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辉照幽兰,先秦散文善.doc_第1页
晓辉照幽兰,先秦散文善.doc_第2页
晓辉照幽兰,先秦散文善.doc_第3页
晓辉照幽兰,先秦散文善.doc_第4页
晓辉照幽兰,先秦散文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先秦散文教学浅谈邵书贵【内容提要】古诗文教学到了初三成为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初三第二学期有两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而这两个单元的古代散文先秦诸子和先秦历史散文占有相当的比例,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当今,注目那似空谷幽兰的先秦散文,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美哉先秦散文,善哉先秦散文。【关键词】散文艺术价值 标本兼顾,诗文探古新课标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古诗文教学到了初三成为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初三第二学期有两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而这两个单元的古代散文先秦诸子和先秦历史散文占有相当的比例,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当今,注目那似空谷幽兰的先秦散文,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美哉先秦散文,善哉先秦散文。本文试就先秦散文的有效教学做一初探。众所周知,闻一知十众所周知,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举一反三,探本溯源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五六单元入选的先秦散文有:公输(墨子、孟子两章(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庄子故事两则(庄子),这些都是属于诸子散文;属于历史散文的有曹刿论战(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九上)。、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主动收集古代典籍的相关常识。最好是进行列表。、自己借助工具书以及课文注释熟读熟背相关课文。、自主翻译并改编课本剧,如公输、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然后分角色朗诵或背诵课文并将课本剧进行排演。、多音多义字积累。音形意,例句,翻译。、词语活用归类。这个只做一般性了解,会举出例句并翻译即可。、特殊句子积累,如判断句、倒装句、疑问句、省略句等等。主要积累例句,翻译例句。、通假字列表,一并进行复习初中所学通假字中考古诗文复习除了文言句式还有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其中通假字可单列进行拉网式复习,现就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三年六学期所学通假字列表如下,如有疏漏敬请同学们自行完善。中考古诗文复习之通假字表 序号 例 句 通假字 意 思 出 处1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强,通“僵” 僵硬的意思 沈复童趣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悦”的古字 愉快 论语十则3 由,诲女知之乎! 女,同“汝” 第二人称代词,你 论语十则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通“智” 聪明 论语十则5 路转溪头忽见. 见,“现”的古字 出现 辛弃疾西江月6 一切乌有 乌,同“无” 没 蒲松龄山市7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裁,同“才” 蒲松龄山市8 尊君在不 不,通“否” 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9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扳,通“攀” 牵,引 王安石伤仲永10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木兰诗1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 语气词 孙权劝学12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通“座” 林嗣环口技13 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 见多识广 两小儿辩日14 止有剩骨. 止,通“只” 蒲松龄狼15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 邀请 陶渊明桃花源记16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同“又” 魏学洢核舟记17 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 弯曲 魏学洢核舟记18 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 魏学洢核舟记19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通“父” 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魏学洢核舟记20 选贤与能 与,通“举” 大道之行也21 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大道之行也22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 杜甫望月23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 郦道元三峡24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华,通“花” 汉乐府长歌行25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 吴均与朱元思书26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 喂 韩愈马说27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韩愈马说28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 韩愈马说29 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 表疑问,相当于“吗” 韩愈马说30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1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这里是穿的意思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2 百废具兴 具,通“俱” 全,皆 范仲淹岳阳楼记33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 范仲淹岳阳楼记34 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同“馐” 美味的食物 李白行路难(其一)35 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同“值” 李白行路难(其一)36 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通“揽” 摘取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7 最喜小儿亡赖亡,通“无” 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38 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谪” 强迫去守边 司马迁陈涉世家39 为天下唱 唱,通“倡” 首发 司马迁陈涉世家40 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 司马迁陈涉世家41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 司马迁陈涉世家42 伙颐! 颐,通“矣” 叹词,表示惊喜赞叹之意 司马迁陈涉世家43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 唐雎不辱使命44 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 唐雎不辱使命45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 伸张 陈寿隆中对46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陈寿隆中对47 更著风和雨. 著,同“着” 遭受的意思 陆游卜算子 咏梅48 村南村北响缲车. 缲,同“缫”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49 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 公输50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通“御” 抵挡 公输51 公输盘诎 诎,通“屈” 理屈 公输52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3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4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同“横” 梗塞,指不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5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 辅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6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 躲避 鱼我所欲也57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辩,通“辨” 辨别 鱼我所欲也58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 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鱼我所欲也59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 语气助词 鱼我所欲也60 乡为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