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城市建设史结课论文隋唐长安城选址与城市形态浅析及建城指导思想探究摘要:本文分析了隋唐选址长安建都的各项因素及其影响,指出了古代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长安城对于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分析了长安城的基本构成形式,并以例证分析了长安城建设对于城市形态发展的贡献。关键词:政治、经济、文化、天人合一、皇权至上、里坊制度、非对称性正文:长安城兴建于隋朝,隋称大兴城,唐朝易名为长安城,为隋唐两朝的首都。长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一度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反映出大一统王朝的宏伟气魄。为体现统一天下、长治久安的愿望,城池在规划过程中包揽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法天象地”,帝王为尊,百僚拱侍。唐长安城规模超前迈古,面积达84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古罗马城也只是它的五分之一。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唐王朝建立后,对长安城进行了多方的补葺与修整,使城市布局更趋合理化。安史之乱后长安城逐渐衰落。唐末黄巢攻入长安,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后来,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认为城广人稀,不利于防守,于是对城市进行改筑,缩为“新城”,也就是五代、宋、金、元的长安城。至此,有着325年历史的隋大兴唐长安城便宣告废弃。隋唐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区、东郊、南郊(大部分)和西郊(小部分)等大片地带。1996年,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一、选址的考虑和影响: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宇文氏建立隋朝,沿用了北周都城即原汉长安城,但这座自汉兴以来已历780年之久的旧都城已不再适合新的大一统王朝的需要,隋文帝决定在旧长安的东南方向重建一座新都城。因杨坚早年被封大兴公,因此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直至隋末,李渊起兵反隋,攻入大兴城,建立唐朝,于是将大兴城重新命名为长安城并以此为都。隋唐仍以长安为都城除了沿袭前朝北周都城以外,还充分考虑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理条件等在内的诸多因素。1、政治因素:长安位于大唐帝国版图居中的位置,位居中心而不偏于一隅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特别是边疆地区的控制,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威严。隋文帝杨坚是北周宇文氏外戚,而唐高祖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还有李渊的皇后以及其子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她们都是鲜卑族人,由于汉人政权的最高统治阶级融入了少数民族的血统,因此也影响了隋唐政治、体制上较之以往更加开明和包容的特征。这反映在建都选址上的考虑在于自两晋之后南北朝时期五胡乱中原,大量北方游牧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建立自己的政权,学习汉人的文化和农耕,而当时的关中地区、长安城聚居了大量游牧民族人口,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成为文化交融的集汇中心地带。隋唐定长安为都,体现了政治制度和民族政策上的包容和宽松环境。2、经济因素:五胡乱中原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建立政权,这从客观上推动了汉人先进的农耕技术传入少数民族,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农业发展。长安地处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气候适宜,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到巩固和加强。由于多民族的交融,较之以往的汉人政权“重农抑商”政策对于商业、手工业的强烈压制,在隋唐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尽管农耕文明仍占主导但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长安作为中原地区商业手工业中心大城,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城市规模。而洛阳因北魏灭亡和战乱影响,经济遭到破坏,长安成为中原第一大城。关中平原地势平坦,长安城四周河网纵横,使得水陆交通都十分便利,有利于商品货物的集散,也方便了朝廷对各地漕运、税收、纳贡的征收和管理。3、文化因素:少数民族的文化缺乏能够总结成为完整体系的核心思想,而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性使得生活范围广阔,为其与各民族文化交融创造了可能性,因此游牧民族较之汉人封闭保守的农耕文明有更强的包容性。