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动态调研报告.doc_第1页
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动态调研报告.doc_第2页
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动态调研报告.doc_第3页
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动态调研报告.doc_第4页
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动态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关村重点产业发展调研系列报告之一2011年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动态调研报告 二一一年十一月目 录第一部分 摘要报告一、总体情况91、全球轨道交通市场稳定增长,各国大力促进轨道交通发展92、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全世界居前列103、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及示范作用11二、最新动态111、国务院决定给高铁“减速”:高铁新项目缓审,车速回降112、首支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落户丰台科技园123、中铁首个产业园落户丰台园124、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丰台园正式成立13三、工作建议131、支持轨道交通产业联盟企业联合开拓国际市场132、建议支持丰台园打造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业基地143、建议加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打造轨道交通人才高地1485第二部分 调研报告一、产业概况131、产业概述132、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概况213、国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概况234、国内重点区域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概况26二、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动态281、基地和专业园292、重大项目323、重点企业334、产业组织355、重大政策366、重大科技成果37三、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大事记39l俄罗斯拟投2.5万亿卢布建高铁 无意采购中国动车39l德国铁路监事会斥资60亿 预定西门子新型特快列车39l泰国批准中泰1500亿泰铢高铁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40l西班牙将投资513亿欧元在地中海沿岸修建1300公里高铁40l日本日立有望获得英国45亿英镑列车订单41l俄罗斯莫斯科拟投546亿美元建地铁41l泰国内阁批准财政部贷款430亿铢改善铁路系统42l韩国欲计划投入近800亿美元构建高铁网42l德国企业受益中国高铁发展 在中国再投2亿42l美国融资1170亿美元建设东北部高速铁路网络43l阿富汗与中国公司签署经济技术研究合同43l外蒙古新铁路计划正式启动44l伊朗20亿美元铁路工程将由中国投资建设44l泰国拟与中国合作建设三条高速铁路线45l阿根廷和中国廷签署100亿美元铁路合作协议45l巴基斯坦将从中国进口铁路客车及其零部件45l乌拉圭投资5亿美元用于铁路线改造和购置机车45l马来西亚欲投2.9亿美元建设铁路46l阿联酋“联邦铁路”计划将于今年底前正式动工修建46l美国高铁全球招标 日本和中国公司展开激烈竞争47l英国计划投资200亿英镑修建高速铁路网47l叙利亚扎兹铁路总公司计划投资185亿叙镑用于新建和更新铁路47l印度拟建亚洲最大高速铁路网48l巴基斯坦与土耳其计划投资200亿美元建欧亚高铁48四、国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大事记49l西南最大轨道交通装备基地落户四川成都49l中国南车在成都投资50亿元建南车成都产业基地49l上海地铁6天7起故障,地铁安全隐患重重50l株洲谋划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出口基地50l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严重追尾事故50l宁波南车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项目开工 投资30亿元以上51l轨道交通遍地开花,十二五投资逾万亿51l中国南车再获70多亿订单,占去年营业收入11%52l国务院决定给高铁“减速”:高铁新项目暂停审批,运营车速回降52l世界500强GE携手重庆机电控股落户两江新区52l北车集团与珠海合作 150亿投入城轨建设53l第一个中国主导制定的先进轨道交通世界性标准诞生53l城市轨道交通将步入黄金发展期53l广州地铁列车实现本地产,将带动本地轨道交通产业发展54l成都打造西部最大国内最具竞争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54l中铝联手瑞典萨帕进军高端铝型材55l中国北车再签大单 定增“加注”高铁55l中低速磁悬浮低调推进55l南车与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成立城轨车辆合资公司56l武汉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准56l众合机电中标郑州轨交1号线信号系统项目57l11号线北段开工,为国内首条跨省轨交57l广州地铁APM全线成功实现列车无人驾驶57l沈阳轨道交通电气设备制造基地正式竣工投产58l无锡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首批引进6个超亿元大项目58l株洲与上海两公司签订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59l西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6-2016)调整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59l南宁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6-2016)调整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60l日立2015在华轨交销售将达500亿60l隧道股份近日中标2项轨交工程60l深圳拟建轨道交通装备综合实验基地61l长沙首家本土化地铁施工企业正式挂牌61l中国南车未来5年拟在湖南投资百亿元62l广州未来五年拟投千亿铺设城市轨道62l上海轨交10号线由“隐形司机”驾驶 全自动轨交系统上阵62l北车集团将在昆明建西南轨道交通装备基地63五、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大事记63l北车获铁道部应付款45亿 