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1)v2[维修培训资料].doc_第1页
培训资料(1)v2[维修培训资料].doc_第2页
培训资料(1)v2[维修培训资料].doc_第3页
培训资料(1)v2[维修培训资料].doc_第4页
培训资料(1)v2[维修培训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NC培训材料之一: CNC维修培训资料 (db) 许立新CNC维修培训资料(FS-160MC DEMO)1 清除CNC和PMC的所有内容,使其变为空白。1.1 清除CNC:操作:按住RESET + DELETE 键ON。 作用:清除 1)加工程序;2)CNC参数;3)螺补参数;4)刀补变量;5)宏变量。 注:PMC梯形图也被清除。1.2 清除PMC: 操作:SYSTEMPMCPMCPRMSETINGPRGRAMER ENABLE=1(YES); SYSTEMPMCEDITCLEARCLRALLEXT。 作用:清除PMC的:1)标题文件;2)梯形图;3)符号文件;4)信息文件;5)模块文件。2 配置:2.1 设置9000#参数:系统配置及选择功能参考壳体-OP30(GROB)配置9900 3992940h993900h995201h992003h993036h994004h9921 42h993104h994101h995480h9922 20h993200h994200h9923 80h993391h994318h996214h9924 04h993440h994400h996801h9925 08h993500h994580h9926 08h993691h994604h997601h9927 50h993702h994700h9928 00h993800h994800h2.2 伺服初始化:1) 显示伺服配置页面操作:设P3111(0)=1;OFF/ON CNC2) 配置伺服:操作:a) SYSTEM +SV-PRM b) 设X轴的ID=15;Y轴ID=16;Z轴ID=18。(P2020) 注:关于ID号查阅资料B-65195EN/01 Page20。 c) 其它配置: CMR=2;(P1820) 揉性变比N=1;(P2084) 揉性变比M=100;(P2085) 旋转方向=111;(P2022) 速度反馈脉冲=8192;(P2023) 位置反馈脉冲=12500;(P2024) 参考计数器容量=10000;(P2021)3) 初始化伺服系统: 操作:OFF/ON总电源;4) 观察:a) P2000以后的参数自动设置; b) 417#消失。2.3 主轴初始化: 操作: 1) 设置主轴电机型号 P4133=105; 注:关于主轴电机型号查阅手册B-65160EN Page 4/37。 2) 设置主轴初始化参数 P4019(7)=1;3) OFF/ON总电源; 观察:a) P40004351的参数自动设置; b) 750#,751#报警消失。2.4 设置PMC:1) 操作: a) OFF状态下插入PMC编辑卡; b) 开机, SYSTEMPMCSYSPRMSTEP SEQUENCE=NO; SYSTEMPMCPMCPRMSETINGWRITE TO F-ROM=1(YES); c) SYSTEMPMCEDITCLEARCLRALL EXTC; d) OFF/ON CNC。2) 观察: a) SYSTEMPMC,第一个软键键由STPSQE变为PMCLAD; b) PMC报警由07#变为22#。 3) 配置PMC I/O模块:a) SYSTEMPMCEDITMODULE;b) 光标移到X4的位置,输入(GROP. BASE. SLOT. NAME)=(0.0.1.ID16D); X6: (0. 0. 2. ID16D); X8: (0. 0. 3. ID16D); Y4: (0. 0. 4. OD16D); Y6: (0. 0. 6. DA02A); Y10:(0. 0. 7. OD08D); 注:参考实际I/O模块。3 排除报警,使系统具体基本运行条件;3.1 排除报警:3.1.1排除506#,507# 伺服轴超程报警;解除X,Y,Z轴的+/-向超程报警有两种方法;方法1:通过PMC梯形图置G114(0,1,2)=1和G116(0,1,2)=1; 方法2:设置P3004.5(OTH) =1 ;不检查超程信号。3.1.2 排除#410 伺服位置超差(停止时)报警。 置P1829=50 (停止时伺服位置允许误差),用于解除#410报警; 置P1828=3000 (移动时伺服位置允许误差),用于解除#411报警; OFF/ON CNC。