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一、一词多义1、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所以兴怀,其致一也2、夫悲夫夫人相与之3、是是日也,天朗气清觉今是而昨非4、信愿陛下亲之信之忌不自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5、坐列坐其次停车坐爱枫林晚6、之及之所之既倦不知老之将至夫晋,何厌之有以之兴怀7、于当其欣于所遇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青,取之于蓝8、所所以游目骋怀录其所述二、词类活用1、映带左右2、一觞一咏3、引以为流觞曲水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5、死生亦大矣6、齐彭殇为妄作7、固知一死生未虚诞8、足以极视听之娱三、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 今义: 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 今义: 3、或取诸怀抱古义: 今义: 4、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 今义: 5、俯仰一世古义: 今义: 四、文言句式1、修禊事也2、死生亦大矣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5、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6、当其欣于所遇7、不能喻之于怀8、亦将有感于斯文9、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10、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1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赤壁赋一、一词多义1、歌扣舷而歌之歌曰倚歌而和之2、望七月既望望美人兮天一方3、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4、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籍乎舟中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于徘徊于斗牛之间不求闻达于诸侯长于臣6、如纵一苇之所如如泣如诉坐须臾,沛公起如厕7、和倚歌而和之政通人和春明景和二、词类活用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歌窈窕之章4、乌鹊南飞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侣鱼虾而友麋鹿7、舞幽壑之潜蛟8、泣孤舟之嫠妇9、渺沧海之一粟10、不知东方之既白三、古今异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 今义: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 今义:3、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 今义:4、白露横江古义: 今义:四、文言文句式1、固一世之雄也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3、凌万顷之茫然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6、而今安在哉7、何为其然也8、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游褒禅山记一、一词多义1、观古人之观于天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2、道有碑仆道何可胜道也哉3、文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4、常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5、然有穴窈然然视其左右吴广以为然6、于古人之观于天下、山川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7、其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则或咎其欲出者其孰能讥之乎既其出二、词类活用1、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3、由是以上五六里4、有泉侧出5、往往有得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7、盖其又深,而其至又加少矣8、于是余有叹焉9、人之甚寒,问其深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11、常在于险远1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3、火尚足以明也三、古今异义1、于是余有叹曰古义: 今义: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 今义: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 今义: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也古义: 今义: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今义:四、文言文句式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所谓前洞也3、此余之所得也4、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5、而卒葬之6、有碑仆道7、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8、有志矣,不随以止也9、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10、然力足以至焉烛之武退秦师一、 通假字1、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 秦伯说4、 失其所与,不知二、 一词多义1、 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则名微而众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 鄙越国以鄙远顾不如蜀鄙之僧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 说秦伯说,与郑人盟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4、 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停数日,辞去5、 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6、 焉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若不阙秦,将焉取之7、 与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8、 以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9、 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子犯请击之辍耕之垄上夫晋,何厌之有三、 词类活用1、 晋军函陵2、 与郑人盟3、 夜缒而出4、 朝济而夕设版焉5、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6、 越国以鄙远7、 既东封郑8、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9、 若不阙秦10、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1、 邻之厚,君之薄也四、 古今异义1、 敢以烦执事古义: 今义: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 今义:3、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今义: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 今义:五、 文言句式1、 是寡人之过也2、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3、 以其无礼于晋4、 且贰于楚也5、 佚之狐言于郑伯6、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7、 夫晋,何厌之有8、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9、 晋军函陵,秦军?南10、 辞曰:“臣之壮也。”11、 许君焦、暇12、 敢以烦执事荆轲刺秦王一、 通假字1、 秦王必说见臣2、 往而不反者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秦王还柱而走5、 卒起不意二、 一词多义1、 兵不得持尺兵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易水2、 使使使以闻大王使毕使于前3、 诚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顾顾笑武阳将军宜枉驾顾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战5、 穷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复前行,欲穷其林图穷而匕首其见6、 乃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日乃今得闻教家祭无忘告乃翁7、 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使工以药淬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以次进三、词类活用1、函封之2、进兵北略地3、发尽上指冠4、箕踞以骂曰5、士皆垂泪涕泣6、又前而为歌曰7、前为谢曰8、樊於期乃前曰9、使使以闻大王10、其人居远未来11、群臣怪之12、太子迟之四、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 今义: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 今义:3、诸郎中执兵古义: 今义:4、终已不顾古义: 今义:5、左右乃曰古义: 今义:6、 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 今义:7、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 今义:五、文言句式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6、群臣侍殿上者7、燕王拜送于庭8、使毕使于前9、秦王购之金千斤10、取之百金11、欲与俱1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13、皆陈殿下14、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15、皆为戮没1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17、事所以不成者18、而卒惶急无以击轲19、臣乃得有以报太子鸿门宴一、通假字1、距关,勿内诸侯2、要项伯3、不敢倍德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另将军与臣有郤二、一词多义1、举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杀人如不能举举一反三2、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3、如杀人如不能举沛公起如厕固不如也4、数范曾数目项王坐中数千人,皆夫婿殊5、军为击破沛公军沛公军灞上6、坐因击沛公于坐王曰:“何坐?”