铁路资金回暖63l最大轨道交通创新基地落户平谷64l中关村科学城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64l首支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落户丰台科技园65l丰台科技园企业中国中铁跻身世界企业500强95位65l中国南车株洲所与清华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在京签字66l北京市将着力缓解轨道交通高峰乘车拥挤66l轨道交通产业加快聚集 中低速磁悬浮核心技术项目计划落户丰台科技园66l中铁首个产业园落户丰台园67l中国北车在京投资逾百亿67l阿尔斯通与北京市签署1.4亿欧元合同68l中国北车中标北京6号线30亿元地铁车辆大单69l国寿资产将设100亿北京轨交债权投资计划69l丰台科技园企业中国中铁承建的沪杭高铁正式开通运营69l丰台科技园轨道交通产业技术联盟成员企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70l重大轨道交通产业化项目落地丰台科技园 产业联盟“促发展”成效初显70l地铁国产防撞系统试用成功71l地铁亦庄线首用“中国信号”71l丰台科技园企业中铁电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多项轨道交通工程71l北交大成立中国现代轨道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72l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72六、重要信息73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领域十百千企业:73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领域上市公司名单74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领域重点企业介绍74中国轨道交通产业领域重点企业介绍792011年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动态调研摘要报告一、总体情况1、全球轨道交通市场稳定增长,各国大力促进轨道交通发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兴起了铁路建设高潮,轨道交通市场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和无限前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加大了对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据欧洲铁路行业协会、世界著名的UNIFE等机构分析预测,到2015年,全球轨道交通市场将保持年均3%的增长,年均容量将高达1000多亿欧元,全球轨道交通市场将以稳定速度增长。目前,不同国家推出不同的方案以促进其轨道交通的发展:法国推出“卓越法国”超高速铁路计划,其目的在于提高法国铁路的运营方式,以客户为中心,奠定法国铁路系统在全球铁路轨道交通的领导地位。日本轨道交通具有完备的制造体系,几乎所有的车辆和部件都由日本国内自己制造,轨道车辆制造主要集中在日立、近畿、东急、川崎、东日本和日本车辆等公司,主要轨道交通零部件制造商有京三制作所、三菱电机公司等。同时制定了多种政策和制度,从资金筹措、税制优惠和沿线土地开发等方面,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韩国在高速铁路建设中,成功地使阿尔斯通公司向其转让全部技术,掌握了包括研制、生产、使用、维修保养,以及包括轨道列车、悬链、列车操控在内的高速铁轨系统的全部先进技术。同时,直接参与法国下一代高速列车的开发项目,并取得出口高速列车的权利,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始具有国际竞争力。目前,韩国已掌握高速列车的设计、制造技术,国产化率达到87%。是继法国、德国和日本之后,第4个高速列车时速超350千米试运行获得成功的国家。2、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全世界居前列目前,轨道交通产业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被列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近年来,国内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正在进入一波高速发展时期。北京、上海、重庆、青岛、沈阳、武汉、长春等20多个城市正在积极筹建形式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拟建的轨道交通线路超过20条,总里程达2000公里。在新一轮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将超前规划、适度建设。“十一五”规划期问,中国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约500公里至600公里,总投资约1700亿元。目前,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全世界居前列。随着我国基础工业建设的发展,未来高投入使轨道交通进入高速成长期。随着国内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建设提速,“十二五”期间将投入约四万亿,而城市轨道交通到 2015 年规划投资近一万亿。巨额投入将使整个轨道交通产业链受益。3、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及示范作用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优势和示范作用,在行业标准制订、底层核心技术研发、智能调度与控制以及协同创新方面拥有良好的基础。中关村在轨道交通产业关键环节聚集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大量的科研资源,尤其在机车制造、通信信号、运营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在机车制造领域,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平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通信信号领域,列车运行控制、行车指挥调度、计算机联锁等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CBTC)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并成功示范应用的列车控制系统;在运营服务方面,已建成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轨道交通路网管理中枢并进行持续建设,铁路客票及客服系统国内市场占有量居第一;全国8家轨道交通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有4家在中关村。二、最新动态 1、国务院决定给高铁“减速”:高铁新项目缓审,车速回降2011年8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已经批准但尚未开工的铁路建设项目,重新组织系统的安全评估。此外,暂停审批新的铁路建设项目,并对已受理的项目进行深入论证,合理确定项目的技术标准、建设方案。同时会议还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同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证实,中国高铁将从9月左右全面降速,除了京沪、津京和沪杭三条高铁线以外,其他高铁或客运专线将全部降回设计时速。