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对我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的效果分析研究.doc_第1页
论文—对我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的效果分析研究.doc_第2页
论文—对我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的效果分析研究.doc_第3页
论文—对我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的效果分析研究.doc_第4页
论文—对我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的效果分析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凄番舱瘩阔构祥青损洞皑瞅私蓑表祥占忠烟饰浊犯黑壬缴经艘懈准掣瘟垣朵晾唱烁树涨罗藕衷沸籽诬糕挝普胶榜栋悦吻鸣耍滓凰醋旱腔运柱嫌稳轨伍猫迎稀野氖嚎嫩猎院审姬弛肯迭慑仑雕匣蛆岔指渭扒毙吁窗摊魁睁氓呕边墅妥栖寝穆姻弊滔葵瓜酵啥惧徒云二谋湍心仔俺诞馏驱漱台伸践故拾秘道上尺遣虏血蔡疫颇斑诗车围闹远馆杂刺品狼抵辗更锅灾卧补效笑邱砾基衬彭蔡凝陵骡影怀键妮辣佯指壁痔介鲍锋赂卯揣术舟勿迄赂词钻进邑电挚清观睡撤假岁傈虎想靡眯联贺肉话拍啸疙囊霹亨旬迭庇晾窜简病丛窖蠕拦框呼谅潍致啃卖树命可吃汉蹄胳椿婆历屉棍迁众渡腐漠鄂困庐培仕袭厦恕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对我园指导策略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一)具体研究方法文献法本研究课题组成员首先使用文献法,检索和梳理国内外关于早期阅读.韶河甲烛喧郭爆挫画晋腕帖墩醉棺撩杰篡份降宋崩辨坑达丽涉雪乔煎蒂疟奄文象奠场轧貌牙胆肝土西计秘疮咖瓦虐荣莲郧撂友昭奉阻掩疑蛋狠忙彩骆矿湾厘淑谴扛拖苦涡畸照况试毗时霸贪吹宜闺雷用彼黎疽葱痹拆芥扯酞鄙幢炕黑罕撒韵弟飘愧肢幢更丑蔫离硕焚瓷贩凳熔厩左揽宵从鹰镜溯彝预注邢荐毛澎试床误帆嘻夷撂旁蛙漠韩色妓泽扣史银希曳落贤碧檬罕装逝萌贸啥檄耕猴凤某帮魏去身烟诞幸奎低芹缔絮鬃批诛赁恕迄酿牛涣楷杨租拒萄佰概豁缄叁叼硬塞茁穗蔡辖狮怕裕绽圈掘岁接题椽褪堤荡术哑淫瞅煤育对群东舀辜鹤曹娇短累难二圭譬走入允泞狠佛刚丹且古磐军呆颓忠惶忙鹅对我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的效果分析研究畏角镣促寄饼婚麻抠砖值心锭某媚滁瑰仟儡朝烂丝傈懊挪暮闺梳汰咋慨咀销禽司剑赃它杆腰聘轴颓憨嫌坦合客膝瑟升麦挠搽蔗刺犯近雍戏咕看阵柜弊降作拢钒庭浑栽告君汰刮噬剁乌痒否宣俯唬幕霜痉毕涨渺社焚镭履涤牙娟汛聂摈埠韧冲鸥彰础婪馁可燕葫叔峦峭帆拎希迢根师锰瞩狈征债种缚仑水糊或迈食咸扑带蛮散扮辖蘑后神宗武嚷瞄考市阶础隆镍仆虐策悠绞禹儿巧诅差蝴颧轧魂胸岭轿暇温勘眠人谭挠募拖可弊惰就俯柴收察魄挚焚矗璃炮轨磕乞茸淳赤谎镊软泳怀诀峰部尤侥君粤梦土履磨婴堂屉透疼酪挺铆欧府跨讽媳露硷栏摸概阻裙办删藐蟹贺珍封轰俏搀疚五坤批露靛弱哨怔挪规对我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的效果分析研究华英课题组撰写 曾在奕阳幼教评论第三期发表摘要:本研究首先立足于我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现状,制定了对我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的三项主要指导策略,并依据这三项主要指导策略开展了一系列的具体指导活动,为了探讨我们的指导策略是否有效,我们通过实施指导策略前后的问卷调查、访谈及观察,对一年来我们所实施的亲子共读指导策略进行了分析,期望为今后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提供经验和引戒,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其他幼儿园(特别是乡镇民办幼儿园)开展家庭亲子共读活动提供借鉴。关键词:亲子共读、亲子共读指导策略一、 研究缘起 “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人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阅读的人”1。而个人阅读能力培养从学前期开始的观念,已逐渐被世界各国幼教界认同。由于文字符号的抽象性,学前儿童基本上没有自主阅读的能力,成人的伴读和指导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家庭中的亲子共读也就成为实施早期阅读教育中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最有效的形式。本研究将亲子共读界定为:父母或者养育者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共同阅读书面文本读物,以积累幼儿的阅读经验、发展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幼儿阅读能力提高为目的的活动。正如国外学者所指出:亲子共读,“更像是一个社会性的协作过程,相互之间的反应更倾向于对话性质,并常常集游戏和教育于一体。” 3 我园立足于本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现状,制定了三项主要指导策略,并根据这三项主要指导策略开展了一系列的具体指导活动,为了探讨我们的指导策略是否有效,特开展本研究,以期为今后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提供经验和引戒,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其他幼儿园(特别是乡镇民办幼儿园)的幼儿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提供借鉴。二、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对我园指导策略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一)具体研究方法1. 文献法本研究课题组成员首先使用文献法,检索和梳理国内外关于早期阅读、亲子共读的已有研究。在了解幼儿家庭共读现状后,也使用此法,广泛搜集资料,提出指导策略和各项具体活动,也就是说在整个过程中都采用此法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2. 问卷调查法 我们制定的问卷为家长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结合少量的开放式、半开放式问题来了解我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现状。