场中有一细金属环,线圈平面位于纸面内。磁感强度B随时间t变化如图10所示,先按图中所示的图线oa变化,后来又按图线bc和cd变化,令E1、E2、E3分别表示这3段变化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I1、I2、I3分别表示对应的感应电流,则 ( ) 图10 (A)E1E2,I1沿逆时针方向,I2沿顺时针方向; (B)E1E2,I1沿逆时针方向,I2沿顺时针方向; (c)E1E2,I2沿顺时针方向,I3沿逆时针方向;(D)E2=E3,I2沿顺时针方向,I3沿顺时针方向。选择题专项训练17答案6、ABC 7、C 8、AC 9、AD10、A 11、BC 12、ACD 13、BD选择题专项训练186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100年前的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关于光量子的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D某单色光照射一金属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该金属时可能发生光电效应7现在有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镍铜长寿命电池,它是采用半衰期长达10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镍和铜两种金属作为长寿命电池的材料,利用镍63发生衰变时释放电子给铜片,把镍63和铜片作电池两极为负载提供电能。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镍63的衰变方程是镍63的衰变方程是电池接负载时,镍63的电势比铜片高电池内部电流方向是从镍63到铜片 A. B. C. D.8动物园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只质量为M的笼子,笼内有一只质量为m的猴子。当猴子以某一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向上爬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猴子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下滑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如图所示,关于F1和F2的大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F1(M+m)g,F2(M+m)gB.F1=F2(M+m)gC.F1F2(M+m)gD.F1(M+m)g,F2(M+m)g9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上有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导轨的一端连接电阻R,其他电阻均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金属棒ab在一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起向右运动。则: ( )A.随着ab运动速度的增大,其加速度也增大B.外力F对ab做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电能C.当ab做匀速运动时,外力F做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的电功率D.无论ab做何种运动,它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一定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电能OF/Nt5t2t1t3t4t6t /s10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力的大小。实验时,把图所示中的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时刻小球速度最大Bt2、t5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小Ct3与t4时刻小球动能相同D小球在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11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t时刻的图象,已知波速为0.2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经过0.5s,质点a、b、c通过的路程均为75cmB.从t时刻起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C.图示时刻质点a、b、c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3D.振源的振动频率为2.5Hz12一质点沿直线ox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5+2t3,其中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v=6t2。设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v1,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 ( )Av1=12m/s ,v2=39m/s Bv1=8m/s ,v2=13m/s Cv1=12m/s ,v2=19.5m/s Dv1=8m/s ,v2 =38m/s13如图所示,在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导体框架,OC为一能绕O在框架上滑动的导体棒,OC之间连一个电阻R,导体框架与导体棒的电阻均不计,若要使OC能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则外力做功的功率是: ( )A、 B、 C、 D、选择题专项训练18答案678910111213ADBACDBCDDC选择题专项训练191.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 ) A原子是不可分割的B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2. 如图所示,描述的是一个小球从桌面上方一点自由下落,与桌面经多次碰撞最后落在桌面上的运动过程。图线所示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tyOA. 位移 B. 路程 C. 速度 D. 加速度B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从B点往左都是光滑的,从B点往右都是粗糙的。质量为M和m的两个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相距L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它们在进入粗糙区域后最后静止。若它们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设静止后两物块间的距离为s,M运动的时间为t1、m运动的时间为t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M=m,则s=L B无论M、m取何值,总是s=0C. 若M=m,则t1= t2 D无论M、m取何值,总是t1 t24.两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x0处重合,则该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另一重合处到x0处的最短距离是 ( ) 0y/cm0.53.5x/cm1.52.51.02.03.0A8.75cm B. 17.5cm C. 35cm D. 87.5 cm5.一圆筒形真空容器,在筒顶系着的轻弹簧下挂一质量不计的活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活塞正好触及筒底,如图所示。当在活塞下方注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时,气柱高为h,则当温度为T 时,气柱的高是 ( )A. B. C. D. 6. 图示的电路中,R1R2,滑动触头P正好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当P向左滑动时( )R1R2PR3rA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 BR3消耗的功率增大 CR2消耗的功率减小 DR1消耗的功率增大 AhBn活动阻挡条7. 光滑斜面上有一个小球自高为h的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抵达光滑的水平面上的B点时速度大小为v0。光滑水平面上每隔相等的距离设置了一个与小球运动方向垂直的活动阻挡条,如图所示,小球越过n条活动阻挡条后停下来。若让小球从h高处以初速度v0滚下,则小球能越过活动阻挡条的条数是(设小球每次越过活动阻挡条时损失的动能相等) ( ) An B2n C3n D4n8.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与水平面接触,木块上方固定有一根直立的轻质弹簧,弹簧上端系一带电且质量为m的小球(弹簧不带电),在竖直方向上振动。当加上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在弹簧正好恢复到原长时,小球具有最大速度。在木块对水平面压力为零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是 ( ) A. B. C. D. 9.图中a、b和c分别表示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6V、4V和1.5V。一质子()从等势面a上某处由静止释放,仅受电场力作用而运动,已知它经过等势面b时的速率为v,则对质子的运动判断正确的是 ( )abc A. 质子从a等势面运动到c等势面电势能增加4.5eVB. 质子从a等势面运动到c等势面动能增加4.5eVC. 质子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2.25vD. 质子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1.5v10.如图一所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光滑金属框架cdeg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与金属框架接触良好。在两根导轨的端点d、e之间连接一电阻,其他部分电阻忽略不计。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在金属杆ab上,使金属杆由静止开始向右在框架上滑动,运动中杆ab始终垂直于框架。图二为一段时间内金属杆受到的安培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则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