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天勤计算机考研系列天勤计算机考研系列 天勤计算机考研高分笔记系列天勤计算机考研高分笔记系列 2014 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 计算机网络科目 周伟 编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序 欣看 2013 版数据结构高分笔记 2013 版计算机组成原理高分笔记 2013 版操作系统高分笔记 2013 版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 2013 年计算机 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网络 2013 年计算 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 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 等 6 本辅导教材问世了 这对于有志考研的同学是一大幸事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参考一下亲身经历 过考研 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师兄们的经验 必定有益于对考研知识点的复习和掌 握 能够考上研究生 这是无数考生的追求 能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的 全国数一数二的计算机或软件工程学科的研究生 更是许多考生的梦想 如何学 习或复习相关课程 如何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练好过硬的实践本领 如何抓住 要害 掌握主要的知识点并获得考试的经验 先行者已经给考生们带路了 高 分笔记 的作者们在认真总结了考研体会 整理了考研的备战经验 参考了多种 考研专业教材后 精心编写了系列辅导书 天勤计算机考研高分笔记系列 辅导教材的特点是 贴近考生 作者们都亲身经历了考研 他们的视角与以往辅导教材不同 是从复习考研的学生的立场理解教材的知识点 哪些地方理解有困难 哪些地 方需要整理思路 叙述处处替考生着想 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重点突出 作者们在复习过程中做了大量习题 并经历了考研的严峻场 面 对重要的知识点 考试出现频率高的题型都了如指掌 因此 在复习内容的 取舍上进行了精细的考虑 使得读者可以抓住重点 有效地复习 分析透彻 作者们在复习过程中对主要辅导教材的许多习题都深入分析 并实践过 对重要知识点做过相关实验并有总结 因此 解题思路明确 叙述条 理清晰 对问题求解的步骤和结果的分析透彻 不但可以扩展考生思路 还有助 于考生举一反三 计算机专业综合基础考试已经考过 4 年 今后考试的走向如何 这可能是考 生最关心的问题了 我想 这要从考试命题的规则入手来讨论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以清华大学为例 学校把研究生入学考试定性为选拔性考试 研究生入学考 试试题主要测试考生对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因此 出题范围不应超出本科教学大纲和硕士生培养目标 并尽可能覆盖一级学 科的知识面 一般会使本学科 本专业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的成 绩 实际上 全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联考的命题原则也是如此 各学科的重 点知识点都是命题的重点 一般知识要考 比较难的知识 较深难度的知识 也 要考 从 2009 年以来几年的考试分析可知 考试的出题范围基本符合考试大纲 都覆盖到各大知识点 但题量有所侧重 因此 考试一开始不要抱侥幸的心理去 押题 应踏踏实实读好书 认认真真做好复习题 仔仔细细归纳问题解决的思路 夯实基础 增长本事 然后再考虑重点复习 有几条规律可供参考 出过题的知识点还会有题 出题频率高的知识点 今后出题的可能性也 大 选择题大部分题目涉及基本概念 主要考查各个知识点的定义 特点的 理解 个别选择题会涉及相应延伸的概念 综合应用题分为两部分 简作题和设计题 简作题的重点在设计和计算 设计题的重点在算法 实验或综合应用 常言道 学习不怕根基浅 只要迈步总不迟 只要大家努力了 收获总会 有的 清华大学 殷人昆 2012 年 6 月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前 言 众所周知 在考研界流传着一句话 只有考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 才叫真 正经历过考研 忽略其他因素 单从知识层面来考虑 我对这句话的解读是这 样的 其蕴义并不是说计算机专业考研的知识点本身理解有多难 而是知识点太 过于广泛 看了这科忘记那科 如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说在短短几个月的 复习时间里 要想全面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是非常困难的 何况还要将其灵 活运用去应对综合性越来越高的考研真题 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作为过来人 我虽然不是什么高分学长 但是我一直希望能将自己备考专业 课的方法与全国的考生们分享 至少这种方法已经被身边的研友认可 即用生活 来解释考研 于是 复试之后就抱着一种尝试的态度 写出了第一本高分笔记系 列考研辅导书 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 当时 拿着成稿心里还真是挺忐忑 这种完全突破传统书籍的写作风格考生会不会喜欢 或许恰好就适合我身边的 同学 幸运的是 几乎所有给 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 第 1 版勘误的同学都给予 它很高的评价 这也给予了我极大的信心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今年正式出版的是高分笔记系列书籍的第 4 版 在前三版中 考生在知识点 讲解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多启发 使得知识点讲解越来越完善 但是 作为单科辅 导书 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每章的章节习题无法覆盖到所有考点 难点 易 混淆点 使得一些知识点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无法与实际进行结合 针对以 上单科书的不足 天勤论坛编书团队精心组编了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 详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网络 