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制剂中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中药制荆 新技术 研究与应 用 中圈分类号 0 4 2 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1 2 4 6 2 0 1 1 o 4 o 1 5 4 o 4 吉娜 李 丽 甘肃省中医学校 甘肃 兰州 7 3 o o 5 0 药品制剂正向着高效 长效 速效和剂量小 毒性小 副作 用小的方向发展 理想的中药制剂应具有稳定明确的成分指标 以及可重复的药理和临床效用数据 而中药制剂离这个 目标还 有一定距离 但是 新技术已在中药制剂中有了 定的应用 尤 其是 些中药的活性单体成分 现将固体分散体 包合技术 脂 质体 毫微型胶囊 微球与磁性微球 微囊 靶向制剂等新技术 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固体分散体 尹崇道Il l 以肠溶材料丙烯酸树脂 号为载体制成的蒿甲醚 固体分散体缓释制剂 既可增加溶解度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 又达到了缓释的目的 郭建平等田研制的葛根黄酮E C P E G 4 载药系统可在 1 h内突释 6 0 5 1 3 6 3 之后按零 级释放 在 1 0 h 左右释放完全 9 5 0 7 3 1 3 释药效果理想 2 包台技术 潘琦等渤 用 1 3 一环糊精包结银翘解毒颗粒 有效地保存了 挥发油的有效成分 提高其稳定性 通宣理肺胶囊用 S一环糊 精包合紫苏油后 再与其它药制粒填充胶囊 挥发油固体粉末 化 克服了其易散失及气味不良等缺点 王晓平等阳用赣酥 一 环糊精包合物代替蟾酥 药 使药物对人体口腔粘膜的刺 激性明显降低 用 p一环糊精和水溶液法可降低肉桂油m 的挥发性 增加 溶解度 提高砂仁油田 的稳定性 减少白术挥发油在p 隧散和饲 剂过程中的损失 减少干姜挥发油 I q 的损失 提高其稳定性 便 于服用 减少桂枝挥发油 的逸散 提高稳定性 提高丁香油朋 的稳定性 可用性 提高石菖蒲挥发油旧的稳定性 对蓑术油聃 可矫臭 矫味 防止挥发 提高其稳定性 用 P 一环糊精研磨法 可降低内桂油 挥发性 增加溶解度 对柠檬醛 珂 可掩昧 降低挥 发性 增强稳定性 减少小茴香挥发油ll 犍 散 提高其稳定挂 藏 少不 良气味 提高五味子油I n 稳 定性 可用性 细辛辛夷挥发 油 朔 羟丙基 一B一环糊精研磨法可增强药物的透皮吸牧及稳 定性 用 一环糊精超声波法可提高川芎 牡丹皮挥发油嗍 定性 减少刺激性 减少羌活挥发油叫I军 散和氧化变质 提高香 附挥发油 药物生物利用度 屠生英啕 等人先将月见草油精制 后 再加尿素 甲醇以 1 3 7 6 4 的比例混合 利用尿素分子 入院时 对 6 o例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及防护措施 即 将防护标识卡挂于床尾 并应用跌倒的风险评估防护方案 护 士根据评估结果给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比分析应用该 标识卡及防护方案前后患者跌倒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应用后无 一 例跌倒事件发生 护士的跌倒防范意识也明显提高 3 总结 1 标识卡的优点和作用 标识卡感官刺激强 用途明确易 懂 挂于床尾便于随时查看 风险评估与护理级别分级一致 护 士也容易理解并快速掌握 同时标识卡也时刻提醒了患者 家 属及医生 起到互相监督执行作用 使护理人员自觉建立起安 全理念 建立起主动服务的意识 对高危患者给予更多的关心 和照顾 2 方案的优势 内容完整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且实施与 患者的防范措施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 对护理 员起到了很好 的指导作用 使患者真正体会到医院的温馨 降低了患者跌倒 事件的发生 使患者及其家属真正体会到 安全住院 的意义 一 1 5 4 4 体会 跌倒属于突发事件 状况各种各样 无固定模式和 固定地 点 但只要有了防范意识 就可预先提示和预防翻 建立跌倒防 护标识卡 并做好防护措施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的措施 护 理人员向每一位高危患者及家属说明预防跌倒发生的一般知 识 