曰:“坐盗。”停车坐爱枫林晚7、胜沛公不胜杯杓刑人如恐不胜予观夫巴陵胜状8、因不如因善遇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9、为为击破沛公军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何辞为约为婚姻窃为大王不取也10、且臣为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若属皆且为所虏且焉置土石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3、籍吏民,封府库4、道芷阳间行5、刑人如恐不胜6、范增数目项王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8、吾得兄事之9、常以身翼蔽沛公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11、项伯杀人,臣活之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4、君安与项伯有故15、素善留侯张良16、秋毫不敢有所近17、拔剑撞而破之四、古今异义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 今义: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 今义:3、沛公居山东时古义: 今义: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 今义: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 今义:6、我为鱼肉古义: 今义:五、文言句式1、此天子气也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4、贪于财货5、具告以事6、长于臣7、不然,籍何以至此8、客何为者9、大王来何操10、沛公军霸上11、为击破沛公军12、欲呼张良与俱去13、毋从俱死也1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5、卫士仆也1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17、竖子不足与谋寡人之于国也一、通假字1、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 ,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实。( 通 , )3、王无罪岁。( 通 ,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 )5、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通 , )二、重点实、虚词1、数 数罟不入洿池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范曾数目项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2、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系向牛头充炭直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3、发 涂有饿殍而不知 百发百中 发闾左谪戍渔阳 野芳发而幽香 主人忘归客不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4、之 寡人之于国也 填然鼓之 五亩子宅,树之以桑 未之有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5、以 请以战喻 斧斤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五十者可以衣帛6、于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则移其民于河东三、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2、然而不王者3、树之以桑4、五十者可以衣帛5、王无罪岁6、养生丧死无憾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8、谨庠序之教四、古今异义1、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 今义:2、然而不王者古义: 今义: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 今义:五、文言文句式1、非我也,兵也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4、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5、申之以孝悌之义6、五亩子宅,树之以桑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六、固定句式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是何异于)劝学一、通假字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通 , )2、虽有槁暴( 通 ,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 )4、君子生非异也( 通 , )二、重点实、虚词1、利 金就砺则利 非利足也 利其然也 蚓无爪牙之利2、明 知明而行无过矣 神明自得 火尚足以明也3、疾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4、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博闻强记 不能称前时之闻 初闻涕泪满衣裳 能謗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以勇气闻于诸侯5、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是以人多以书假余6、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佛印绝类弥勒 以为绝妙7、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鍥而不舍,金石可镂 蟹六跪而二螯8、之 取之于蓝 不如须臾之所学 鍥而舍之 輮使之然也 蚓无爪牙之利 蛇鳝之穴三、词类活用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7、不如登高之博见也8、故木受绳则直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10、用心一也四、古今异议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古义: 今义: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 今义: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义: 今义: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古义: 今义: 5、用心一也古义: 今义: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 今义: 五、文言句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輮以为轮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2、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过秦论一、 重点实、虚词1、 固据崤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2、 度内立法度,务耕织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宁信度,五自信也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 制越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履至尊而制六合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4、信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低眉信手续续弹5、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蒙故业,因遗策 路不拾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6、以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以乱易整,不武7、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蒙故业,因遗策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相如因持璧却立8、将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率疲敝之众,将数百之众 季氏将伐颛臾 出郭相扶将二、 词类活用1、序八州而朝同列2、履至尊而制六合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5、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7、天下云集响应8、赢粮而景从9、内立法度10、外连横而斗诸侯11、追亡逐北12、外连横而斗诸侯13、吞二周而亡诸侯14、却匈奴七百余里15、序八州而朝同列16、约从离横17、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9、会盟而谋弱秦20、以愚黔首21、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三、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废先王之道古义: 今义: 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古义: 今义: 3、才能不及中人古义: 今义: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 今义: 5、国家无事古义: 今义: 师说一、通假字1、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通 , )2、或师焉,或不焉 ( 通 , )二、判断下列实、虚词的词性和意义。