南北朝时期,由于北魏统治者拓跋氏崇尚佛教,大规模修建佛教建筑,并且迁都洛阳,学习汉制、接受儒家思想,因而外来的佛教与中原本地的儒家、道家思想形成鼎立的格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共同影响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而统治阶级深谙法家的治国之道,融合百家思想服务于封建统治的需要。4、地理要素:新长安城是旧长安城在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上的延续,并无差别,而在地理要素上,新都城体现了更优越的特征。旧长安城自汉朝至隋朝,历经780年,城中建筑破败腐朽,地面潮湿,水质恶化不再适宜饮用,而且旧都北临渭水,有洪涝危险。隋朝宰相宇文恺作为新都的“规划者”,考察了旧都城以南的龙首原和少陵原。少陵原偏南,地势较高,城中供水不便;龙首原本是一个整体,由众多河道分隔成两部分,汉长安城选址在龙首原北部地势最开阔平坦的地区,新址考察的龙首原南部位于旧都与少陵原之间,地势起伏较大,而且此地有六条横贯东西的土坡,平面形状像易经乾卦中的六爻,乾卦属阳,称九,自上而下,因而这六条高坡自北向南依次称为九一至九六。最高的一座“九二”高坡是“见龙在田”的宝地,应修帝宫。稍低的一座“九三”高坡是“君子终日乾乾,夕阳若厉”的地方,应置百官府衙于此。第三座“九五”高坡虽然比“九三”低,但在乾卦中九五为贵,是“飞龙在天”的地方,应修寺观。“九一”、“九四”、“九六”高坡地位一般,宜作坊、里、市等。这种设计,使统治机构处于全城制高点上,宫室、百官衙署都占据高地, 不仅显示出其极权统治与宗法礼治的思想与气派,而且这里地势高、干燥、不易生病,从地理环境来说是最好的。因此马正林先生说隋唐长安城“既有平原开扩,使都城有足以回旋的余地,又可从东、西两个方向引水人城,左右逢源。同时距沣、渭较远,可以不受洪水的威胁,使城市处于安全地带,另外,城址移东南靠近灞、泸、接近东出大道,对水陆交通极为有利”,“地形有一定起伏,既有高地布置重要建筑,又有凹陷地带凿成湖泊,并辟风景区而冈原之间的低地,更是布设渠道的理想所在。隋唐长安城水域宽阔,湖泊星罗棋布,渠道密如蛛网,显然是城址优越的必然结果”。基于以上四点因素考虑的隋唐都城选址,对于唐朝的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尽管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凿运河,将长安与扬州联系起来,又动用十余万民夫修建长安外郭城,导致民怨沸腾,隋朝短命而亡,但这为日后的唐朝崛起创造了便利的水运交通,奠定了长安城的城市基本格局。长安城对于隋唐的影响,在政治上,都城在全国居中的位置、庞大的规模体现了大唐帝国的皇权威严,加之血统对于统治者性格、思想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地区抚远、怀柔的羁縻政策在唐代达到顶峰,巩固了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此外,由于少数民族的羁縻府州有很高的自治性,长安的地理位置向北靠近北方游牧民族自治的羁縻府州,便于监视和控制各都护府,向西扼住了河西走廊向中原延伸的最东端,具有“天子守国门”的重大战略意义;在经济上,唐朝对外国完全开放,与西域的贸易往来十分密切,丝绸之路已经十分完善,长安的地理位置连接内地与西域,成为重要的商业活动中心,促进了唐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唐朝出现夜市以及柜坊、飞钱这种钱庄的雏形创造了物质基础;在文化上,长安多元化、相互融合的文化背景环境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共识。二、建城指导思想及其发展皇权至上、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皇权至上的思想来源于人类早期的社会生产实践,由于落后的生产力和匮乏的科学知识,人们崇拜上天,将风调雨顺归于上天所赐,同时出于对大自然的畏惧,人们总结并严格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权威,借上天的名义为自己加冕,称为“天子”,号令百官管理国家,体现了皇帝的至上权力和威严。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政治经济等生产力关系影响着中国古代都城形态。都城形态的发展蕴成于农业社会,其空间理念深受井田制度的影响,由最初原始聚落的集体无意识的圆形向心的均衡对称结构发展成为集体有意识的方形均衡对称结构,并赋予礼制、伦理、宗法观念内涵。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它所描述的城市形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理想城市模型,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这种均衡体现在形态上是一种中心对称,即几何中心是作为布局的核心空间,这种空间向心性体现出皇权至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隋唐长安城的建设实践中,由对称规整的形式演变为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的非均衡对称形态,体现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形态适应城市功能需求而导致城市形态发生的维新变化过程,即功能性导向的非均衡对称的形态演变特征。唐长安城在原有中心对称的均衡建城思想基础上形成单一轴线对称形态核心空间在轴线北端而非位于方城几何中心。唐朝由于三大宫殿区的形成,其城市形态更是突破了严整的单一轴线对称,形成了双轴线,并逐渐演变为一种非均衡的复合轴线对称形态特征。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条件下都城建设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功能相适应,突破了规整城垣从一种形式上的对称而走向了实用。