交待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使老年患者了解 自身存在的问 题并能加强遵医行为 对存在跌倒风险因素的患者重点加强教 育和指导 提高老年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 主动预警 有 效防范 不仅降低了跌倒的发生率 也减轻了患者对医院的恐 惧感 维护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l 王瑞红 预防跌倒护理评估表在临床住院病人中的应用叨 护理研 究 2 0 0 4 l 8 1 1 2 0 4 7 2 朱莉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防范护理及展望叨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 学杂志 2 0 0 6 9 7 7 1 7 7 2 3 姜旭雯 陈影影 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叨 国外医 学 护理学分册 2 0 0 2 2 1 8 3 4 7 3 4 9 A 的包合作用制得高纯度的 y 一亚麻酸含量达 9 0 5 1 油利用 率 4 6 0 o 陈路林翻等人采用搅拌法和超声波法制备了 N L O K 变性淀粉和 13 一环糊精与连翘 细辛和砂仁 3种挥发油包合 物 结果表明 N L O K变性淀粉比 B一环糊精包合效率提高2 2 5 倍 总收率提高 2 0 0 一 3 0 0 且 N L O K变性淀粉易溶于冷水 形成乳状液 油性药物加入其中经搅拌 匀质 迅速被包埋形成 微囊 经喷雾干燥可直接得到油性药物的固体粉末 3微囊化技术 张志荣等 吸附 一包裹法制备了羟基喜树碱聚氰基丙烯 酸酯毫微粒 具有明显的肝靶向和缓释作用 杨时成等B 采用热 融分散技术制备了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 与喜树碱溶液比较 静脉注射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 小鼠脑 心 肝 脾 血浆 肾和肺中的分布显著增加 高钟镐等 研究制备出三 尖杉酯碱毫微囊注射剂 使肿瘤抑制率明显提高 潘卫三等吲以 乙酸乙酯为油相 制各了去甲斑蝥素毫微囊 包封率较高 吴海 珊等 以交联壳 聚糖为载体 制备 了绞股蓝总皂苷缓释微球 在 人和人工胃液中均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 邵礼铮 噪用疗效较 好的中药复方 散结化瘀冲剂 浸膏和 5 一氟嘧啶相结合组成的 复合抗癌药 制成 M I M T D S的磁性微球 收率可达 8 3 0 0 朋邓嵘嗍等人以莪术油的明胶初乳为分散相 液体石蜡为 连续相 加入乳化剂 采用单凝聚法制备符合肝动脉栓塞要求 的莪术油明胶微球 苏李13 等人运用此法以明胶为囊材制备了 蓖麻油固体粉末蓖麻油微囊 武凤兰嗍等人通过喷雾干燥制得 鸦胆子油干燥乳剂 经光学显微镜检查 再生乳剂的粒度分布 均匀 约 9 0 0 0 的粒 子粒 径小于 2 5 i n 类似双油核或 多油核 粒子 杨庆隆等 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藿香油 荆芥油和薄荷 油等挥发油微囊 其油保留率均在 8 5 0 0 9 0 o o 之间 且囊 的化学稳定性良好 彭智聪等 制备了黄连素微囊 在 0 1 m o l L 盐酸介质中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在 1 h内片剂溶出率为 9 8 2 0 而微囊制剂的溶出率为 6 4 0 1 谭桂山等 以明胶 羧甲基纤 维素钠为囊材 制得汉防己碱微囊 可降低汉防己碱的毒性 提 高其抗癌作用 4 毫微型胶囊 高钟镐等p 睬 用氰丙烯酸丁酯 右旋糖酐和葡萄糖制备 了 三尖杉酯碱毫微囊注射剂 三尖杉酯及其毫微囊注射剂的 L D 5 O 分别为 3 8 3 0 8 1 和 4 8 0 1 1 o m g g 对 S 1 8 0肿瘤抑制率 分别为5 4 1 7 和 6 2 1 2 张志荣等1 3 7 用吸附 一包裹法制备了 聚乙烯吡啶烷酮包被的羟基喜树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 粒 具有明显的肝靶向和缓释作用 杨时成等 采用热融分散技 术制备了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 以喜树碱溶液为对照组 P o l o x