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教学案_第1页
200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教学案_第2页
200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教学案_第3页
200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教学案_第4页
200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教学案考点透视: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1.理解 B(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 理解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一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1) 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2) 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3) 语法分析法(根据此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4) 联想推断法(根据文本中学过的知识或者汉字造字法知识推断词义)(5) 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6) 带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二 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1)句意分析法 (2)交换理解法(3)结构推断法 (4)带入筛选法(5)标志确认法 (6)语法分析法 掌握要领: 1.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基本用法是运用的关键。2.对文言实词,牢记“词不离句”原则。3.要学会语法分析。该词在句中处于何语法位置,作何词性,和哪些词语搭配,就基本判断出来。4.学会迁移和联想。三 文言翻译要点:(1) 重要文言句式的辨识(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2)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的辨识和翻译(如“孰与?”“ 独哉?” 等)(3) 翻译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四 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文言文阅读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具体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初读全文,把握大概。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后因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骤中,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说来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完成。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做纠正,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文段小训练(一):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扌干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迁洛阳令。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二百,信阳侯阴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迁南阳太守。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而容姿趋步有出于众,显宗目之,顾左右曰:“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衍在职不服父丧,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后汉书虞延传) 习题检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约束。 B谮延多所冤枉 谮:诬陷。 C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 干:触犯 D信哉斯言 信:确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赖其全者甚众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宗果以侈从被诛 敛赀财以送其行 C信阳侯阴就乃诉帝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D衍惭而退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延年轻时为官司执法严明,在社会动乱时勇敢有为,因而有名声。 B太守富宗生活奢侈放纵,不听虞延劝谏,临刑时他为此十分悔恨。 C虞延惩处阴氏作恶的门客,阴就告诉了皇帝,但虞延在皇帝面前仍坚持严正执法。 D邓衍因仪表出众受到皇帝赏识,虞延向皇帝报告邓衍的不当行为,才使皇帝醒悟。 4. 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1) 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 (2) 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 (3) 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 文段小训练(二):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天下草,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三国志魏书卷十二) 1对下面句子中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 差:派遣 B而宾客每不与役 与:参加 C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 责:责问 D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报:报告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 ) 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昭犹惮芝,不为通 卒于官,家无余财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4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1)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 (2)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3)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参考答案文言文训练(一) 1A(“约”,应解为节约、节俭) 2C(C两句中的“乃”均为副词。于是。A代词,他,小宾词;代词,那里的,定语。B介词,因;连词,连行为与目的。D连词,表顺接;连词,表并列。) 3D(“虞延向皇帝报告邓衍的不当行为,使皇帝醒悟”与文意不符,原文是由于“衍在职不服父丧”,皇帝才有所醒悟。) 参考译文: 虞延年轻时做亭长,此时王莽的贵人(女官名)魏氏的门客放纵,虞延带领官吏冲入他的家逮捕了他,虞延因此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迁。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虞延常常披铠甲戴头盔,护卫亲族,抵御掠夺的强盗,依赖他保全生命财产的人很多。东汉建武初年,他被任命为细阳县令。后离职回乡,太守富宗听到虞延的名声,征召安排他任功曹(官名)。富宗性情奢靡,车子及其装饰器物,很多不符合法度。虞延劝谏说:“过去晏婴辅佐齐国,穿粗陋的皮衣还不完整;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为节俭而失误的人很少啊。”富宗不高兴,虞延就辞官离开了。过了不久,富宗果然因为奢侈放纵被杀,临处死刑时,他擦着眼泪叹息说:“我遗憾没有听功曹虞延的劝谏!”(虞延)升迁为洛阳县令,此时阴家(阴皇后家族)有个叫马成的门客,常常抢动偷盗,虞延收捕审问他。阴家屡次请求免他的罪,虞延得到一封说情的信就增打二百板子。信阳侯阴就(阴皇后之弟)于是告诉了皇帝,诬陷虞延冤枉过很多人。皇帝于是到皇帝巡行道路的馆舍,亲自检查囚犯罪状。虞延让那些案情有可论辩的囚犯站在东边,无理可讲的站在西边。马成于是回身想到东面,虞延上前捉住他,对他说:“你是人中的大蠹虫,长久地依托城社(城社喻权势),不怕熏烧。现在审查核实没完,应当完全依法制裁!”马成大喊说自己冤屈,皇帝的近卫军官用戟刺着虞延,喝叱虞延放开马成。皇帝知道虞延公正无私,对马成说,“你犯了王法,是你自己造成的灾祸!”啊斥让他快走回去。几天后马成被处死刑。从此外戚收敛行为,没有人敢犯法。虞延后升任南阳太守。永平初年,有个新野功曹邓衍,凭外戚小侯(承袭侯爵的子弟)的身份每次参加朝会。而容貌姿态行走的样子超出一般人。显宗皇帝看见他,回头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仪表相貌怎么像这个人!”特地赐给他车马衣服。虞延认为邓衍虽有容貌仪表,可是没有实际品行,不曾对他有高于一般的礼节。皇帝已经认为邓衍与众不同,于是下令让他自称南阳功曹到皇宫。他到了以后,被任命为郎中,升为玄武门司马。邓衍在官职上不为父亲服丧,皇帝听到此事,于是叹息道:“了解人就是明智,只有皇帝难做到。这话确实啊!”邓衍很惭愧,辞去了官职。因此(时人)认为虞延有知人之明。文言文训练(二): 1D(报:回复)2C(两个“因”都是介词,相当于“通过”。其余三项,A项两个“也”字,前者表示判断语气,后者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B项两个“其”字,前者是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的”,后者是指示代词,译为“那”;D项的两个“为”字,前者是介词,给、替,后者是连词,因为) 2C(是说他孝敬母亲,不忍在危难时丢下;是他为官正直的结果;是说明他为官清廉) 3B(错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一句上。刘节代门客当兵,是由于司马芝告状,太守治刘节的罪。) 参考译文 :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强盗。同行的人们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强盗来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就拜托诸位了。”强盗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于是能免于被杀,用小车把母亲推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义节操。 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人。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司马芝不答应,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出发。”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说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作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宾客和子弟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