3.2 设置基本运动参数:3.2.1 轴参数:1) P1010=3 CNC控制轴数;2) P1020=88,89,90 轴名;3) P1022=1,2,3 伺服轴属性;4) P1023=1,2,3 伺服轴号。3.2.2 限位参数:1) P1320= 10000000 正限位;2) P1321=-10000000 负限位。3.2.3 速度参数:1) P1420=10000 快速速度;2) P1421=500 快速倍率F0的速度;3) P1422=4000 最大切削进给速度;4) P1423=5000 JOG进给速度(100%时);5) P1424=8000 手动快速速度;6) P1425=50 回零低速速度。3.2.4 加/减速时间常数:1) P1620=100 线性加减速时间常数(快速进给);2) P1622=100 指数加减速时间常数(切削进给);3) P1624=100 指数加减速时间常数(JOG进给)。3.2.5 伺服增益:P1825=6000 位置环增益;3.3 增加软操作面板功能:P9928.7=1 基本软操作面板功能;P9928.5=1 附加软操作面板功能;P7200=(01111111) 打开软操作面板的各个功能;方式选择:F73.0 (MD1O) - G43.0(用X8.0) F73.1 (MD2O) - G43.1(用X8.1) F73.2 (MD4O) -G43.2(用X8.2) F73.4 (ZRNO) -G43.7(用X8.3)点动倍率: F76.0 (MP1O) -G19.4 F76.1 (MP2O)-G19.5快速倍率: F76.4 (ROV1O)-G14.0 F76.5 (ROV2O)-G14.1JOG倍率: F79, F80 (*JV015O)-G10,G11切削进给倍率: F78 (*FV07O)-G12跳段: F75.2 (BDTO)-G44.0单段: F75.3 (SBKO)-G46.1机床锁住: F75.4 (MLKO)-G44.1空运行: F75.5 (DRNO)-G46.7程序保护: F75.6 (KEYO)-G46.3, G46.4, G46.5, G46.6进给保持: F75.7 (SPO)-G8.5(用X8.0)备用1: F72.0 (OUT0)备用2: F72.1 (OUT1)备用3: F72.2 (OUT2)备用4: F72.3 (OUT3)备用5: F72.4 (OUT4)备用6: F72.5 (OUT5)备用7: F72.6 (OUT6)备用8: F72.7 (OUT7)3.4 PMC作基本运动处理:. 至此,已经可以进行基本的轴运动。 以下对各个功能进行讲解和试验。4.轴控制4.1 可控轴数 P1010:CNC控制轴数(不包括PMC轴)。4.2 轴设定4.2.1 轴名 P1020:轴名 X Y Z U V W A B C 88 89 90 85 86 87 65 66 674.2.2 增量系统 P0000#2:INI 输入单位为 0:mm(公制); 1: inchs(英制)注:P9920#5 - 英/公制编程;G20/21。 P1001#0:INM 线性轴最小指令增量为 0:mm(公制机床); 1:inchs(英制机床) P1004#1,#0:ISC, ISA 设定最小输入增量和最小指令增量。 ISCISA 000.001mm, 0.001deg, 0.0001inch IS-B 0 10.01mm, 0.01deg, 0.001inch IS-A 100.0001mm,0.0001deg,0.00001inchIS-C注:暂无此项4.2.3 设定旋转轴 P1006#1,#0:ROSx ROTx 设定直线轴或旋转轴 ROSx ROTx 0 0 直线轴 0 1 旋转轴(A型) 1 1 旋转轴(B型)注:A型:0 360 机床坐标系记满复0; B型:0 XXX 机床坐标系记满不复0。 P1008#0:ROAx 旋转轴滚动功能有效与否。0:无效; 1:有效绝对系记满复0 (由P1260设移动量) P1008#1:RABx 设置绝对指令中的轴旋转方向 0:最短路径; 1:由指令指定 P1008#2:RRL 相对坐标 0:不依每转移动量滚动; 1:依每转移动量滚动。 P1260: 旋转轴每转的移动量。4.2.4 轴运动状态输出 F102:MV1-MV8 输出1表示轴在运动。 F106:MVD1-MVD8 输出1表示轴在向-方向运动。4.2.5 伺服断开(机械操作) G126:SVF1-SVF8 输入1可使伺服断开,便于机械锁紧等操作。4.2.6 位置开关(P9940(2)=1) F70.0-F71.3:PSW01-PSW12 12个位置开关。 P6910-P6921:设定12个位置开关对应的轴。 