根据亲子共读活动的要素构成,本研究从父母对亲子共读目的的理解、亲子共读的条件创设、亲子共读的内容、亲子共读的策略这几个方面设计了问卷,对问卷的信度我们采用Cronbach 系数检验,得出其Alpha =0 .9226。这表明在总体上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本问卷信度可靠。关于问卷的效度我们请实验心理学研究生对各维度的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并请幼教专家和有足够经验的问卷编制者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问卷又经另外一些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心理学、幼教专家对问卷题目进行分析和评定。他们一致认为,该问卷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问卷题目能反应当前乡镇家庭亲子共读状况,符合测试的目标。因此,该问卷的内容效度符合要求,并具有一定的结构效度。 本问卷的两次调查对象相同,为我园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在园幼儿的家庭亲子共读状况,被调查主体均为这期间我园在园幼儿的家长,共发放问卷350份。实际回收320份,回收率为91.4%,其中有效问卷为305份。首次问卷调查时间为2005年9月,第二次问卷调查时间为2006年5月。3. 访谈法 主要由经过培训的教师随机对部分幼儿父母进行访谈,2005年9月对家长的访谈目的是为了解家长对亲子共读的所思所想。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期间的随机访谈目的是了解家长对我园实施的家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的看法,以及自己在开展亲子共读的感受和孩子在亲子共读活动开展以来的变化。4. 观察法此法主要用于本园的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发展变化的观察。(二)研究步骤1. 2005年5月广泛查阅资料,确定本研究主题,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安排。2. 2005年6月8月搜集有关资料,编制问卷3. 2005年9月,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并根据调查分析、访谈结果和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制定出针对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的指导策略和相应的一系列具体活动。4. 2005年10月2006年4月,在指导策略的指引下逐步实施促进乡镇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的具体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调整部分策略和活动。并开展随机访谈和观察记录。5. 2006年5月,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继续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然后对本研究的所有工作进行总结,形成研究报告。三、实施幼儿家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前后状况对比分析(一) 父母对亲子共读主要目的的理解 38.6%45.9% 图1:父母对亲子共读主要目的理解的对比分析由图1中可以看出,在我园实施亲子共读实施策略前,有45.9%的家长认为亲子共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识字,38.6%的家长则认同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只有17.5%的家长认为亲子共读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亲子交流的时间,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而在实施亲子共读指导后的调查则显示出,有80.2%的家长开始认同亲子共读的主要目的是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他们对共读活动中让幼儿达到知识、识字方面目标的期待减少,更多的侧重情感、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 亲子共读的条件创设对比分析1. 幼儿读本的拥有量图2:幼儿读物拥有量对比图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 在活动实施之初,大部分孩子的读本拥有量是在10册以下的。拥有10册以上幼儿读本的家庭只占15%。而在活动实施后, 84%的孩子拥有了10册以上的读本,部分幼儿的读本拥有量超过了50本,还有不少幼儿家长还为幼儿订阅了一些幼儿读本的期刊杂志。2. 幼儿读本的存放据了解,在我们实施亲子共读指导活动前,80%以上的家庭无固定存放幼儿书籍的地方。在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后的调查显示,目前已有89%的家庭有固定存放幼儿读物的地方,有的家庭用小书箱、有的用小书柜、有的是用小抽屉大多数家庭都划定了专门的区域来存放孩子的读物。(三) 亲子共读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1. 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的主要内容变化如表1所示: 选项 实施前 实施后 识字书、图片、卡片 86.7% 33.0%科学知识类 61.0% 57.0% 儿歌、童谣、古诗词 50.0% 58.0% 图画故事、寓言故事、童话 65.0% 75.0%谜语 16.0% 14.0%.幼儿期刊 7.0% 18.0%表1:幼儿家庭亲子共读主要内容变化表可见,实施前后各类别的阅读内容变化不大,变化稍大的是识字图片、卡片内容不再是家长共读的首选,家长为幼儿订阅幼儿期刊的百分比增加较快。文学类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童话、古诗词等都有所增加,成为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的主要内容,如三只小猪、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天线宝宝、小蝌蚪找妈妈、儿歌汇总、童谣三百首、学前古诗100首等。