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犊帛书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doc_第1页
简犊帛书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doc_第2页
简犊帛书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doc_第3页
简犊帛书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doc_第4页
简犊帛书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犊帛书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当代书坛复兴三十年,隶书创作在形式书风上最大的变化时什么?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二十世纪简帛书的大量出土堆隶书创作的影响。如果说清代于帖学衰落之即,忽然发现北碑的审美异趣而兴起碑学的浪潮的话,那么自1899年2002年一个多世纪以来,粗略统计二十一余万枚简帛书的出土无疑又为当代书人提供了开掘书法新天地的丰厚资养。当代书法,随着“展览体”的兴起,特别是隶书势必会进入一个新的否定之否定的新轮回,成为一个历史的必然趋势?简牍书出土概况要梳理简牍帛书对当代书法的影响,首先理清近现代简牍帛书的出土情况无疑必要的。在各种既有研究简牍帛书文献中多有对简牍帛书的出土情况汇总,但多不全面。如陈振濂先生现代中国书法史所列出土简牍帛书仅由1899年到1984年的13项,于茂阳先生等著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论简牍帛书出土只谈到30年代,安旗书法奇观“竹帛书土简况”只谈到1974年,金开诚,王岳川主编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收录秦汉简帛书最晚出土者为1986年。实际二十一世纪以来的2002年,仍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36000余枚简牍的大量出土。据不完全统计,从最早的1899年的发现至2002年,共出土简牍帛书达二十一余万枚;文献时间为战国至晋,跨越500余年;范围分布有边塞的内蒙居延 甘素敦煌 武威 新古楼兰 青海大通西蜀四川 中原信阳 定县 东海临沂 南楚长沙及江苏东海等;类别有竹简 木简 帛书等;字体由草篆 古隶 草隶或隶草 章草等。真可谓丰富灿盛,蔚蓝大观。一, 简帛书审美趣味特质分析1.简牍帛书是当时的日用手写体从形态讲,简牍帛书是当时的日用收写体,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日常通用书体风貌。那鲜活的墨迹,仿佛就是古人昨天刚刚书我们不仅可以直接看到古人的运笔、结字、布白、用墨方式和其探索流变,甚至还可以感受到古人书写时的呼吸和各种激奋或沉潜之情感。这使今人不必再像过去研究秦汉篆隶书法只能守着有限的几块碑石,“透过刀锋看笔锋了”。古人早期的用笔、结字、布置、用墨及其探索流变就鲜活地呈现在面前。2.简犊帛书是篆书的草写而隶变,反映了隶书、楷书、行草的发生产生过程简犊帛书较全面地反映了先人们由篆书的草写而隶变、隶书成熟、进而创造楷书、行草的过程。篆书是中国象形造字的最早书体形式,其圆转的笔画和结体具有很强的画字特征,而隶变的最主要方面就是打破这种象形造字的圆转画字,而为独立的笔画组合结字,因之就为书法丰富多样的用笔、结字审美追求打下了基础)以往书史论书法史的觉醒多依据鲁迅论文学的觉醒在魏晋的观点,实际由这些具有明确审美追求意识的简帛书我们可以断定:书法史审美意识的觉醒应在战国发生的隶变之即。3.