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1.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9分)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1)这段话第一句是全文的_,作用是_。(2)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不同形态的龙?(3)这段话主要写赵州桥_。(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2. 读文段,完成练习。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1)填量词一_草坪 一_野花 一_天空(2)连一连蓝 绿 红_草坪 _野花 _天空(3)仿照文段写一写大朵的野花,红了;_,_3. 课外阅读。狐狸孵蛋 有一只狐狸在草堆里捡到了一个大鸭蛋。狐狸正想吃,可是又一想,我不如把这个鸭蛋孵出一只小鸭来,那一定更美味。于是狐狸便开始孵蛋了。 狐狸把鸭蛋小心地放在一块柔软的草地上,用自己_的肚皮_盖在上面。这个主意不错,可是这个姿势实在是太累了,才坚持了几天,狐狸便四肢发软,再也爬不起来了。 狐狸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找来一条长长的树皮,把鸭蛋紧紧地绑在自己的肚皮上,这样他不仅可以孵蛋,还能够找东西呢! 过了几天,鸭蛋裂缝了。又过了几天,一只小鸭子_地从蛋壳里钻了出来,对着狐狸喊:“妈妈!”狐狸被这个意外惊呆了,他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我是男的,应该是爸爸。”“爸爸!”小鸭子高兴地喊着。 在狐狸的保护下,小鸭子过得可开心了,他钻到狐狸的怀里,对狐狸说:“谢谢你,爸爸!我好爱你,爸爸!”狐狸看着小鸭子笑眯眯地说:“少了顿大餐,多了个儿子,这感觉,还真是挺好的。”(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轻轻地 毛茸茸 摇摇摆摆(2)狐狸孵蛋是因为( )他觉得孵出小鸭子来吃会更美味他很喜欢孵蛋,觉得好玩(3)为了孵蛋,狐狸想出了哪些方法?( )(多选)把蛋放在草地上,用肚皮盖在上面将鸭蛋放在棉被里包着用长树皮将鸭蛋绑在肚皮上4. 品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袭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1)联系上下文理解第段中“放假了”的意思。(2)对第段中加点的“冲”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文段的段和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填序号)段:_ 段:_A.下雨了,花孩子们放假了,他们冲出了学校。B.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做功课。(4)围绕着“关了门做功课”想一想,花孩子们在学校里做了哪些功课?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1)“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那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正确的是( )(2)上文中第二个“偶然的机遇”为什么要加引号?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一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到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_爸爸_你看_房檐下的石头怎么每隔一段距离_就有一个小窝_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ji shi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是吗?”爸爸故意jng q地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笑着说:“这叫滴水穿石,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是滴在这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了现在这样的小窝。”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发。(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ji shijng q_(2)给第二自然段没加标点符号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_爸爸_你看_房檐下的石头怎么每隔一段距离_就有一个小窝_(3)从文中找出一个适当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4)形容雨大的词是_;“奇妙的东西”在文中是指:_。(5)在文中找出能说明“滴水穿石”这个词意思的句子。(6)文中最值得我们牢记的一句话是:_。(7)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7. 阅读训练。我真爱这一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1)“好的故事”是指_。(2)你对选文第一段是怎样理解的?(3)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怎样理解?8. 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的地方升起来。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1)按原文填空。(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_(4)第描写了音乐节奏_,第句表现了乐声_,第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9. 下面是普通家庭用水量分布图,请你仔细阅读,完成练习。 (1)普通家庭中用水最多的是_用水和_用水;用水最少的是_用水和_用水。(2)水,生命之源。说到水,你还会想到哪些成语?请写出四个。_、_、_、_。(3)请你介绍一个家庭节水小窍门。(4)节约用水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请你编写一句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语。10. 课外阅读雨娃娃 云妈妈对她的孩子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到外面的美丽世界去看一看!” 雨娃娃来到田野,看见土地干旱得裂开了,秧苗耷(d)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他急忙跑过去,对着秧苗下起雨来。秧苗喝足了水,挺直了腰,笑着不住地点头,雨娃娃也高兴极了。 雨娃娃又来到池塘,听见有声音在叫他,他转过身来一看,原来是小鱼儿在叫他。雨娃娃看见池塘里的水很浅,小鱼儿在不停地喘着气,吃力地冒着泡泡。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地把雨洒过去,小雨滴就争先恐后地向池塘里跑去,池塘里的水渐渐升高了。小鱼儿开心极了,一边摇着尾巴一边向雨娃娃表示感谢。 雨娃娃想:帮助别人真快乐呀!我以后要多做好事啊!(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_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_(2)雨娃娃来到了_和_这两个地方。(3)雨娃娃做了哪些好事?( )(多选)让秧苗喝足了水让树叶、花朵变得更新鲜了让小鱼喝到了更多的水(4)雨娃娃通过到外面去看一看,明白了什么?11. 课外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鲁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1)这段描写语言生动,作者用_、_来描写菜畦和桑葚,用_、_来形容黄蜂和叫天子,这是分别从_和_两个方面生动而形象的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表现了自由快乐的儿童生活乐趣。(2)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划线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百草园的_。 “这里“指_。(4)这段景物描写由整体到局部的过渡句,请用波浪线画出来。(5)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礼拜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那个礼拜日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望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前一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让我盼来了。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的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地,地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要去的!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土地上,用树枝拔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不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大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呀,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吗?母亲不是答应过我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走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我就这样念念叨叨的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速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的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那个星期天(1)通读全文,说说在“那个星期天”,“我”和母亲分别主要干了什么?“我”对那个星期天为什么记忆尤深?(2)语句赏析。“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能否换成“从早晨到天黑”,为什么?“我蹲在士地上用树技拨弄著一个蚁穴我蹲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在文章中有何作用?13. 课内阅读。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1)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的修辞方法。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是:_。(2)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发挥想象,自己试着写一写。(3)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镜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句话说明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2)从“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这句话中的“终于”一词,体会到小女孩当时_的处境。(3)找出写具体事物的语句和写由具体事物引出的想象的语句。(4)这段话中,作者花了较多的笔墨写小女孩划着火柴取暖时的幻想,这样写的作用是_。15. 默写古诗,回答下列问题夜宿山寺_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_高声语,恐_天上人。