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红军长征.doc_第1页
第十四课:红军长征.doc_第2页
第十四课:红军长征.doc_第3页
第十四课:红军长征.doc_第4页
第十四课:红军长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教学竞赛历史教案十四课:红军长征教学年级:八年级授 课 人:李 丹参赛单位:岳阳市十中第十四课: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红军长征的原因、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艰难历程;红军大会师;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探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原因和讨论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的前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设计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习积极参与学习。自主探究,开展问题讨论,使学生溶入学习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大量运用丰富的史料,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品质,继承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教学难点:理解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播放2006年的新闻视频问:这是一段心灵的长征,是对长征精神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是中央电视台在200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而举行的重走长征路的活动。长征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具有这么重大的意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近第十四课:红军长征。自主探究:走近长征一、 长征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第一段,大字第一、二段,完成自主探究问题一)问题一:红军长征的原因1、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2、 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 红军一共取得了几次反“围剿”的胜利?主要领导人是谁?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利?它带来了什么严重危害?难点突破:展示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对比表,学生同步回答问题。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错误 (根本原因)客观原因:敌人的实力强大和帝国主义对蒋介石的支持 二、长征的经过1、长征开始及初期情况:时间:1934年10月 主力: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出发地:江西瑞金、福建长汀(指导学生阅读69页大字第二段至第三段,完成问题二中的1、2问)问:红军长征初期斗争的情况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在党和红军危难之际,毛泽东又提出什么正确的军事主张?2、 遵义会议播放视频(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问题二的第3问)时间:1935年1月 地点:贵州遵义内容:军事上: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组织上: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71页师:遵义会议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怎么理解,留待等下解决。3、长征的胜利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172页,完成问题三)问: 简述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人的指挥下,红军的前进路线? (学生回答的同时,展示地图)问:四渡赤水河是怎么一回事?巧渡金沙江起到了什么作用?接着: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走过大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看图说史:说出下列图片反映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些事件?片段一:飞夺泸定桥;片段二:爬雪山;片段三:过草地。展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路线示意图。瑞金、长汀(1934.10) 遵义会议(1935.1) 四渡赤水河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越夹金山 过草地 陕北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 甘肃会宁(1936年10月) 重点突出: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讨论:问题一:会议之前,红军面临什么样的局面?问题二:会议解决了哪些问题?问题三:会议后,红军长征情况如何?提示:遵义会议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敌军逼近首都瑞金,在这种情况下,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而长征初期始终摆脱不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人员损失巨大,如果继续按原计划前进,红军有被消灭的可能,这些都说明当时的中共中央和红军面临一种极其危险的局面。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解决的问题: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从军事上,组织上做了正确的调整。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会后的情况:遵义会议以后,红军接连取得胜利。师:遵义会议会前红军被动挨打濒临灭亡,会后,红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所以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合作探究:体味长征视频:金沙水拍云崖暖小组讨论(合作完成)1、你还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于长征的故事吗?2、如果你是当年的一名红军小战士,你能说说红军在长征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吗?从中你体会到了哪些长征精神?回答一: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高山峻岭,湍急的河流,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回答二:艰苦的条件:缺衣少食,缺医少药,长途跋涉,武器装备落后、风餐露宿等。回答三:国民党军队的南追北堵回答四:还有红军内部的分歧和争议,悲观的、失望的情绪等。 师:红军最后战胜了这些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从中,你体会到了哪些长征精神?坚定信念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团结奋进 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历史与生活:我的长征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你会怎么办?今天我们共同感受到的红军精神对你解决困难或问题有帮助吗?提示:老师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段长征,谁能够不断的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谁就能够取得胜利。过渡我们一起体验了长征的艰辛,同时要继承长征精神,领会长征胜利的意义三、长征的意义问: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呢?(教材最后一段大字)生: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提示: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跨越12个省,其中红一方面军的行程达到了二万五千里,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它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从而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有人是这样评价红军长征的:“长征是宣言书”,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宣传队”,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和政策;“长征是播种机”它到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课堂小结】展示毛泽东七律长征这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即将胜利时写下的一首七律诗长征。表现了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我们一起齐读这首诗作为本课的小结。要求读出红军那种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课堂练习】1、 选择题红军长征时,跳出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的军事行动是 ( )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抢渡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地是 ( )A、遵义 B、会宁 C、吴起镇 D、瑞金在长征途中,挽救危局指明方向的关键一步是中共中央 ( ) A、召开遵义会议 B、会师陕北红军 C、放弃进军湘西 D、四次巧渡赤水2、 实践练习:重走长征路如果今天你重走长征路,你将如何设计行进的路线。(四人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设计路线(视时间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