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doc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doc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doc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doc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1. 补全古诗,再回答问题。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睛柔。小荷才露_,早有蜻蜓_。(1)补全古诗。小荷才露_,早有蜻蜓_。(2)用“_”画出描写“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的诗句。(3)下面哪幅图描绘出了本诗的内容?_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_。随风潜入夜,_。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鸣。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把古诗补充完整。好雨知时节,_。随风潜入夜,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乃:_ 锦官城:_ 野径:_(3)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来写,前两句写了下雨的_,直接赞美了这场雨下得_。(4)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请找出一个句子加以分析说明。3. 鉴赏小诗。故 乡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远远地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一抬头,便能看见,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将要回到故乡的时候(1)这首小诗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诗人为什么说身在故乡时,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而远离故乡时,故乡则是一幅“挂”起来的画?4.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_,忠言逆耳利于行。(2)西塞山前白鹭飞,_。(3)长江气势浩荡,令人心神激荡。在古代,更有许多诗词写到了长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_”;“_,碧水东流至此回”。5. 按课文内容填空。(1)那猹却将身_从他的_逃走了。少年闰土(2)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的脸上,照着她_大大的眼睛。月光曲(3)人固有一死,或_或_人民服务(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_此不为_?两小儿辩日6. 阅读理解 微 笑(节选) 一个微笑,(耗费 花费)很少, 却(价格 价值)很高; 给的人幸福, 收的人回报。 一个微笑,仅有几秒, 就转瞬即逝;留下回忆, 终生美好。(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2)这两个小节主要介绍了_。(3)关于“微笑”的美好记忆你有吗?请你简要写一写。(写出是谁在什么时候给了你怎样的微笑,你觉得怎样。)7. 读一读,填一填。 四季花 春天to _花开满园。 夏天h_花池中连。 秋天j_花齐争艳。 冬天mi _花傲严寒。(1)一年四季分别是_、_、_、_。(2)根据拼音,写出这四种花,分别是_花、_花、_花、_花。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试比较琵琶行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异同。9.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10. 下面古诗及所对应的常识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C .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乌衣巷(刘禹锡)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是描绘_的,表达了诗人_之情。(2)解释下面的字词。知时节:_潜:_俱:_(3)诗中哪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认为这场春雨是“好雨”?(4)解释诗中画线的句子,并说说划线的“潜”字用得好在哪儿。12. 默写诗词,完成练习。(1)补写诗句。渔歌子_,_。_,_,_。(2)渔歌子的作者是_时代的_。(3)这首词描写的是_季景色,在词中,作者对_、_、_、_、_、_这六种事物进行了描写,呈现出了缤纷的色彩,有_,有_,有_,有_(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13. 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村居莺飞_,拂堤杨柳醉_。_散学归来早,忙趁_放纸鸢。(1)补全古诗莺飞_,拂堤杨柳醉_。_散学归来早,忙趁_放纸鸢。(2)读古诗的前两句,想象描写的景象: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_。_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_。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_般凝聚着,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选一选,填序号)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杨柳 烟雾 飞来飞去(3)儿童散学早早归来,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_,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14.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描写雨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A .水光潋滟晴方好B .山色空蒙雨亦奇C .欲把西湖比西子D .淡妆浓抹总相宜15.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6. 品味诗歌(二)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读着“烂漫”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2)“百丈冰”采用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3)“俏也不争春”赞美了梅花_、_的精神。(4)词中的“_”和“_”这两个字写出了梅花的坚强、自信。(5)“风雨”“飞雪”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精神。(判断正误)(6)梅花在“丛中笑”是嘲笑其他花都凋谢了。(判断正误)(7)这首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革命者形象。(判断正误)17. 按课文绿色的金鱼填空。 图画课上, 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 老师看了看说: “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我听了笑着说: “我喜欢绿色的金鱼, 现在没有, 以后会有的。” 老师看看我, 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在我的图画本上, 画了一颗红五星。(1)我画了一条_色的金鱼。(2)老师“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的意思是( )。1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1)你从文中读到了长江的哪些特点?(2)文中用你称呼长江合适吗?为什么?(3)文中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你赞成吗?为什么?(4)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19.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蒙汉情深何忍别,_。20.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_,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_。_,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以动写静,_表达了诗人喜悦、兴奋的心情。这首词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21. 选字补充诗句。A.红 B.黄 C.绿 D、白 E、碧 F、翠(1)春草明年_,王孙归不归。(2)孤帆远影_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遥望洞庭山水色,_银盘里一青螺。(4)江碧鸟逾_,山青花欲燃。(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_丝几万条。(6)儿童急走追_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2. 填一填。(1)与人善言,_;伤人以言,_。(荀子)(2)牧童骑黄牛,_。意欲捕鸣蝉,_。(所见)(3)水光潋滟睛方好,_。(饮湖上初晴后雨)(4)一时强弱在于力,_。(5)诗人杜牧停下车来欣赏枫林,是因为“_”。(填诗句)23. 填补下列各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七八个星天外,_。(2)_,白草红叶黄花。(3)轻风扶细柳,_。(4)_,润物细无声。(5)子期死,_,_,终身不复鼓。(6)古代诗词中,写秋天的很多,写出连续的两句:_,_。24.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描写晴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A .水光潋滟晴方好B .山色空蒙雨亦奇C .欲把西湖比西子D .淡妆浓抹总相宜25. 选字补充诗句。A.白 B.黄 C.碧 D、紫 E、红 F、绿(1)日照香炉生_烟。(2)两个_鹂鸣翠柳。(3)日出江花_胜火。(4)_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_丝绦。(5)孤帆远影_空尽。26. 阅读李清照另一首如梦令,完成练习。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词是我国古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有不同的_,如“如梦令”、“渔歌子”。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的词牌有:_、_、_等。(2)理解词语意思。依旧:_。知否:_。雨疏风骤:_。(3)“海棠依旧”“绿肥红瘦”指的是同一事物吗?它们描写出了怎样不同的意境。(4)通过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27. 小金鱼摇摇头,摆摆尾,一串水泡吐出嘴。水泡水泡水上游,那是金鱼的小皮球。(1)小金鱼生活在_里,它喜欢_。(2)“那是金鱼的小皮球”中的“皮球”指的是_28. 阅读下面的古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2分)(2)“遥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句的?(3分)_(3)本诗表达了作者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