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词解释.doc_第1页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doc_第2页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doc_第3页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doc_第4页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宪章派文学:宪章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它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其主要成就是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在艺术形式上,宪章派文学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风格朴实。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多余人0798:“多余人”指19世纪中期俄国文学中塑造的典型人物,是一批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这些人的性格和气质远远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但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在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同时又非常脆弱。他们希望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这个社会彻底决裂。所以他们不会与社会正面对抗,其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成为“多余人”。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此外还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冈察洛夫罗亭中的罗亭、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新人 :是19世纪中期俄国文学中塑造的典型人物。是50年代后登上俄罗斯政治舞台的平民知识分子,他们肩负起改革现实的任务,勇于牺牲有实干精神。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叶琳娜,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中的拉赫美托夫是“新人”的典型。自然派: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人物是果戈理,别林斯基予以理论上的肯定,起初是反动文人对果戈理作品的贬称,日后成为俄国现实主义的别称。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反映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主要作家有果戈理、屠格涅夫、冈察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的创作方法,几个重要人物在不同小说中重复出现。这种创作方法不仅是人物的多侧面多角度的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还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生活阶段,也是单篇的作品联系起来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如纽沁根、鲍赛昂夫人、伏脱冷等人物形象。含泪的笑 :是别林斯基对果戈理讽刺艺术的评价,果戈理把生活中的喜剧性和悲剧性的因素巧妙地展现出来,使得喜剧唤起的已不是轻松愉快的笑,而是痛苦和悲哀的笑。果戈理的含泪是一种自我嘲笑和无可奈何的嘲笑,讽刺对象是地主官僚的腐朽丑恶,小人物的弱点,病态的生活。其中“笑”是果戈理揭露和讽刺俄国农奴制和官僚体制的有力武器;“泪”则是果戈理对人民的同情,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小人物: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者的典型形象,同时也写到小人物的奴性。代表:普希金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果戈理狂人日记、外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都有对小人物出色的描写。小人物的塑造是俄国文学人道主义精神的标志。自然主义97: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后流行欧美,影响很大的文学思潮。自然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丹纳的决定论和貝尔纳的遗传学。自然主义的先驱是龚古尔兄弟。以左拉6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创作和理论著作实验小说自然主义小说家为确立标志。特点是把真实和客观性作为文学的首要条件,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想象,反对主观介入,追求实录生活和照相似的印象;把自然科学理论引入文学创作,从生理的角度表现人,特别是以当时的遗传学观点去理解人物行动的原因;无意于典型的创造,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态心理。后为20世纪许多流派所吸取。代表作家: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唯美主义:唯美主义产生于法国,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结成硕果。倡导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50、60年代,法国的帕纳斯派对唯美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唯美主义否定“美”的功利性和现实性。反对艺术服务于政治、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既反对文学的政治功能,也反对文学的道德教化。艺术追求的唯一目标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美。唯美主义将“美”与“善”和“真”剥离。认为艺术的任务不应是反映现实,而应是以艺术的“美”去遮蔽现实的“丑”,使人们在美的艺术中获得愉悦的享受,从而摆脱现实带来的痛苦。唯美主义作品大多精巧考究、空灵飘逸、华而不实。英国作家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代表作有道林格雷的画像。社会问题剧:易卜生中期创作的戏剧类型,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层层剥笋式地突出矛盾;启发观众思考,将讨论引入剧情,引导人们起而改革社会弊端;艺术上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戏剧冲突,从各个不同角度展开矛盾,解决矛盾。