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例题.doc_第1页
化工原理例题.doc_第2页
化工原理例题.doc_第3页
化工原理例题.doc_第4页
化工原理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柏努利方程应用例题:1、20的空气在直径为80mm的水平管流过。现于管路中接一文丘里管,如图:文丘里管的上游接一水银U管压差计,在直径为20mm的喉颈处接一细管,其下部插入水槽中。空气流过文求里管的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当U管压差计读数R=25mm,h=0.5m时,试求此时空气的流量为若干m3/h。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kPa。文丘里管上游测压口处的表压强为 p1=Hg g R=136009.810.025 =3335Pa(表压)喉颈处的表压强为p2=gh=10009.810.5=4905Pa(表压)空气流经截面1-1与2-2的压强变化为(绝对压强) 故可按不可压缩流体来处理。 两截面间的空气平均密度为 在截面1-1与2-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以管道中心线作基准水平面。两截面间无外功加入,即We=0;能量损失可忽略,即=0。据此,柏努利方程式可写为: 式中 Z1=Z2=0所以 简化得 (a)据连续性方程 u1A1=u2A2得 u2=16u1 (b)以式(b)代入式(a),即(16u1)2=13733解得 u1=7.34m/s空气的流量为 用泵将贮液池中常温下的水送至吸收塔顶部,贮液池水面维持恒定,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输水管的直径为763mm,排水管出口喷头连接处的压强为6.15104Pa(表压),送水量为34.5m3/h,水流经全部管道(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为160J/kg,试求泵的有效功率。解:以贮液池的水面为上游截面1-1,排水管出口与喷头连接处为下游截面2-2,并以1-1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即:2、用泵将贮槽中密度为1200kg/m3的溶液送到蒸发器内,贮槽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压强为101.33103Pa,蒸发器上部的蒸发室内操作压强为26670Pa(真空度),蒸发器进料口高于贮槽内液面15m,进料量为20m3/h,溶液流经全部管路的能量损失为120J/kg,求泵的有效功率。管路直径为60mm。解: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管路出口内侧为22截面,并以11截面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 Z1=0 Z2=15m p1=0(表压) p2=-26670Pa(表压) u1=0 =120J/kg将上述各项数值代入,则泵的有效功率Pe为: Pe=Weqm式中 Pe=246.96.67=1647W=1.65kW实际上泵所作的功并不是全部有效的,故要考虑泵的效率,实际上泵所消耗的功率(称轴功率)P为 设本题泵的效率为0.65,则泵的轴功率为: 3、在套管换热器中用120的饱和蒸汽于环隙间冷凝以加热管内湍流的苯。苯的流量为4000kg/h,比热容为1.9kJ/(kg),温度从30升至60。蒸汽冷凝传热系数为1104W/(m2),换热管内侧污垢热阻为4104m2/W,忽略管壁热阻、换热管外侧污垢热阻及热损失。换热管为f542mm的钢管,有效长度为12m。试求:(1)饱和蒸汽流量(其冷凝潜热为2204kJ/kg);(2)管内苯的对流传热系数ai;(3)当苯的流量增加50%、但其他条件维持不变时,苯的出口温度为若干?(4)若想维持苯的出口温度仍为60应采取哪些措施?作出定量计算。解:(1)饱和蒸汽流量: (2)管内苯的对流传热系数ai:整理: (1) (2) (3)苯的流量增加50%,苯的出口温度为若干 将其代入(2)式得 代入(1)式得 解得 (4)若想维持苯的出口温度仍为60应采取哪些措施?作出定量计算。(a) 将管子加长, 由(1)式得 (b) 提高加热蒸气压强(温度) 解得 4、有一碳钢制造的套管换热器,内管直径为89mm3.5mm,流量为2000kg/h的苯在内管中从80冷却到50。冷却水在环隙从15升到35。苯的对流传热系数h=230W/(m2K),水的对流传热系数c=290W/(m2K)。忽略污垢热阻。试求:冷却水消耗量;并流和逆流操作时所需传热面积。(假设总传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忽略热损失) 苯的平均温度:,比热容cph=1.86103J/(kgK)苯的流量Wh=2000kg/h,水的平均温度:,比热容cpc=4.178103J/(kgK)。热量衡算式为 热负荷 W 冷却水消耗量 kg/h以内表面积Si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为Ki,碳钢的导热系数=45W/(mK) =4.35103+7.46105+3.18103 =7.54103m2K/W Ki=133W/(m2K),本题管壁热阻与其它传热阻力相比很小,可忽略不计。 并流操作 80 50 传热面积 m2 逆流操作 80 50 传热面积 m2 因。 5、每小时将15000kg含苯40%(质量%,下同)和甲苯60%的溶液,在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分离,要求釜残液中含苯不高于2%,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97.1%。试求馏出液和釜残液的流量及组成,以摩尔流量和摩尔分率表示。解:苯的分子量为78;甲苯的分子量为92。进料组成 釜残液组成 原料液的平均分子量 MF=0.4478+0.5692=85.8原料液流量 F=15000/85.8=175.0kmol/h 依题意知 DxD/FxF=0.971 (a)DxD=0.9711750.44 (b)全塔物料衡算 D+W=F=175 DxD+WxW=FxF 或 DxD+0.0235W=1750.44 (c)联立式a,b,c,解得D=80.0 kmol/h W=95.0 kmol/h xD=0.9356、分离上例题中的溶液时,若进料为饱和液体,选用的回流比R=2.0,试求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并说明操作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数值。解: xw=0.0235 W=95kmol/h F=175kmol/h D=80kmol/h而 L=RD=2.080=160kmol/h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因泡点进料,故 可求得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 或 该操作线的斜率为1.4,在y轴上的截距为0.0093。由计算结果可看出,本题提馏段操作线的截距值是很小的,一般情况下也是如此。6、有一间歇操作干燥器,有一批物料的干燥速率曲线如图7-15所示。若将该物料由含水量w1=27%干燥到w2=5%(均为湿基),湿物料的质量为200kg,干燥表面积为0.025m2/kg干物料,装卸时间=1h,试确定每批物料的干燥周期。解 绝对干物料量 Gc=G1(1-w1)=200(1-0.27)=146kg 干燥总表面积 S=1460.025=3.65m2将物料中的水分换算成干基含水量 最初含水量kg水/kg干物料 最终含水量kg水/kg干物料由图7-15中查到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c=0.20kg水/kg干物料,平衡含水量X*=0.05kg水/kg干物料,由于X2Xc,所以干燥过程应包括恒速和降速两个阶段,各段所需的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