预计将有60%的客运专线受降速影响。2、首支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落户丰台科技园 2011年9月19日,北京基石基金举行揭牌仪式,全国首支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专业化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落户北京丰台科技园,该基金总体规模15亿元,约可带动500亿元轨道交通相关产品、服务市场份额。作为全国首只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专业化投资基金,基石基金重点投资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特别是其中处于快速成长期的自主创新企业,致力于整合资源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产业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设备制造的国产化。3、中铁首个产业园落户丰台园2011年7月8日,中铁产业园诺德中心在中关村丰台科技园总部基地东区举行奠基仪式。这是总部基地东区核心区首个开工建设的项目,也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首个产业园项目。中铁产业园总投资约40亿元,计划2013年年底全部竣工交付使用。中铁产业园建成后将在丰台科技园内形成一个高附加值、技术先进的轨道交通及工程服务产业链,预计每年能实现产值30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中铁产业园重点依托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强大的产业化能力,整合中铁系统相关企业资源,同时搭建轨道交通的科技研发、人才培育等平台,聚集轨道交通上下游企业,形成轨道交通完整产业链 ,对优化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起到积极的作用。4、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丰台园正式成立2010年4月2日,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丰台科技园正式成立。联盟将用5至10年的时间,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技术标准,解决地铁安全门和盾构机等技术的国产化,为首都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维护、升级改造提供自主创新的技术、设备和服务支持。该联盟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和利时公司、鼎汉科技公司、佳讯飞鸿公司、世纪瑞尔公司等50余家相关单位共同发起。将按照专业划分为通信信号、安全门、自动售检票、综合监控和车辆牵引制动等5个技术分联盟。近期,该联盟将建设亦庄线CBTC、房山线国产B型车和西郊线现代有轨电车三项示范工程。同时将促进自动售检票系统国产化,结合轨道交通S1线建设,推动磁悬浮项目在京产业化。三、工作建议1、支持轨道交通产业联盟企业联合开拓国际市场轨道交通产业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主要表现为: 一是国际跨国公司重视经济形势较好的中国市场,为了抢占中国市场正加大投入,市场将面临国际跨国公司的争夺; 二是国内其他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也纷纷将轨道交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建议加大对北京轨道交通产业联盟的支持,支持联盟成员合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对于联盟成员获得国外订单给予按照合同额度给予一定的奖励。2、建议支持丰台园打造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业基地轨道交通产业是丰台园特色产业,在一区十园中优势明显,园区聚集了大力轨道交通的企业、研究机构,而且大部分企业在丰台园以设计、研发、工程咨询等服务环节为主,其中包括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等,目前园区围绕现代服务业试点工作,正在制定促进轨道交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造轨道交通服务业基地。建议加以关注和支持。3、建议加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打造轨道交通人才高地目前,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全世界居前列。相比产业的发展速度,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却相对滞后。依据国际城市轨道交通职业人才配备标准,每建设1公里城市轨道线路,至少需要60名管理及技术人员。按此计算,到2015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中高级职业人才缺口超过2万人。建议依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现代轨道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北京交通学校等,加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打造中关村轨道交通人才高地。2011年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动态调研报告一、产业概况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挤、是当今世界大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采用立体化的高速轨道交通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轨道交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一个大系统。它包括市郊高速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单轨(独轨)运输、新交通系统、线性电机牵引运输系统、有轨电车等子系统。从能源使用的角度来说,大多数轨道交通工具都是用电驱动的,低碳、环保。目前,世界大城市逐步形成了以地下铁道为主体,多种轨道交通类型并存的城市轨道交通新格局。1、产业概述(1)定义及产业链轨道交通是一种依托轨道运行,借助电力驱动,以列车编组方式在城市区域快速行驶的交通工具,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为城市人口(包括居民与流动人口)提供大众化的出行服务。由于它具有速度快、容量大的基本特性,因而特别适用于市内和城郊之间大规模的、集中性的、定点、定时、定向的出行需求,成为现代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体系的骨干,起到客流组织的主导作用。