a m e r 1 8 8 包衣的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静脉注射后药物在 血液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 小 鼠脑 心 肝 脾 血浆 肾和肺 中的分布显著增加 潘卫三等嘲以乙酸乙酯为油相 制备了去甲 斑蟊素毫微型胶囊 包封率较高 6 3 o 0 吴海珊等t Z S l 以交联壳 聚糖为载体 制备了绞股蓝总皂苷缓释微球 在水和人工 胃液 中均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 曾凡彬等 l用乳化法制备了盐酸川 芎嗪明胶微球 体外释药 比原药延长约 5倍 小鼠静脉注射 微球后 2 0 ra i n 在肺部的相对分布百分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与 血液 与溶液对照组相比 提高了近 6 倍 黄园等0 9 1 以常温乳化 一 化学交联法制备了草 鸟肝靶向白蛋白微球 室温条件下贮存 3个月质量稳定 邵礼铮 用疗效较好的中药复方 散结化瘀 冲剂 浸膏和 5 一氟嘧啶相结合组成的复合抗癌药 制成 MM T D S的磁性微球 收率达 8 3 0 0 粒径 5 2 0 p m 5 脂质体 邓英杰等 使用大豆磷脂制备的黄芪多糖脂质体 口服和 注射给药的免疫增强效果均明显强于普通制剂 方瑾等眦 采用 新型偶联剂 s A T A 琥珀酰亚胺 s 乙酰硫代乙酸酯 将抗人体 大肠癌细胞表面相关抗原 L E A的单克隆抗体 N D 一 1 经纯化后 按 D u n c a n 方法 用 S A T A修饰得到活化的A b 1 IA T A I T A T再 与载有紫杉醇的脂质体偶联制成免疫脂质体 对人大肠癌细胞 C C L 1 8 7的体外细胞毒作用优予普通脂质体和游离药物 闫家 麒等嘲研制了紫杉醇酯质体冻干型制剂 与以 C r e m o p h o r E L为 载体的紫杉醇酯质体相比 抗肿瘤活性更高且毒性更低 赵建 斌 等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补骨脂素脂质体 在体外对 S 1 8 0细 胞的杀伤率较补骨脂素提高 3 O倍 而半数有效剂量仅为补骨 脂素的 1 4 5 盐酸川芎嗪可用于肺动脉高压症的防治 但应用 时易产生疗效过快并伴有心脏毒副作用 制成脂质体 可提高 和延长川芎嚷的疗效 缓和毒性 同时可以避免产生川芎嗪的 耐药性 小檗碱口服不易吸收 而制成脂质体后可增加吸收 并 明显增强降血糖作用 蝎毒的多肽类成分啉较强的抗癫痫 活性 但 口服不易 吸收 且易被 胃肠酶破坏 实验表 明 将其 制 成脂质体后 其对氨基脲所致的癫痫有一定疗效 抗早孕药物 天花粉蛋白 用改良乳化法制成脂质体后能减轻天花粉的毒 性和过敏反应 有望开发成为抗早孕药物的新剂型 而小鼠四 氯化碳肝损伤保 护实验表 明 虫草多糖脂质体能显著降低 A L T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脂质体也较虫草多糖疗效显著 张海 帆 将斑蝥素采用超微载体技术制成脂质体用于晚期肝癌治 疗 而茅勤等 啦 用正交函数 一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蟾酎始 质体 的含量 方法快速准确 吴志荣等 4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双参脂质体 口服液 这是国 内外首次关于中药复方脂质体的报道 孙月琴等 用乳化法 制备了多层的青蒿酯脂质体 杨志军等制备黄芩前体脂质体驯 杨赛丽等 研究了用脂质体包裹粉防己碱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毒性作用的影响 表明脂质体包裹可减轻粉防己碱的细胞毒 性 顾学裘等跚以人参多糖为原料研制了可供口服的人参多糖 多相脂质体 并探讨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近年来 关于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报道的数量显著增多 陈大宾陬等人以硬脂酸为载体 采用 乳化蒸发 一低温固化 法 制备了紫杉醇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 并考察了其体内外性 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将固体脂质纳米粒经过冷冻干燥得到 的固体粉末可作分针剂注射或用于口服 