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教案3.doc_第1页
《河流》教案3.doc_第2页
《河流》教案3.doc_第3页
《河流》教案3.doc_第4页
《河流》教案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流教案教学目标(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重点:1、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2、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的主要支流和地形区。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景观图片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三节河流。板书:第三节 河流一、以外流河为主启发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展示课件图: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让学生看中国河流图,黄河、长江、珠江、塔里木河,松花江。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海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总结:板书:1、内流河和外流河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转折过渡: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板书: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学生读45页课文总结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提问:3、应从哪几个方面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让学生看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提示:想一想,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总结:这与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及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西北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多内流河;东部距海近,气候湿润,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转折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段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了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立方米/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4、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出示“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比较曲线图”。提问:(1)本图横、纵坐标各代表什么?(2)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大、水位高?(3)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小、水位低?(4)北方的松花江和黄河与南方的长江、西江相比,流量大小与季节分配有何差别?提示: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是:夏季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水量少,水位低。转折过渡:为什么我国外流河有这样共同的水文特征呢?提示:我国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所以,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因此,松花江、黄河水量不太大,汛期短。长江、西江 河流水量大、汛期长。提问:为什么我国外流河的含沙量不同呢?总结:松花江、黄河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夏季多暴雨,且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植被较少,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淮河以南的河流流经气候湿润区,森林茂密区,因此含沙量小。但是如果这些地区的森林不加以保护,河流的含沙量也会增大。转折过渡:前面介绍的都是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在我国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人工河流。课堂活动:读课本46页京杭运河阅读材料,出示京杭运河图。讲解: 1、京杭运河起止点、长度提问:京杭运河北起什么地方?南到什么地方?总结: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8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2.经过的省市、沟通的水系(1)京杭运河流经哪些省市?(2)京杭运河沟通哪些水系?总结:京杭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启发提问是什么时候、什么人修建了京杭运河呢?教师讲解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称霸中原,于公元前485年,从邗城(今江苏扬州)东南到末口(今江苏淮安)开凿邗沟,使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得以沟通。到隋朝,隋炀帝隋代的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从杭州到北京 ,向西拐了一个大弯。元朝定都北京后,裁弯曲直,使它从江淮经山东直接向北,缩短航程800余千米。这就是如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课堂小结: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气候、地面状况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气候条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文、结冰期也不同,地面植被不同、河流的含沙量也不同。由此可见,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课外作业:1、熟记本节课知识点;2、预习下节课内容。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外流河、内流河的含义是什么?(2)外流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3)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有什么不同?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唱。提问: 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47“长江流域水系图”。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市区、注入海洋?准备回答。提示:流经省市区可以参考中国地图册什么图?(政区图)1、请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八大支流(或编号18,从北到南,自西向东。)注意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四个城市汇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沅江、湘江和赣江经什么湖汇入呢?(洞庭湖、鄱阳湖)2、请描出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宜昌、湖口两个分段城市。3、提问:你知道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吗?学生答后老师小结:,一般比较河流大小主要是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进行,而长江均占全国第一位!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问:为什么长江的水量这么大?学生答后老师小结: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丰沛,可见气候对河流影响很大。 (一)上中下游的特征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1)思考: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阶梯再进入第三级阶梯,受地形的影响)(2)河水在穿山越岭(横段山脉和巫山)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特征?(多峡谷急流)(3)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虎跳峡、三峡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4)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中游干流的放大形状,看“九曲回肠”“多曲流”)提问:为什么会形成“曲流”?学生发言后老师讲解: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尤其,从湖北的枝江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长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转问:到下游水流还会不会左右摆动呢?看图下游的河道也越来越怎样?下游的特点?(5)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讲解:到长江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上朔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受海潮的顶托而倒流,泥沙堆积,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我国第三大岛。(二)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提示:最主要的作用是灌溉、航运、发电。中下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三)主要那段的水能资源最丰富?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多少?可以用来干什么?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课堂活动:播放课件: 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简介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的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课堂讨论:为什么长江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1、近年来长江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江面上还正漂满了新刚砍伐下来的树木!2、人与水争地,使长江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重要原因。(问:人争地来干什么?)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仅长江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可见,长江洪水日益频繁,今年洪水水位连创历史新高并非偶然,并非长江母亲不爱它的儿孙,而是我们过于贪婪,对她催逼太甚!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课外作业:1、熟记本节课知识点;2、预习下节课内容。第三课时(一)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点1、长江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市区、注入海洋?2、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3、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二)讲新课引入新课播放录像: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录像,配上对白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引导:是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多么想去深入了解这条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母亲河黄河!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板书:一、黄河的概况展示课件黄河流域图,并结合中国的地形图,要求在图中分析出:1、概况(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流经的省区、注入的海洋。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依次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等地形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2、长度、流域面积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3、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讲解:洮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全长500余千米。 湟水也是黄河上游支流全长349千米。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省中部。全长716千米。下游河谷开阔。 渭河在陕西省中部,是黄河最大支流,全长787千米。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口是旧孟津4、为什么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造成水土流失如此严重的人为和自然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地形上:黄土丘陵地区,地面坡度陡,坡面长,流速快,流量大,冲刷力强。气候上:7、8月份暴雨集中。地质上:黄土质地松软,易蚀。自然原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的植被;开矿、修路、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废弃的土石入河,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人为原因5、黄河造成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提示: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了黄土高原,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水速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怎样变化?最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师生共同归纳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地上悬河”)课堂活动活展示一首诗歌,对“地上河”的作一个总结: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筑堤,造就悬河飞天外。板书:6、黄河的治理播放课件:黄河的灾害讲解面对这凶猛的黄河,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呢,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学生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中上游把坡耕地修建成保水、保土、保肥的水平梯田;引黄河水淤地填沟;营造保护水土的林带、草场,以及小型水利工程。修建三门峡、小浪底等干支流水库;开展河道整治;开辟分滞洪工程;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下游其中最为主要的措施是:加固堤防 保持水土 修建水库。总结:面对黄河的种种忧患,我们并不惧怕,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加上科学的治理措施,就能将黄河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板书设计第三节 河流一、以外流河为主(一)内流区和外流区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2、内流区、外流区(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2、 我国外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