P6930-P6941:设定12个位置开关对应的最大坐标值。 P6950-P6961:设定12个位置开关对应的最小坐标值。5.3 反向间隙补偿 P1800#4:RBK 0:切削进给与快速的间补不分开设置。 1:切削进给与快速的间补分开设置。 P1851:反向间隙补偿值。 P1852:反向间隙补偿值(快速)。5.4 设定伺服控制轴的关系5.4.1 关于伺服参数 P1800#1:CVR 在PRDY ON 之前 VRDY ON 0:产生伺服报警 1:不产生伺服报警 P1815#1:OPTx 0:使用内置式脉冲编码器做位置反馈(半闭环); 1:使用光栅做位置反馈(全闭环)。 P1816#6,#5,#4: DM3x,DM2x,DN1x 检测倍乘比(DMR) DM3x,DM2x,DN1x 检测倍乘比 0 0 0 1/2 0 0 1 1 0 1 0 3/2 0 1 1 2 1 0 0 5/2 1 0 1 3 1 1 0 7/2 1 1 1 4 P1820:设定指令倍乘比(CMR) 1) 当CMR在 1/2 到 1/27 时;设定值为:102 到 127 2) 当CMR在 1 到 48 时;设定值为:2 * CMR P1821:参考计数器容量。 P1825:伺服(位置)环增益。 P1828:运动时的位置误差限制;#411 P1829:停止时的位置误差限制;#410 P1832:进给停止定位误差。 P1850:栅格偏移量。4.4.2 绝对位置检测 P1815#4:APZx 当使用绝对位置编码器时,机械位置与检测器之间的对应关 系建立与否。(半闭环时,可用此参数设置HOME点) 0:未建立; 1:已建立 P1815#5:APCx 位置检测器 0:增量; 1:绝对4.5 设定坐标系4.5.1 机床坐标系 P1240:参考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F094=1时的值;第一参考点4.5.2 工件坐标系 P1221-P1226:工件坐标系G54-G59的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P1250:自动设定坐标系时的参考点坐标值5 运行准备5.1 紧停-STOP X008.4,G008.4 (*ESP):紧停。5.2 CNC准备好信号 F001.7 (MA):CNC准备好信号;PRDY F000.6 (SA):伺服准备好信号;VRDY5.3 超程检查5.3.1 超程信号 G114 (*+L1-*+L8):18轴+向超程,0表示超程; #506 G116 (*-L1*-L8): 18轴-向超程,0表示超程;#507 P3004#5 (OTH):检查超程信号与否 0:检查; 1:不检查5.3.2 存储行程限位1(软限位1) P1320: 软限位1+向坐标值#500 P1321: 软限位1-向坐标值5.4 报警信号 F001.0 (AL):CNC报警信号。 P3111.7 (NPA):当有报警或操作信息时,CRT显示是否切换到相应页面 0:切换; 1:不切换5.5 互锁信号 G008.0 (*IT):互锁(全部轴) 当互锁信号有效时,所有轴停止运动;但还是处于自动运行状态, 直到互锁信号取消。 G130 (*IT1-*IT8):1-8轴分别互锁 P3003.0 (ITL):互锁信号有效与否 0:有效; 1:无效;注销G8.0 P3003.2 (ITX):轴互锁信号有效与否 0:有效; 1:无效注销G1305.6 方式选择信号 G043(#2,#1,#0) MD4,MD2,MD1:方式选择 G043.7 ZRN:回零 MD4 MD2 MD1 ZRN 0 0 0 0 MDI 手动数据输入方式 0 0 1 0 MEM 存储器方式(自动) 0 1 1 0 EDIT 编辑方式 1 0 0 0 INC/HAND 点动/手轮方式 1 0 1 0 JOG 手动连续进给方式 1 0 1 1 REF 返回参考点方式 1 1 0 0 TJOG 手动连续进给示教方式 1 1 1 0 THAND 手轮示教方式5.7 切削进给信号 F002.6 CUT:直线,圆弧,螺旋线插补和攻丝等切削进给时CUT=1(进给保持时=0)6. 手动操作6.1 JOG进给/INC进给 1)进给轴及方向选择信号 G100 +J1+J8:18轴+向选择信号 G102 -J1J8:1-8轴-向选择信号 2)手动进给倍率信号 G010,G011 *JV0-*JV15 0有效,全为1时手动进给倍率=0%;全为0时为655.35%;按0.01%速度由P1423确定。 *JV15 12 8 4 0 手动进给倍率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01% 1 1 0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00.