代表作:社会支柱、人民公敌、玩偶之家、群鬼。威塞克斯小说:属于哈代的长篇小说创作类型中的“性格与环境小说”,是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农村地区为背景,反映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农村自然经济的侵蚀,其中蕴涵着作者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代表作有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等。梅塘集团:左拉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和理论家,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法国自然主义流派,核心就是“梅塘集团”。当时一批青年作家经常聚集在左拉的“梅塘别墅”,讨论文学问题,师从左拉。1879年夏,阿莱克西、赛拉尔、爱尼克、于伊斯曼、莫泊桑聚于梅塘时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汇集为梅塘之夜出版。莫泊桑羊脂球即出于此。此后左拉和五位弟子被称为“梅塘集团”。象征主义99: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文学流派。象征主义主张抒写个人感情,通过象征物象挖掘内心世界,表现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采用象征、暗示、启发的手法暗示作品的主题,不进行明确表达;强调作品的音乐性,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主要成就是法国的诗歌。代表诗人:法国的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伦、兰波。托尔斯泰主义00:“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思想的集中体现,即指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形成的一整套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宣扬“勿以暴力抗恶”、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上的博爱思想,体现了托尔斯泰反对暴力革命,从宗教、伦理中寻求出路的意图。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评价为“心灵辩证法”,即注重描写人物心理错综复杂的矛盾,发掘促使人物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喜欢描写自我反省、心灵的彻悟和激情状态等独特的心灵运动形态;通过人物表情、动作、音调的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状态。奥林匹斯神统02:奥林匹斯神统反映了父权社会的人际关系,宙斯是众神之主,他的兄弟中波塞冬是海神,哈得斯是冥王。他让他的子女分管天上人间,如阿波罗是日神,阿尔忒弥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邓邓。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匹斯山上。这是人类社会的缩影。“荷马式的比喻”:荷马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诗中比喻丰富多彩,贴切生动,新鲜而又奇特。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使用了约八百个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来的比喻,构成了荷马式的比喻。新喜剧:希腊时期,米南德的戏剧被成为新喜剧,多描写日常生活,以劝善归过为主题,情节曲折,人物特征鲜明。城市戏剧:是在14世纪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中世纪人民杂耍表演与宗教奇迹剧和神秘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剧种有道德剧、傻子剧和闹剧。道德剧的内容是劝善惩恶,使用寓意的手法,把抽象的观念拟人化。傻子剧是通过人物装傻来讽刺贵族和教士,常指摘时事和政治。闹剧是城市戏剧中现实意义最强的一种,它最初作为穿插于宗教剧中的“幕间剧”而演出,后来独立出来,14世纪至15世纪在法、德等国广泛流行,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表现人情世态,生活气息教浓,充满戏谑和嘲弄,生动活泼。代表作是法国的巴特兰律师。骑士文学08:11世纪和12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已完全确立。而骑士文学即是当时封建阶级直接具体反映封建阶级意识文化的文学。骑士文学的体裁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骑士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其作者被称为“特鲁巴杜尔”。抒情诗主要描写骑士们的所谓典雅的爱情,其中心主题是骑士对贵夫人的爱和崇拜,以破晓歌最为有名,写的是其实和贵夫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骑士叙事诗产生于法国北部,其作者被称为“特鲁维尔”。叙事诗一般较长,内容是写骑士对贵夫人的爱情。写他们为获得荣誉和博得贵夫人的青睐,除妖驱魔,降龙伏虎,进行各种冒险活动,有时也写他们为护教而征讨异教徒的故事。最常见题材是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初欧洲新型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复兴运动。首先发源于意大利,理论基础是人为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人文主义思想主要内容有: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七星诗社:16世纪,由龙沙等有贵族倾向的法国人文主义作家组成的七星社,其对法国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民族语言的统一和对民族诗歌的简历上。他们的宣言书是由杜贝雷起草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流浪汉小说970209: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新型小说。这类小说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并通过城市平民的眼光对各阶层人物加以讽刺。最早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赖子。大学才子派: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在莎士比亚之前最重要的戏剧团体。因为其成员是中产阶级出身在大学念过书的作家,大多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具有比较丰富的古典文化修养,故被成为大学才子派,代表成员有比利、马洛、格林等。