与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 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 由于 2013 年开始部分高校实行非统考 相信 2014 年将会有更多的高校也会取消统考 所以将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 分为四本 一科一本 这样将可以满足更多的同学根据自己所考的科目进行购书 本套书籍的特点如下 1 量身定做 本书所有习题完全按照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进行选题 编题 特别是针对 这种变相多选题形式 可谓是历年真题必考题型 本书编 写团队仿造这种出题思路 编写了很多高质量的习题 让考生时时刻刻保持一种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做真题的感觉 2 梯度分类 将各章习题进行梯度分类 包括基础题与拔高题 基础题的 命题思路主要偏于对基础概念的理解 而拔高题更注重综合知识的应用 3 论坛精品 本书融入了天勤论坛众多高分学子的精华交流内容 并且对 于基础薄弱的考生常问的各种难点 易混淆点进行了总结 并将其融入到相应习 题的讲解中 4 实时答疑 考生对于书中的任何疑问 都可通过天勤论坛 与本书作者进行在线交流 大大提高考生复习的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由于今年是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 第二年上市 其中肯定存 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希望考生能够多给予我们批评及建议 只有这样 高分笔记 系列书籍才能成长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 王勇 王征兴 王征勇 霍宇驰 董明昊 王辉 郑华斌 王长仁 刘泱 刘桐 章露捷 刘建萍 刘炳瑞 刘菁 孙琪 施伟 金苍宏 蔡明婉 吴雪霞 周政强 孙建兴 周政斌 叶萍 周伟 孔蓓 率四 杰 张继建 胡素素 邱纪虎 率方杰 李玉兰 率秀颂 最后 感谢为本书勘误的天勤会员 他们是 刘晓通 曾杰 黄亮 王馨妍 胡迪 李芳 陈人良 安小强 盛守波 周丽存 王俊 丁奥林 吴军 黄欢 李天华 段庆龙 陈元为 高亚运 洪树鑫 翁蔚涛 黄天祺 孙景润 费凡 马原龙 梁智鹏 王跃 张小牙 刘安柱 杨帆 王旭 刘温格 臧凯 章旭东 刘增明 杨昕 朱瑞茂 袁浩亮 是你们提出的批评性意见让本书的质量上升了 一个台阶 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你们金榜题名 周伟 2012 年 6 月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复习建议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部分 虽然知识点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概念非常多 而且比较 抽象 建议考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来记忆 掌握好本章的内容 对理解后续内容至关重要 从 2009 年 2013 年的真题来看 已经连续 5 年考查选择题 并且每年一道题目 非常固定 建议重点复习建议重点复习 OSI 参考模型与 TCP IP 模型 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 接口 服务等概念 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以及分层的必要性 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的联系与区别 历年历年统考统考考题分布考题分布 年份 单项选择题 综合应用题 考查内容 小计 2013 1 题 2 0 题 OSI 参考模型的表示层 2 分 2012 1 题 2 0 题 服务 2 分 2011 1 题 2 0 题 TCP IP 模型的网络层 2 分 2010 1 题 2 0 题 网络体系结构 2 分 2009 1 题 2 0 题 OSI 参考模型的传输层 2 分 2014 年年统考统考考题大预测 仅供参考 考题大预测 仅供参考 考查一道单选题 根据历年真题分析 由于 OSI 参考模型 TCP IP 模型 服务 协议 等都已考查 所以 2014 年出题点会在 OSI 参考模型的会话层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组成 以及计算机网络接口的概念上进行命题 基础题基础题 一 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最符合试题要求 1 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特征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 A 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B 网络用户可以调用网中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C 联网计算机既可以联网工作也可以脱网工作 D 联网计算机必须用统一的操作系统 2 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的 A 拓扑结构 B 开放系统互连模型 C 体系结构 D 协议集 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是 A 交换机 服务器 传输介质 用户计算机 B 计算机硬件资源 计算机软件资源 数据资源 C 操作系统 数据库与应用软件 D 以上均不正确 4 以下标准化组织中 属于行业标准组织 A IEEE B ISO C IEC D TCP IP 5 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中 错误的是 A 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 而实现是具体的 B 层次结构的各层之间相对独立 C 网络体系结构对实现所规定功能的硬件和软件有明确的定义 D 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 只要接口保持不变 其他各层均不受影响 6 通信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哪些要素 信源 电缆 通信媒体 信宿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7 通信子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为 A 主机和局域网 B 通信设备与通信链路 C 各种软件资源 信息资源 D 通信链路和终端 