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655.3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655.35%)实际为0% 3)手动快速 G019.7 RT:当RT=1时,JOG或IN。按快速速度进给,快速倍率有效。以P1424速度运行;若P1424=0,则以P1420速度运行。回零后有效(P1401.0)。 4)参数 P1002.0 JAX:在JOG进给/手动快速/手动回零时,同时控制轴数。 0:1轴; 1:3轴 P1401.0 RPD:回零前,手动快速有效与否 0:无效; 1:有效 P1423:手动进给倍率100%时,JOG进给速度。 P1424:快速倍率100%时,手动快速进给速度。6.2 手轮进给 1)G018#3-#0 HS1D-HS1A:手轮进给轴选择信号 HS1D HS1C HS1B HS1A 0 0 0 0 无选择 0 0 0 1 1st轴 0 0 1 0 2nd轴 0 0 1 1 3rd轴 0 1 0 0 4th轴 0 1 0 1 5th轴 0 1 1 0 6th轴 0 1 1 1 7th轴 1 0 0 0 8th轴 2)G019#5,#4 MP2,MP1:步进增量选择信号 MP2 MP1 O O x1 O 1 x10 1 O x100 1 1 x10007 参考点建立7.1 手动返回参考点 1)与回零有关的信号 方式选择 MD1,2,4 G043#0,#1,#2 回零信号 ZRN G043.7 轴方向选择 +J1-8,-J1-8 G100,G102 快速倍率 ROV1,ROV2 G014#0,#1 回零减速 *DEC1-*DEC8 X009 回零完成 ZP1-8 F094 参考点建立 ZRF1-8 F120 2)与回零有关的参数 P1002.0 JAX:可同时回零的轴数 0:1轴; 1:3轴 P1005.0 ZRNx:回零前执行运动指令时(除G28外),产生P/S224报警与否。 0:报警; 1:不报警 P1006.5 ZMIx:回零方向 0:正向; 1:负向 (X) P1201.0 ZPR:手动回零后,自动设定坐标系与否。 0:不设定; 1:设定 (X) P1201.1 ZP1:自动设定坐标系时,参考点坐标值的来源。 0:P1250的值; 1:公制P1250,英制P1251 P1240:在机床坐标系中参考点的坐标值,(F094=1时的值)。 (X) P1250:自动设定坐标系的参考点的坐标值。 P1300.6 LZR:回零前是否检查存储行程限位 0:检查; 1:不检查 P1425:回零减速时的低速值。 P1821:参考计数器容量 = 栅格间隔 / 检测单位。 P1836:回零时的伺服误差量。 P1850:栅格偏移量。 P3003.5 DEC:回零减速信号 *DEC1-*DEC8的有效状态。 0:0有效; 1:1有效7.2 无减速开关(DOG)时,返回参考点 P1002.1 DLZ:所有轴回零减速开关(DOG)有无。 0:有; 1:无 P1005.1 DLZx:单个轴回零减速开关(DOG)有无。 0:有; 1:无7.3 参考点偏移 P1002.2 SFD:参考点偏移功能有效与否。 0:无效; 1:有效 注:诊断号DIG302: 从减速开关断开点到第一栅格点的距离。8 自动运行8.1 循环启动/进给保持 G007.2 ST:循环启动 下降沿触发 G008.5 *SP:进给保持 上升沿触发 F000.7 OP:自动运行信号 F000.5 STL:循环启动输出信号 F000.4 SPL:进给保持输出信号8.2 复位/反绕 G008.7 ERS:外部复位信号 G008.6 RRW:复位和反绕信号 F001.1 RST:复位输出信号 P3203.7 MCL:MDI方式的程序,复位删除与否 0:不删除; 1:删除 P6001.6 CCV:通用宏变量(#100-#149),复位 0:清除; 1:不清除 P6001.7 CLV:局部宏变量(#1-#33),复位 0:清除; 1:不清除8.3 空运行 G46.7 DRN:空运行 P1401.6 RDR:空运行对快速有效与否 0: 无效; 1: 有效 P1410:手动进给倍率100%时,空运行速度。 