巴洛克文学:17世纪初期兴起于意大利、西班牙,后来流传到英、法等国的文学现象。“巴洛克”原意是葡萄牙语,是珍奇和奇妙的意思。在文学上是指夸张、繁艳的藻饰、鲁殿灵光、花团锦簇的风格。巴洛克风格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的残酷威严面前无能为力;常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悲剧性的沮丧;用夸张雕琢的词藻、冷僻的典故,谜语似的词汇来玩弄风雅。意大利巴洛克文学代表是马里诺派;西班牙巴洛克文学代表是贡哥拉派;法国巴洛克文学代表是兰蒲绮夫人的沙龙;英国巴洛克文学代表是玄学派。三一律: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原则。“三一律”是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一出戏只演一件事,情节单线索,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一昼夜之内。讲求语言的准确明晰、富有逻辑性,结构朴素严谨,合情合理。古典主义的维护者称这一格律由亚里士多德规定,但其实亚里士多德只是提到剧本中的动作或情节要一致,不可枝蔓,并未对剧情的时间、地点做什么规定。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文艺思潮。它产生于17世纪初期的法国,影响到欧洲其他各国,持续到19世纪初。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其首要特征是具有为君王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要求文学语言规范化,文学样式程式化或格律化;第二个特征是注重理性,主张用理性克制情欲;第三个特征是模仿古代,重视格律,只把古希腊罗马文学奉为楷模。启蒙运动:“启蒙”乃“照亮”之意,在18世纪的特定语境中则有以理性和知识启发大众心智,使之拜托愚昧落后的传统观念束缚的意思,以消除教会和贵族统治所散步的迷信和偏见。启蒙运动的主要理念即推崇理性,反对权威,反对迷信、偏见,提倡信仰自由,鼓吹“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它不仅是一个新文化运动,而且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又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感伤主义03: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由于产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复杂,反映在文学上,出现了许多新的流派,其中以感伤主义最为重要。感伤主义是软弱的中小阶级情绪的一种反映。他们对于理性社会表示失望,转为崇尚感情。在创作上,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代表作家:劳伦斯、斯特恩、奥立弗哥尔德斯密斯。感伤主义的名称即由斯特恩的代表作感伤旅行而来。18世纪感伤主义为后来的浪漫主义奠定了基础。百科全书派:启蒙运动在法国形成声势浩大的百科全书派活动。百科全书派是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形成的派别,他们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批判封建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崛起打造舆论,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主力军;主编狄德罗,副主编达兰贝尔,撰稿人有伏尔泰、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伏尔泰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大多采用半神话或传奇性的故事,借小说形式表达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以嬉笑怒骂讽刺现实,具有议论性、分析性、批判性的特点,人物缺乏个性,是作家哲学思想的代言人。代表作査第格老实人天真汉。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出现了狂飙突进运动,它是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全国性质的文学运动,它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这个运动的主要精神是反对封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接受卢梭“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农民;强调“天才”和文学的民族风格。表面看来,它疾风骤雨式的反叛精神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加上,它的反封建精神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积极作用。这一运动的纲领制订者是文艺理论家赫尔德,代表作是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耶拿派:1798年,文艺理论家史雷格尔兄弟在耶拿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和放纵,主张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由此形成耶拿派。代表作家诺娃利斯及其诗集夜的颂歌。海德尔堡派:1805年在海德尔堡出版的隐士报是这时期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称作海德尔堡派。代表作家是阿尔尼姆、布伦塔诺、格林兄弟。他们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对中世纪民间文学感兴趣,曾收集大量的民歌和童话,经过加工整理出版。湖畔派0508: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即湖畔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骚塞。他们反对资产阶级文明,主张恢复中古时期的封建宗法制度,宣扬宗教道德观。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有是得名“湖畔派”。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淳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拜伦式英雄05: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尔德中的主人公恰尔德哈洛尔德是一个叛逆的贵族青年,一个孤独而忧郁的漂泊者,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而真正的拜伦式英雄是在拜伦以东方为背景的浪漫主义组诗东方叙事诗中的主人公。他们都是悲剧性的孤傲的叛逆者,他们都有非凡的才能和力量,但在腐败的社会中却无法施展。他们为自己的无所作为而感到痛苦,因自己的才能和情感的虚耗而感到绝望。