此技术在油性中药中 的运用有 良好 的前景 6 乳剂 抗肿瘤药物依托泊苷阿制成复乳可避免因口服引起的胃肠 道内失活 成为靶向给药系统 蝮蛇抗栓酶是一种新的抗凝药 但临床静脉给药会产生过敏反应 以二步乳化法制备成 W O W 型复乳嗍 包封率达到 8 1 3 0 而且可以扩大应用范围 减少过 一 55 敏反应和胃肠道失活 并增进口服药物的吸收 7 靶 向制剂 丁玉玲等既使用卵磷脂 脑磷脂和胆固醇制成人参皂总皂 苷脂质体 主要作用部位是肝脏 对癌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或 使癌细胞发生逆转 包封率为 5 1 4 0 粒径在0 7 1 2 L m 张 志荣等鲫将从喜树中提取的抗肿瘤生物碱羟基喜树碱利用毫 微粒载药系统 将其制成了聚乙烯吡烷酮包被的羟基喜树碱聚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 有良好的肝靶向性和缓释作用 平 均粒径 8 1 2 0 h i 2 1 药物吸附率为 3 9 4 0 载药量为 1 2 2 经动 物体内分布实验证明大约 7 0 0 0 的羟基喜树碱浓集于肝脏 体 内代谢研究发现其血药浓度可维持在同一水平达 3 0 h 而一般 水针剂静注 4 h后血中难以检测到羟基喜树碱 黄苠多糖毫微 粒 以及采用一种含氧乙基的半乳糖衍生物做强化材料制得斑 蟊素脂质体 唧 也具有肝靶向作用 李风前等 将微囊化的汉防己甲素混悬于牛血清白蛋白水 液中 喷雾干燥微囊化 制成白蛋白缓释微囊 静注后作用从水 针剂的 1 5 7 h延长到 2 2 3 h 具有明显的肺靶向性 载药量为 3 7 9 O 包封率 9 6 6 4 平均粒径7 4 2 m 经低氧性肺动脉高 压的大鼠应用汉防己甲素肺靶向微球 肺动脉平均压 M P A P 的降低较汉防己甲素水溶液组更为明显 户 如 0 5 且 M P A P在 注射后 6 0 ra i n时明显低于注射前水平 大鼠体循环平均压无显 著变化 因此汉防己甲素肺靶向微球对肺循环具有较好的选择 性 可明显增强汉防己甲素降低 MP A P的效应 减少不良反应 的发生剐 杨时成等 果用热融分散技术制备了喜树碱固体脂 质纳米粒 可阻止喜树碱的水解 延缓药物释放 并以可静脉注 射的P o l o x a me r 1 8 8为表面活性剂使之吸附在制剂表面 增加其 亲水性 使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滞留时间延长 阻止单核吞噬系 统的摄取 在非单核吞噬系统部位的靶向性增强 达到主动靶 向作用 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其载药量为 4 8 0 包封率为 9 9 5 0 经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证明 P o l o x a m e r 1 8 8 包衣的喜树碱固体脂质体静脉注射后药物在血液 中的滞留时间与喜树碱溶液相比显著延长 且在小鼠脑等器官 中的分布显著增加 邵礼铮等嘞溶中药 复方散结化瘀冲剂 制 成了中药茇青复合 5 一氟嘧啶磁性微球 经小鼠靶向定位实验 证明药物在胃中滞留时间大大延长 因而药物浓度远高于其它 部位 微球呈黑色圆球形 粒径5 2 0 m 微球含药量 2 1 2 7 含铁磁粉 3 6 0 o 一4 0 0 O 其余为明胶 张景等 将脂溶 性的紫杉醇制成紫杉醇的磁性脂质体 可通过外磁场对肿瘤实 施定位治疗 在靶区产生持续高浓度药物 降低不良反应 包封 率为 9 7 2 5 平均粒径 0 5 7 7 m 粒径在 1 0 m以下占总数 的8 5 9 7 经小鼠体内定位抑癌作用观察 应用磁质体包埋紫 杉醇 皮下或腹腔注射后外加磁场定位 对 B A L B C小鼠E M T 6 乳腺癌有明显的作用 且抑制率较游离的药物和普通脂质体为 高 蝮蛇抗栓酶是从蛇毒中分离到的抗凝药 静脉给药易产生 过敏反应 许伟国等 成口服的复乳制剂后 可扩大临床应用 范围 既可减少过敏反应又可克服药物在 胃肠中的失活 并能 增进口服药物的吸收 包封率为 8 1 3 相转化温度 7 2 远高 于室温 且稳定性好 经药理实验证明 吸取复乳 1 0 U k g 与 同剂量水溶液相比 在给药2 h内凝血时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一 1 5 6 一 且与静注 0 3 U k g 的效应相当 说明复乳能有效地包封蝮蛇 抗栓酶 避免了其在胃肠道的失活 邱得凯等 l 辱 冬虫夏草多糖 制成脂质体 将药物导向机体的免疫系统 发挥其免疫调节作 用 经临床研究证明无论从细胞免疫功能的提高 抑制肝功能 