轨道交通产业是一个高辐射性的产业,是一个“大产业”概念,产业链涵盖上游“前期规划、工程设计”、“区间、车站工程”等;中游“车辆系统”、“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综合自动化”等行业;下游“售检票系统”、“消防”、“空调”、“给排水设备及其他设备”、“运营咨询、信息集成”运营管理行业等较为完整的产品和服务配套系列。具体来说,涉及的主要产业环节有:(4) 工程建筑业 在轨道交通工程高昂的总造价中,土建工程一般可占到40左右,巨大的工程施工需求为工程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5) 工程机械制造业 由于轨道交通建设中土建工程比较复杂,尤其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往往需要购买专用的地下、地基施工设备,以满足庞大的施工作业需求,因此工程机械制造业将会因未来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建设受益。(6) 机电设备制造业 由于轨道交通行车密集大,运营管理的要求高,相应地需要配置先进的机电设备以保障运输系统的运转。据统计,机电设备的采购一般占整个轨道交通系统工程造价的40左右,因此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又为机电设备制造厂商带来了新的市场。轨道交通常用的机电设备包括动车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等,其中造价最高的部分是动车组。 (7) 轨道车辆产业 轨道交通之所以受到各国的重视,是因为它的快捷、方便,而快捷方便是建立在高速、间隔时间短的基础上,这就决定地铁车辆不仅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要保证一定的数量,这样才能形成持续的运力。据统计,以正常的六辆编组和最短间隔时间3分钟计算,每一公里轨道交通需要6-8辆客车,这为轨道车辆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主要包括地铁机车车辆制造产业、动车组机车车辆制造产业、磁悬浮机车车辆制造产业等。(8) 轨道交通智能化设备制造业。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 2020 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将“智能交通系统”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进一步指明,“高速轨道交通系统”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优先主题。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是以电力/电气化系统、信号-通信系统、以及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综合平台,是现代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9) 轨道交通服务产业及其他产业轨道交通的发展势必会带动相应服务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工程服务产业、维护服务产业、营运服务产业等,其中,工程服务产业涉及到的主要产品为规划设计、试验检测、咨询、监理、培训等;维护服务产业涉及到的主要产品为工务、电务、信号、机务、车务等;营运服务产业涉及到的主要产品为票务、物流、培训、人才输出、法律等。 (2)产业规模 目前我国的地铁和轨道交通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期,在国家4万亿拉动内需投资计划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占了很大比重。按照规划,未来七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模约6000亿元,接近3个三峡工程的总投资。按照规划,到2015年我国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达2400公里,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2011-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将达人民币3.8万亿元,拟在建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达1.03万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达5亿元。截止目前已经获得国家批准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共有27个,它们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武汉、长春、大连、成都、杭州、苏州、沈阳、哈尔滨、西安、青岛(第一批),无锡、常州、宁波、福州、厦门、东莞、济南、长沙、郑州和南昌(第二批)。按照规划,到2012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营运总里程将达到420公里,2015年达到561公里;目前深圳正在大规模兴建地铁,到2011年大运会开幕前,深圳地铁线路通车里程将由现在的不足30公里扩展到155公里;上海市计划到2012年轨交总里程将超过500公里,建设总投资逾1500亿元;广州也计划2020年通车里程要达500公里;一些中西部城市的地铁项目也如火如荼,武汉市将斥资3000亿元修建53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其中70公里力争于2012年建成;重庆则宣布斥资455亿元兴建轨道交通,力争到2012年通车里程达到116公里。(3)轨道交通主要形式(1)地铁。地铁也是一种电气化铁路系统,运能与轻轨相比较大。它必须有单独的道路;车辆由多节车厢组成,速度及加速都较快;有复杂的信号系统;并需有较高的站台上下客。行驶的道路一般在地面、地下和高架线上,目前主要用于通过大城市城区、商业中心区。(2)轻轨。轻轨是一种电气化铁路系统,由于轻轨的机车重量和载客量都较小,列车长度、宽度都不及地铁,使用的铁轨质量也较小,每米只有50公斤,而一般铁轨每米的质量为60公斤,由此得名“轻轨”。轻轨只可以运送2万至3万人次。(3)通勤铁路。亦称区间通勤铁路、区域铁路,是一种提供市中心商业区及城市郊区的铁路运输系统,乘客众多并集中。在很多城市群,每天都有大量的乘客使用区域铁路通勤上下班和上学放学。近年很多地方的城市都着重发展区域铁路,一方面希望减轻市区内的路面交通压力,减少污染及对汽车和石油的依赖;另一方面亦希望区域铁路能带动途经地区发展成为都市的住宅区。(4)高架单轨电车。高架单轨电车是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轨道在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由于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在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的基础上,可缓解城市交通难题。由于它设计上的独特性,从而具有造价低、工程快、无污染、占地面积小、可拆卸等优点。它每小时的运输量可达到1万5千人次。主要用于郊区及卫星城、连接机场等远离市区的重要人流集散地。(5)有轨电车,指电力驱动的车辆在敷设于街道中的轨道上行驶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点是投资小、运营成本低、可与其他交通方式混行。