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在这些主人公身上,有诗人本人生活遭遇的明显印迹,被成为拜伦式英雄。美丑对照原则:雨果发表的序是19世纪浪漫主义的文学宣言,他提出了美丑对照原则。他认为,事物美丑并存的现象产生于基督教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既然客观存在着善恶美丑两种要素,那么文艺理所应当地描述这两种要素的对照,并且文艺的真实就产生于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的非常自然的结合。古典主义者只表现崇高优美而排斥粗野丑怪和平凡的事物,是完全违背自然和生活真实的。同时,雨果非常强调诗人在反映客观现实过程中的主观作用,他所描写的美丑现象是理想化的和十分夸张的。现代主义: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也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是: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意志,世界由盲目的意志统治着,人生永远受意志的驱使,追逐无法满足的欲望,因而人生注定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人生是无意义的,人来历史也是人与人之间一场无止境的互相残杀。尼采的权力意志说:权力是生命意志的集中体现,权力意志是无目的的,超人是权力意志的化身,是世界的主宰。超人充满着生命活力,能超越自我、超越传统、拯救人类。尼采认为艺术是权力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艺术必须摒弃理性,艺术世界就是“梦与醉”的世界。柏格森的直觉理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或称“意识绵延”,它是宇宙的主宰和动力,客观存在的万物是其表象。人对世界之本体的认识不能凭理性,只能靠直觉;理性分析只能围着对象转圈子,抓不住本质,而直觉却能打破空间设置在创作者和创作对象之间的界限,从而把握住智力所不能提供的东西。表现主义: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表现主义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客观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它的反叛精神对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弗朗茨卡夫卡变形记城堡,美国的尤金奥尼尔毛猿。未来主义: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就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未来主义有明显的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但它的创新性试验却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意大利的马里奈蒂是创始人和理论家。他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是这一流派诞生的标志。代表剧本他们来了。超现实主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法国流行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超现实主义文学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进行创作,具有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超现实主义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法国的布勒东是创始人和理论家。他的第一号超现实主义宣言,提出了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提出“自动写作”,就是创作时排除一切理性的道德考虑和审美选择,不受事实、逻辑的约束,记录下头脑在自在状态下的感受、幻想和直觉,使潜意识摆脱现代文明和传统的束缚随心所欲地外泄出来。代表作娜佳。意识流小说0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意识流小说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言、文体和标点等方面有很大的创新。代表英国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达罗威夫人到灯塔去。后现代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倾向,它在70至80年代达到了高超。作为社会文化思潮的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特殊产物。后现代主义深受各种非理性主义影响,主要受存在主义,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影响,并和后结构主义合流。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存在主义文学:在存在主义的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产生于法国,战后盛行于整个四方世界。存在主义文学的题材主要表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基本主题是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表现人在荒诞、绝望的境况中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存在主义者抽出社会现象的历史性,对它们作架空的、抽象的、超历史的推论;他们还把人的自由绝对化,否定人的思想和行为要受外部世界和客观规律性的支配与制约。存在主义还反对宿命论,试图以自我选择给在荒原中苦苦挣扎的人们指出的一条出路。代表法国萨特的戏剧禁闭,加缪的局外人鼠疫,波伏娃的女客他人的血,梅勒的白色黑人一场美国梦。荒诞派戏剧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首先产生于法国,而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的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使荒诞本身戏剧化,使戏剧形式荒诞化。它是对某些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之后的哲学概念的艺术吸收,揭示了世界、人的处境和人自身的生存状态的荒诞性;它突破了传统戏剧的一切基本规律,以破碎的舞台形象代替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以荒诞的甚至语无伦次的“梦呓”代替传统戏剧中机智的应答和犀利的对话等。代表法国的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犀牛,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法国,并不具有统一的美学纲领,只是一个松散的俱乐部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