8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流量控制 路由选择 分布式处理 传输控制 A B C D 9 在发送器上产生的时延被称为 A 排队时延 B 传输时延 C 处理时延 D 传播时延 10 按数据交换技术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划分为 A 广域网 城域网 局域网 个人区域网 B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C 星形网络 总线型网络 环形网络 网状网络 D 公用网 专用网 11 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 属于 A 广域网 B 城域网 C 局域网 D 个人区域网 12 在 n 个结点的星形拓扑结构中 有 条物理链路 A n 1 B n C n n 1 D n n 1 2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13 在计算机网络中 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 在线路两端连有防 止信号反射的装置 这种连接结构称为 A 星形拓扑 B 总线型拓扑 C 环形拓扑 D 树形拓扑 14 在网络的拓扑结构中 只有一个根结点 而其他结点都只有一个父结点的结构称为 A 星形拓扑 B 总线型拓扑 C 环形拓扑 D 树形拓扑 15 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 进行通信 A 协议 B 接口 C 服务 D 三者都用到 16 相邻层接口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 同等层对等实体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 为 A 接口数据单元 B 服务数据单元 C 协议数据单元 D 交互数据单元 17 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 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 A MAC 地址 B LLC 地址 C IP 地址 D 端口号 18 在 OSI 参考模型中 物理层的功能是 A 建立和释放连接 B 透明的传输比特流 C 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 D 路由选择 19 IP 提供主机之间的 分组传输服务 A 可靠的 面向连接的 B 不可靠的 面向连接的 C 可靠的 无连接的 D 不可靠的 无连接的 20 在 OSI 参考模型中 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 层 提供建立 维护和拆 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 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 传输层 提供 的数据传送 A 1 2 3 B 2 3 4 C 3 4 5 D 4 5 6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A 主机进程之间 B 网络之间 C 数据链路之间 D 物理线路之间 21 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20ms 带宽为20Mbit s 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宽积为 A 2 105bit B 4 105bit C 1 105bit D 8 105bit 22 在 TCP IP 模型中 网络接口层与 OSI 参考模型中的 相对应 A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B 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二 综合应用题 1 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 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 2 试描述通信的两台主机之间通过 OSI 参考模型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 3 试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总线型网络 星形网络 环形网络 并说出在星形网络 环形 网络和总线型网络中 各自采用什么方式实现广播式传输 4 试叙述服务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5 有两个网络 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 另一个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提供可靠的报文流 两者是否相同 为什么 6 简述 TCP IP 模型与 OSI 参考模型的区别 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 10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2 108m s 试计 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 107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 100kbit s 2 数据长度为 103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 1Gbit 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 2 108m s 媒体长度 L 分别为 1 10cm 网络接口卡 2 100m 局域网 3 100km 城域网 4 5000km 广域网 试计算当数据传输速率为 1Mbit s 和 1Gbit s 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9 假设在地球和某行星之间建立一条传输速率为 100Mbit s 的链路 从该行星到地球 的距离大约是 150000km 数据在链路上以光速 3 108m s 传输 1 试计算该链路的最小 RTT 2 使用 RTT 作为延迟 计算该链路的 延迟 带宽 值 3 在 2 中计算的 延迟 带宽 值的含义是什么 4 如果在月亮上用一个照相机拍摄地球的照片 并把它们以数字形式保存到磁盘上 不妨设照片总大小为 6 25MB 如果需要将这些照片传向地球 试问从发送数据请求到接收 方接收完所有数据最少要花费多少时间 忽略发送方数据请求报文与接收方应答报文的长度 并且接收方处理请求报文的时间也忽略 拔高题拔高题 一 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最符合试题要求 1 