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用数学归纳法解组合问题.pdf_第1页
02.用数学归纳法解组合问题.pdf_第2页
02.用数学归纳法解组合问题.pdf_第3页
02.用数学归纳法解组合问题.pdf_第4页
02.用数学归纳法解组合问题.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中 等 数 学 用数 学归纳法解组合 问题 张 雪 天津 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l O级研 究生 3 0 0 3 8 7 中圈分类号 0 1 5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6 4 1 6 2 0 1 2 0 2一 O 0 O 6 0 5 本讲适合 高中 数学归纳法 是数学解 题 的一种重要 方 法 在数学竞赛的各分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种方法也经常用来解竞赛中的组合问题 实质就是将一个无法穷尽验证的命题转化为 普通命题进行证明 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 数 学归纳法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数学归纳法 跳跃数学归纳法 第二数学归纳法 本文通过 具体实例例述数学归纳法在解组合问题中的 几种应用 1 组合恒等式 例 1 证 明 对一切正整数 t 和一切 实 数 有 E 1 C k x 一 1 一 1 2 证明当 ir t 1时 左边 1 一 1 右边 假设 7 m时 对一切实数有 1 c 0 1 则当 m 4 1时 对一切实数 有 1 c t 1 1 c c 1 收稿 日期 2 0 1 1 1 I一1 0 1 c m t 1 c r a c 一 薹 1 Ct x l J1 x m 一 1 2 m m 2 3 m十1 一 一 戈 1 2 m 1 m 1 一 1 z 2 x m 1 因此 当 n m 1时 题设等式成立 综上 命题成立 2 组合计数 例 2 设集合 S 1 2 n 为 S 的子集 把 中的所有数 的和称为 的 容 量 规定空集 的容量 为 0 若 的容量为 奇 偶 数 则称 为 S 的 奇 偶 子集 证 明 1 s 的奇子集与偶子集个数相等 2 当 n 3时 Is 的所有奇子集的容量 之和与所有偶子集的容量之和相等 1 9 9 2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证明设 s 的奇子集个数为t 容量之 和为 偶子集个数为 b 容量之和为 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b 当 1 时 S 有一个奇子集t 1 有一个 偶子集 故 a b 1 假设 r k时 结论成立 接下来证明 口 b 万方数据 2 0 1 2年第 2 期 7 当 k为奇数时 k 1为偶数 I s 的所有 奇子集由两部分组成 不含 k 1的奇子集 含 k l 的奇子集 前者的个数是 a 后者可 由s 的奇子集与集合 j 1 的并产生 故个 数也为 a 于是 a 2 a 同理 b 川 2 b 于是 由假设知 a b 当 k为偶数时 k 1 为奇数 S 的所有 奇子集由两部分组成 不含 k 1的奇子集 含 k 1的奇子集 前者 的个数是 a 后者可 由S 的奇子集与集合 l 的并产生 故个 数为 b 于是 a a b 同理 b b a 因为 a b 所 以 结 论对 k l也 成立 综上 口 b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A B 当 n 3时 s 有 4个奇子集 1 3 2 1 2 3 有 4个偶子集 2 j 2 l 3 1 2 3 直接计算得 A B 3 1 2 假设 n Ij 3 时 A B 当 n k 1时 若 k l是奇数 则 s 的所有奇子集 由以下两类子集组成 i S 的奇子集 i i S 的每一个偶子集与集 的并 于是 A l A B k 1 b 同理 B l B A k 1 a 已证 a b 故 A 川 B 若 k 1 是偶数 有 A l 2 A k 1 a B l 2 B k 1 b 由归纳假设及 a b 得 A B 川 所以 对于任意 自然数 n n 3 都有 A B 注 本题中的两问均用到了第一数学 归纳法 先假设当 n k时结论成立 再分别 讨论当n k 1 时 k 为奇数与偶数的两种情 形 找到 Js 川 与 s 的关系后进行证明 可见 第一数学归纳法是最常运用到的方法 例 3 黑板上有一个凸 2 0 1 1边形 别佳 逐条依次画上它 的对角线 已知所 画的每条 对角线与前面已画上的对角线中的至多一条 