自蛋白 凝血酶原时间 一 G T活性或血清乙肝病毒的标志物 转化率均比冬虫夏草多糖普通制剂治疗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0 0 5 每 5 0 0 ml 相当于2 0 g生药 8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中药脂质体 靶向制剂的研究目前大部分仍停留在实验阶 段 能投入临床应用的不多 多数是以天然单一有效成分为原 料药物 中药单方与复方因威 杂 质置 0 隐定 以及辅 技术 不过关等原因 而用中药有效部位研制的靶向制剂屈指可效 这 与制定中药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及制剂工艺难度有很大关系 中药脂质体制剂已有了一定发展 但研究品种不是很多 而且大多是被动靶向制剂 缺乏特殊性能的脂质体 如温度敏 感型 P H敏感型 光敏感型 磁性敏感型 抗体介导以及受体介 导等类型的脂质体研究在国内少有报道 一些治疗免疫系统肿 瘤疾病而且量效关系明确的中药单体成分制备脂质体 具有很 好的开发直甩前景 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开展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也 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 因此要真正深入研究并开发出临床可用 的靶向制剂只靠制剂学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组织 地开展多学科合作 应用新技术 开发中药新剂型 特别是靶向 制剂 是中医药今后发展的 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l 尹崇道 蒿甲醚固体分散体缓释制剂的研制及其体外溶出度的观察 中国药房 1 9 9 7 8 6 2 5 1 2 5 2 2 郭建平 孙其荣 周全 等 葛根黄酮E C P E G载药系统的研究 刀 中 国药学杂志 1 9 9 8 3 3 1 0 5 9 8 6 0 1 3 潘琦 何兰茜 余勋荣 p 环糊精包结银翘解毒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实 验研究 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 9 9 9 2 2 4 1 5 4 孙敬勇 杨书斌 刘晓 等 p 一 环糊精包结通宣理肺胶囊中紫苏叶挥 发油的研究啊 中成药 1 9 9 4 1 6 1 0 2 3 5 王晓平 廖工铁 侯世祥 等 B 一 环糊精在六神丸中的应脬 两种 六神 丸的药剂学对 比研究们 中国中药杂志 1 9 9 3 1 8 I 4 1 5 4 1 8 6 姚波 廖工铁 郭若羚 等 塘酥 B 一 环糊精包结钫制备工艺的研究 耵 中成药 1 9 8 9 1 1 1 4 7 宋洪涛 郭涛 颜秀涛 等 肉桂油p 一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田 中草药 2 0 0 0 3 1 1 1 8 1 8 8 蒋孟良 刘秀英 蒙永宏 等 砂仁挥发油的 一 环糊精包合物研究忉 中国新药杂志 2 0 0 0 9 1 2 8 3 4 9 王宇环 居明乔 王红 B环糊精自术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中药材 2 0 0 0 1 5 4 1 6 8 l o 陈建苹 吴伟康 曾建勋 等 B环糊精包合干姜挥发油的试验研究 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 0 0 1 7 2 1 3 f l 1 顾维 许美娟 陈玉俊 等 桂枝挥发油 p环糊精包合物研究册 时 珍国医国药 2 0 0 1 1 2 3 2 0 3 l 2 赵阳 张纯 郭澄 等 丁香油 p环糊精制备工艺的研究叨 中国中 医药信息杂志 2 0 0 0 7 3 9 l 3 蒋丽君 夏新华 石菖蒲 挥发油与 B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 究叨 中国中药杂志 2 0 0 1 2 6 2 1 0 9 1 4 王丽君 张伟 卿可光 莪 术油 B环糊精 包合物 的制备工艺及 稳定 性考察 J 中草药 2 0 0 1 3 2 4 3 1 4 1 5 张胜强 张琦 王苏玲 等 柠檬醛 B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J