有轨电车的运输量最小,每小时只有1万人次。(6)磁悬浮交通系统,利用电磁力作用使车轮浮在轨道上行驶的客运交通系统,系统必须全封闭,通常为架空的。(4)轨道交通主要特点及优势轨道交通可以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轨道交通也占绝对的优势。 (1) 运量大。对大城市而言,是否修建轨道交通,主要取决于运量。对于客运量特别大的地区,常规的公共交通已远远不够,如果无限制地增加车辆,将使本来就拥挤不堪的城市交通变得更加拥堵。一辆公共汽车的载客量为40-80人,轻轨一节车辆为60-150人,地铁为150-200人;轻轨一般编组2-6辆,地铁为4-10辆;公共汽车每小时单向输送能力一般为2000-5000人,最多1万人,轻轨为2至5万人次,地铁达4万至6万人次,轨道交通的运量至少是公共汽车的2至12倍。(2)速度快、准点性强 。整个人类客运交通发展的历史是个速度不断提高的历史,每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和重大技术的突破都伴随着速度的显著提高。一般情况下,公共汽车时速为10-20km,轻轨时速为20-40km,地铁时速为40一50km,最高达70-80km,高速列车的试验速度已经超过500公里/小时, 最高运行时速度300公里。轻轨和地铁的速度是公共汽车的2-4倍。 (3)能耗小、污染少 。轨道交通以电力作为动力,是一种清洁的运输方式、绿色的交通工具。公路、航空、铁路(包括高速铁路)每公里对环境的污染水平远远低于公路和航空。 (4)占地省。按每小时输送5万人计算所需道路宽度是:小汽车180m,公共汽车9m。轨道交通综合占地仅为道路交通方式的1/3左右,而地铁和高架式轻轨几乎不占土地。 (5)交通事故少。日本新干线建成运营仅40年, 运输旅客几十亿人次, 法国巴黎到里昂的1100多公里高速铁路, 每年运输几千万人次, 至今没有发生一起伤害事故。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的交通事故损失成本大大低于道路交通工具。表一 城市内各类交通方式经济特征比较交通工具平均速度(公里/小时)客运能力(万人次/小时)乘车适宜时间(min)能耗(kcal/人/公里)营运成本(元/人/公里)公共汽车20300.50.98301802162.47有轨电车30401.01.58301351.85地铁35603.06.0106080931.0轻轨35501.03.01050单轨列车30601.03.0129(5)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担当着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行效率、缩短行车间隔的重任,同时还起到促进管理现代化、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的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列车运行控制模式由传统的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运行控制(Track-circuit Based Train Control, TBTC)演变成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CBTC)。CBTC系统实现了列车与地面设备间的全双工大容量双向连续信息传输,能够对列车实施更为精确的运行控制,显著提高了行车效率,同时大大减少了轨旁设备,节省了成本和维护费用,提高了运能与安全性。近年来,CBTC系统成为许多地铁、轻轨项目中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目前,CBTC的关键技术包括:(1) 安全计算机(车载、IC、ZC);(2) 可靠安全的车地移动通讯;(3) 精确可靠定位测速技术;(4) 系统的安全认证体系;此外,轨道交通还包括一些新技术,有:(1) 节能 1)大量采用节能新产品。例如,对环控系统采用变频技术;对车站和车辆的照明采用新型光源或LED光源,并进行智能控制; 2)采用储能技术,取消列车车载制动电阻,降低车辆重量,并将列车制动能量储存起来。储能方式主要有:机械飞轮储能装置、电容器储能装置、直流-交流逆变装置; (2)安全评估技术 由于日新月异且渐趋复杂的电子相关组件、计算机系统所组成的系统,正逐步被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应用、采矿、轨道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由无安全功能转而成为具备安全功能,使人们的关注点集中到了“系统安全”上,并提出了“系统安全周期”的概念,细化成为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至此将安全管理问题转化成为风险管理问题,使得安全预控成为可能。2、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概况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兴起了铁路建设高潮,轨道交通市场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和无限前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加大了对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据欧洲铁路行业协会、世界著名的UNIFE等机构分析预测,到2015年,全球轨道交通市场将保持年均3%的增长,年均容量将高达1000多亿欧元,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将以稳定速度增长。(1)法国推出“卓越法国”超高速铁路计划 法国拥有一流轨道交通设施,被誉为“21 世纪地铁”的巴黎地铁14 号线,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城轨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之一。法国在高速铁路领域的专业技术是基于持续不断的新技术开发,以及法国铁路网、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和阿尔斯通公司多年的实践经验。2007 年,法国正式启动针对高速铁路运输在 2020-2050 年间角色定位的前瞻性计划“卓越法国”,目的是提高法国铁路的运营方式,以客户为中心,奠定法国铁路系统在全球铁路轨道交通的领导地位。法国铁路网、阿尔斯通公司和法国国营铁路公司三方以各自先进专有技术对课题进行研究,从环境、安全与性能、舒适性与全新服务、行车时间四大方面提供创新和高效益的解决方案。(2)日本轨道交通装备具有完备的制造体系 日本是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制定了多种政策和制度,从资金筹措、税制优惠和沿线土地开发等方面,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如,制定“特定城市铁道建设促进特别措施法”,建立免税的“特定城市铁道建设基金”等,保证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圈中的客运轨道交通设施的一体化、大规模的新线建设和旧线改造及复线化工程。日本轨道装备业具有完备的制造体系,几乎所有的车辆和部件都由日本国内自己制造,轨道车辆制造主要集中在日立、近畿、东急、川崎、东日本和日本车辆等公司,主要轨道交通零部件制造商有京三制作所、三菱电机公司等。