P1420=P1422,否则G01按P1422;RT=1时,G00按P1420,G01按P14228.4 单段 G046.1 SBK:单段信号 P6000.5 SBM:宏程序内单段信号有效与否 0:无效; 1:有效 注:当P3404.0(NOP)=0 时,SBM有效8.5 跳段 G044.0 BDT1:跳段 当BDT1=1时,加工程序中带跳段标志/的程序段,被跳过不执行9插补功能9.1 定位(G00) P1420: 各轴的快速速度 范围:30-240000mm/min9.2直线插补(G01) P1411: 开机时的切削进给速度,(注:用程序中的F指令取消)。 P1422: 所有轴的最大切削进给速度。 P1430: 每个轴的最大切削进给速度。 注: 1) P1430仅对直线,圆弧插补有效;对极坐标,螺旋线和渐开线插补用P1422设定; 2) 若P1430=0,则用P1422设定。 P3402.0 G01: 开机或清除状态时,G00/G01模态选择 0:G00; 1:G019.3圆弧插补(G02,G03) P3402#2,#1 G19,G18: 开机或清除状态时,G17/G18/G19模态选择 G19 G18 模态值 0 0 G17 (X-Y平面) 0 1 G18 (Z-X平面) 1 0 G19 (Y-Z平面)P3708.0 SAR: 是否检查主轴速度到达信号。0:不检查; 1:检查10 进给速度控制/加减速控制10.1 速度控制10.1.1 快速速度 P1401.1 LRP: 0:G00时是非线性定位,各轴以各自的快速速度运动; 1:G00时是线性定位,机床以直线运动. P1401.4 RFO: 在快速过程中,切削进给倍率是0%时, 0:机床不停止; 1:机床停止 P1401.6 RDR: 空运行对快速 0:无效; 1:有效 P1420: 快速倍率100%时,各个轴的快速速度。 P1424: 快速倍率100%时,各个轴的手动快速速度。10.1.2 切削速度限制 P1422: 所有轴的最大切削进给速度。 P1430: 各个轴的最大切削进给速度。10.2 倍率10.2.1 快速倍率 G014#1,#0 ROV2,ROV1 快速倍率信号 ROV2 ROV1 快速倍率值 0 0 100% 0 1 50% 1 0 25% 1 1 F0 P1421: 各个轴快速倍率的F0值。10.2.2 进给速度倍率 G012 *FV7-*FV0: 进给速度倍率信号 (0有效) 倍率信号全=1时,倍率为0%;按1%递增;全=0倍率为255%(实际0%); 所以,进给速度倍率范围:0-254%。 *FV7 6 5 4 3 2 1 *FV0 倍率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0% 1 1 1 0 1 0 1 1 20% 1 1 1 0 0 0 0 1 30% 1 1 0 1 0 1 1 1 40% 1 1 0 0 1 1 0 1 50% 1 0 0 1 1 0 1 1 100% 0 1 1 0 1 0 0 1 150% 0 0 0 0 0 0 0 1 254% 10.2.3 倍率注销 G006.4 OVC:倍率注销 将进给速度倍率强制为100%。 (对快速倍率和主轴倍率不起作用)10.3 加减速控制 FR:快速速度P1420 TR:快速加减速时间常数P1620 FC:切削进给速度P1422TC:切削进给加减速时间常数P1622 P1620:快速时用的线性加减速时间常数(TR) P1622:切削进给时用的指数加减速时间常数(TC) P1624:JOG进给时用的指数加减速时间常数10.4 在位检查 F104 INP8-INP1: 1-8轴的在位信号 P1601.5 NCI: 在位检查执行与否 0:执行; 1:不执行 P1826: 各个轴的在位检查宽度。11. 辅助功能11.1 辅助功能 F010-F013 M00-M31: 辅助功能(M-功能)代码信号。 F007.0 MF: M-功能触发信号。 F009.7 DM00: M00 译码信号(内部译码)。 F009.6 DM01: M01 译码信号(内部译码)。 F009.5 DM02: M02 译码信号(内部译码)。 F009.4 DM30: M30 译码信号(内部译码)。 F014-F015 M200-M215: 第二M-功能代码信号。 F008.4 MF2: 第二M-功能触发信号。 F016-F017 M300-M315: 第三M-功能代码信号。 F008.5 MF3: 第三M-功能触发信号。 F022-F025 S00-S31: 主轴功能(S-功能)代码信号。 F007.2 SF: S-功能触发信号。 F026-F029 T00-T31: 辅助功能(T-功能)代码信号。 F007.3 TF: T-功能触发信号。 F030-F033 B00-B31: 第二辅助功能(B-功能)代码信号。 F007.7 BF: B-功能触发信号。 F001.3 DEN: 分配结束信号;(脉冲信号) 当M/S/T/B功能与轴运动指令在同一程序时,若需M/S/T/B功能待轴 运动完成后再执行时,PMC需使用该信号;当轴运动完成后DEN=1。 