计算机网络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下列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网桥 交换机 计算机软件 路由器 A B C 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范围内只能使用局域网 而在较大范围内只能使用广域网 B 局域网是基于广播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 广域网是基于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 C 城域网是为淘汰局域网与广域网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 在如下的网络拓扑结构中 具有一定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是 A 星形拓扑 B 总线型拓扑 C 环形拓扑 D 树形拓扑 4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 实现的 A 通信子网 B 城域网 C 路由器 D 资源子网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上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B 服务 接口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 OSI 参考模型的 3 个主要概念 C 同层两个实体之间必须保持连接 D 协议是垂直的 服务是水平的 6 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两部分 A 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 B 接口信息和用户数据 C 接口信息和控制信息 D 控制信息和校验信息 7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广播式网络一般只包含 3 层 即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Internet 的核心协议是 TCP IP 在 Internet 中 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端口号 A 和 B 只有 C D 8 下列哪些项描述了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分层概念 保持网络灵活且易于修改 定义了各个功能执行的方法 把相关的网络功能组合在一层中 A 和 B 只有 C D 9 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的是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10 当一台计算机从 FTP 服务器下载文件时 在该 FTP 服务器上对数据进行封装的 5 个转换步骤是 A 数据 报文 IP 分组 数据帧 比特流 B 数据 IP 分组 报文 数据帧 比特流 C 报文 数据 数据帧 IP 分组 比特流 D 比特流 IP 分组 报文 数据帧 数据 11 在 OSI 参考模型的划分原则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网络中各结点可以有不同的层次 B 不同的结点相同的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C 同一结点内相邻的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D 每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二 综合应用题 1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假设要传送的报文共 x 比特 从源点到 终点共经过 k 段链路 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 d 秒 数据传输速率为 b 比特每秒 在电路交 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 s 秒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 p 比特 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 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 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2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 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 x 和 p h 比特 其中 p 为分 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 而 h 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 与 p 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 两端共经过 k 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b 比特每秒 结点的排队时间忽略不计 若打 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 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 p 应取多大 3 在下列情况下 计算传送 1000KB 文件所需要的总时间 即从开始传送时起直到文 件的最后一位到达目的地为止的时间 假定往返时间 RTT 是 100ms 一个分组是 1KB 即 1024B 的数据 在开始传送整个的文件数据之前进行的起始握手过程需要 2RTT 的时间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1 带宽是 1 5Mbit s 数据分组可连续发送 2 带宽是 1 5Mbit s 但在结束发送每一个数据分组后 必须等待一个 RTT 才能发送下 一个数据分组 3 假设带宽是无限大的值 即取发送时间为 0 并且在等待每个 RTT 后可发送多达 20 个分组 4 假设带宽是无限大的值 在紧接起始握手后可以发送一个分组 此后 在第一次等 待 RTT 后可发送 21个分组 在第二次等待 RTT 后可发送 22个分组 依此类推 在第 n 次 等待 RTT 后可发送 2n个分组 基础题参考答案基础题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D 建立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故 A 正确 网络用户可以 