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吾师道也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 传道授业解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相似也 有碑仆道 策之不以其道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 择师而教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读之不知 郯子之徒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将哀而生之乎 蚓无爪牙之利 吾将之南海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 其皆出于此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三、判断下列词类活用,翻译句子。1、吾师道也2、或师焉,或不焉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君子不齿5、其下圣人也远矣6、则群聚而笑之7、吾从而师之8、孔子师郯子9、小学而大遗、10、圣人之所以为圣11、圣益圣,愚益愚12、惑而不从师13、而耻学于师1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5、不耻相师四、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 今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古 今 3、吾从而师之从而:古 今 4、小学而大遗小学:古 今 5、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 今 6、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 今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翻译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耻学于师4、师不必贤于弟子5、不拘于时,学于余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7、不拘于时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一、通假字1、可予不 ( 通 )2、拜送书于庭( 通 )3、召有司安图( 通 )4、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 通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 )二、一词多义1、负 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决负约不偿臣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2、幸 而君幸于赵王 大王亦幸赦臣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则幸得脱矣3、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相如引车避匿 引弓射之,豕人立而啼4、请 因跪请秦王 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璧有瑕,请指示王5、以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6、因 相如因持璧却立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7、而 赵强而燕弱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城入赵而璧留秦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三、词类活用1、舍相如广成传2、左右欲刃相如3、乃使其从者衣褐4、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5、秦御史前书曰6、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7、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8、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9、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0、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11、秦王恐其破壁12、宁许以负秦曲13、毕礼而归之14、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15、大王必欲急臣16、且庸人尚羞之17、完璧归赵四、古今异义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 今义 2、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 今义 3、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 今义 4、明年复攻赵古义: 今义 5、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古义: 今义 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 今义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五、文言文句式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我为赵将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6、求人可使报秦者7、故燕王于结于君8、拜送书于廷9、君何以知燕王1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11、大王见臣列观12、而君幸于赵王13、使不辱于诸侯1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苏武传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同 , )2、与旃毛并咽之 ( 同 , )3、空自苦亡人之地/法令亡常/武父子亡功德( 同 , )4、信义安所见乎 ( 同 , )5、请毕今日之驩 ( 同 , )6、因泣下霑巾,与武决去( 同 , )( 同 , )( 同 , )7、去草实而食之 ( 同 , )8、前以降及物故 ( 同 , )二、一词多义1、使 数通使相窥观( ) 单于使陵至海上( )2、益 单于益骄( ) 武益愈( )3、相 数通使相窥观( ) 副有罪,当相坐( )4、会 会缑王与长水虞长等谋反匈奴中( ) 单于召会武官属( ) 会论虞长( )5、引 虞常果引张胜( ) 引佩刀自刺( )6、系 加以老母系保官( ) 足有系帛书( )7、当 汉亦留之以相当( )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安步当车( )8、以 少以父任( ) 汉亦留之以相当( ) 以货物与常( )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三、词类活用1、天雨雪,武卧啮雪 2、羝乳乃得归 3、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5、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6、因厚赂单于 7、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8、夜见汉使 9、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10、因泣下霑巾 11、欲因此时降武/单于愈益降之/宜皆降之 12、反欲斗二主 1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14、屈节辱命 15、何久自苦如此 16、单于壮其节 17、诚甘乐之 四、古今异议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 今义: 2、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古义: 今义: 3、武使匈奴,明年古义: 今义: 4、且陛下春秋高古义: 今义: 5、太夫人已不幸古义: 今义: 6、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 今义: 7、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古义: 今义: 8、卧起操持古义: 今义: 9、单于视左右而惊古义: 今义: 五、文言句式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5、为降虏于蛮夷 6、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7、何以复加 8、信义安所见乎 9、子卿尚复谁为乎 10、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11、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12、天子射上林中 