(3)韩国以“较小代价”引进消化法国技术 韩国自1974 年在首尔开通第一条线路地铁以来,已在首尔、釜山、大丘等城市开通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并一直在建设轨道交通新线。目前,韩国轨道交通类型包括地铁、轻轨、市郊铁路等,能解决每日50%的公共交通量。其中,2004 年建成通车的首尔釜山高速铁路在韩国轨道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韩国能够以“较小代价”引进法国先进技术并成功消化推出自主技术值得借鉴。1993 年9 月,阿尔斯通中标韩国高铁项目,这个工程也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列车制造技术的转让。在高速铁路建设中,韩国成功使阿尔斯通除了供应硬件外,还转让全部技术,使韩国掌握了包括研制、生产、使用、维修保养,以及包括轨道列车、悬链、列车操控在内的高速铁轨系统的全部先进技术。而这一历程,法国国家铁路公司及其合作者,花费了 20年时间才完成。韩国不但得到了包括核心技术在内的全部技术,而且直接参与法国下一代高速列车的开发项目,并取得出口高速列车的权利,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始具有国际竞争力。目前,韩国已掌握高速列车的设计、制造技术,国产化率达到 87%。韩国自主研发的G7时速达到350 千米,韩国是继法国、德国和日本之后,第 4 个高速列车时速超350 千米试运行获得成功的国家。重点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东京拥有轨道交通线路近2000公里,是世界大城市中最多的,运量也很大,年运量在100亿人次以上。近20多年,新建地铁近140公里,总里程达230公里。 伦敦早已实现了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客运目标。地铁共有9条线,总长408公里,其中167公里在地下。市郊铁路共有650公里,550个车站。市中心有15个终点站,线路呈放射状布置。有的路线直通距市中心40公里以上的新城。 巴黎的轨道交通工具包括地铁、轻轨铁路和高速列车。轨道交通承担巴黎公共交通70%运量,市内和郊区汽车承担30%。地铁有15条线,共199公里,是内城公共交通的骨干。市郊高速铁路有16条线,长760公里。 纽约市公共交通占总交通量的53%,到内城的客运80%采用大容量交通工具,主要有地铁、市郊列车和公共汽车。市区地铁共有27条,长443公里,所有车站通宵服务。 莫斯科拥有一个跨及全市的立体及全市的立体交叉地铁网,总长243公里, 140多个车站,由一条环线和8条放射线组成。每天运营20个小时,日运量高达800多万人次,居世界之首。3、国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概况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重点发展产业。近年来,国内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正在进入一波高速发展时期。北京、上海、重庆、青岛、沈阳、武汉、长春等20多个城市正在积极筹建形式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拟建的轨道交通线路超过20条,总里程达2000公里。据国家计委资料显示,“十五”计划期间,中国城市交通投资8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在新一轮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将超前规划、适度建设。“十一五”规划期问,中国将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约500公里至600公里,总投资约1700亿元。目前,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全世界居前列。国务院在 2006 年6 月颁布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列入了 16 个重点发展的关键领域。并明确提出,“以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为依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掌握时速200 千米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短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市场潜力方面,从现在至2020 年,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也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黄金时期。目前,国内已有 11 个城市开通了总计 490 千米的城轨客车营运里程。到 2020年,我国已经规划的线路就有 2200 千米,若按照造价3 亿元/千米计算,所需建设资金超过6600 亿元。到2020 年,我国每年需新增1700 辆城轨车辆,同时,机电设备集成设备、综合监控设备等也有可观的发展空间。若按技术设备的购置、安装费用占轨道交通工程造价45%50%的比例进行计算,我国2020 年前轨道装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9703300亿元。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近几年每年出口产值达 4 亿5 亿美元。在制造体系方面,经过5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包括电力机车制造业、内燃机车制造业、铁道客车与动车组制造业、铁道货车制造业、城市轨道车辆制造业、机车车辆关键部件制造业、铁道信号设备制造业、牵引供电设备制造业、轨道工程机械设备制造业及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机电专用设备制造业等l0 个专业制造系统。 在市场集中度方面,我国轨道交通业市场主要集中在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浦镇车辆厂、唐山机车车辆厂、青岛四方铁路设备装配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厂、北京地铁车辆厂、大连机车车辆厂、上海电气集团等,这些企业已具备生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能力,年生产能力超过1000 辆。其中,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和经营规模最大的企业,全国铁路客车市场占有率和保有量均占一半以上。 在设备国产化率方面,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本上停止了整车进口,地铁 B 型车由国内制造厂自行设计和制造,A 型车也具备了自行集成设计和制造能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国产化率达70%以上;在信号方面,ATS 系统和车站微机连锁系统已有较高水平,成为国外信号系统的重要分包商,信号系统的国产化率达 50%60%;基本掌握了AFC 系统设计和安装调试;供电系统、通信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等国产化率均达到了 80%以上;屏蔽门系统核心技术已掌握。