使用本地计算机资源 还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联网的远程计算机资源 甚至可以调用网中几台 不同的计算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故 B 正确 联网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 立的 自治计算机 它们之间可以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 可以联网工作 也可以脱网独立 工作 故 C 正确 联网计算机之间要进行通信时 只需要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即可 不必 用统一的操作系统 故 D 错误 2 C 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 3 B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应该包括计算机硬件资源 计算机软件资源 数据资源 A 与 C 选项分别只涉及了硬件与软件 4 A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都属于国际标准 TCP IP 为传输控制协议 因特网互联协议 又名网络通讯协议 IEEE 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 属于行业 标准组织 5 C 网络体系结构相当于一把手领导 对网络该做些什么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则 至于执行这 些规则的人或手段 就是下属的事了 它只负责统揽全局 所以说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 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了精确的定义 但是网络体系结构对实现所规定功能的硬件和软件没 有明确的定义 故 C 错误 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描述 6 C 为一个通信系统 首先需要明确 3 点 数据由谁发 使用什么介质来发 发过去谁接收 这就对应了通信系统的三大要素 如下 数据由谁发 信源 使用什么介质来发 通信媒体 发过去谁接收 信宿 7 B 从功能上看 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 由各种传输介质 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 它为网络提供数据传输 交换和控制能力 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而通信子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组成部分为各种传输 介质 总称为通信链路 与通信设备 主机 终端与各种软件资源 信息资源应该是资源子网资源子网的组成部分 故 A C 与 D 选 项错误 8 A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最基本的功能 包括连接控制 传输控制 差错控制 流量控制 路由选择 多路复用等子功能 可见 都属于数据通信 即最基本的功能 而 只 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不是最基本的功能 9 B 1 在发送器上产生的时延被称为传输时延传输时延 或者称为发送时延发送时延 2 在传输链路上产生的时延被称为传播时延传播时延 3 主机或路由器在接收到分组时所花费的时间称为处理时延处理时延 4 分组在进过网络传输时 要经过许多路由器 但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 列中排队等待处理 在路由器确定转发接口后 还需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 这些都 被称为排队时延排队时延 10 B 1 按分布范围分类 广域网 城域网 局域网 个人区域网 2 按拓扑结构分类 星形网络 总线型网络 环形网络 网状网络 3 按传输技术分类 广播式网络 点对点网络 4 按使用者分类 公用网 专用网 5 按数据交换技术分类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11 C 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数千米 城域网覆盖范围通常是一个大城市 广域网覆盖 范围一般在数百千米甚至覆盖全球 个人区域网指个人范围 随身携带或数米之内 的计算 设备 如计算机 电话 数码相机等 组成的通信网络 个人区域网即可用于这些设备之间 互相交换数据 也可以用于连接到高层网络或互联网 12 A 星形拓扑结构是用一个结点作为中心结点 其他结点直接与中心结点相连构成的网络 中心结点可以是文件服务器 也可以是连接设备 常见的中心结点为集线器 本题采用一个 结点作为中心结点 其他 n 1 个结点都分别与其相连 提示 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 集线器 交换机 路由器 考生千万不要将结点提示 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 集线器 交换机 路由器 考生千万不要将结点 等同于计算机 等同于计算机 类似题型 在具有 n 个结点的网状拓扑结构中 如果要实现任意两台主机的连接 需要 条物理链路 解析 其实这道题类似于问一个具有 n 个顶点的完全图有多少条边 显然结果为 2 n Cn n1 2 条 13 B 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 也就是将该通信传输线路作为共用的传输 介质 可见此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结构 14 D 在树形拓扑结构中 结点按层次进行连接 只有一个根结点 其他结点都只有一个父结 点 树型结构的特点 信息交换主要在上 下结点之间进行 相邻及同层结构之间一般不进 行数据交换或数据交换量少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15 A 如图 1 1 所示 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协议进行通信 图图 1 1 对等层实体之间的通信对等层实体之间的通信 16 A C 下面介绍几个专业术语 1 服务数据单元 服务数据单元 SDU 第 n 层的服务数据单元 记作 n SDU 2 协议控制信息 协议控制信息 PCI 第 n 层的协议控制信息 记作 n PCI 3 接口控制信息 接口控制信息 ICI 第 n 层的接口控制信息 记作 n ICI 4 协议数据单元 协议数据单元 PDU 第 n 层的服务数据单元 第 n 层的协议控制信息 PCI 第 n 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即 n SDU