简帛书隶变的用笔、结字简犊帛书特别是由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末期的隶变,大致说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助自大篆解散篆法,创造和逐渐规范独立的笔画部件;(2)丰富笔画的方圆波碟表现性;(3)尝试探索和最后扬弃字体的鸟虫图案装饰化追求:从那些丰富的方、圆、顺、逆、侧、中、藏、露、提、按、拓、收、纵、敛的用笔、或横扁、或纵、或大、或小的结字、或密、或疏、或做段落空白的布置等都反映了先人们在书法审美上的种种探索追求。4.丰富的用墨变化谈书法用墨变化,人们往往津津于明代王择的浓、淡、枯、润、涨的大胆运用变化,乞知在秦汉简帛书中,这些变化应有尽有。那些于木犊、竹简、丝帛上自然挥洒书写产生的浓、淡、枯、润、涨等墨色变化着实令今人观后大所惊叹。这是魏晋文人书法兴盛后,直至明代是诸书家所失传而未所梦见的。这更是碑学所重的石门颂五凤刻石等奇异碑刻所不能比拟的二5.丰富的地域风格审美特征其审美趣味特征主要有(l)西秦的简切理性。此以青川木犊睡虎地秦简等为代表。(2)中原的质朴、儒稚、端庄,以定县汉简等为代表。(3)南楚的自由飘洒精巧,以仰王湖楚简望山楚简信阳楚简等为代表。(4)西北的粗犷奔放。以居延汉简为代表。6.简帛书与汉碑构成早期的帖(简)碑关系简帛书从性质上讲,其与北碑都可归入民间书系统,因而可以把它看作是碑学的后续。但简帛书是墨迹,与它相对应的汉碑却具有官方的庙堂气息。这又与后世的墨迹之帖代表官方上层、碑(主要指北碑)代表民间下层形成一个相反的对应关系。也许既往的以碑代表民间,以帖代表上层本身就有问题。如唐代的碑与写在纸上的写经或其他非名家经典文书等。不过简帛书一方面是一种可以生发开掘的生朴资源,另一方面它又是今人书家所乐意寻求的可观笔迹走向的远古.墨迹,因而简帛书的发现为近现代人所惊喜,所乐意消化予以当代书法的创变自不待言7.以简赎帛书为主要载体的隶变精神莫定了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的根本审美原则和精神笔者曾在隶书的艺术类型(1998年“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入选论文)中对此已有所阐述。认为“便简实用和美化是隶变的两大动因。在美化方面,战国期间曾有过狂热的鸟虫装饰性探索,但最终还是将这种追求倾向扬弃了。而把对美的追求巧妙、不动声色地体现在简便实用的笔画部件中,即波碟方圆微妙抽象变化上。就说明隶变过程本身即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精神。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向来反对矫饰、做作、而崇尚洗却铅华,质朴简洁。隶变正是在春秋战国中国文化形成时产生,是中国文化造就了隶变,使以质朴抽象汉字的书写成为了艺术。所以我们说隶变莫定了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的根本原则和精神。”三、简帛书对现当代隶书创作的积极影响自然简帛书对当代书法创作产生影响的首先而且影响最大的自然是隶书。实际早在二十世纪初即有一些敏锐的学人书家即早地对新颖奇异的简帛犊书法进行了尝试创作。如鲁迅早在1926年8月巧日写给景宋女士的信即是明显使用的简帛书书体(见文物出版社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二集),另外像章太炎等对古文献有所研究的学者书家也有对简帛书的尝试之作。书法界对简帛书的比较关注要到建国后的70年代。或许是受70年代大量简帛书的再次大量出土的影响,在一些书论家撰写研究简帛书书法艺术特征和重新阐释书法书体风格演变史的同时,一些书法家对简帛书的演习创作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产生了一些以鲜明简帛书为主要风格特征的书法家,如来楚生、钱君神、陆维钊、沙孟海等。80年代则有孙其峰、吴颐人、徐无闻、赵正、以及毛峰、欧广勇、张海、王澄等对简帛书的孜孜研习和消化吸收。此后更有大批以研习简帛犊书而有所成就的书家涌现。如北京的张继、刘文华、刘循洪、张介清,河南的许雄志、李强、毛国典、梁少膺、云平、赵鉴钱,浙江的鲍贤伦、赵雁君,重庆周永健,天津刘洪洋等。