三、城市形态与布局研究:以里坊制为基本构成:里坊是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最早出现在曹魏邺城。魏晋时期以后, 城市中出现了规整的、围绕着宫城设置而又互不掺杂的里坊, 同时在适当的位置划出个别里坊, 作为集中的交易场所“市”。至隋唐长安城时, 这一规划格局进一步完善。唐朝在长安城内设置了108个坊, 除皇城正南诸坊设东西向的一字街外, 一般里坊均设十字街;十字街内再分为小十字街, 使一座封闭的坊内, 分为16个小的分区,与十字街对应的坊墙上设有坊门,坊内居民均从坊门出入,严禁私自向坊外街道开门。夜间实行宵禁,街鼓一响,坊门关闭,军卒在街上巡行,普通人不得出坊门之外。由于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城市的阶级对立和矛盾激化程度很高,帝王在建城时,考虑更多的不是公共服务,而是监管统治。因此,封闭的里坊制度不仅仅是一个营建制度,更是封建统治阶级出于对社会安定的考虑而采取的一种强制城市管理制度。唐长安城正是以此为架构,实施城市的规划布局。大明宫修建对城市非均衡对称的贡献:隋唐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个部分组成,采取了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在规划布局中,宫城位于全城北端,其位置的摆放吸收了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的布局方式并有所创新,参照了易经乾卦的卦象。大兴宫(唐太极宫),建于隋初,位于宫城中央,其东为东宫,西为掖庭宫,南接皇城,北抵内苑。宫内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布局,配殿沿中轴线对称布局,采取了前朝后寝的宫殿传统建制。大兴宫至唐代改名为太极宫。是隋唐初的政治活动中心。以太极宫的承天门为起点,承天门、朱雀门、明德门三点为主要结点,形成以承天门街朱雀门街为一体的城市轴线,是隋、唐长安城构架的核心,城市的其他布局以之为依据,对称排列。该轴线还延伸至终南山子午谷,从城市宏观结构上具有象征意义,形成了体现皇家建筑尊严和具有威严气势的礼仪性轴线。由于太极宫地势较低,夏季潮湿闷热,唐太宗时为给父亲避暑,下令在太极宫以东的龙首原上建立新宫殿,而后经过高宗的扩建即为日后的大明宫。大明宫位于外郭城的东北方,其南墙就是外郭城北墙的一部分,其它三面是在禁苑中新建的城墙。它的正门为丹凤门,门南因宫殿建设需要,不可直对里坊,因此后退了三坊,并从中开辟了丹凤门大街。大明宫的修建,以及丹凤门街的开通,使原宫城与皇城之东的部分,在街道的形态上由原有的完全对称,发展为城市局部地段的区位对称,而且局部街道形式有所变化。由于大明宫非对称性布局,加之自身的礼仪轴线的形成,使长安城的单一轴线对称结构演化为复合轴线的非对称结构。兴庆宫修建对城市形态的进一步改变:兴庆宫原为位于长安城内的隆庆坊,是玄宗李隆基未做皇帝时的旧居,因避讳唐玄宗的名字而改为兴庆坊。这里本是个离宫,后几经扩建才成为皇帝起居、听政的正式宫殿,成为与太极宫、大明宫并列的三大宫殿群之一,但是它的规模较小。兴庆宫正门朝西而不朝南,不仅从布局方面而且从朝向方面突破了均衡对称的传统宫殿布局形态特征。同时,兴庆宫占据一坊半之地,也使与其相邻的街坊出现了不均衡布局形态,改变了东西对称的路网关系。休闲娱乐需求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曲江池位于外郭城的东南角,作为皇家园林、帝王苑囿,在城市周围的布局,是为了满足封建君主的休闲、娱乐生活需求,其本身的功能布局是由于自然地貌的制约因素而形成了城市的非对称性布局的一个组成内容。曲江池的布局与其功能相适应,突破了严整的方城城垣,在单一轴线对称的城市形态中具有非对称性。结语:中国古代城市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中心对称理想城市形态模型, 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其均衡性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逐渐打破了形式上的对称而走向了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动单车充电站用户数据安全保护合同
- 2025年度矿山爆破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2025版幼儿托管机构合同范本下载及服务内容
- 2025电子商务法律顾问服务合同(第3章专项)
- 2025版展览馆临时展台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版商标许可及市场拓展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桶装水品牌形象设计与宣传推广合同
- 2025版汽车租赁优惠活动合同范本
- 2025房地产项目建筑材料研发及采购合同
- 2025年别墅房屋建设与环保建材供应服务合同
- 消防监督员业务培训课件
- 特级建筑集团资金管理副总职责
- 2025教师暑期政治培训心得体会
- (高清版)DB34∕T 486-2025 霍山石斛
- 升降平台车培训
- 碳化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立项报告
- 10kV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改造 投标方案
- 肠外营养个案护理
- CJ/T 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 2025-2030系统级芯片(SoC)测试机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发展对象考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