G004.3 FIN: M/S/T/B 功能结束信号。 P3010: M/S/T/B指令发出后至MF/SF/TF/BF信号输出的延迟时间; 单位:ms P3011: FIN信号最小宽度; 单位:ms P3030: M-代码允许位数。 P3031: S-代码允许位数。 P3032: T-代码允许位数。 P3033: B-代码允许位数。 P3404#5,#4 M02,M30: 自动运行时,执行M02/M30后; 0:接收到FIN后,程序返回到开始,又从头开始执行。 1:程序不能返回到开始,接收到复位/倒带信号后,返回到头执行。11.2 辅助功能锁住 G005.6 AFL: 辅助功能锁住信号; 当AFL=1时,一般的M/S/T/B功能指令被跳过不执行; 而M00/M01/M02/M30/M98/M99仍执行。11.3 一个程序段中多个M代码 在一个程序段中,最多可用3个M代码; 例如: MaaMbbMcc; 第一个M代码Maa,使用第一M代码信号M00-M31和MF; 第二个M代码Mbb,使用第二M代码信号M200-M215和MF2; 第三个M代码Mcc,使用第三M代码信号M300-M315和MF3。P3404.7M3B: 在一个程序段中,最多可用M代码的个数; 0:1个; 1:3个11.4高速辅助功能:P3001.7MHI: 高速辅助功能; G005.0 MFIN: 高速M 功能结束信号; G004.4 MFIN2: 高速第二M 功能结束信号; G004.5 MFIN3: 高速第三M 功能结束信号; G005.2 SFIN: 高速S 功能结束信号; G005.3 TFIN: 高速T 功能结束信号; G005.4 BFIN: 高速B 功能结束信号。12主轴功能12.1串行主轴功能选择:P9937#1:串行主轴选择; P3701.1ISI:串行主轴接口使用与否 0:使用; 1:不用12.2 串行主轴初始化:P4133:电机型号设为105;P4019#7:串行主轴初始化位=1;OFF/ON 总电源;P4000后的主轴参数自动设定。12.3 主轴功能(S-代码输出): P3031:S-代码允许输入的位数:1-512.4 串行主轴控制:G029.6*SSTP:主轴停止命令信号G033.7SIND:主轴速度命令来源; 0:CNC的S命令;1:PMC的R01IR12I。 G070#5,#4SFVA,SRVA:主轴正/反转信号 SFVA SRVA 方向 0 0 停止 1 0 正转(CCW) 0 1 反转(CW) 1 1 停止 G070.6ORCMA:主轴定向命令信号 G070.7MRDYA:机床准备好信号 G071.0ARSTA:主轴报警复位信号 G071.1*ESPA:急停信号F022-F025 S00S31:主轴功能(S-功能)代码信号。 F007.2 SF:S-功能触发信号。 F001.4ENB:主轴使能信号 F045.0ALMA:主轴报警输出信号 F045.1SSTA:零速信号: 当主轴电机速度为0时,SSTA=1。 F045.3SARA:主轴速度到达信号。 F045.7ORARA:主轴定向完成信号。 P3701.4SS2:串行主轴数量 0:1; 1:2 P4000-P4351: 第一串行主轴(S1)参数 参见:a系列串行主轴参数手册(B65160E)12.5 主轴速度控制G030SOV0-SOV7:主轴速度倍率信号; 0254% 1% 递增P3708#0 SAR:主轴速度到达信号有效与否。P3706#7,#6TCW,CWM: M03/M04的速度极性TCWCWM极性0 0M03+M04-0 1M03-M04+1 0M03/M04都为+1 1M03/M04都为-P3735:主轴电机最小钳位速度设定值;设定值=4095*(主轴电机最小钳位速度)/(主轴电机最大速度)P3736:主轴电机最大钳位速度设定值;设定值=4095*(主轴电机最大钳位速度)/(主轴电机最大速度)P3740:从执行S指令到检查主轴速度到达信号的时间 ms;12.6主轴实际速度显示:P9930#4=1;P4001#2=1:使用主轴位置编码器;P4003#1=1:使用内置检测器;12.7主轴换挡P3705#1SOR: SOR信号用于换挡还是用于定向; 0:定向; 1: 换挡.P3732: 设定换挡或定向速度.12.7.1 M型换挡(三挡)P3706.4:选择M型或T型换挡.。0:M型;1:T型P3741: M型换挡时,第一挡的最高主轴转速;P3742: M型换挡时,第二挡的最高主轴转速;P3743: M型换挡时,第三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