在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渗透方面,由于世界市场正逐渐趋于饱和,跨国公司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未来10年内,全球轨道交通3/4的投资将集中在中国,中国有20个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建和筹建轨道交通,有望建成总长度达到45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这些都是中国成为全球轨道交通建设第一国的必要因素。跨国公司希望通过合资或合作,绕开壁垒,达到其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阿尔斯通、西门子、庞巴迪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办起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城轨交通设备制造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它们对中国城轨交通市场采取两条途径进行渗透:一是通过项目直接向我国出口车辆,如上海1 号线;二是通过合资或合作,绕开壁垒,达到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同时,国内厂商通过合资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同时占领了市场,双方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双赢。随着我国基础工业建设的发展,未来高投入使轨道交通进入高速成长期。随着国内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建设提速,“十二五”期间将投入约四万亿,而城市轨道交通到 2015 年规划投资近一万亿。巨额投入将使整个轨道交通产业链受益。4、国内重点区域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概况随着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1)南京南京轨道交通产业依托几个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和带动效应,形成了目前国内最为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2006年成立了“南京轨道交通产业协会”。南京轨道交通产业链上有30多家企业,涵盖地铁建设的各个环节,其中主要骨干龙头企业南车集团、十四所等企业单位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车辆系统、信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门、车辆牵引系统等核心系统。南京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集中政策和资金,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南京市市长蒋宏坤在讲话中指出:南京市是轨道交通产业自主研发能力、自主配套能力最强的城市,具有很强的优势和潜力。因此,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解放思想,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重点抓好两大基地建设(即以浦口、江宁为中心的轨道产业制造基地,以鼓楼为中心的轨道产业研发设计基地),用4到5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总销售额达一千亿的南京轨道交通产业;二是要抓住龙头企业、关键项目和瓶颈问题,进一步培养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三是要完善产业配套。(1) 重庆重庆市也非常重视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正试图利用自己的轨道交通建设经验和市场需求,打造一个轨道交通产业链,并计划在几年后使其年产值达到100亿元。重庆市紧紧抓住未来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将产生的巨大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空间,促成 “重庆长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的建成,使之成为当地打造轻轨产业链的领头羊。重庆当地企业目前已经拥有一定的轻轨系统及车厢建造经验,如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船舶公司、重庆机电控股集团等分别为目前已投入商业运营的轻轨二号线提供了相关配套设备,一些关键性技术也是自主完成攻关设计。重庆市在轨道交通领域并不局限于建造车厢,正试图以“系统集成”的方式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目前重庆市已计划将该市的轨道交通工业化项目作为该市未来的“100亿工业产业化项目”来打造。(2) 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是上海近年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产业,具备产学研用单位地域集聚的配套基础,目前,其轮轨A 型大车自主研发已走在全国前列,在磁浮技术开发和应用上也领先,上海电气集团是我国能较全面提供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厂商之一。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将在两年内新增37.5亿元的巨额产值,并在2015年达到100亿元的产业规模。(3) 长春轨道交通制造业是长春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已成为长春市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它以长客和轨道园区为依托,支持轨道交通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继汽车、农产品加工之后的又一个支柱产业。长春市轨道交通重点企业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车长客)是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铁路客车和城轨客车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目前为北车长客配套的国内外企业共有六百多家,2007年11月,长春市绿园区政府和北车长客共同组建了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把为北车长客提供配套服务的项目以及轨道客车售后维修服务集中到区内,形成一个具备整合吉林省乃至全国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资源的发展平台,提高轨道装备产业集群化。