在当代隶书创作中汲取消化简帛犊书法者有如下三类主要形式:1直接取法较忠实继承某类简赎帛书式。如鲍贤伦、许雄志等对睡虎地秦简的继承。但在创作时多将其放大书写,或作对联、或作少字书法等;2.抓住主要特征两类以上简帛书融合式,如张继、毛峰等;3.以简帛书与汉碑或曰八分书结合式,如王祥之、邹德忠等。在章法幅式,有直接效法模拟简赎的有行距、无字距或小字距形式,有如帛书的字距、行距皆大的空灵式,有用简帛书用笔结字但章法为汉碑的有字距无行距的排列方式,或如后世行草长挂巨幅式,或作对联、斗方、扇面式等。在诸大展中以对联形式书写简犊帛书者占相当大比例。这或许是这种方式便于将放大的简帛书组合处理缘故所致。四、当代书坛对简帛书研究继承存在的问题当代隶书创作积极研习取法简帛书呈现着良好的势头。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现象和问题。概括说来大致有如下一些方面:1.学时人跟风式。当代书法展赛促进了书法的创作与繁荣,但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所使,使许多缺乏功底和深入研究的一些青年,为了实现尽快入展拿奖而径直取法当代对简帛书有相当研究和功力取得成功书家的,甚至模仿既往书展中获奖作品投稿:纵观九届国展,这种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在一些大展举办过后常有一些揭露抄袭模仿的丑闻产生,这虽然不只限于隶书创作,但其风气之坏,却严重影响了当代人对古代传统丰富资源的潜心研究与吸收消化锤炼。2.对简帛书的学术研究严重滞后。虽然在简帛书面世后或新出土简帛书后不久即有学者对其进行专题研究,但多为从文化学角度进行研究文章。从书法艺术角度研究简帛书的文章少之又少。甚至在历届中国书协举办的书学研讨会上都鲜见专门研究简帛书书法的文论当代隶书汲取简帛书的创作要有突破性发展,简帛书的研究必须首先获得突破。在当代艺术更多地表现为是观念的艺术的时候,这种要求显得更为迫切。面对二十一万余件丰厚的简帛书遗产,我们拿不出像样的简帛书书法研究成果,当代人真愧对祖先和时代。而实际上简帛书的书法艺术研究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发展成为一门学科。3.当代简帛书隶书创作以放大的少字书如对联、条幅、中堂偏多书卷气的作品却不多。这或许是牵涉到小,但需要潜心研习创作的多字、小字、具有学的学养要求及书写功力要求较高所致。作为具有丰厚资源的简帛书其创作无疑应超越现有的简单形式面目,在融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应更加丰厚起来。4.当代隶书创作相对对简犊书的吸收消化多,对帛书的研究吸收消化少。帛书的出土量相对于简犊要少得多,虽然它与简犊书法属于同一时代的一个文字体系,但其作为一种书发形式资源,却有着独特的特点。但在诸大展赛中却鲜能见到以鲜明的帛书为取法对象的隶书作品,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人对古代简帛书资源的继承存在偏颇现象。5.简帛书研究和创作队伍薄弱。和篆书、楷书一样,简帛书隶书在当代书坛创作格局中仍处于薄弱环节:这一方面是时代审美趋向快节奏、张扬个性、抒情写意的总倾向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当代人过于浮躁,更缺乏对具有古文字、传统文化要素的简帛书具有足够的了解认识有关。其实简帛书率意的笔触、奇异富有表现力的结字章法是很契合当代人审美诉求的。关键是态度和认识。因此我们有必要呼吁有更多的人投身到这片乐土中来。结束语书法是一门对传统元素继承性很强的一门艺术。在清代乾嘉考据发现了过去曾被遗忘的北碑丰富资源后,在阮元、包世臣、康有为书论家和何绍基、赵之谦、张裕钊等书法家的努力下,一代碑学热潮兴起,其有力地改变了清初以来主占书坛衰落帖学的面貌,不仅使清中后期书法获得中兴,而且整整影响了一个二十世纪书法的发展。而近现代以来最重要且规模宏大的书法出土文献则是简帛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