j 中国 药科大学学报 1 9 9 9 6 9 1 6 张延方 小茴香 挥发 油环糊精 包合 物的研 制 中国医 院药 学 杂 志 2 0 0 1 2 1 4 2 0 7 l 7 马汉林 吕鑫科 研磨法与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五味子油 p C D包合 物 的工艺 比较 J 中国药师 2 0 0 2 5 4 2 4 9 1 8 薛明 狄留庆 黄耀州 细辛辛夷挥发油的羟丙基 B环糊精包合物 的制备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 0 0 2 1 3 3 1 4 3 1 9 田燕林 刘产明 正交试验探讨心乐片中挥发油成分 p C D包裹工 艺L 刀 时珍国医国药 2 0 0 0 1 1 1 0 8 7 5 2 0 李希 谢守德 张蒿 等 羌活挥发油 B环糊精制备工艺的研究 J 中国中药杂 志 2 0 0 2 2 7 2 1 0 8 2 1 许梅 超声法制备香 附挥发油 p环糊精包合物研究翻 时珍 国医国 药 2 0 0 0 1 1 8 6 9 4 2 2 屠生英 用尿素包结法富集 R亚麻酸 J 中成药 1 9 9 7 1 9 1 0 8 2 3 陈路林 王洛临 林绍平 等 用 N L OK变性淀粉代替 p C D制备挥 发油包合物研究 中成药 1 9 9 9 2 1 1 1 5 5 5 2 4 z h a n g Z R hw S t u d y o n mi c r o s p h e r e s f o r l i v e r t a r g e t i n g I J 1 A c ta P h a r m S i n 1 9 9 7 3 2 2 7 2 7 8 2 5 1 杨 时成 朱家壁 喜树碱 固体脂质纳米粒 的研究明 药学学报 1 9 9 9 3 4 2 1 4 6 1 5 0 2 6 G a o Z G L i H L i C Y e t a l J Me d S c i Y a n b i a n Un i v 延边大学医学院学报 1 9 9 7 1 9 6 1 2 2 7 潘卫 三 孙稳健 胡晋 去 甲斑蟊素毫微 型胶 囊制备方法 的研究 J 沈阳药学院学报 1 9 9 4 1 1 2 1 2 4 1 2 7 2 8 吴海珊 李药兰 壳聚糖一 绞股蓝总皂苷缓释微球研制 中成药 1 9 9 7 1 9 6 1 2 2 9 1 邵礼铮 刘晓华 杜文清 中药浸膏复合 5 一 F u 磁性微球在小鼠体内 靶向定位的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 9 9 3 2 4 1 5 3 5 5 3 0 1 邓嵘 莪术油 明胶微球 用于肝动脉栓 塞叨 药学学报 2 0 0 0 3 5 7 5 3 9 3 l 苏李 章贵杰 蓖麻油微囊的研制 中草药 1 9 9 8 2 9 1 2 8 1 0 3 2 1 武凤兰 乔志清 王明伟 鸦胆子油喷雾干燥乳剂的制备与药效学 的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1 9 9 9 3 4 2 1 0 1 3 3 杨庆隆 沈耀 明 喷雾干燥法制备藿香油 等挥 发油微囊的实验研究 J 中成药 1 9 9 4 1 6 8 2 3 3 4 彭智聪 杨 少芳 黄 利民 等 盐 酸黄连素微 囊溶出度 的研 究帆 中 国药房 1 9 9 6 7 2 6 2 6 3 3 5 覃 桂山 徐平声 袁寿洪 等 汉防已微囊中汉防己甲素的含量测定 们 中国药学杂志 1 9 9 7 3 2 7 4 2 4 4 2 6 3 6 高钟镐 李虹 李晨阳 三尖杉酯碱毫微囊的制备m 延安大学医学 院学报 1 9 9 7 2 0 2 8 3 8 8 3 7 张志荣 路伟 肝靶向羟基喜树碱缓释毫微粒的研究册 药学学报 1 9 9 7 3 2 3 2 2 2 2 2 7 3 8 曾凡彬 陆彬 杨红 等 盐酸川芎嗪肺靶向微球的研究叨 药学学 报 1 9 9 6 3 l 2 1 3 2 1 3 7 3 9 黄园 侯世祥 杜江宇 草乌肝靶向白蛋白微球的制剂学研究明 中 国中药杂志 1 9 9 9 2 4 1 2 7 3 1 7 3 3 4 o N 英杰 刘索琴 韩丽梅 等 黄苠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J 沈 阳药科大学报 1 9 9 6 1 3 1 1 4 1 1 方瑾 王芸庆 宋今丹 紫杉醇免疫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大肠癌细 