交于内点 问 别佳至多可画上多少条对角 线 2 0 1 1 俄罗斯数学奥林 匹克 解用归纳法证明 对于凸 边形 至多 可画 2 n一 6条对角线 设A A A 是一个凸多边形 可依次画 出如下 2 n一 6 条对角线 A2 A4 A3 A5 9 6 1 A 一2A Al A3 A1 A 4 Al A 一1 当 n 3时 结论显然成立 假设小于 n时 命题都成立 对凸 n边形 设 画上 的最后一条对角线 为A A 它与前面已画的对角线中的至多一 条 若存在 设为 Z 交于内点 所有已画出的 对角线 除了A A 和 z 外 全部位于 k 边形 A l A 2 或 n 2一k 边形 A A 1 A A l 内 由归纳假设至多有 2 一 6 2 2 一 一 6 2 n 一 8 条对角线 其加上 A A 和 Z 后至多2 一 6 条 故对于凸 n边形 至多可画上 2 n一6条 对角线 所以 别佳至多可画上 4 0 1 6条对角线 注 本题首先要发现对于凸 n 边形而 言 至多有 2 n 一 6 条对角线 然后运用第二数 学归纳法证 明当边数小于 厅时成立 进而证 明凸 n边形满足上述条件 3 染色问题 例 4 一个有限图的顶点可染成黑 色或 白色 一开始所有的顶点都是黑色 每次操作 选择一个顶点 P 并将 P及其相邻的点进行 变色 问 能否经过一系列操作将所有顶点从 万方数据 8 中 等 数 学 黑色变为白色 L 4 2 0 1 0 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 解可 以 对 n个顶点的图用归纳法进行证明 当 n 1时 显然成立 当图有 l n 2 个顶点时 此操作可 实现 设 为一个有 n个顶 点的图 顶点分别 为 P l P 2 P 设 P 为基点 进行操作变色 将其相邻 点设为 从图 jf 的边上移 出 得到一个 较小 的图 由归纳假设知 在 图 中存 在一个可操 作的序列g i 毋相邻的点为 F J 使得 这些点都可以变色 若按序列 g 操作改变了 P 的颜色 则视 为成功 假设按序列g 操作不能改变点 P i 1 2 n 的颜色 分两种情形讨论 1 n为偶数 按构造的序列 g g g 就能把每个 顶点的颜色从黑变 白 2 为奇数 图 中存在一顶点有偶数个邻点 事实上 设 P 的邻点个数为 k 等 价于 的边数 则 P 尸 2 2 e e 是图 的边数 所以 存在偶数 k 重新对顶点编号 假设 P i 有 2 j 个邻 点 分别为 P P P 构 造 的 序列 为 g g g 则按要求可 以使每个点 的颜 色都改变 注 在运用第一数学归纳法的时候 有 时假设 n成立 寻证 n l 成立有 困难 此时 不妨将 n退到 n一1 寻证 n成立 本题 就是 运用了这种方法 假设有限图有 n个顶点 设 有 n一1 个顶点图成立 进而结合图论的知识 讨论 n在偶 数和奇数 的情 形下顶 点染 色的 情形 例 5 为平面上有限多个整点所成的 集合 证 明 可将 中的点染成红色或蓝色 使得每一条与坐标轴平行 的直线上 两种颜 色点的个数相等或相差 1 5 证明对集合 中的点数 n 进行归纳 当 n 1 时 结论显然 假设在点数小于 时 命题成立 考虑 n个点 若在某一条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只有 一 个点属于集合 则其余的 n一1 个点可以 用两种颜色染色 满足要求 在过此点与另一 条坐标轴平行 的直线 f 上 如果红点多 少 于蓝点 就将 这点染 成蓝 红 色 如果 红点 数等于蓝点数 就将这点随意染色 这样的染 色满足要求 设在每一条平行于坐标的直线上 若有 属于集合 的点 则至少有两个 此时 对集 合 中任一点 c 存在集合 M 中的点 D F 使得 C D C F分别与 轴 Y轴平行 设 为 矩形 C D E F的第四个顶点 如果点 E在集合 中 将 C D E F以 外的点染好 颜色满 足要求 然后 将点 C 染成红色 D F染成蓝色 如果点 E不在集合 中 将点 C D F 去掉 将点 E补充进来 由归纳假设 可将这 些点染上颜色满足要求 再将点 F D染上与 点 E相同的颜色 点 C染上与点 E不 同的颜 色 此时 集合 M中的点都染了颜色并且满 足要求 注 本题运用第二数学归纳法 先假设 点数小于 n时 命题成立 然后 在此基础上 分别讨论当集合 中有 n个点的两种不同 情形 在某一条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 上只有 一 个点属于集合 和在一条平行 于坐标轴 的直线上至少有两个点属于集合 万方数据 2 0 1 2年第2期 9 4覆盖 问题 例 6 如图 1 一个单位 L形 由三个单 位方 格组 成 证明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k 一 个相似 的 i 倍 大的 L形可 以分 割 成 若 干 个 单 位 L 形 图 