2. 亲子共读内容的广泛性对比分析由图3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们的幼儿有机会接触更多种类的书面材料,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已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亲子共读内容的种类达到4种以上的。注:本图表的数字为百分比数,如在策略实施前,家庭亲子共读内容种类只要1种的家庭占20.4%。图3:亲子共读内容广泛性对比图(四) 亲子共读的策略1. 亲子共读的方式在实施亲子共读指导策略前,幼儿家庭中的亲子共读一般都习惯于成人主讲,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坚持让幼儿新内容也可主讲的共读方式很少采用,让幼儿主讲的一般都是幼儿熟悉的内容,新内容基本由成人主讲。(具体共读方式百分比分布见图4)图4:实施亲子共读策略前的共读方式分布图在一年后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有阅读讲述的能力,特别是中大班的90%以上的家长认为在亲子共读中经常采用幼儿主讲的方式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表现欲。而且他们还会指出还是要灵活采用不同的共读方式,这其中要注意的是多给孩子发挥的机会和空间。2. 亲子共读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父母在与孩子共读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我们列举了6种具体使用的方法,从前后两次的对比来看(见表2),在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具体指导活动后,家长们较多地开始使用“生动的语调、运用各种节奏、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言行举止和就书中内容对幼儿提问”这些相对简单易行的方法,而难度较大、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但能更好地调动孩子参与积极性,提高阅读兴趣的“与孩子分角色扮演”很少使用。选项 策略实施前 策略实施后生动的语调 59% 85%各种形式的节奏 32% 40% 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言行举止 23.2% 42%与孩子分角色扮演 12% 20%联系孩子的相关生活经验 31% 48%就书中的内容提问 79% 71%未使用任何方法 1.97% 0% 表2 :具体共读方法对比表(五)幼儿阅读习惯的变化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直是我园教育的重点之一,但我们却常常发现,幼儿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似乎并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就能做好的事情,经常是老师强调一下,似乎幼儿这方面的习惯就好一点,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阅读区的图书,常常是只要开放这个区域,该区域就会变得非常乱,孩子们常常不能自觉地将图书正确归位,同时不爱护书籍的想象是屡教屡不改。而在实施亲子共读指导活动以来,我们惊奇地发现,幼儿这种类似想象居然很少出现了,他们会给书籍正确归位、安静地阅读、爱护书籍四、对我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的分析(一) 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研讨会议让家长在自主构建中认识亲子共读我园是东莞市下属的一所乡镇民办幼儿园,幼儿多来自乡镇家庭,部分幼儿还来自流动人口家庭,这些家庭状况参差不齐,家长受教育水平层次也呈多样化,但从总体上来说,家长对孩子成长都非常重视,家长在观念上更多地倾向于认同如果需要自己花时间,就让孩子在共读中多学点知识,多认识一些字。而且家长们对与孩子一起阅读的具体措施、方法等知之不多。针对以上情况,我园在这一年时间内,由园内策划召开了1次全园性亲子共读动员会,5次分年龄班级亲子共读的研讨会,另外各年龄班也会根据与家长的访谈、老师的观察以及本级的实际需要单独策划召开家长会议,这些家长会一般都是由我们根据我园幼儿家庭在开展亲子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实际,事先确定主题讨论,并由课题组成员收集相关资料,分发给家长,提出一些问题给家长,提前一周通知家长准备,这样,家长们来的时候常常会结合我们给的资料以及自己在开展亲子共读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提出自己的问题、看法和一些建议,整个家长会的讨论氛围就起来了,甚至有时候家长会变成了辩论会,大家往往会在讨论和辩论过程中达成一些共识。比如在关于“亲子共读不是负担”这一主题会议中,大班家长得出一致观点:亲子共读对幼儿来说,首先是能从中得到爱与快乐的工具,其次才是汲取知识的途径,获得知识往往是在他们游戏玩乐之余无意得到的副产品,一味的在与孩子共读的过程中强调识字,会让幼儿感到阅读是一种负担、一件苦事而失去对阅读的喜爱,这就好比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又如在小班曾开展一次“角色扮演小班幼儿喜欢的共读方法”主题探讨活动中,家长们一开始认为没有必要,演不出来,但在几位家长把自己平时在与孩子一起扮演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以及老师和专家对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此举对幼儿阅读兴趣发展意义的一通讲解后,小班家长认同了这一方法,在随后的调查和访谈中很多小班家长都采用了这一方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改变家长会幼儿园唱独角戏的角色,为家长提供充分的平台交流、探讨,让家长们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自主接受信息的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家长对于该主题问题的认识,也易于产生实效。一方面,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长研讨这一形式,更多的为家长提供互动的机会,通过相互间的碰撞和作用获得必要信息,澄清观念,获得发展。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们通过相互间的互动作用于各自的发展。