二、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动态中关村在轨道交通产业关键环节聚集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大量的科研资源,尤其在机车制造、通信信号、运营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在机车制造领域,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平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通信信号领域,列车运行控制、行车指挥调度、计算机联锁等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CBTC)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并成功示范应用的列车控制系统;在运营服务方面,已建成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轨道交通路网管理中枢并进行持续建设,铁路客票及客服系统国内市场占有量居第一;全国8家轨道交通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有4家在中关村。但是,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目前在车辆、信号、运营监控、客运服务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待突破,系统集成与服务能力亟待加强,产业标准体系还需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群效应尚未突显,整体产业链有待升级优化。1、基地和专业园(1)北京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11年1月,丰台科技园得到科技部批复,建设国家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成为“北京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园区将利用现有国内先进的科研和生产条件,依托国家重点轨道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打造国家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通过市场机制在丰台科技园内形成具有“北京创造”特色的、开放型的轨道交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地域集群,提升轨道交通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水平以及系统集成能力和工程设计实施能力。预计3-5年园区内产业集群骨干企业达到300家,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30%以上;上缴税费30亿元,年增长速度20%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特大型跨国企业达到1-3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达到10家;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达到50家。通过与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北京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丰台科技园将募集资金15亿20亿元。同时将在人才引进、空间布局、重点企业培育、产品应用、科技扶持、示范工程、实验室开放、企业并购、工程中心建设、联盟建设10个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措施,聚集各类资源打造国际国内知名的轨道交通创新高地。(2)现代轨道交通创新基地2010年11月5日,国内最大的现代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及新校区拟选址平谷区西南部的马昌营镇。该项目预计投资30亿元,最快将于2017年建设完成。创新基地以建成国内高校首个“低碳示范园区”为目标,集中进行轨道交通技术及配套产品的研发,同时涉足电能、风能等能源产业及下一代互联网设备研发。创新基地的建设对于平谷乃至全市建立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示范应用、装备制造于一体的产业体系起到实质性的支撑作用,其所产生的集聚、辐射、互动效应对于加快首都轨道交通相关产业聚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型产业增长极、建设科技北京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3)丰台河西轨道交通产业园丰台河西轨道交通产业园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将在2011年开始建设。它在丰台河西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现有基础上,结合“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和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建设,成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建设集聚度高、专业技术人才众多、涵盖轨道交通各个环节的产业转移和孵化基地。(4)北控绿色科技产业园2011年6月24日,北控绿色科技产业园在北京市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开工,总占地面积402亩,固定资产投资约20.5亿元,生产CPV核心产品化合物多结芯片与接收器、高倍聚光透镜和聚光模组。同时,集成追日装置、逆变器等配套系统,以及CPV产品检测。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形成150兆瓦芯片、750兆瓦模组生产能力,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约为35亿元。一期预计2012年年初可建成投产。北控绿色科技产业园是北京市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重大举措,项目的开工必将为加快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实践载体,注入新的发展活力。(5)中国北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2011年3月14日,北京市政府与大型央企合作在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内成立中国北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主要包含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高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高端城际轨道交通车辆、轨道养护机械、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高速动车组及城轨车辆关键核心部件、风电装备和战略新兴产业七大项目。 中国北车集团将投入65亿元启动资金建设该项目,2012年即实现产值100亿元至150亿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