13、后随浞野侯没湖中 14、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15、见犯乃死,重负国 16、皆为陛下所成就 张衡传一、一词多义就1、连辟公府不就2、金就砺而利3、荆轲遂就车而去4、轲自知事不就属1、 衡少善属文 2、明属教坊第一部 3、属予作文以记之乃 1、十年乃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4、遂乃研核阴阳发 1、傍行八道,施关发机2、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3、舜发于畎亩之中4、发图,图穷而匕首现5、发闾左谪戍咸阳6、使人发书至赵王7、野芳发而幽香征 1、公车特征拜郎中 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3、问征夫以前路 4、从此替爷征观 1、观太学 2、予观夫巴陵盛状 3、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大王观臣列观因1、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2、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3、 因遗策4、 因利乘便 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二、词类活用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2、时天下承平已久3、妙尽璇机之正4、衡少善属文/安帝雅闻衡善术学5、太将军邓骘奇其才三、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定 古义: 今义: 2、 不好交接俗人古义: 今义: 3、 举孝廉不行古义: 今义: 4、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 今义: 5、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 今义: 6、 振声激扬古义: 今义: 7、 寻其方面古义: 今义: 8、 讽议左右古义: 今义: 9、 衡下车,治威严古义: 今义: 四、文言句式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3、验之以事 4、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5、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6、白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7、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8、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9、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10、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归去来兮辞一、通假字 1、乃瞻衡字( 通 ) 2、景翳翳以将入( 通 )二、一词多义行 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赵王畏秦,欲毋行 4、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5、琵琶行 6、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乘 1、聊乘化以归尽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策 1、策扶老以流憩 2、振长策而御宇内 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绝 1、请息交以绝游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枯松倒挂倚绝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之 1、悦亲戚之情话2、感吾生之行休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4、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5、何陋之有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以 1、既自以心为形役2、舟遥遥以轻飏3、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4、问征夫以前路5、余船以次俱进6、欲以客往赴秦军7、中臣匿于溷藩以免而 1、门虽设而常关2、觉今是而昨非3、时矫首而遐观4、鸟倦飞而知还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三、词类活用1、策扶老以流憩2、或槕孤舟3、生生所资4、园日涉以成趣5、携幼入室6、善万物之得时7、眄庭柯以怡颜8、悦亲戚之情话9、乐书琴以消忧四、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 今义: 2、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 今义: 3、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 今义: 五、文言句式 1、皆口腹以自役2、复驾言兮焉求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4、乐夫天命复奚疑5、寻程氏妹丧于武昌6、问征夫以前路7、农人恰告予以春及8、将有事于西畴9、稚子侯门 10、寓形字内复几时11、遂见用于小邑12、既自以心为形役滕王阁序一、通假字1、云销雨霁 ( 通 , )2、俨骖騑于上路 ( 通 , )二、一词多义尽1、宾主尽东南之美2、潦水尽而寒潭清3、聊乘化以归尽临1、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2、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故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2、君安与项伯有故3、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4、广故数言欲亡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属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2、属予作文以记之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引1、控蛮荆而引瓯越2、恭疏短引3、左右欲引相如去穷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欲穷千里目与1、落霞与孤鹜齐飞2、则与一生彘肩3、失其所与,不知4、吾孰与城北徐公美三、词类活用1、徐孺下陈蕃之榻2、目吴会于云间3、兰亭已矣,梓泽丘墟4、雄州雾列,俊彩星驰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6、襟三江而带五湖7、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8、屈贾谊与长沙,非无圣主 9、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10、尽东南之美四、古今异义1、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古义: 今义: 2、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古义: 今义: 3、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 今义: 五、文言句式1、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2、奉晨昏于万里3、童子何知4、都督阎公之雅望5、宇文新州之懿范6、纤歌凝而白云归7、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逍遥游一、通假字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通 , )2、小知不及大知( 通 , )3、汤之问棘也是已( 通 ,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3溶液浓稀的表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
- 给药方法说课稿中职专业课-兽医基础-畜牧类-农林牧渔大类
- 来宾市224广西来宾市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暨技术培训班测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贵州企业招聘2025贵州兴黔人才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司机队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流行病学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气试验作业证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制造业生产现场管理规范操作
- 2025年高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知识竞赛抢答题库及答案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农业测绘技术服务方案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识记背诵默写
- 2024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TGXAS-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九年级英语第1-3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充电桩工程-资料目录
- 血透病人远期并发症
- 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记录表
- 武夷山国家公园文旅景区 LOGOVI设计方案
-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案-17物流高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