n PCI n PDU 表示的是同等层对等实体间同等层对等实体间传送的数据单 元 另外 n PDU n 1 SDU 这个看完后面的内容就会很清楚 如网络层的整个 IP 分组 交到数据链路层 整个 IP 分组成为数据链路层的数据部分 现在若不理解可直接跳过 5 接口数据单元 接口数据单元 IDU 第 n 层的服务数据单元 第 n 层的接口控制信息 ICI 第 n 层的接口数据单元 即 n SDU n ICI n IDU 表示在相邻层接口间相邻层接口间传送的数据单元 17 C 服务访问点 SAP 是一个层次系统的上下层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 第 N 层的 SAP 就 是第 N 1 层可以访问第 N 层服务的地方 针对网络层而言 IP 地址就是其服务访问点 总结 总结 服务访问点是邻层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 从物理层开始 每一层都向上层提供服 务访问点 一般而言 物理层的服务访问点就是网卡接口网卡接口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是 MAC 地址 网卡地址 地址 网卡地址 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 IP 地址 网络地址 地址 网络地址 传输层的服务访问点是端端 口号口号 应用层提供的服务访问点是用户界面用户界面 18 B A 选项为传输层的功能 C 选项为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D 选项为网络层的功能 19 D 此题在此题在 2011 年的真题中已经考过年的真题中已经考过 IP 实现极其简单 只负责将分组从源结点传送到目 的结点 分组可能丢失 重复或不按序传送 将可靠性工作交给传输层 因此 IP 是不可 靠的 无连接的传输协议 类似题型 TCP 提供端口之间的 报文传输服务 A 可靠的 面向连接的 B 不可靠的 面向连接的 C 可靠的 无连接的 D 不可靠的 无连接的 答案为 A TCP 中 传输实体在传输数据前必须先建立连接 数据传送结束后要释放 连接 为了传输的可靠性 TCP 采用了超时重传 捎带确认的技术 TCP 是可靠的 面向 连接的传输协议 20 B D C A 流量控制是指使得发送数据不要太快 要使得接收端可以及时接收 在 OSI 参考模型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中 从数据链路层开始 以上各层均有流量控制功能 但是目前提供流量控制的主要是数据 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现在只需知道流量控制的概念以及哪些层有即可 至于怎么实现 后续章节会进一步介绍 由于只有传输层才使用到了端口 所以提供建立 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传输 层 路由功能就是为每一个分组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传送 而网络层提供了这一功能 传输层是主机进程之间的通话 而网络层是主机之间的通话 如某人要将一件物品从 A 栋楼送到 B 栋楼某个人 那么主机之间的通信就好比我只要将此物品放到 B 栋楼就行 至 于送给谁我不管 而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就好比我要将该物品送到该栋楼指定的某人手上才 算 而这个人在这栋楼的房间号就是端口号 因为传输层用到了端口号 所以要送到指定 人才行 故属于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21 B 由公式知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 信道带宽 故时延带宽积为 20 10 3 20 106bit 4 105bit 22 A 如图 1 2 所示 图图 1 2 OSI 参考模型和参考模型和 TCP IP 模型模型 从图 1 2 中可以看出 TCP IP 模型的网络接口层汇集了 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 链路层 TCP IP 模型的应用层汇集了 OSI 参考模型中的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注意 注意 TCP IP 模型只有模型只有 4 层层 不要将其误认为 5 层 在有些教材中为了更好地描述各 层的工作原理可能经常被看成是 5 层 二 二 综合应用题综合应用题 1 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 从功能上看 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 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 由各种传输介质 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 它为网络提供数据传输 交换和控制能力 实现连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 由主机 终端以及各种软件资源 信息资源组成 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 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服务 注注意意 通信子网包括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请考生务必记住 2 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 发送数据的具体过程 要进行通信的源用户进程首先将要传输的数据送至应用层并由该 层的协议根据协议规范进行处理 为用户数据附加上控制信息后形成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 再送至表示层 表示层根据本层的协议规范对收到的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处理 给应用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层协议数据单元附加上表示层的控制信息后形成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再将它传送至下一 层 数据按这种方式逐层向下传送直至物理层 最后由物理层实现比特流形式的传送 当比特流沿着传输介质经过各种传输设备后最终到达目标系统 此后接收数据的具体过 程 按照发送数据的逆过程 比特流从物理层开始逐层向上传送 在每一层都按照该层的协 议规范以及数据单元的控制信息完成规定的操作 而后再将本层的控制信息剥离 并将数据 部分向上一层传送 依此类推 直至最终的 通信的目的用户进程 3 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 1 总线型网络总线型网络 使用一条总线连接所有结点 任何一个结点发送数据 