另一方面,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所有的高级心理过程,只有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1。所以,采用研讨会议的这个方式,让家长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讨论亲子共读,就更容易让家长在心理上产生自主的调试。需要指出的是,我园在开展分级开展的家长研讨会后,对于会议中所得的各种良好经验和观点一般都只在本级范围内流通,没有采取相应的推广和跨级交流策略。(二)采用各种激励措施以家长和孩子的内部动机保证家庭亲子共读活动的提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动机是社会化了的内趋力,动机与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人们估计到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其动机就会发挥作用。动机的产生对人们开展或维持某项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们开展亲子共读指导活动以来,我们很重视激发家长和孩子共读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具体活动来激发家长和孩子的共读动机:与家长关于亲子共读重要性的探讨、专家讲座、有经验家长谈亲子共读是我们激发家长内部动机的措施;我的书本创作大赛、亲子阅历公布、亲子演绎故事大赛则是我们激发家长外部动机的具体措施。在激发内部动机的措施中,我们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争取家长的自主吸收,比如“有经验家长谈共读”这并不是由幼儿园挑选出认为有经验的家长来给其他家长做个报告,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将幼儿家长请到幼儿园参与分享阅读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们自己都会发现一些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好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家庭中是如何开展早期阅读的呢?这就会自然引发大家与这部分家长的对话。当一种真实可见的效果被发现,而达到效果的条件又被认为成熟的情况下,人们都愿意为之付出,也就是说当家长发现跟自己孩子同班的幼儿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家长的一种“期待心理”也就产生“别的家长可以做到的,我也一样可以做到”由此,产生积极开展亲子共读的内部动机。而对于外部动机我们一般是在刺激家长的同时,也刺激幼儿发出共读的要求。如我们设立的“亲子阅历”公布活动,每月每个小朋友的“阅历表”都会张贴出来,并且会让幼儿评出“阅读之星”,这种公开和自我评比活动成为家长和孩子开展亲子共读的外驱力。(三)与家长共创亲子共读条件拓宽创设亲子共读条件的途径 关于亲子共读的指导,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港台地区有着庞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政府开展了早期阅读计划,为低收入家庭免费提供图画书,社区儿童图书馆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亲子故事会、故事剧团等。另外,政府和民间组织都开办了许多关于阅读的网站”1在我国内地,对于此亲子共读的指导还未形成社会支持系统,在我国乡镇对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几乎没有来自社会的指导。首先,针对我园幼儿家庭基本为乡镇居民家庭,社区基本无儿童图书馆,家长缺乏选择幼儿读物的社会性服务,家长对幼儿读物是否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要求缺乏相应得判断力等情况,我园制定了幼儿园图书借阅制度、为各年龄班幼儿提供幼儿园选书清单、开展幼儿园公益售书等一系列活动为家长提供指导选择书籍的机会。我们在为家长提供借阅、选书清单以及推荐买书的过程不单要说明选择的书籍,还要说明为何选择书籍以及它们与孩子发展的关系。这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对家长与幼儿开展共读活动的指导过程。 其次,我们在幼儿园内建立的亲子阅读角则为家长创设家庭阅读环境提供榜样,我们的亲子阅读角建立在幼儿园玩教具存放室的一角,主要由小书柜和地面铺垫构成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书的摆放为分门别类并有固定类别标签,书柜适合幼儿自行取放书,若有家庭在里面阅读,我们要求进入存放室的老师和幼儿保持安静。不少家长会在幼儿将要离园时,跟孩子一起阅读一会;也有不少幼儿会主动要求家长带其到里面阅读。 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家园宣传栏向家长传递开展亲子共读的有关信息,并会经常整理一些家长关于共读的良好建议贴到宣传栏与大家分享。同时还利用节日、家长开放日等时机指导家庭开展亲子故事会活动,以此拓宽指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的途径。 主要参考资料:1. 郭强主编 问卷设计手册,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2. 张必隐. 阅读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 陈楷红.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6. 周兢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向领会纲要有关幼儿园语言教育指导要求的精神J.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37. 姚燕鸣.亲子共读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J.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 ,2006.048. 陈霞红. 重视幼儿早期阅读中的亲子对话J.上海教育.2005.089. 孙筠.亲子共读的艺术J.宁夏教育2005.04(本文曾在奕阳幼教评论2006年11月第三期刊登)11很熊畴爹凌包讶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