1 2 0 1 0 爱沙尼亚数学奥林匹克 证明如 图 2 放置大 L形 让其 较 长 的 两 边 交 于 左上 角 从左 上角 开始 用 k个 与大 L形方 向相同的单 位 L形 沿 对 角 线 方向覆盖大 L形 余下 的部 分 由两 图2 个相同的 楼梯形 组成 只需证明 其 中一 个 不妨设 为位置较 低的一个 可以被单位 L形不重叠地覆盖 这个楼梯形有 i 阶 最低一 阶的高度为 k一1 而最高一阶的高度为2 k一 2 当 k 1时 楼梯形不存在 当 k 2时 楼梯形可以被一个单位 L形 覆盖 假设结论对 k阶 的楼梯形 成立 下面考 虑 k 2阶的楼梯形 将左侧和底部宽为 2的条带分离出来 由归纳假设 余下 的部分可以被单位 L形覆 盖 条带的顶端可以被一个单位 L形覆盖 最后 尝试覆盖余下的条带 其底边长为 k 2 左侧边长为 2 Ij2 1 k能被 3整除 将该图分成 2 X 2 k和 k 2的两条 分别 用由两个单位 L形组成的 2 3的矩形覆盖 即可 如图 3 L 厂 厂 L 广 网 3 图 4 2 k 1 m o d 3 将该图分成 2 X 2 k一2 和 k 2 X 2 两部分 分别用 2 3的矩形覆盖 如图 4 3 k 2 m o d 3 将该图形分成 2 X 2 后 一 4 和 k一 2 2两部分 和左下角的一部分 这是一 个 k 2的 L形 两个条 带 都可 以用 2 X 3的矩 形 覆 盖 而根据 归纳 左下角 的 部分也可 以被单位 L形覆 盖 如图 5 L I 丰 三 图 5 注 本题因特殊条件需运用到跳跃数 学归纳法 即在假设结论对 k阶成立后 讨论 k 2阶楼梯形的情形 由于两个 L形重叠后 成为一个矩形 且长为 3个单位 于是 在此 就需要 针 对 k与 3的三 种关 系分 别 进行 讨论 例 7 在 n n的棋盘 中 任 k行和任 z 列的公共部分成为其 子片 并称 k 1为 其半周长 假如若干个半周长不小于 n的子 片共 同覆盖了棋盘的整条主对角线 证明 这 些子片所覆盖的方格数不少于棋盘总方格数 的一 半 第 2 5届全苏数学奥林 匹克 证明对 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 n 1 2时 结论显然成立 当 n 2时 假设对所有 m X m m n 的棋盘结论成立 下面只需证对 n X n棋盘结论也成立 万方数据 1 0 中 等 数 学 事实上 对任一组满足要求 的子片 考虑 关于主对角线组成 的一对方格 i J 和 i i 若每对方格 中至少有一个被覆盖 则 结论成立 若某一对方格 i 与 J i i 都不 被覆盖 删去第 i J行及第 i J列 此 时 每 个子片至多被删去两行或两列或一行一列 否则 该子片盖住方 格 i 或 i 因此 在剩下棋盘 中 每个子片的半周长都不小于 n一2 根据归纳假设 剩下 it 一2 X it 一 2 的棋盘中至少有一半的方格被子片盖住 由上知共删去方格 4 n一4个 因为盖住 方格 i i 的子片半周长不小于 所以 其在 第 i 行和第 i 列至少覆盖了 1 1 一1个方格 同理 盖住 的子片至少盖住 了第 行和第 列的 n一1 个方格 因为子片不盖住 i 与 i 所以 删 去的两行 和两列中被子片覆盖的方格至少有 2 n一1 个 即不少于被删去方格的一半 于是 命题得证 练 习 题 1 设 k是 正 整 数 证 明 可 以将 集 合 O 1 2 3 2 一1 分成两个没有公共元 素 的子 集 X 2 和 y Y 2 使得 2 k 2 k Y i i l I l 对任何 m 1 2 j 都成立 2 0 0 5 中国国家集训队测试 提 示 对 k 用第二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当 k 1 时成立 假设命题在小于或等于 k时成立 讨论 k 1时的情形 由假设知 1 X 2 孙 y 1 2 I Y 2 Y 2 U y l y 2 2 k I 2 2 2 0 1 2 2 一1 并且这两个子集没有公共元素 再证明两个 子集的元素和相等即可 2 对 2 0 0 7 2 0 0 7方格表中的一些单位 正方形进行染色 用 i J 表示第 i 行 第 列 的单位正方形 s 表示所有 已经染过色且满 足 i 及 Y 的单位 正方形 Y 组成 的 集合 首先 在每一个 已染过色 的单位正方形 i J 中写下其所对应 的 S 所 含的有 色单 位正方形的个数 接下来每一次操作是指分 别在每一个已染过色的单位正方形 i 中 写下其所对应的 Is 在上一次操作以后所包 含的所有有色单位正方形 中所填数字之和 证明 经过有限次这样的操作 所有有色单位 正方形 中的数字都是奇数 第 1 5届土耳其数学奥林匹克 提示 参见 中等数学 2 0 0 9年增刊第 6 9页 3 试证 在 2 2 个单位小方格组成 的 正方形棋盘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