其他结点都能 收到 总线型网络安装简单 需要铺设的电线最短 成本低 任何一个结点发生故障 都不 会影响到整个网络 但一旦总线出现故障 整个网络将瘫痪 总线型网络依赖于数据信号沿 着总线向两端传播的基本特性实现广播式传输 2 星星形形网络 网络 有一个中心结点 传输介质从中心结点向外辐射连接其他结点 特点是 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 但一旦中心结点发生故障 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 星形网络 通过中心结点将一个结点发来的数据同时转发给所连接的其他结点 以此实现广播式传输 3 环环形形网络网络 将网络上所有的结点用传输介质连接成一个闭环 任何两个结点的数据 交换必须沿环进行 环形网络安装起来较简单 任何结点或链路都直接影响网络的可靠性 环形网络通过发送方发送数据帧 数据帧遍历各个结点 最后由发送方将数据帧从环上取下 从而达到广播式传输 4 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 协议 协议 协议就是一种规则 并且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 也就是水平的 协议由以下 3 个部分组成 1 语义 语义 对构成协议元素的含义的解释 即 讲什么 2 语法 语法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即 怎么讲 3 同步 同步 规定了事件的执行顺序 服务 服务 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 上面提到的协议是水平的 而服务则是垂直的 即下层向上层通过接口提供服务 服务分为以下 3 大类 1 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2 有应答服务与无应答服务有应答服务与无应答服务 3 可靠服务与不可靠服务可靠服务与不可靠服务 注意 注意 并非在一个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 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 看能够被高一层实体 看 得见 的功能得见 的功能才称为服务 关于服务必须掌握的内容 1 第 n 层的实体不仅要使用第 n 1 层的服务 还要向第 n 1 层提供本层的服务 该服 务是第 n 层及其以下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总和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总和 且最高层向用户提供服务 2 上一层只能通过相邻层的接口使用下一层的服务 而不能调用其他层的服务 即下 一层提供服务的实现细节对上一层透明 5 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 两者不相同 在报文流中 网络保持对报文边界的跟踪 而在字节流中 网络不做这样 的跟踪 例如 一个进程向一条连接写了 1024B 稍后又写了 1024B 那么接收方共收到了 2048B 对于报文流 接收方将得到两个报文 每个报文 1024B 而对于字节流 报文边界 不被识别 接收方将全部 2048B 当做一个整体 在此已经体现不出原先有两个不同报文的 事实 6 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 首先 TCP IP 模型的应用层囊括了 OSI 参考模型的应用层 表示层和会话层 3 层的功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能 实践证明 将表示层和会话层单独作为独立的层次会造成网络结构复杂 功能冗余 可 以将它们的功能划归其他层次实现 TCP IP 模型在这一点上做得较好 而 OSI 参考模型在 此处却留下了一个遗憾 其次 TCP IP 模型只有一个未做任何定义的网络接口层 而 OSI 参考模型则完整地定 义了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实际上这两层是完全不同的 物理层必须处理实际的物理传输媒 介的各种特性 而数据链路层只关心如何从比特流中区分名为帧的数据单元以及如何将帧可 靠地传输到目的端 TCP IP 模型在这一点上工作做得不够 除上述差异之外 两个模型的特点对比还有 TCP IP 模型没有明显地区分服务 接口 和协议的概念 而 OSI 参考模型却做了详细的工作 从而符合了软件工程实践的规范和要 求 TCP IP 模型是专用的 不适合描述除 TCP IP 模型之外的任何协议 而 OSI 参考模型是 一个通用的标准模型框架 它可以描述任何符合该标准的协议 TCP IP 模型重点考虑了异 构网络互连的问题 而 OSI 参考模型开始对这一点考虑得不多 TCP IP 模型提供了面向连 接和无连接两种服务 而 OSI 参考模型开始只考虑了面向连接一种服务 TCP IP 模型提供 了较强的网络管理功能 而 OSI 参考模型后来才考虑这个问题 7 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 1 100kbit s 105bit s 故发送时延 107bit 105bit s 100s 传播时延 106m 2 108m s 0 005s 2 1Gbit s 109bit s 故发送时延 103bit 109bit s 1s 传播时延 106m 2 108m s 0 005s 结论 若数据长度大而且发送速率低 则在总的时延中 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且发送速率高 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换句话说 总 时延的大小取决于传播时延还是发送时延 需要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而定 8 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 1 传播时延 0 1 2 108 s 5 10 10s 1Mbit s 比特数 5 10 10 1 106bit 5 10 4bit 1Gbit s 比特数 5 10 10 1 109bit 5 10 1bit 2 传播时延 100 2 108 s 5 10 7s 1Mbit s 比特数 5 10 7 1 106bit 5 10 1bit 1Gbit s 比特数 5 10 7 1 109bit 5 102bit 3 传播时延 100000 2 108 s 5 10 4s 1Mbit s 比特数 5 10 4 1 106bit 5 102bit 1Gbit s 比特数 5 10 4 1 109bit 5 105bit 4 传播时延 5000000 2 108 s 2 5 10 2s 1Mbit s 比特数 2 5 10 2 1 106bit 2 5 104bit 1Gbit s 比特数 2 5 10 2 1 109bit 2 5 107bit 9 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 1 RTT 表示往返时延 计算的最小 RTT 2 