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一、选择题北京时间2011年12月1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12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解析本题组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条件。“水世界”类地行星距地球40光年,不会是太阳系成员,应位于银河系中;从地球存在生命物质来判断,温度太高主要原因是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答案1.c2.d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34题。3目前,人类已经实地考察的宇宙天体是 ()。aab bde cfg dhi4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解析第3题,人类目前已经实地考察的星球有月球和火星,在图中分别是d和e。第4题,图中的天体系统有太阳系及地月系二级天体系统。答案3.b4.b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5“黑气”在图中指的是 ()。a b c d6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解析第5题,“黑气”为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第6题,太阳的外部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答案5.a6.b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78题。7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纬度低距海远,降水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a b c d8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太阳风 b耀斑 c黑子 d极光解析第7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及光照时长等因素。题目中甲位于副热带高压带,纬度较低,降水少,光照时间长。是否距海远、海拔高无法确定。第8题,乙处位于极地,此时无太阳辐射,说明处于极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极光。答案7.b8.d9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区高,主要因为区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解析结合图示进行区域定位分析可知,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干燥,天气晴朗。由于位于高原,比区海拔高,太阳光线经过大气层的路程短,受到的削弱作用少,年太阳辐射总量高。答案d10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答案a读图,回答1112题。1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 一直递减b. 一直递增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1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c高层大气 d. 电离层解析从图中看到该气球所在高度100千米,处于高层大气中,所以该探空气球飞越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变化符合d项。大气总质量的四分之三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答案11.d12.a13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以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解析a点地壳厚度最大,它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答案a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圈层即岩石圈c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15太阳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与图中大气圈无关的是 ()。a两极地区的夜空看到极光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d产生“磁暴”现象解析第14题,圈层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圈层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圈层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圈层为外核,其物质状态为液态或熔融。第15题,“磁暴”是地球磁场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地球大气圈无关。答案14.c15.d二、综合题16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但多晶硅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制造商手中,产品主要销售到欧美和日本等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遭到重大打击。但有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1)说出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解析第(1)题,a位于我国东北的东部和北部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该地区阴雨天气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少。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天,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小。第(2)题,从p、q两地的纬度差异和海拔高低上分析。第(3)题,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并且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又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答案(1)2 600;40(2)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3)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17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波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1) 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_板块与_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_(灾害)侵袭。(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3)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约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仓储机器人任务分配与智能搬运系统创新
-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自然科学中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版)
- 第21章 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说课稿 (新版)鲁教版
- 3.2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
- 第8课 写秋抒情 -制作模仿写字效果的动画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清华大学版
- 船舶过闸及升船机调度员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自然保护区检查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油乳制备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地理】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统考试题(解析版)
- 保定市竞秀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高危儿健康宣教
-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湖南卷) 含答案
- 植保培训活动方案
- 好教育好人生
- 头痛的中医护理查房
- 客户拜访技巧讲课件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定制化开发解决方案
- 水井清污协议书
- 水利工程施工防火措施
- 2025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人员)考试笔试试题(400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