胞的杀伤作用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 9 9 7 1 7 1 5 9 4 2 1 家麒 童岩 王九一 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抑瘤作用的研究 叨 药物生物技术 1 9 9 6 3 3 1 5 4 1 5 7 4 3 赵建斌 崔 勤 王连刚 等 补骨脂素脂质体的研制及细胞毒作用初 步研究们 第 四军医大学学报 1 9 9 7 1 8 6 3 4 4 D o n g l X Wa n g MJ L I YH C t a 1 明 C h i n J T r a d i t Me d S c i T e c h 中国中医药科技 1 9 9 7 4 6 3 4 5 全东琴 苏德森 张景海 蝎毒脂质体前体制剂的研究L n 中国生化 药物杂志 1 9 9 7 1 8 3 1 1 6 4 6 S u n X C L i w W Q T h e p h y s i c a l p mp e r t i e s p h a n n a c o l o g y a n d a n t i f e r t i l i t y a c t i o n o f c r y s t a l t r i e h o s a n t h i n p r o t e i n l i p o s o me J 1 A c t a P h a n n S i n 药 学 学 报 1 9 9 3 2 8 4 2 0 4 2 0 5 4 7 Z h a n g lt F T h e mp h y s t u d y o f c a n t h a r i d i n l i p o s o me p e r o r a l l i p i d o n l a t e r l i v e r c a n c e r J P r a c t J I n t e g r a t i o n C h i n We s t Me d 实 用 中西 医结合杂 志 1 9 9 6 9 8 5 1 0 4 8 Ma o Q Wo n g G Y Hu a n g X X s t u d C h i n T r a d i t H e r b D r u g s 中草药 1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4节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初中物理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上册-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
-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身边的危险》(教学设计)安徽大学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2025年词汇语法测试题及答案
- 2025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阅读
- 2025医院分诊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医院消毒与灭菌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入职考试试卷(新员工)附答案
- 2025年时事政治试题库(附含参考答案)001
- DB15T 4203-2025草原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技术规范
- 外贸公司简介课件
- 2023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
- 法务合同协议模板下载
- 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
- 数控脉宽脉冲信号发生器
- 高考文言文120个常见实词积累练习(学生版)
- 大学实验室安全培训
- 《实战电池性能测试》课件
- 2025年全国共青团团员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50题)
- 《电力宽带微功率无线通信芯片技术规范》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课件 16项目十六:细菌生物化学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