150000000m 3 108m s 1s 2 延迟 带宽 1s 100Mbit s100Mbit12 5MB 3 延迟 带宽 的含义 收到对方响应之前所能发送的数据量 4 从发送数据请求到接收方接收完所有的数据应该分为 4 个部分 月球向地球发送数 据请求报文的传播时延 地球应答报文的传播时延 月球发送照片的发送时延 照片的传播 时延 首先需要计算接收方发送照片的发送时延 即 6 25 8Mbit 100Mbit s 0 5s 由 于数据请求报文的传播时延 应答报文的传播时延 照片的传播时延 1 5RTT 所以总时间 0 5s 1 5s 2s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拔高题参考答案拔高题参考答案 一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A 网桥 交换机 路由器都是属于通信子网 而只有计算机软件属于资源子网 2 B A 选项显然错误 这个并不一定 可以在小范围内使用广域网 也可以在大范围内使用 局域网 这个根据具体需求而定 城域网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替代局域网和广域网 因为现在 局域网与广域网仍然被广泛使用 故 B 选项正确 3 A 从字面上的理解 要更好地实施集中控制 就是说应该有一个设备来管理所有的传输过 程 这样才能便于集中化管理 星形拓扑很明显有一个中心结点 所有的数据传输都必须经 过此中心结点 非常便于集中控制 而总线型拓扑 环形拓扑 树形拓扑并没有这样的结点 非常难以集中化管理 4 C 局域网与广域网 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连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 5 B 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故 A选项错误 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 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原则 这些原则就 是协议协议 在协议的控制下 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 本层协议 还需要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服务 而提供服务就是交换信息 而要交换信息就需要 通过接口接口 这里的接口和计算机组成的接口完全不同 不要混淆 去交换信息 因此 服务 接口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 OSI 参考模型的 3 个主要概念 故 B 选项正确 面向连接服 务 两个实体之间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 而面向无连接服务 不建立连接就可以 直接通信 故 C 选项错误 协议是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故协议是水平的 服务由下 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 故服务是垂直的 故 D 选项错误 6 A 协议数据单元 协议数据单元 PDU 第 n 层的数据单元 第 n 层的协议控制信息 PCI 第 n 层的 协议数据单元 即 n SDU n PCI n PDU 除此之外 n PDU n 1 SDU 也就是说 在发 送端每个 PDU 都是将上层协议的数据作为本层 PDU 的数据部分 并加上本层的首部 一些 必要的控制信息 接着在接收端将本层的控制信息去掉 交给上层协议 例如 从传输层 下来的 UDP 报文 一旦交给网络层形成 IP 分组 此 UDP 报文就成为此 IP 分组的数据部分 即 IP 分组 首部 UDP 报文 因此 协议数据单元包含首部的控制信息与用户数据 7 C 由于广播式网络并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 故没有网络层 故 错误 Internet 的核心协 议是 TCP IP 协议 故 正确 在 Internet 中 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 IP 地址 传输层的服 务访问点是端口号 故 错误 8 C 分层就是将所有的功能进行分类 每一层分别来实现不一样的功能 这样 当某层的功 能需要改变 只需修改某层即可 而不需要修改其他层次 保持了网络的灵活且易于修改 故 正确 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概念 并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不包括各层协议及功能的具体实现细节 故 错误 9 B 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一定是网络层的下一层 即数据链路层 10 A 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健康心理评估与辅导真题演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护士节护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基于人工智能的2025年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管理优化策略报告
- 2025年空乘人员专业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发热的门诊设置管理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护士资格考试必考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家GCP培训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全优】
- 知道智慧树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满分测试答案
- 要素式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用)
- GB/T 31155-2014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
- 2023年蒸汽管路设计
- 耳部解剖及急慢性中耳炎课件
- 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讲义 课件
- 食品质量安全抽检数据分析模型优质资料
-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进场验收记录表
- 军事训练教学法模板课件
- 物流设施与设备ppt课件(完整版)
- 安检员X射线机培训-共86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