(1)把诗歌补充完整。(2)“语”的意思是_。A语气 B说话“恐”的意思是_。A害怕 B恐慌(3)夜宿山寺是_朝诗人_写的。我还知道他写的古诗,如_、_。16. 读一读,做一做。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_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_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_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1)这一段话共有_个句子。(2)请把下列三个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仔细 小心 精心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_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_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_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3)植树时,邓爷爷说了什么?(4)邓爷爷是怎样植树的?请按顺序排一排。扶正树苗挖好树坑挑选树苗挥锹填土移入树坑_17.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A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m m)全班,以至全校。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hu hu)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B,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C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于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钓)。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 诧)(zhch)风云的古战场。D 还有同学 , 想 , 给竹节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 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 ,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嗑)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2)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_A弄巧成拙 B别出心裁 C技高一筹 D得意扬扬(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A找近义词:盛行_绞尽脑汁_B找反义词:陈旧_沉默寡言_(4)第5、6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这属于_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5)从句式和标点符号两方面分析第10、11两个自然段的表达效果。(6)第12自然段主要抓住老师的_、_、_进行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7)对文中ABCD四处句子,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8)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18.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峰,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程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峰。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选自蜜蜂(1)文中下划线的句子分别属于什么描写?请选择。(填序号)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_(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我”叫小女儿去放蜜,“我”在窝旁等着。_到第二天为止,二十只蜜蜂都飞回来了。_起风时蜜蜂飞得很低,大概是为了减少阻力。_(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蜜蜂有什么本领?(4)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写出你的理由。(5)读下列句子,注意波纹的部分,写一写你的体会。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19. 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1)这段话共有_句话,最后一句是个_句,把它改成陈述句是:_。(2)这段话可分成两层,已用“”在文中标明,请写出层意。(3)文中画线的数字有什么作用?(4)照样子写短语和句子。例一:晒得寸草不生。_得_。_得_。例二: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么_,_哪能_呢?2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_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_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1)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轻松-_ 生育-_ 长久-_(3)用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的词语造句。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4)樟树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地方?(5)文中画线豹部分主要写了_;在短文中这样写的好处是_。(6)文章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的可贵之处,目的是_。2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气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1)这段话的作者是_,“闪过”等词语形象地说明了时间_。(2)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挪移_ 凝然_(3)本段主要写了什么?(4)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22. 仿照荷花第二自然段,写一种你喜欢的花。23.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二)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 “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机 , 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及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以手掩面:_契机:_(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表注释;表语意转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4)在短文中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各选一句摘抄下来。正面描写_侧面描写_(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24. 课外阅读。丢掉尾巴的狐狸 一只狡猾的老狐狸,是偷鸡捉兔的老手,它能在一里以外嗅(xi)到猎物的踪迹。一次,它不慎落到陷阱中被捉。侥(jio)幸的是,它得以逃脱,代价则是丢了自己的尾巴。 这狐狸丢了尾巴觉得很没面子,便想让其他狐狸都没有尾巴。一天,狐狸聚众开会,它发言说:“我们要这没用的负担干什么?尾巴只能打扫泥泞(nng)的小路,此外没有什么用处,不如割掉它。请相信我,下个决心吧。” “你的意_是不错,”一只狐狸说,“只不过想请你转身过去,让我们回答你的_议。”话音刚落,狐狸中一片嘘(x)声,这可怜的丢尾狐狸没有了听众,想除掉所有狐狸尾巴的诡(gu)计只能是空想。(1)选择恰当的字填入文中的横线上。见 建(2)说老狐狸是偷鸡捉兔的老手,是因为_。(3)老狐狸的诡计是指_。(4)看完短文,你想对这只老狐狸说些什么?25. 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 , 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A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dng)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A找近义词:矗立_ 陆续_B找反义词:平静_ 停止_(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A,修辞手法是_,这样写的好处是_。(3)文中“抢前一步”“夺过”等画线的动词体现出_。文中“眺望”“回头望望”等加点的动词体现出_。(4)“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画线字的意思是( )(5)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6. 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片段一,回答问题。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n l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ng bng)得紧紧的,全神(贯 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 竖)八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美术联考江苏试题及答案
- 中职旅游教师考试题及答案
- 2025银行秋招笔试题及答案
- 2025甘肃嘉峪关市水务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选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无菌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2025上海三毛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无线电安全技术培训课件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防护》《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院感防控与监测》试题含答案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高级)考前点题卷一
- 人力资源管理SOP标准化流程手册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37)
- 2025-2030中国家政服务业社区化发展与本地化服务模式探讨
- 2025年翼状胬肉试题及答案
- 2025年Q2起重机司机模拟考试题库(附答案)
- 道路绿化监理规划方案(3篇)
- 沥青混凝土供货方案及保障措施
- (高清版)T∕CES 243-2023 《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技术规范》
- 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及答案(押题版)
- 村两委会议制度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